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31题,共6页。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河水、土地
B.煤炭、森林
C.石油、土地
D.铁矿、阳光
2.我国的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份是
A.陕西
B.山西
C.山东
D.河南3.关于右面所示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4.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A.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B.购物时向商场索取塑料购物袋
C.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D.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草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大
C.耕地、林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小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均匀
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
D.北方的高原、山地
“中国已经有2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漠化所吞噬,几乎占到了国土的三分之一。”阅读材料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7—8题。
7.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8.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荒废
9.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山地的陡坡上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在太湖沿岸发展渔业
D.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场发展种植业
10.我国第一大林区是
A.东北林区
B.西南林区
C.东南林区
D.西北林区
11.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
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C.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
D.松嫩平原——甘蔗、青稞、水稻
12.我国的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
A.内陆湖泊
B.长江、黄河上游
C.南太平洋
D.东南部地区13.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把北方的旱地改为水田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D.种植粮食的地区改种价值高的蔬菜、鲜花14.下列选项中多用于运送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5.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运
16.下列铁路线附近,既有观光、文化旅游景点,又有沙漠探险内容的是
A.沪杭线——京沪线——京哈线
B.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C.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
17.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条件是
A.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B.科技力量雄厚
C.地理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18.下列地区与其民居、风俗组合不正确的是
A.西双版纳——竹楼——泼水节
B.珠江三角洲——砖瓦房——赛龙舟
C.内蒙古草原——蒙古包——赛马
D.青藏高原——客家土楼——火把节
19.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各异,如黄土高原冬暖夏凉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人文环境
C.居民的审美观
D.生产方式的差异
20.西藏的少数民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A.该地区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B.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C.当地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D.该地区的饮食习惯
21.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的是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22.西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A.平原
B.盆地
C.绿洲
D.高原
23.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北牧区居民常常食用的食品有
A.青稞
B.牛羊肉和乳制品
C.鱼类和猪肉
D.稻米
25.有关拉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日光城”之称
B.是西藏的首府
C.是布达拉宫所在地
D.降水分布不均匀,每年5月到9月为干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南方、北方分布的特点是。
(2)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沿运河北上把水输送到华北地区。(3)图中黄河中游流经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
(4)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流入海洋为
海。
(5)首都北京已经相当“干渴”了,除了跨流域调水外,还有什么办法替她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