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等
环境容量
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可根据不同环境要素进行分类
环境影响
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两个层面有益的和有害的)
1992年:颁发《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局、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保局、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局成立“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随后,许多省市也成立了“环境评估中心”。
1998年:国务院253号令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2年10月2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
在此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了不断改革和强化;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把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世界介绍,汲取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的手段;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是为了制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
环境影响的分类
按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按影响程度: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按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美国是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1.1),之后,瑞典(1970)、新西兰(1973)、加拿大(1973)、澳大利亚(1974)、马来西亚(1974)、德国(1976)、印度(1978)、菲律宾(1979)、泰国(1979)、中国(1979)、印尼(1979)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1章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环境标准名录
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
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包括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
2004年2月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2004年12月11日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008年12月31日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年4月1日实施,(新)。
环境影响评价
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公平,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79年4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切企业、事业
的通知》。
1996年: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环评中强化“清洁生产”和“公众参与”的内容;发布《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1993年:环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了“先评价、后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指导和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
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使环境影响评价从建设项目扩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
(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
(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
1978年12月31日,中发[1978]79号文件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
公众参与应注意:
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范围重大影响
公众参与的组织者建设单位
技术原则
(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2)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
(3)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4)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其它:短期影响、长期影响;暂时影响、连续影响;地方影响、区域影响、国家影响、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单个影响、综合影响等。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1日实施)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是规划和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
技术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态学、文化与社会经济等
管理制度,即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做法。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按评价对象:规划和建设项目
按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土壤、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