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为何有这么多校友捐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学为何有这么多校友捐赠去年12月10日,美国哈佛大学出台新财政计划,大幅减免学费,幅度从数千到上万美元不等(2007年12月12日《都市快报》)。

哈佛此举让很多人叫好,但我们更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哈佛减免学费的底气从何而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哈佛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哈佛大学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2007年8月,该校获得的捐赠资金已达到349亿美元;其中,只有大约5%被用于该校每年的预算(约17.5亿美元)。

因此,哈佛为减免学费而每年拿出的2200万美元,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哈佛大学作为私立大学,捐赠资金“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校友富豪捐赠;二是非校友富豪捐赠;三是“哈佛经营公司”负责监管和经营捐赠的资金,让资产得以保值增值。

其中,最基础的来源是校友富豪的捐赠。

至此,我们对另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哈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校友捐款?
按常理,哈佛校友愿意捐赠给母校,是因为他们对母校怀有感激和感恩之情,而哈佛也该为此下了一番工夫。

我们想就此求证,因而联系了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Faust女士,但没有得到回应。

因此,我们对与哈佛同在波士顿剑桥城、同样有大量校友捐赠和同为私立大学的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进行解剖,以求得答案。

在麻省理工,学校跟学生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朋友、亲人式的“亲密”关系——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高度尊重学生,也会尽力帮助自己的学生,学校和学生间的感情非常浓厚。

我们认为,正是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日后愿意捐赠母校而不是别处的直接动因。

下面的叙述,也许会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本:
麻省理工有很多学生住在校外,有住在剑桥城的,有住在波士顿市区的(与剑桥城一河相隔)。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安全,特意配备了免费校车,不同路线,从下午到凌晨4、5点,每半小时一班,送学生安全到家。

如果学生晚上独自在实验室做实验,他们有权利让校警陪伴。

麻省理工的办公人员(相对老师而言,相当于中国高校的行政人员),定位就是服务,态度特别好,学生可以随时邮件、电话或登门拜访“骚扰”他们。

这种良好的服务,从新生尚未入学就开始了:寄送绿色册子,告知入学后面临的所有问题及解决办法,包括保险、住宿(市场租房方法,价格、旅馆地址电话等等),甚至还会提醒家属所享受的待遇,内容极其详尽并富有指导意义。

入学后,他们又会常常邮件提醒有哪些福利可以申请,让学生感觉学校就像周到而干练的“保姆”。

毕业后,只要校友有难求助(无论是哪方面),学校仍会竭力相帮;就算学生毕业后疏于跟学校联系,也能经常收到学校发来的各种信息。

总之,一旦你成了麻省理工的学生,你一辈子都是麻省理工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有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果学生日后有意捐赠,会不首先考虑母校吗?
我们不想刻意拿哈佛、麻省理工跟中国的大学对比,但我们无法忽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今日中国大学怪象频出,最常听到的理由就是:那是由体制造成的。

然而,中国的大学有理由将一切都归咎于体制问题吗?一些问题的解决或许需要体制的变革来推动,但有些问题在体制内未必就解决不了——比如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需要多大的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