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但是, 合, 像聚乙烯醇( 氧化石墨烯不溶于非极性溶剂, 而且其它形式的石墨烯, 如膨胀 P VA)1
石墨和被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在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中都表现出有限的溶解性。为克服这一难题, 采用超声处理来达到石墨烯衍生物的相对稳定的分散, 然后与聚合物溶液混合, 像聚甲基丙烯酸甲
[5] [ [7] [8] 1 6] 1 9] 、 ) 、 、 、 酯( 聚苯胺( 聚已酸内酯( 聚氨酯( 聚 酰 亚 胺[ 和聚碳酸 PMMA)1 P AN i P C L)1 P U)1 2 0] 2 1] 。混合石墨烯基填料和聚合物基体采用高速剪切, 。但是, 然 后 再 用 冰 冷 却[ 以上提到的两 酯[
2 / , 石墨烯是具有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而成的二维六边形点阵结构 , 比表面积达到 2 是构成其 6 0 0 m g [] 1] 。自2 这种新型碳 它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 [ 0 0 4 年英国 M a n c h e s t e r大 学 的 G e i m 等 2 发 现 石 墨 烯 以 来, 3~6] 。石墨烯的这种特殊结构蕴含了大量并且新奇 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和凝聚态物 理 领 域 的 研 究 热 点 [ 7] , ; 使其表现出许多特性 。 例如 , 石墨烯的强度是已测试材料中最高的 [ 达1 其载流子 的物理现象 , 3 0 G P a 2 -1[ 8] 2 -1 · · , , · · ; 迁移率为 1 在特定条件下 ( 如 低 温 骤 冷 等) 其迁移率甚至可达2 5 0 0 0 c m V-1 s 5 0 0 0 0 c m V-1 s 9] 1 0] 1 1] · · ; 其热导率可达 5 是金刚石的 3 倍 [ 还具有室温量子霍尔 效 应 [ 及 室 温 铁 磁 性[ 等特 0 0 0W m-1 K-1 , 殊性质 。 石墨烯优异的性能 , 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 低 的 生 产 成 本 , 在改性和还原后对改善高分子的力学 1 2, 1 3] 。 性能 、 热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 非常适合开发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
种途径, 石墨烯基纳米薄片的再富集, 聚结和折叠在此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并在此过程中会在很 大程度上减小二维填料的比表面积。因此, 石墨烯基填料的表面功能化必须在溶液混合前进行, 以 提供在各种溶剂中较好的溶解性。
; ; 收稿 : 修回 : 2 0 1 2 0 4 1 4 2 0 1 2 0 6 2 9 - - - - , ,湖 南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科学 研 究 重 点 项 目 ( 中南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N o . 2 1 1 1 2 4) 2 0 1 1) N o . ) , ) ,吉首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 ;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 s d x k z z 2 0 0 9 0 4) 1 1 J J 3 0 5 3 N o . 1 0 B 0 8 7 j y ( , 作者简介 : 张帆 , 男, 副教授 , 在站博士后 , 主要从事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 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 ; 1 9 7 1- ) * : 通讯联系人 , E-m a i l c h e m f z h a n 6 3. c o m. @1 g
自2 石墨烯优异的机械 、 热学 、 电学及光学性能 引 起 广 大 学 者 的 浓 厚 兴 趣 , 0 0 4 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 , 摘要 : 许多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被相继合成和表征 , 研究 显 示 , 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 述 , 重点对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 进行了阐述 , 并对其在传感器 、 太阳能电池 、 超级电容 器 及 其 他 方 面 的 应 用 做 了 相 关 介 绍 , 并 对 石 墨 烯/高 分 子 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石墨烯 ; 高分子复合材料 ; 进展 关键词 :
0期 第1
高 分 子 通 报
·2 7·
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2* , 张 帆1, 王 波1, 满瑞林2
( )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吉首 4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长沙 4 1. 1 6 0 0 0; 2. 1 0 0 8 3
均匀地分散在尼龙 6 基体中 , 而且可以降低尼龙 6 的 结 晶 性 能 。 他 们 的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含有质量分数为 , 比尼龙纤维的抗张强度高 5 当石墨烯质量分数增 0 . 0 1% 石墨烯的尼龙纤维的抗张强度达到 8 4 MP a 0% ; 。 石墨烯含量增加的同时 , 加到 0 其抗张强度显著增加到 1 石墨烯/尼龙 6 复合材料的杨 . 1% 时 , 2 3 MP a 。 这种石墨烯的增强作用归功于石墨烯片层在复 氏模量由未加入石墨烯前的 3 0 5 MP a增加到了 7 2 2 MP a 合材料中较好的分散和尼龙- 6 嫁接的石墨烯和尼龙- 6 基体之间的强烈作用 。 [ 2 3] /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时 , 陈春银 在采用原位聚合制备尼龙 1 发现石墨烯氧化物的加入降 1 /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材 料 的 储 能 模 量 、 低了尼龙 1 损 耗 模 量 和 复 数 黏 度。 同 时, 随着石墨烯氧化物 1 含量逐渐增加 , 石墨烯氧化物在尼龙 1 团 聚 现 象 越 来 越 严 重, 导致聚合物共 1 基质中分 散 越 来 越 不 均 一 ,
本文将从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性能及应用三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1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由于石墨烯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 , 要解决石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就变得很关键 ; 目前 , 在石 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 , 研究者们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溶液混合 、 原位聚合和熔融处理 。 1 . 1 溶液混合 溶液混合是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直接的方法。聚合物和填料的溶剂相容性关键在于能否 实现很好的分散。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存在, 氧化石墨烯可以在不同浓度下和水溶性聚合物直接混
·2 8·
高 分 wk.baidu.com 通 报
2 0 1 2年1 0月
1 . 2 原位聚合 原位聚合法是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单体混合 , 加 入 引 发 剂 引 发 反 应, 通过调节时间和温度条件进行聚 合反应 , 最终制得复合材料 。
[2] 在原位聚合制备石墨烯/尼龙 6 复合材料时 , 发现高效的聚合物链嫁接使得石墨烯能够 X u和 G a o2
石墨和被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在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中都表现出有限的溶解性。为克服这一难题, 采用超声处理来达到石墨烯衍生物的相对稳定的分散, 然后与聚合物溶液混合, 像聚甲基丙烯酸甲
[5] [ [7] [8] 1 6] 1 9] 、 ) 、 、 、 酯( 聚苯胺( 聚已酸内酯( 聚氨酯( 聚 酰 亚 胺[ 和聚碳酸 PMMA)1 P AN i P C L)1 P U)1 2 0] 2 1] 。混合石墨烯基填料和聚合物基体采用高速剪切, 。但是, 然 后 再 用 冰 冷 却[ 以上提到的两 酯[
2 / , 石墨烯是具有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而成的二维六边形点阵结构 , 比表面积达到 2 是构成其 6 0 0 m g [] 1] 。自2 这种新型碳 它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 [ 0 0 4 年英国 M a n c h e s t e r大 学 的 G e i m 等 2 发 现 石 墨 烯 以 来, 3~6] 。石墨烯的这种特殊结构蕴含了大量并且新奇 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和凝聚态物 理 领 域 的 研 究 热 点 [ 7] , ; 使其表现出许多特性 。 例如 , 石墨烯的强度是已测试材料中最高的 [ 达1 其载流子 的物理现象 , 3 0 G P a 2 -1[ 8] 2 -1 · · , , · · ; 迁移率为 1 在特定条件下 ( 如 低 温 骤 冷 等) 其迁移率甚至可达2 5 0 0 0 c m V-1 s 5 0 0 0 0 c m V-1 s 9] 1 0] 1 1] · · ; 其热导率可达 5 是金刚石的 3 倍 [ 还具有室温量子霍尔 效 应 [ 及 室 温 铁 磁 性[ 等特 0 0 0W m-1 K-1 , 殊性质 。 石墨烯优异的性能 , 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 低 的 生 产 成 本 , 在改性和还原后对改善高分子的力学 1 2, 1 3] 。 性能 、 热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 非常适合开发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
种途径, 石墨烯基纳米薄片的再富集, 聚结和折叠在此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并在此过程中会在很 大程度上减小二维填料的比表面积。因此, 石墨烯基填料的表面功能化必须在溶液混合前进行, 以 提供在各种溶剂中较好的溶解性。
; ; 收稿 : 修回 : 2 0 1 2 0 4 1 4 2 0 1 2 0 6 2 9 - - - - , ,湖 南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科学 研 究 重 点 项 目 ( 中南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N o . 2 1 1 1 2 4) 2 0 1 1) N o . ) , ) ,吉首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 ;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 s d x k z z 2 0 0 9 0 4) 1 1 J J 3 0 5 3 N o . 1 0 B 0 8 7 j y ( , 作者简介 : 张帆 , 男, 副教授 , 在站博士后 , 主要从事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 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 ; 1 9 7 1- ) * : 通讯联系人 , E-m a i l c h e m f z h a n 6 3. c o m. @1 g
自2 石墨烯优异的机械 、 热学 、 电学及光学性能 引 起 广 大 学 者 的 浓 厚 兴 趣 , 0 0 4 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 , 摘要 : 许多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被相继合成和表征 , 研究 显 示 , 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 述 , 重点对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 进行了阐述 , 并对其在传感器 、 太阳能电池 、 超级电容 器 及 其 他 方 面 的 应 用 做 了 相 关 介 绍 , 并 对 石 墨 烯/高 分 子 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石墨烯 ; 高分子复合材料 ; 进展 关键词 :
0期 第1
高 分 子 通 报
·2 7·
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2* , 张 帆1, 王 波1, 满瑞林2
( )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吉首 4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长沙 4 1. 1 6 0 0 0; 2. 1 0 0 8 3
均匀地分散在尼龙 6 基体中 , 而且可以降低尼龙 6 的 结 晶 性 能 。 他 们 的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含有质量分数为 , 比尼龙纤维的抗张强度高 5 当石墨烯质量分数增 0 . 0 1% 石墨烯的尼龙纤维的抗张强度达到 8 4 MP a 0% ; 。 石墨烯含量增加的同时 , 加到 0 其抗张强度显著增加到 1 石墨烯/尼龙 6 复合材料的杨 . 1% 时 , 2 3 MP a 。 这种石墨烯的增强作用归功于石墨烯片层在复 氏模量由未加入石墨烯前的 3 0 5 MP a增加到了 7 2 2 MP a 合材料中较好的分散和尼龙- 6 嫁接的石墨烯和尼龙- 6 基体之间的强烈作用 。 [ 2 3] /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时 , 陈春银 在采用原位聚合制备尼龙 1 发现石墨烯氧化物的加入降 1 /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材 料 的 储 能 模 量 、 低了尼龙 1 损 耗 模 量 和 复 数 黏 度。 同 时, 随着石墨烯氧化物 1 含量逐渐增加 , 石墨烯氧化物在尼龙 1 团 聚 现 象 越 来 越 严 重, 导致聚合物共 1 基质中分 散 越 来 越 不 均 一 ,
本文将从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性能及应用三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1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由于石墨烯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 , 要解决石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就变得很关键 ; 目前 , 在石 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 , 研究者们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溶液混合 、 原位聚合和熔融处理 。 1 . 1 溶液混合 溶液混合是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直接的方法。聚合物和填料的溶剂相容性关键在于能否 实现很好的分散。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存在, 氧化石墨烯可以在不同浓度下和水溶性聚合物直接混
·2 8·
高 分 wk.baidu.com 通 报
2 0 1 2年1 0月
1 . 2 原位聚合 原位聚合法是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单体混合 , 加 入 引 发 剂 引 发 反 应, 通过调节时间和温度条件进行聚 合反应 , 最终制得复合材料 。
[2] 在原位聚合制备石墨烯/尼龙 6 复合材料时 , 发现高效的聚合物链嫁接使得石墨烯能够 X u和 G a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