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军理总复习材料
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95f14633687e21af45a9de.png)
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序篇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 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本方法?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研究战例,借鉴历史;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6. 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第二到六章军事思想篇一毛泽东军事思想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仅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2.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一致性:战争就是政治(为阶级集团谋利)差别性: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方法。
3.试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230d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2.png)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概念、四要素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扩张型(如美国)、自卫型(如中国)、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3、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4、中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⑴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⑵古代的兵制建设;⑶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⑷古代国防的兴衰。
中国近代的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历史时期。
主要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5、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6、《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7、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8、《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9、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60a60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c.png)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国家),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目的要素(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3.国防的基本类型: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的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特征:①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②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势的综合角逐③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④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5.中国古代国防内容:①建立了不同的军制②进行了以传统防御工程体系为标志的边海防及③发展了军事技术④加强了军事理论研究,并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6.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7.国防法规体系: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8.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9.我国实行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国防领导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等特征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11.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12.国防建设成就:①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②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③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④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13.新时期中国国防政策:积极防御14.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ad46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8.png)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军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军事理论考试,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军事思想理论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的核心要义,明确其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
2. 邓小平军事思想:了解邓小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战争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特点。
二、军事科学基础知识1. 军事战略: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内容,熟悉不同类型战略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 军事战术:了解战术的定义和分类,熟悉常见战术手段和战斗力的要素。
3. 军事组织与管理:熟悉军事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军事指挥系统和作战指挥的基本模式。
三、军事技术知识1. 军事装备:了解不同类型的军事装备,包括地面武器装备、航空器材和舰船装备等。
2. 军事通信:掌握军事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现代战争中的通信保障重要性。
3. 军事情报:熟悉军事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方法,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对情报工作的要求。
四、军事法律规范1. 国际人道法:了解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掌握军人在战场上应遵守的规范。
2. 军事纪律:熟悉军人的职责和义务,了解军事纪律的内容和约束作用。
3. 国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国防法律法规体系,理解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基本概念。
五、军事历史1. 古代战争史:了解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史,分析古代战争的典型特点和战略战术方法。
2. 近代战争史:熟悉近代各国的战争史,重点掌握近代战争的形势、背景和影响。
3. 当代战争:了解当代战争的形态和特点,研究现代战争的主要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六、军事对抗与合作1. 军事安全:了解军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军事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应对策略。
2. 军事力量对比与平衡:分析全球军力对比的格局和影响因素,了解国际军事平衡的演变和调整。
军理考试复习资料(背下来绝对考高分)
![军理考试复习资料(背下来绝对考高分)](https://img.taocdn.com/s3/m/1be648385a8102d276a22f8e.png)
绪论开设军事理论科是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的要求。
一.军理课的重要意义1.是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在全国350所高等院校和650多所高级中学设了351个后备役军官训练团。
训练时间以四年制的学校为例,一般前两年为每周2-3学时,主要学习基础军事课程;后两年每周5学时,并参加一次为期6周的军事夏令营。
这些同学在毕业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成为现役部队中非常出色的军官。
2.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重要手段。
(论述)3.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4.1985年1月14日,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拉开序幕。
二.军事理论课的性质及其内容1.性质: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普及性特点的军事科学入门课程。
2.指导思想和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内容: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第一章中国国防一.概述1.对国防的解释: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2.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的特征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4.国际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5.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6.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因此我国属于自卫型。
二.中国国防史1.中国古代的国防起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终于1840年鸦片战争。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终极版)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5af82d0066f5335a812181.png)
一、中国国防复习题1、国防的含义、目的、手段答:含义:国防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目的: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手段:1、国防的只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抗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含义。
3、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4、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
2、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答:(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
3、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答:(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民兵。
4、我国国防的基本目标答: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5、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答: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6、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海洋国土面积、大国土面积分别是多少答: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7、我国的陆地边界线和海岸线分别是多少答:我国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2300多千米;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000千米。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构成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一个独立兵种第二炮兵构成。
大一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大一军事理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0c03a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9.png)
大一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导言:军事理论作为大一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深入了解军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军事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军事观念和思维方式,为将来从事与军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提供一些大一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备考和复习。
一、军事理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 军事理论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3. 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二、军事理论的科学性与时代性1. 军事理论的科学性原则2. 军事理论的时代性和发展趋势三、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的关系1. 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互动关系2. 军事理论对军事实践的指导作用四、战争与战争规律1. 战争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战争规律的内涵和类型五、军事思想及其发展1. 军事思想的定义和基本内容2. 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与主要代表人物六、战略与战略理论1. 战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七、军事组织与军事指挥1. 军事组织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 军事指挥的基本任务和职能八、军事技术与军事装备1. 军事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军事装备的种类和发展趋势九、军事人才培养与军事教育1. 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2. 军事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语: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大一学生可以加深对军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复习军事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大一军事理论复习资料能够对学生们取得好的学习成果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军理考试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军理考试复习资料(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b837c0dba1aa8114431d95d.png)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选择题: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 经济利益B 安全利益C 政治利益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 秦朝B春秋战国 C 唐代3、国防是( A )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A国家B军队C武装集团4、国防的( A)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A性质B质量c坚固程度5、一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而,国防的(C)也各不相同。
A政策B目标c类型判断对错:6、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和军事上的不断强大?对7、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对8、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对9、世界的国防类型大致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对10、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中立型国防?错第二部分:信息化战争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3、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ISKR系统)4、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的精确化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一是精确侦察、定位控制。
二是精确打击。
三是精确保障。
)5、如何加速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依托地方进行信息化人才的双向培养;另一方面,军事院校教学中要加大高新技术知识的比重,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文化氛围。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bc7a2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e.png)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军事理论复习纲要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判断改错、简答、论述重点:第一章、第三章其它:第二章第三节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第四章第二节精确制导技术第五章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第五章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1、大学生学习军事知识的意义?大学生参加军训,学习军事知识是法定的公民义务;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2、军事思想的概念(p.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问题。
3、军事思想的特点(p.1):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创新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5、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p.3):《军志》、《军政》6、我国古代军事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p.3):天命观7、宋朝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8、《武经七书》(p.5):《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9、明朝杰出兵书(p.5):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矛元仪编撰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军事学的百科全书10、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p.7)(考选择题,多看看,尤其是哪篇讲哪些内容、引用的语句等)《计》——十三篇之首战争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
目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篇末强调了“庙算”的重要性《作战》——后勤理论两个重要思想思想:战略上必须速战速决,即“兵贵胜,不贵久”;后勤供应上要“困粮于敌”《谋攻》——如何以谋略攻取敌人“全胜”思想:“百战之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必背).doc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必背).doc](https://img.taocdn.com/s3/m/90e7d3e152d380eb63946d85.png)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1、什么是国防?其基本要素是什么? ( P10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国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 三、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夕卜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P15 )(1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 P19 )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有几种形式?(P20 )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第三种,作为士官入伍。
5、"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 P21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6、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是什么? ( P24-25 )公民的国防义务有五个方面: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7、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目标是什么?(P34)具体来讲,国防建设要提高以下?。
四个能力?土:(1 )提高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的能力;(2 )提高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能力;(3 )提高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4 )提高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的能力8、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是什么? (35)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⑵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⑶加强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⑷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⑸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⑹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e0e6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4.png)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国防的主体:国防活动的实习者,通常为国家2、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的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3)捍卫国家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3、我国有五大军种,分别是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4、对于战略指导者最值得关注:1)时代特征2)世界战略格局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5)周边安全形势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1)国际形式总体缓和,但局部动荡2)经济全球化是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3)大国力量仍在继续,但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4)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争更加激烈5)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5、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6、研究国内战略环境需要把握:1)地理环境2)政治环境3)综合国力7、“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始计篇》,大意为:“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生民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研究的”,这句话强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军事建设的重要性。
8、战略环境是制定军事战略的客观基础9、我国的兵役制度(简单了解):分为两种:1)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
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
2)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
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
10、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防御11、国防法律法规的等级关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
4)各军种和大军区制定的法规细则。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律规章。
哪一种是它的出发点:(法律/规章/基本法律/。
)12、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是强军梦13、为实现信息化战争,我国空军要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到攻防兼备型的转变。
(完整word版)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总汇
![(完整word版)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363114c53169a4517623a359.png)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
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
战争潜力的转化;3。
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
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
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
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
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
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c69b7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b.png)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军理复习题第⼀课国防1.我国的国防主体是什么?国家。
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侵略/武装颠覆3.我国的国防⽬的是什么?捍卫国家的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
4.我国的国防⼿段有哪些?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的活动。
5.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维护国家的⽣存和发展。
6.中⽇甲午战争发⽣的时间?1894-1895.1894年⽇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
北洋⽔师全军抚摩,清政府被迫与⽇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被进⼀步肢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步加深,民族危机⽇益加剧。
7.⽇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1主权——⼀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权利;○2政权——⼀个合法政府对国家⾏使的管辖权;○3领⼟——单个国家领有的区域,主权⾏使的空间;○4居民——国家的基本标志,主权⾏使的对象。
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包括哪些?领陆、领⽔、领海、底⼟(领陆、领⽔、领海下⾯的部分)、领空(领陆、领⽔、领海上⾯的空域)10.我国现⾏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政治性(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标)、防御性(中国永远不对外侵略和扩张,但是对于外来的侵略、颠覆以及其他严重侵犯国家利益的⾏为,必将给予坚决的反击)、⼈民性(坚信国防事业的⼒量源泉存在于⼈民群众之中,坚决依靠⼴⼤⼈民群众建设国防,实⾏全民⾃卫)、⾃主性(不依附于任何⼤国和国家集团,保持国防事务的⾃主权,同时努⼒加强国际合作,团结⼀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奋⽃)11.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什么?核⼼: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2.⼗⼋⼤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者相统⼀。
13.《联合国海洋公约》对各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陆架的宽度是如何规定的?领海为基线以外⼗⼆海⾥之⽔域,沿岸国可制定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其资源。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d1348c4b90d6c85ec3ac6f2.png)
军事理论复习第一章国防概述思考题1.中国古代国防取得了哪些成就?答:(1)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代兵制。
(2)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
(3)形成了“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
、2.新中国的国防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答:(1)外御侵略,内治创伤的恢复时期(1949-1953年)(2)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大调整时期(1953-1965年)(3)顶住霸权压力,保持军队稳定的“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4)国防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1989)(5)历史性飞跃发展时期(1989年至今)3.中国4000多年漫长的国防历史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答:(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2)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5)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章国防法规思考题1.国防法规制定和完善的原则有哪几条?答:(1)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2)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3)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4)协调统一的原则2.我国国防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我国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是什么?答:义务(1)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接受国家军事订货,提供符合质量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3)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4)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设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5)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不得非法持有国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秘密物品。
(6)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3)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取得补偿的权利。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1113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9.png)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是军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军事战略、战术、军队组织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军事从业人员来说,熟悉和掌握军事理论是提高作战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军事理论。
一、战略理论战略是指在一定的目标和条件下,通过统一和协调各种军事手段和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战争胜利的一种计划和行动。
战略理论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计划的制定、战略资源的配置等内容。
在复习战略理论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战争背景下,决定军事行动目的和战争胜利的总体要求。
了解不同战略目标的特点和实现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战略计划。
2. 战略计划的制定:战略计划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全面部署和安排。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的战略计划制定方法和实际案例,了解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 战略资源的配置:战略资源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
复习时,可以了解不同战略资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
二、战术理论战术是指在战斗中组织和指挥部队,以实现战斗目标和战斗胜利的一种行动方式。
战术理论主要包括战斗组织、战斗指挥、兵力运用等内容。
在复习战术理论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斗组织:战斗组织是指在战斗中将兵力、火力、装备等组织成各种战斗单元和战斗序列的一种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战斗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 战斗指挥:战斗指挥是指在战斗中对部队进行组织、指挥和控制的一种行动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战斗指挥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
3. 兵力运用:兵力运用是指在战斗中合理配置和使用部队的一种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兵力运用原则和方法,了解如何在战斗中发挥部队的最大战斗力。
三、军队组织与管理军队组织与管理是指在战争和平时期,对军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大一下军理期末知识点
![大一下军理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6652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8.png)
大一下军理期末知识点军事理论与实践是军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人必备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介绍大一下学期军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一、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军事理论的定义与特点:军事理论是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总结和理论体系。
其特点是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2. 军事理论的分类:军事学分为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其中军事理论又可分为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和军事组织学等。
二、战争与军事革命1. 战争的本质与规律:战争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性的、暴力性的斗争形式,具有目的性、爆发性和自发性等规律。
2. 军事革命的概念与类型:军事革命是指由技术、组织、思想等方面的变革所引起的战争形态、战争方法和战争规模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三、军事力量的构成和战力素质1. 军事力量的构成:军事力量由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力量等四个方面构成。
2. 战力素质的内涵:战力素质包括战力结构、战斗力、组织力和保障力等方面。
四、战争的筹划和指导1. 战争的筹划:战争筹划是指在军事政治、军事战略和军事战役等各个层次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规划和部署战役行动。
2. 战争的指导:战争指导是实施战争筹划的过程,包括战略指导、战略战役指导和战术指导等。
五、军事领导1. 军队领导思想:军事领导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军民一体化的原则,积极适应和推动军事变革。
2. 军队领导制度和决策机构:军队领导制度包括政治领导制度、军事指挥制度和军队管理制度,决策机构包括党委、政治工作机关和司令部等。
六、军事管理和军事法律1. 军事管理:军事管理是指对军队建设、人员、物质和训练等方面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2. 军事法律:军事法律是军事组织和活动所遵循的法律规范,包括国际军事法和国内军事法。
综上所述,大一下军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战争与军事革命、军事力量的构成和战力素质、战争的筹划和指导、军事领导,以及军事管理和军事法律等内容。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4f4e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9.png)
军事理论整理中国国防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1.军训的意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1)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7fd1dab351e79b89680226d4.png)
复习题一、填空:1、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是每个国家制定战略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它是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
3、战略是国家关于军事问题的最高决策,处于军事领域的最高层次。
4、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全局性是战略的首要特性。
5、军事斗争,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力行为,是敌对双方以军队为骨干而展开的激烈较量。
因此,对抗性是战略的显著特性。
6、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7、战略的基本要素,就是构成战略的基本成分。
它由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四部分组成。
8、战略的基本特征是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阶级性。
9美国在近期内的主要目标,是要防止在欧亚大陆重新出现对美构成战略威胁的新对手,从而确保“美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和巩固“既定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
10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具有渐进性,将会使美国“一超称霸”的局面保持相当一段时间。
11、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既是两极体制打破后的必然现象,又是一个终将被多极体制所取代的暂时的历史时期。
12、“9·11”事件后,美国更是打着“反恐”的旗号,轻而易举地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取得了驻兵权,这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13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其目的就在于增强美国对外采取军事行动和军事干预的“合法性”。
1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是“现实遏制”战略15、新安全观的核心、精髓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6、我国及其周边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
分别是: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热点都位于这一地区。
17、当前,我国出现了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内外勾结、相互借重,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了更加严重的威胁。
18、与我国既是海上邻国,又是陆地邻国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理复习题)
![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0ca9b2d1f34693daef3eff.png)
第一篇中国国防一、国防概述基本含义:国家的防务产生原因: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形成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霸权主义,大小);自卫防御型(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互相联盟型(一元体,多元体);自主中立型(瑞士) 4种职能:由谁规定(国家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性质=...)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基本职能-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二、中国国防的历史主要成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代兵制,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边防和海防建设)——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形成了“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
局限性:重防非攻,重陆轻海第二篇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定义: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受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一、军事思想的作用1.对战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践战争的思维方式)①海湾战争--空地一体战②科索沃战争--“非对称,非接触”联合作战③阿富汗战争--“全频谱支援”特种作战理论④伊拉克战争--快速决定性作战⑤(中国,海空一体战)2.战争准备必须依靠正确军事思想的指导二、军事作用的基本含义1.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2.特点:阶级性(战争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在于群众)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三、军事思想的作用:时代,阶级,地域,人物四、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问题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存在一定发展阶级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根源:私有制(经济)和阶级矛盾(政治)本质:政治的继续(阶级、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的利益冲突)目的:解决矛盾冲突(最高斗争形式)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 B )上明确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A《开国大典》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 D )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A、武器装备建设
B、战场设施建设
C、作战方法研究
D、国防
3、( C )的问世,标志着封建社会军事思想的成熟
A、《吴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孙子兵法》
D、《司马法》
4、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D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
5、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袭击我驻南大使馆使用的是( B )。
A、防区外攻击武器
B、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C、战斧式巡航导弹
D、AGM空射型导弹
6、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
B.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
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
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于( B )时期。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至元
D、明至清
8、马岛战争中,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是被( A )击沉的。
A、“飞鱼”导弹
B、“响尾蛇”导弹
C、“战斧”导弹
D、“鱼叉”导弹
9、海湾战争中,被多国部队拦截的伊拉克导弹是( D )。
A、爱国者
B、战斧
C、萨姆-2
D、飞毛腿
10、“911”之后美国发动了( B )战争。
A、自由
B、反恐
C、民主
D、干涉
二.填空题
1、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主要指军队的后备力量,即(民兵)和(预备役人员)。
2、毒剂的战斗状态,是指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发挥杀伤作用的状态。
有(蒸汽状)、雾状、(液滴状)和微粉状等五种。
3、歼击轰炸航空兵是以(歼击轰炸机)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突击地面、水面、水下目标和(空中格斗)等作战任务的航空兵。
4、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的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体制。
5、军事思想研究的内容,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军事哲学)层次上的问题;另一个是(军事)层次上的问题。
6、战略是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在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过程中(丰富和完善)的。
7、One-Haif是著名的多成分病毒之一,它不仅具有(行骗病毒)的威力,同时还有(多态病毒)的威力。
8、中国目前在东海已经探明了“春晓”、(断桥)、“天外天”和(冷泉)等油田,全部在中国的大陆架范围之内。
9、在战斗中使用生物武器时,通常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袭击方法。
10、“文明冲突论”实质上是为(西方中心论)和(中国威胁论)提供理论支撑。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侦察监视技术(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2、隐蔽防护(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3、制导炮弹答:制导炮弹是在普通炮弹上加装制导系统而成,并用普通火炮发射,在弹道末段实施导引、控制的炮弹(P125)。
4、新概念武器(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5、世界战略格局(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预备役部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2、应届大学生入伍有哪几种形式?(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3、什么是军事高技术?(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完善了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
5、伪装对作战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为什么说加强国防建设必须注重国防精神的培育?
答:国防精神,是指在国防实践中产生的与国防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心理状态。
它通常表现为公民对国家防卫的关心,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同,以及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
国防精神的主体是国家及其全体成员。
国防精神是适应国防建设的精神力量。
国防精神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2、面对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请你谈谈当代大学生应当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关心和支持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