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理工类)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a6b1b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6.png)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指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工作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管理四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完整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合理性等方面。
2.教学团队建设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构成、专业背景、学历学位、教学能力等方面。
3.教学资源指标: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
4.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效果、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水平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方面。
2.科研团队建设指标:包括团队规模、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等方面。
3.科研经费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充足性、使用情况等方面。
4.科研机构建设指标: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平台等方面。
三、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实训指标: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质量、合作机构等方面。
2.实践教育指标: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
3.社会服务活动指标:包括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合作项目数量、质量等方面。
4.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成果的应用等方面。
四、管理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领导机构、人员与资源配置等方面。
2.质量管理指标:包括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方面。
3.资金管理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
4.信息化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信息化水平、数据管理等方面。
以上是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的制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82e6a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e.png)
3.专业教师:指承担专业课的专任教师,包括全校各单位承担该专业的人员,但不得跨专业统计。
4.教师培训进修:指学年学校派出进行培训和进修教师的情况,其中,培训含校内组织的集中专项(如新教师等)短期培训。境内:教师在大陆地区有关机构培训(包括培训进修、访问学者等)。境外:教师在大陆以外地区(含港、澳、台)有关机构培训(包括培训进修、访问学者等)。交流教师:指学校派出的到境内外进行三个月及以上访问的教师情况(含孔子学院外派老师),即出访情况。
2.2教师教学投入
1.学院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制度、措施和效果。
2.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教授为本科生以及为低年级本科生授课比例;高级职称教师主讲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
3.教师主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发表教改论文、获得教学成果奖情况。
4.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教师境内外培训进修和交流4、攻读博士学位、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等情况。
4.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1.2毕业要求
1.专业的毕业要求2以及覆盖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规定内容的情况(适用于工科专业)。
2.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2.教师队伍
2.1 数量
与结构
1.学生与专业教师3的比例。
2.专业教师的年龄、职称、学位、学缘结构;专业教师学历中至少有一个属于相应专业类学历的情况(适用于工科专业)。
5.教师各教学环节规范的执行情况;教师调停课情况;教学事故情况。
6.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
2.3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教师获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情况。
2.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以及将科研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情况。
5本科生成绩管理办法
![5本科生成绩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d3b0faccbff121dc368356.png)
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课程成绩管理办法(2017年6月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维护正常教学秩序,规范本科生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成绩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成绩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各学院(部)负责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定、成绩录入、报送、装订、存档等工作;教务处负责学生成绩发布、成绩认定、成绩分析、质量评价、成绩存档等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在校修读课程的成绩管理,包括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修读方式与成绩记载,成绩录入、查询与存档,成绩单出具各环节。
第二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第四条凡学生所修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必须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第五条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核形式、成绩构成、评定方式等)由任课教师或课程负责人提出,所在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核,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予以公布。
课程考核方式应由任课教师在开课第一周内告知学生。
课程期末考核须安排统一时间进行,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
其中,考核方式是考试的,可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形式;考核方式是考查的,可采用论文、报告、面试、答辩、大型作业、设计图纸等。
第六条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可由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小论文、期中考试、实验、实践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环节的成绩组成;期末考核成绩是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的终极性评价。
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课程成绩的30%。
第七条课程成绩评定应客观、真实,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
第八条单独设置的辅修、双学士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其成绩评定按照第六条执行。
第九条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其成绩评定按照《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教学规范》执行,电装实习、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的成绩评定参照执行。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0b7dae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8.png)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是公布的一系列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评估测量指标。
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简称"双一流建设学科指标体系"),共划分七大范畴及二十七个小范畴,覆盖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全面揭示了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各个要素。
双一流建设学科指标体系分七大指标范畴,包括:学科定位,学科设置和结构,科学研究(包括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学科服务,学科特色(一流学科)。
每一大范畴又细分为具体小范畴、指标体系。
此次发布的双一流学科指标体系,更加系统地对学科双一流建设进行审视。
其中学科定位大范畴,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的不同,提出具有市场领先、影响力持续扩大、平台集群共辐等学科发展趋势作为评估依据。
学科设置和结构根据学校学科体系结构分割,从"建设学科得分"、 "完备度得分"、"学科创新"和"素质调整"四个面向设置指标,反映学科整体发展水平情况。
以此类推,可令教育部分解出更多的学科信息,从而加以考核监测。
此指标体系所反映的是学科发展的全局性趋势,是不同学校和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评估比较基线,助力各学校和学科把握了双一流建设的大势,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加大建设力度,更有效地把双一流学科建设推上新台阶。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e1d10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5.png)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知识专栏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分享我对“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理解和观点。
一、简介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是一项旨在评估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各学科实力的权威排名,其指标体系是评估学科发展水平的关键。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1. 学科建设指标:学科设置、学科特色、师资力量等。
2. 学科人才培养指标:学科综合实力、学术影响力、科研能力等。
3. 学科成果转化指标:成果转化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质量等。
4. 学科国际合作指标: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学术影响力等。
以上是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指标将从多个角度评估学科的全面发展水平。
三、指标体系的深度与广度在评估学科排名时,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
从深度上看,指标体系考察了学科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而从广度上看,指标体系涵盖了学科的综合实力、国际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以展现出学科的多维发展水平。
四、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和观点在我潜心研究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它以全面、深入的方式评估学科的实力,并设定了多个角度的指标,以确保排名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还充分考虑了学科间的国际合作、学术影响力等因素,以反映出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总结回顾: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的权威排名指标体系,它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全面评估了学科的发展水平。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全面探讨了“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分享了我的观点和理解。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权威排名,其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评估学科的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求真求实,大气大为
![电子科技大学:求真求实,大气大为](https://img.taocdn.com/s3/m/477ed10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a.pn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作为成电学子的我,在如此浓厚的学风熏陶下,抛弃 了想偷懒的思想,甚至一天不学习都会浑身不舒服。当然, 如此大气大为的校园,除了严谨的学习氛围,还有各类有 趣的社团活动。更多精彩,留待未来的成电学子亲自揭晓。
“活”在成电
在成电生活是怎样的?成电拥有十几个食堂,坐落在 校园内不同的地方,各个食堂都有不同的菜系以及口味, 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选择。除了校内,校外的美食街 也是同学们常光顾的地方,比如清水河校区外的龙湖天街、 南门美食城等。而被誉为“成都美食招牌”的建设巷就在 沙河校区旁边,每到饭点,热闹非常。
每年的秋冬之交,成都会披上“金黄的衣裳”,成都人 都知道,又到一年的银杏季了。有着“最美银杏大学”之称 的成电,早已遍地金黄。在两条交错的银杏大道边上,整 齐排列着的银杏高大挺秀。一阵风吹来,飘在空中的银杏 叶显得格外婀娜,落在大道上,铺成一地的金黄锦绣,常 常成为大家摄影拍照的完美背景。当然,你也可以铺着毯 子在草坪上晒晒太阳,或闭上眼睛惬意地躺在银杏叶堆里, 慢慢享受这份美。这对于每天忙于学业的成电学子们,无 疑是一剂放松良药。在前往教学楼或是图书馆的路上,能 够欣赏一番遍地金黄的落叶,就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 习了。
说完美食,我们来看看“住”和“行”。成电的学生 宿舍大部分都是标配的四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以及热水, 住起来可以说是相当舒适的。休息好了,你就可以愉快地 出行了。校园里,随处都能看到共享单车、电动车、校车, 从来不用担心因找不到车而迟到。校园外,依靠成都市成 熟的有轨电车和地铁系统,出行非常便捷。
“美”在成电
{大学有意思}
·品读大学·
大学名片
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成电”)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 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 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电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 一级学科评估为 A+(前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评估为 A(2%— 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业绩、科研业绩核心指标教学业绩核心指标目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业绩、科研业绩核心指标教学业绩核心指标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9ab5839a28ea81c758f57885.png)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业绩、科研业绩核心指标表2:教学业绩核心指标目录
注:表中教学核心指标相关各类别包含研究生教育。
表3:科研业绩核心指标目录
注1:带*的条件如果达到可以考虑直接聘为三级教授。
注2:社会服务类贡献突出的成果,由学院聘岗工作小组审议认定。
注3:CCF A类会议论文等同SCI二区论文,B类会议论文等同SCI三区论文,C类会议论文只算工作量,不算核心指标;计算机学报和软件学报论文等同于SCI四区论文。
注4:SCI一区论文 = 2篇SCI二区论文 = 3篇SCI三区论文 = 4篇SCI四区论文;注5:正高聘岗条件按照学校政策执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374dd613b90d6c85ec3ac67a.png)
电子科技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指导手册目录一.权重法选课方式 (01)二.2015-2016-2学期本科生选课须知 (04)三.选课操作手册 (08)1.登录系统 (08)2.学生如何查看或修改基本信息 (10)3.学生如何查看自己的培养计划 (11)4.学生如何浏览全校各专业培养计划 (13)5.学生如何浏览全校所有课程 (13)6.学生如何完成选课 (14)7.学生如何查看已经选中的课程 (18)8. 学生如何查看选课日志 (18)9.学生如何查看自己的成绩 (19)四.关于无法访问信息门户系统的处理办法 (20)一.权重法选课方式1原则在预选结束后,系统会根据课程教学班里每个同学的权重由A平台至B平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权重值高的可选中该门课程。
A平台始终优先于B平台。
权重值在每一轮选课之前都会被清空重新赋值。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某一个教学班,教学任务上限设定为120人。
意味着此教学班最终实际上课人数不超过120人。
假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这个教学班一共有分属于A、B平台的150个人投放了不同的权重值,当预选结束时,系统会对这些学生进行筛选,先将这150个人中属于A平台的同学按权重的多少降序排序,再对属于B平台的同学按权重的多少降序排序。
最后,将排序前120名学生(最末位分数相同的将进行随机筛选)保留在上课名单中,后30名同学则被系统筛选出上课名单中。
举例:2问题解答:Q:权重可否对某一门特别想得到的课程教学班投放100分?A:可以。
但请注意,100分也未必能保证获得该门课程,有可能有超过教学班人数的同学投放了100分。
这个时候会导致其他课程只能投放0分或不选,其他课程的中签率会非常低,建议合理分配权重,尽量选中课程。
Q:投放权重值的时候有没有时间先后之分,比如甲同学周一投放50分,乙同学周二投放60分,会不会甲优于乙?A:特别强调:在权重选课轮次期间,任何时段选择课程都一样,且在未结束之前均可修改选择的课程、投放的权重等,同学们无须抢课。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335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f.png)
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3.专业方向课程: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等。
4.实践环节:实验课程、实习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
第1篇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电子信息科技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我国电子信息科技教育的领军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重任。本培养方案旨在规范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及评价标准,确保培养出具பைடு நூலகம்扎实理论基础、强大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2.专业基础教育:涵盖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等核心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专业深入教育:设置微电子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方向课程,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4.综合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参与等,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2.能力培养:学生应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研发能力。
3.素质教育: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
4.国际视野:学生应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1.公共基础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跨学科知识。
4.国际视野:通过参加国际交流、学术活动等,评价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评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评级](https://img.taocdn.com/s3/m/77438d3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c.png)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评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评级体系是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学校所开设的各个专业进行分类、评定和授予不同等级的一种评价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评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六等。
特等:当前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水平较高,专业比较优秀的专业。
一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水平较高,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二等:在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水平较高,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三等:在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水平一般,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四等:在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水平一般,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如上面几个级别的专业优秀。
五等:本科学历教育水平一般,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如上面几个级别的专业优秀。
六等:本科学历教育水平较低,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如上面几个级别的专业优秀。
学科建设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学科建设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2ba73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b.png)
学科建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学术影响力
二级指标:学术成果、国际学术合作、学术评价体系
三级指标:论文数量、SCI、SSCI、EI、CPCI等SCI-E等收录情况、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及荣誉证书
一级指标:人才培养
二级指标:教学质量、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基地
三级指标: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检测及评估、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成果、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实习基地等
一级指标:科学研究
二级指标:科研设施、科研成果、科技创新
三级指标:科研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科研经费、高水平科研团队、相关专利申请和授权
一级指标:学科特色
二级指标:学科特点、学术特色
三级指标:学科建设方向、学科建设目标与规划、学科群体、学术风格、学科特色及优势、学派传承等。
一级指标:国际化水平
二级指标:国际化课程、科研合作、教师交流
三级指标:外籍教师、留学生比例、国际合作项目、校际交流、学生海外交流等。
一级指标:社会服务
二级指标: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影响力
三级指标:学术会议、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合作、公益活动、社会声誉等。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发文版)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发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b3572783c4bb4cf7ecd137.png)
公共数据
C3.科研项目
S15.科研项目 (含人均情况)
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 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 项目; ②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30 项)。
学校填报
D. D1.社会服务贡献 社会服务
与 学科声誉
附件 2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
学科评估是按我国 2011 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 科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学位中心于 2014 年启动第四轮学科评估方案与指标体系完善工作。在深入研究 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国高校对新一轮评估的改进思路基本 达成共识,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现说明如下:
一、指标体系调研论证过程 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后,学位中心认真落实有关领导 指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工作。 一是委托课题开展研究。学位中心 2013 年资助“中国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设立“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重点课题, 开展专项研究。在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学科 评估经验,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遵循学科发展 规律,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改革调研提纲》。 二是广泛深入一线调研。先后在 16 个省市地区召开了 18 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调研会,参会高校 200 余所(其中包含 985 高校、211 高校、地方院校、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涉及综合、 理工、师范、艺术、体育等各类型院校),共涉及 800 余位高 校代表和 40 余位省市教育厅代表,广泛征求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三是集中开展专项调研。召开了特色突出的医学类指标、 艺术类指标、农林类指标、国防特色指标、毕业生质量指标、 师资队伍评价指标等专题研讨会,听取了 100 多位专家的意见 和建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296428763231126fdb1102.png)
附件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一、课堂教学标准课时数(A1)的核算A1=H·K1·K2其中:H—课程的计划学时数K1—课程类别系数K2—教学班规模系数注:1、实验课包括理论课的内含实验。
实验课A类:非上机类实验;B类:上机类实验。
2、必修科目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军事理论。
3、双语教学课程A类:使用外文教材,板书、布置的作业、考试命题及答题全部使用外文,课堂教学语言中外语比例达到50%以上。
双语教学课程B类:使用外文教材,板书、布置的作业、考试命题及答题全部使用外文。
4、专职辅导: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同理论课,其中类别系数为0.4。
要求跟班听课、上习题课(讨论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监考、阅卷等(此项工作量仅用于对教师个人教学业绩考核的工作量计算)。
5、开新课:在相应类别的课程系数上增加0.2(此项工作量仅用于对教师个人教学业绩考核的工作量计算)。
(二)教学班规模系数(K2):注:1、A类实验课以20人为计算基数;其它各类课程教学班均以40人为计算基数。
2、外语、体育课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0人。
3、实验课要求每个教学班(A类20人、B类40人)配备1名指导教师,教学班规模超标、教师配备达不到要求的按不达要求的比例减少相应的工作量。
二、实践教学标准课时数(A2)的核算三、其他教学工作量A3的计算四、实验室管理工作量的核算S i=A i+B i+C i,其中:S—学院实验室管理工作总量A—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B—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量C—实验室日常改造、管理工作量i—代表学院序号(一)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A i)学院当量人时数总值50%A=S⨯⨯i学校当量人时数总值注:①当量人时数=教学实验人时数×K1+上机人时数×K1②K1—实验类别系数(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量(B i)学院设备当量总价B=S%⨯25⨯i学校设备当量总价注:①设备当量总价=常规设备总价+贵重设备总价×K2(三)实验室日常改造、管理工作量(C i)%25)(⨯⨯∑++=S B A B A C i i ii i注: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实行坐班制,以管理工作为主。
西电 学年鉴定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西电 学年鉴定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6580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9.png)
西电学年鉴定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西电学年鉴定表是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针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评估和鉴定的一项重要工具。
这个表格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帮助学校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学习态度、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它是一种科学化、定量化的管理方式,可以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电学年鉴定表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课程成绩、学习态度、科研成果等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学术发展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
同时,学年鉴定表还包括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如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使用西电学年鉴定表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业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计划。
同时,学年鉴定表的数据分析也为学校提供了参考,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尽管西电学年鉴定表在学生评估和学校管理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能力,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科研方面的表现。
另外,鉴定表的数据也可能受到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引入了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
因此,在使用和解读学年鉴定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不仅依赖于单一指标评估。
综上所述,西电学年鉴定表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工具,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它有助于学校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改进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学年鉴定表的局限性,并在使用过程中综合考虑多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潜力。
对于西电学年鉴定表的进一步研究建议,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有效的指标和方法,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3c1696d1f34693dbef3e0b.png)
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2)二、课程集体信息 (3)三、课程集体评估指标 (5)四、教师个人信息 (7)五、课程个人评估指标 (9)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二○○四年三月十八日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说明1.本评估指标体系依据《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开展课程评估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本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采用百分制记分。
≥90分者评定等级为A;<90分,≥80分者评定等级为B;<80分,≥60分者评定等级为C;<60分者评定等级为D。
3.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4.所列评估标准为A级标准,评估主体可按实际情况与A级接近程度给出相应等级的分值。
5.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含50%)的课程(外语课除外)。
6.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
7.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是指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职务;新教师应通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8.课程评估指标中师资队伍包括近三年(2002、2003、2004年)本门课程全体主讲教师及辅助人员。
9.所有课程的主讲教师均需填写《教师个人信息》,且按《课程个人评估指标》进行自评。
10.主讲教师多于1名的课程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填写《课程集体信息》,且由课程负责人负责按《课程集体评估指标》进行自评。
只有1名主讲教师的课程只填写《教师个人信息》和按《课程个人评估指标》进行自评即可。
二、课程集体信息三、课程集体评估指标四、教师个人信息五、课程个人评估指标。
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24d0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0.png)
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电子科技实验操作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子科技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电子科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科技的基本概念:电子科技的发展历程,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
2.电子科技的原理: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原理。
3.电子科技的应用: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电子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科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科技的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的经典教材,保证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电子科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科技领域的相关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科技的知识。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2d5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2.png)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是中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学科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
电子科大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培养模式电子科大采用了全日制本科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课程电子科大的培养方案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学生在课程中将学习到所选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
以下是部分课程的介绍:1.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内容。
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所选专业的关键课程,包括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
这些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技术,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电子科大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要求电子科大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如下:1. 学分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以获得学位。
具体学分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学生需根据培养方案进行选课,并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学分的修读。
2. 学科素养要求电子科大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学科素养,要求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能够在跨学科的问题上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3. 科研能力要求电子科大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评估方案
![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628c4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2.png)
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评估方案
邢晋渝
【期刊名称】《技术与创新管理》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 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是衡量研究生教学效果的核心指标,也是体现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课程成绩评估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手段来有效地激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的刻苦钻研精神和在科研活动中的创新精神.【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邢晋渝
【作者单位】四川电子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
【相关文献】
1."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南京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建设一流研究生课程培养一流法治人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3.关于优化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建设和改革为例
4.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研究\r——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5.“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吉首大学物理学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fd798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f.png)
学科评估指标系统(一)(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一级指标A.师资队伍与资源B.人材培育质量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D.社会服务与学科名誉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1.师资质量S1.师资队伍质量▲A2.师资数目S2.专任教师数S3.课程教课质量B1.培育过程S4.导师指导质量▲质量S5.学生国际沟通S6.学位论文质量B2.在校生质S7.优异在校生▲量S8.授与学位数S9.优异毕业生▲B3.毕业生质量S10.用人单位评论▲S11.学术论文质量△C1.科研成就S12.第一版专著S13.第一版教材C2.科研获奖S14.科研获奖S15.科研项目C3.科研项目(含人均状况)D1.社会服务S16.社会服务特点与贡献贡献▲D2.学科名誉S17.学科名誉▲三级指标说明数据根源供给师资队伍的年纪构造、学历构造、学缘构造、职称构造、国外经历等基本状况;供给 20 名骨干教师(此中青年教师许多于 6 名)状况(年纪、学科方学校填报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状况)和团队状况。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①国家级教课成就奖、研究生教育成就奖、省级及军队教课成就奖;②国家级精选视频公然课、国家级精选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讲课公共数据品牌课。
对在校生问卷检查,观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状况问卷检查①赴境外学习沟通连续超出90 天的学生;②来华学习沟通连续超出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与学位学生);学校填报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项目质量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状况。
公共数据列举 15 名优异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就(如参加比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获得重要科研成就、创新创业成功、获取科研奖赏或其余荣誉学校填报称呼等)。
授与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供给近四年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就业率、就业去处、就业质量等)并列举学校填报20名近十五年优异博士、硕士毕业生。
供给必定比率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理工类)课程名称:
有关评估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
1.本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采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90分者评定等级为A;80≤总分<90分者评定等级为B;60≤总分<80分者评定等级为C;总分<60分者评定等级为D。
2.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价等级系数,A、B、C、D的系数分别为0.9~1.0、0.8~0.9、0.6~0.8、0~0.6,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3.所列评估标准为A级标准,评估主体可按实际情况与A级标准接近程度给出相应的等级。
4.课程评估指标中教学队伍包括近3年该课程全体主讲教师及辅助人员。
5.课程评估中如被评估课程无实践环节,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若该课程教学计划中有实践环节却没有执行的,则2-2和4-2两项按零分处理;
(2)若该课程教学计划中无实践环节,则2-2和4-2两项不予评分,总分=得分/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