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血液循环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传导性
指心肌细胞之间传导兴奋的能力。 1.心脏内兴奋的传播
窦房结
房室交界区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网
心房肌
心房:0.3m/s 、心室肌: 0. 5 m/s 优势传导通路:1m/s 蒲肯野纤维:4m/s 房室交界:0.1-0.2m/s 最慢达0.05 m/s
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部位传导最慢, 需时0.13s。 意义:保证心房和心室不同时收缩,使心脏按顺序活动
音调高,时间短
主要成因
心室收缩;房室瓣关 闭;血流冲击房室瓣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关闭
生理意义 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最佳听诊 部位
左锁中线第五肋间
临床意义
心室肌收缩力大小; 房室瓣功能
第二肋间胸骨左右缘
动脉压高低;动脉瓣 功能
(二)体表心电图
波形 持 续 波
时间 幅
(秒) mV
意义
与心肌细胞动
2期:平台期或缓慢复极期 Ca 2+内流, K+外流
3期:快速复极末期
K+外流
4期:静息期或恢复期 钠泵活动,钠-钙交换
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机制 特点:最大复极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
⑴窦房结P细胞:①AP0期去极化速度慢、幅度小,仅到0mv左右
②无明显的1期和平台期 ③最大复极电位-60mv左右 ④4期膜电位不稳定,自动去极化 ⑤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较快
1 搏出量 2 心率 3 外周阻力 4 主大A的弹性贮器作用 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1.搏出量
每搏输出量
2.心率
心率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脉压 脉压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
动脉弹性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相适应,保持血管系统足 够的充盈,维持血管的紧张度是形成血压的前 提。
容积减小,2/3射血量,持续0.1s ⑶减慢射血期:心室容积减至最小,收缩强度减弱 2.心室舒张和充盈过程 ⑴等容舒张期:动脉瓣关闭到房室瓣开启,持续0.06~0.08s ⑵快速充盈期:室内压小于房内压,房室瓣开放,“抽吸”作
用 ⑶减慢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大静脉回流,心室容积进一步增
大,持续0.22s ⑷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心室进一步充盈
2.过程
三个主 要因素
心室射血—动力 外周血管口径变化—阻力 大动脉管壁弹性—血液连续流动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和生理变异
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压降到的最低值 脉wenku.baidu.com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A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A压=舒张压+脉压/3
作电位的对应 关系
P波 0.08- 0.05 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化过程 0.11 0.25
心房肌动作电 位0期
QRS 波群 T波
PR 间期
0.060.10
0.050.25
0.120.20

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心室肌动作电 位0期
0.1- 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变化 0.8
心室肌动作电
位2期末和3期
2.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 ⑴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 ⑵钠离子通道的状态
3.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
期前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下传到达之前,由于异常刺激 (人工或病理性刺激)作用于心肌,使心肌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premature systole)。 代偿性间歇 在期前收缩之后,由窦房结下传的兴奋往往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 应期内,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使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 期称为代偿性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也称为一次心跳。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 心率(heart rate):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心动周期的时程取决于心率的快慢,二者呈反比关系。 心率减慢,心动周期延长,反之亦然。心舒期影响>心缩期 正常心率:60-100次/分钟 平均75次/分钟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1.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⑴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开启,持续0.05s ⑵快速射血期:室内压大于动脉压,动脉瓣开放
正常值:5~14cmH2o。
意义:中心静脉压升高,导致外周静脉压也升高,因此也 是判断心功能的指标。
(二)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2.心肌收缩力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4.呼吸运动 5.重力和体位
影响因素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因素
变化
静脉回心血量
作用机制
体循环平均充盈

压 ↓
↑ 心脏收缩力量
血压(blood pressure,BP):是血管内流动的 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压。 单位:帕(Pa)(1mmHg等于133Pa或0.133kPa)。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肱动脉的血压。
二、动脉血压
(一)动脉血压的形成 1.条件 一个前提:足够的血液充盈
2.根据AP去极化速率的快慢
快钠通道——快反应细胞 慢钙通道——慢反应细胞
(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机制 RP:K+平衡电位 AP:上升支与下降支不对称,分为:0,1,2,3,4五期
离子机制:
0期:去极化期 快钠通道 Na+内流
1期:快速复极初期 钾通道 K+外流
收缩压:100~120mmHg(13.3~16.0kPa) 舒张压:60~80mmHg(8.0~10.6kPa) 脉压:30~40mmHg 平均动脉压:100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通透性大 血流缓慢
存流大部分循环血
交换血管 容量血管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blood flow),也称容积速度。
血流量(Q)与压力(血管两端压差△P)成正比,而与阻力
(R)成反比。 1. 泊肃叶定律
Π(P1-P2).r4
Q=——8—ηL———
1.不发生强直收缩
原因: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200-300ms。
2.“全或无”式的收缩
功能合胞体
刺激 阈电位
心房或心室肌细胞同步收缩
3.依赖细胞外液的Ca 2+
细胞外液的[Ca 2+]高低 心肌收缩力的大小
4.“绞拧”作用
螺旋状分布 最大限度减小心室容积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差增


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差减


心舒期抽吸力增大

心舒期抽吸力变小
立位变卧位

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差减
体位改变

卧位变立位

身体低垂部分血管扩张
时相
时间 (s)
等 容 收 缩 0.02-
心期
0.03


快 速 射 血 0.11



减 慢 射 血 0.17

等 容 舒 张 0.03-
心期
0.06


快 速 充 盈 0.11



减 慢 充 盈 0.22

心 房 收 缩 0.10 期
压力变化
室内压迅速上 升,房内压< 室内压<主A压 房内压<室内 压>主A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非自律细胞(工作细胞):心肌细胞
1.根据电生理特性
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自律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窦房节结P细胞、浦 肯野细胞
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不表现本身自律性的自律组织。
异位起搏点:异常情况下控制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潜在起搏点。
2.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 ⑴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⑵最大复极电位 ⑶阈电位水平
(二)兴奋性
指心肌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⑴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0期-3期复极(-55mv)-(-60mv) ⑵相对不应期:-60mv--80mv,阈上刺激 ⑶超常期:-80mv--90mv,阈下刺激
增大 增大 增大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心脏输出的血量 ⑴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生理状况 ⑵心指数:以每m2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L/min.m2) 正常心指数:3.0~3.5 (L/min.m2) ⑶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和心室的足够充盈。
心室肌
2.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⑴心肌细胞结构对传导性的影响
细胞直径和细胞内电阻成反比关系 直径越小 电阻越大 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小 传导性 ⑵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去极化的速度越快、幅度越大 电流形成越快、越强
⑶邻近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邻近细胞膜的兴奋性降低
传导性 传导性
(四)收缩性
代表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从心房传 至心室所需的时间
QT 0.32间期 0.44
代表心室去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 心 室 肌 动 作 电
的时间
位0~4期
ST
0.05- 基
代表心室肌细胞全部处于动作电 心 室 肌 动 作 电

0.15
线
位平台期,各部分间无电位差的时 位2期

第二节 血管生理
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称血流速度。
2.层流和湍流
(二)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阻力来源于血液成分 之间的内摩擦和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
阻力与血管的口径、长度及血液粘滞性相 关。
R=8Lη/πr4 其中血管半径是形成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
而小动脉是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
(三)血压
(2)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
特点:0、1、2、3期与心肌相似,4期不稳定,自动去极化
离子基础:外向K+电流的进行性衰减,内向Na+离子电流逐渐增强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
指组织或细胞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下,能够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1.心脏的起搏点 正常起搏点:主导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窦房结
血管名 称
大、中 动脉
结构特点
功能
壁厚、弹力f 室缩:血入A,被动扩张

室舒:弹性回缩,血转连续流动
别名 弹力血管
小、微 动脉
平滑肌多, 弹力f少
口径细、长
平滑肌易受N、H调节舒缩—改变 外周阻力、局部血流量
细、长—血流时,摩擦阻力大
分配血管 阻力血管
毛细血 管
静脉
壁薄
量多,总面 积大
口径粗、量 多
正常值:55%~65% 2.心脏做功量
搏出功=搏出量×(射血期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充盈压)
(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1.搏出量 ⑴前负荷
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初长度 (即心室容积)增大时,心 肌收缩力增强。 搏出量决定于静脉回心血量
图示:心室功能曲线
(2)后负荷
图示:后负荷的变化的心输出量的关系 动脉血压(即后负荷) 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 缩短搏出量心室射血末期残留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容 积异长自身调节搏出量恢复正常。
盈速度增大,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控制在160-180次/分。
2.搏出量储备
35-40ml
⑴心缩期储备:125ml 70ml 55ml 最大收缩 15-20ml
⑵心舒期储备:伸展性较小 125ml 140ml 15ml
四、心音和心电图
(一)心音 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性质
音调低、时间长
正常情况两者相适应,故可维持血压正常。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 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意义:⑴偏低或有下降趋势,提示输液量不足。 ⑵偏高或有升高趋势,提示输液过多或心 功能减弱。
正常值: 0.39~1.18kPa(4~12cmH2O)。 2.外周静脉压
指外周各器官的静脉血压。
房内压<室内 压≤主A压
室内压迅速上 升,房内压< 室内压<主A压 房内压>室内 压<主A压
房内压>室内 压<主A压
房内压>室内 压<主动脉压
二半 尖月 瓣瓣 关关
关开
关开
关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心内血流 无
心室 容积
不变
室→主动脉 (快)
室→主动脉 (慢)

缩小 缩小 不变
房→室(快) 房→室(慢) 房→室
(3)心肌收缩能力
取决于心肌内在特性,横桥活化的数量和ATP酶的活性
增强因素 :儿茶酚胺、咖啡因等 抑制因素:ACh、缺氧、酸中毒等
2.心率 心率过快,超过180次/分钟,心输出量 心率过慢,小于40次/分钟,心输出量
(五)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需要而提高的能力。
1.心率储备 心率加快,虽然心舒期缩短,但静脉回流量增多,心室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