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一切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收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功效。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赏美生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有力的内趋力。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地予以美育渗透,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文时,教师采用范读(或放录音、录象),把文中所描述的美丽、神奇的“天上的街市”展现出来,使学生如亲临街市,感受着蓝天流云,小溪潺潺,仿佛自己提着通红的灯笼逛夜市:看到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华灯初上,光彩夺目,把一条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家家商店陈列着奇珍异宝:这是绚丽的北斗,那是精巧

绝伦的天鹅……何其富庶的地方,令人神往。此时,学生被这奇妙的境界所陶醉,促使他们饱含深情地学习这首诗,进一步领会诗的意境,探究诗中其它美的东西,这就会有力地促进对课文的教学。

二、赏美得乐。

“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求乐爱美是人的基本心理特征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寓教于乐”的原则,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产生乐学的情绪。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形象地挖掘文中的美,使学生得到愉快和熏陶。这时,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就会容易得多。例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将课堂变为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小狗咬了赫留金这个问题的舞台,让学生扮演文中出场的人物,着力把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围绕小狗主人是谁而产生的六次变化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学生通过形象、风趣的表演,能直观地感受到警官奥楚蔑洛夫善于见风使舵的特点。而在观看人物的滑稽表演中,学生又深刻地领会到了小说的主题。这就是揭示文中故事情节的美,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美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学生产生了快乐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进而他们会去仔细品味人物的细节和性格特征,这无疑会有效地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追美探新。

好奇喜新是少儿的天性,表现美乃至创造美是少儿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学生在新颖的实践和创造活动中才能体会到:任何其他活动都无法取得由于实践和创造而领略到的愉快和欢乐。因

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多多进行创造活动,让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再用文字去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美。例如,郊游时,带领学生观察大自然,仔细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有了这种真情实感,他们写起作文来,也就有话可写,有情而发了。又如,学生自编报纸,他们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文章,配上插图,编成报纸。这个过程,学生虽然会尝到艰辛、受到挫折,但更会感到成功的喜悦、追求和创造美的乐趣。这样,利用学生对美的追求,对新事物的探索,向他们进行创造美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也拓宽了语文的美育领域。

总之,语文教学不可离开美育,否则它将是畸形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审美条件,以发挥美的动之以情的情感审美作用,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在“趣”中求取知识,在“乐”中受到思想熏陶,在实践探新中增长创造才干。

(发表于《安徽教育》2003年第10期)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2013-05-30 →手机版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语文教师所公认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的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节操,激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基于语文情感美育的特点,在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个感悟的程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是使

学生不光从作品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美的感受。具体地说,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

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语言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即通过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朴素或华丽,或婉约或豪放,或准确或生动,都体现出语言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独特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美好的情思中去,从而更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授《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时,教师必须仔细讲解、分析作品的美好语言和优美词章,使学生从中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文道统一,即文章的语言和学生的心灵美得到很好的结合,最终使得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中语言形式的变幻、语言节奏的强弱、遣词造句的色彩等方面,获得自身语感的提高,使得他们对文章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更为直观的感知,从而发现和认识到祖国语言的美。

二、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悟美

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来感悟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的意境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即通过具体的情景引发学生美的想象力。教师应在学生具有感受文章语言美的能力和语感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美、理解美,真正了解美的本质,使得作品的“此情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