上海地铁站公共艺术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站公共艺术调研报告

学号11124850 姓名肖慧敏地铁站的公共艺术,我的理解是在保持地铁站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外观造型上的改变,使它符合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反映城市风貌,具有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独特性。

众所周知,上海的地铁站在世博前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去年上海世博会在上海的举行,这使上海有了更多的艺术氛围,艺术气息。包括地铁站在内的,都有了很多变化。

上海的地铁车站一般占地面积不大,但每个车站的装饰布置都各有特色。地铁二号线从浦西的中山公园到浦东的张江,七幅主题鲜明的壁画分布其中的七个站点,不但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更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氛围。如静安寺站的《静安八景》。

因为八景的图片量过多,所以下面我就对其中6图进行逐一的介绍以及对作品进行分析。

浮雕静安八景之一讲经台。相传宋代年间,寺僧仲依将静安寺迁到沸井浜后,即筑土台,作为举重将经之用。浮雕静安八景之二芦子渡。芦子渡,在沪渎垒旁,相传该地旧有东西芦子二城,渡淞江者,必由此取道,故名芦子渡。

雕静安八景之三沪渎垒。沪渎垒,在静安寺旁,相传东晋虞潭,为防海寇,曾于成帝(公元326-342年)时,在沪渎旁修筑御寇垒,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将军袁山松重家修茸,以御孙恩,后称为沪渎垒。

浮雕静安八景之五陈朝桧。相传系陈后主,祯明(公元581-589年)中所植,在沪渎重元寺殿墀左右。唐代陆龟蒙使日休写有重元双桧诗。宋政和(公元1111—1117年)年间,媚臣朱冀有旨遣中使取之。时中使欲毁山门运出,一夕风雨雷震碎其一,乃停止外运。留下一株,至明代年初尚在。

浮雕静安八景之六绿云洞。绿云洞,系元代静安寺住持寿宁栖息之所。当时外植桧竹桐柏,曾阴叠翠,袭人衣裤。有赵孟题额,扬维祯作。

浮雕静安八景之七虾子潭。虾子潭,原在静安寺前,相传宋代寺僧智伊,后向渔者赊虾。一斗制之,后渔者索钱,乃吐虾于潭,虾仍活,但已少芸,自后潭中遂产无芸虾,因名虾子潭。至1919年,沸井浜填塞,虾遂绝迹。

浮雕静安八景之八赤乌碑。相传在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沪渎重元寺(静安寺前身)时,曾勒碑记其事,故名《赤乌碑》,南宋迁寺时未及迁徙,遂被江水吞没。

作品的来源

“静安八景”作为上海本地的一处历史名胜,虽说原貌已经绝迹,但是却一直被上海人所津津乐道。上海的地方志早就把“静安八景”

列为上海的名胜古迹之一,静安公园内重建之后的新“静安八景”也成为了上海市内旅游的一个景点。同时,在今天的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

的站厅墙壁上,也有一副以“静安八景”为主

作品的文化性

以静安寺历史上传说的八景为主题,用浮雕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再现,古朴的绘画风格配以现代的创作材料成为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好的向人们展示了静安寺的年文化特点。

作品的艺术性

该作品用传统单线刻画在形状不同的大理石上,再镶挂在金黄色的毛面花岗岩上,将运用古典的表现方法和现代的工具。将现代与古朴融为一体。以金属流线象征现代交通,毛面花岗岩浮雕象征现代大都市,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今日上海城市交通的一个缩影,整幅画气势宏伟,吸引人们的眼球。

作品的意义

该作品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除了

它本身的历史价值外,它还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起到放松人的心情的作用,也通过另一种方法向人们展示了优秀的上海文化的风采,增加人们对上海的认识。

合理性

该作品位于靠近静安寺的静安寺站台,与静安寺这一背景相呼应,方便人们对方位的判断,是一个地理坐标。也能很好的反应这里的文化特征增加人们对这里的了解。它本身也具有观赏价值,能放松人们的心情。

不合理性

虽然静安八景是很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是,对于外地人或者外国人来说,这个故事还是过于陌生。所以,初见这幅作品难免会不知所云。另外,上海市是一个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城市,商业气息自然会胜于艺术气息,因此,几乎所有的地铁站都有漫天的广告位置,贴满了广告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依然是四四方方的霓虹箱。这些都是城市极度现代化,商业化的表现,广告的泛滥影响到人们对公共作品的赏析.过于花哨繁多的广告会分散人们对于公共艺术作品的注意力。

改造建议

首先,我觉得应该在静安八景旁边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加强人们对于这一作品的理解和印象,另一方面,应尽量减少商业广告在地铁站的使用量,而要增加公益广告和公共艺术作品的投入量。避免商业广告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