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证券市场场外权益类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一、概述金融衍生品是指以金融资产为基础,通过合约交易来衍生出的金融工具。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

二、市场规模截至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衍生品产品不断丰富。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总交易量达到X万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利率衍生品交易量最大,占据市场总交易量的X%;外汇衍生品交易量紧随其后,占据市场总交易量的X%;股指衍生品交易量占据市场总交易量的X%。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活跃度和发展潜力。

三、市场发展趋势1. 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衍生品产品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例如,近年来,我国推出了股指期权、债券期权等新型衍生品产品,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种类,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

2. 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政策不断完善。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例如,推出了《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范了市场的交易行为。

3. 机构投资者的增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金融衍生品市场。

这些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专业的投资能力,为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四、市场风险与挑战1. 市场风险的存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的投资知识。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

投资者在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时需要注意风险管理,避免出现较大的损失。

2.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进入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投资者在选择交易对手和产品时需要谨慎,以免受到不良竞争行为的影响。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其改革路径3800字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其改革路径3800字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其改革路径3800字目前,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但随着其快速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我国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以下将首先概述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国外现存的金融监管模式?M行说明,最后分析我国监管体系的改革路径。

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现状改革途径国外监管模式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还不够完善,市场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了市场的不规范,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场向前创新发展。

只有对现存的监管体系进行分析,才会了解我国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监管改革的步伐,为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现状(一)政府监管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体系中包含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两大块。

功能监管中中国人民银行占主导地位。

机构监管中,中国保险会、证监会,银监会占主导地位。

当然,一些其它部门在一些方面也对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具有监管责任。

例如,财政部在税务核算上可以对场外金融衍生品进行检查。

虽然该多头监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的逐渐增加,交易范围的逐渐扩大,这种监管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存在监管漏洞和重复监管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个监管部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机制,监管任务的分配比较分散并且各个监管部门的分工不明确。

这样面对复杂多变的场外衍生品金融市场,会出现监管不到位以及重复监管的情况,有些地方无人监管,有些地方多个部门监管。

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的浪费还不能有效地行使出自己的监管职权。

2.在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上有欠缺。

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目前都是以维护全国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为基本目标。

在现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上信息资源的获取对消费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但目前消费者无法和一些机构等效地享受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利益造成了损害。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标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引言概述: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品种类、参与主体、监管体系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1.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1.2 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额和持仓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1.3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扩大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品种类:2.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丰富,包括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利率互换等。

2.2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创新不断推进,满足了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需求。

2.3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三、参与主体:3.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等。

3.2 金融机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交易规模和影响力较大。

3.3 个人投资者的参与逐渐增多,为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监管体系:4.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4.2 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4.3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五、发展趋势:5.1 未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5.2 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市场稳定。

5.3 技术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规模、产品种类、参与主体、监管体系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衍生产品行业报告

衍生产品行业报告
透明度要求
要求衍生产品交易信息披露,提高 市场透明度。
03
02
杠杆限制
限制金融机构在衍生产品交易中的 杠杆水平,降低风险敞口。
禁止过度投机
限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操纵 和欺诈行为。
04
监管环境对衍生产品行业的影响
稳定市场
有效的监管政策有助于稳定市场,减少异常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保护投资者权益
通过监管政策保护投资者免受欺诈和过度风险。
现状
目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庞大,交易 活跃,涉及的投资者范围广泛,包括 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大型企业
等。
02
衍生产品行业分析
衍生产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衍生产品行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全球衍生产品 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市场规模占比最大。
增长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增加,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和对冲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将推动衍 生产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也为衍生产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
主要衍生产品类型分析
利率衍生品
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 换等,主要用于管理利率风险。
商品衍生品
风险管理水平不断
提高
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的变化, 衍生产品行业将不断提高风险管 理水平,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05
结论
对衍生产品行业的总结
市场规模持续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持续 扩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 具。
监管环境日益严格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衍生产品的监 管日益严格,对投资者的资质和资金规模要求更高。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引言概述:金融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风险管理、投资和套期保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日益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市场规模与结构1.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涵盖的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1.2 以利率衍生品和外汇衍生品为主的市场结构逐渐形成,但商品衍生品市场还有待发展。

1.3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渐多元化,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等。

二、监管政策与法规2.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政策逐步完善,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力度。

2.2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法规体系逐渐健全,但仍存在监管漏洞和法规不足的问题。

2.3 监管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市场风险与挑战3.1 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价格波动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

3.2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杠杆效应较大,投资者风险意识不足,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3.3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给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挑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

四、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4.1 金融衍生品市场将继续扩大规模,产品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将成为发展趋势。

4.2 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市场参与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

4.3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五、建议与展望5.1 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5.2 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

5.3 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市场参与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促进市场创新和发展,将有助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刘丹娉 福建龙岩农商银行摘 要: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监管也处于摸索阶段,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和健全,监管法律法规尚待完善和改进。

针对目前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体系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场外金融衍生产品 问题 对策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地发展,为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是目前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1.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体制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并存,这种监管体制最大的缺陷是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地将市场监管衔接起来。

在市场发展初期,这种监管体制的弊端尚不明显,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者的增多,这种监管制度的缺陷就开始逐步暴露出来,体现在:首先,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割裂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有机统一,降低了市场效率;其次,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监管权的交叉、冲突和监管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监管过程中需理顺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不同管理职能,各部门应加强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共同实现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有效监管。

2.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银行间市场实行的是“一个具体产品,一份管理规定”,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产品有限、参与者经验不足,这种制度安排尚可以满足审慎监管的需要,也能适应市场参与者业务发展的需要。

但随着金融衍生产品不断的创新,这种制度安排与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有关管理规定产生了矛盾,这些管理规定基本上都是各监管机构针对特定的衍生产品或是特定领域的金融机构制定的,具体的条款或者过于宽泛,缺少可操作性,或者又过于局限,缺乏普遍适应性。

这种制度安排不仅不利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也越来越不能适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在大部分成熟市场和一些新兴市场上,交易所除进行股票、债券的现货交易外,还有股指期权、期货产品,以及大量的个股期权期货产品进行交易。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等结构性产品十分普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增长迅速,资产证券化产品和房地产信托基金产品(REITs)也非常发达。相对来说,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则过少(见表)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1
2.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1
2.2我国证券机构发展概况.........................................2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 ................................................3
3.1证券规模过小................................................3
3.2资本品种类不足.............4
3.2资本品种类不足
资本品种类、金融衍生工具无法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我国国内企业多层次发展的大量融资需求。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种类繁多,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品种类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货.期权,认证股权等投资品种类,甚至美国国家出现欠条的金融衍生品,这类金融衍生工具有超过现货市场的势头。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的集资形式也很多样化,在票据,债券,存款证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变息工具,浮息工具,信用卡应收债权等多种形式,目前香港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衍生工具以增达129种,而我国大陆的证券市场除股票外,6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至5年的资本品种类又受到了种种限制,不流通股占的比例也远远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极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场外金融衍生品1.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在我国对家银行当中,柜台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相比银行间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相对显得较为薄弱。

截止2011年统计,在我国一共只有30家不到的商业银行具有柜台衍生品交易业务试运行的交易资格,但是真正开展业务的银行又大打折扣,只有不到20家银行。

推出的产品有外汇期权、利率远期人民币外汇掉期等诸多金融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利率和汇率风险的加大,实体企业和居民个人在面对波动的利汇率带来的风险时,选择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人群逐渐增多,为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带来了机遇,规模也相对扩大。

2.银行间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声明:凡是符合银监会受理条件的民营银行予以申请和运用。

因此,我国民营银行相继在我国各大省市和地区崛起,民营银行数量的增多,银行间场外衍生品市场也水涨船高。

在这之前,银行间场外金融衍生品一直以来都是以国有5大行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的银行间场外衍生产品市场涉及面广泛,不仅包括期货、期权等基础衍生品,也涉及利率、汇率等方面。

银行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对市场份额的占领也存在差异。

在多种类型的银行当中,以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导,交易量占据市场份额绝大数。

在2011年的数据统计中显示,银行间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多达15.3万亿元,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其中汇率衍生品交易为12.5万亿元,占总交易量的82%,利率衍生品交易量为2.8万亿元,成交量在18%,其中又以人民币外汇掉期和币种利率互换交易为银行间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1.品种少、限制多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产品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满足客户的虚拟的、能为客户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发展至今,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丰富,我国场内的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

在2012年的财经新闻中披露,有29个商品期货品种在我国的多家交易所上市交易,产品涵盖的行业包括农业、建筑业和地质能源等多个行业。

一文读懂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及前景

一文读懂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及前景

2018-12-20 扑克精选从事⾼风险的衍⽣品交易;加强经纪商和投资顾问的义务;提⾼场外衍⽣品市场的透明度;推动场外衍⽣品进⼊场内统⼀清算;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等。

⽬前美国商品场外衍⽣品也归CFTC监管。

⼆、我国商品场外衍⽣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1. 我国商品场外衍⽣品市场蓬勃发展始于2015年我国商品场外市场真正开始蓬勃发展始于2015年,2014⾄2015 年可谓我国场外衍⽣品市场的制度年,《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场外衍⽣品交易主协议(2014 年版)》及补充协议、《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场外衍⽣品交易权益类衍⽣品定义⽂件(2014 年版)》、《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场外衍⽣品交易商品定义⽂件(2015 年版)》及配套交易确认书先后完成制定发布,涉及权益类衍⽣品和商品类衍⽣品,场外衍⽣品市场规范度有所提升。

2016年3⽉,中证报价系统就《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场外衍⽣品交易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场外衍⽣品格式化合约交易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场外衍⽣品专业交易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三个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拟规范在报价系统进⾏的场外衍⽣品询价报价、交易相关协议签署及双边清算,另⼀⽅⾯拟引⼊格式化合约交易机制,并通过专业交易商开展场外衍⽣品做市业务。

前两项已于2017年发布试⾏版。

2018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进⼀步加强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律管理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强化场外期权业务⾃律管理。

2017年,期货业协会下发《关于加强风险管理公司场外衍⽣品业务适当性管理的通知》。

通知明确风险管理公司不得与⾃然⼈客户开展场外衍⽣品交易业务,存续业务应到期终⽌,不得续期。

期货业协会发布的通知对交易对⼿⽅管理提出了更直接的要求,截堵了⾃然⼈客户直接参与场外衍⽣品交易的模式。

2. 我国商品场外衍⽣品发展现状当前证监会体系下场外期权参与活跃度较⾼的机构主要有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公司、私募基⾦等,其中前两类机构最常承担场外期权创设⽅、做市商的⾓⾊。

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历程回顾_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历程回顾_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刘伟琳1赵文荣2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历程回顾、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一、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以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开业为标志,我国衍生品市场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根据市场发展的性质和运行特征,可以将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分别划分为三个的阶段,下面对此进行简要回顾和经验总结。

1.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商品期货市场可以划分为1990年10月~1993年11月初创时期的盲目发展阶段、1994年4月—2000年12月以政策调控为主基调的治理整顿阶段和2001年3月以来的复苏与规范发展阶段。

在商品期货盲目发展的初创阶段,曾出现过50多家商品交易所、30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和2000多个期货兼营机构。

〔1〕由于行政主管部门不明确,无法可依,人才和技术储备不足等原因,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从一开始就出现盲目发展的势头,各地交易所和经纪公司泛滥,场内极度无序,境外不法商人混水摸鱼,欺诈盛行。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标志着第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

1994年4月6日,国务院开始关停一些大品种,停止钢材、食糖、煤炭期货交易,治理整顿阶段拉开帷幕。

1994年10月至1996年4月23日,经过撤并整顿,全国保留了15家试点交易所,上市交易35个期货品种。

1995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转的《1995年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中强调:“证券、期货市场是全国性的市场,风险大,变化快,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1998年8月,国务院确立中国证监会统一负责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监管,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明确了“继续试点,加强监管,依法规范,防范风险”的原则,将14家交易所(此前,广东联合商品交易所于1996年在清理整顿中被关闭)撤并为上海、郑州、大连3家,仅保留12个商品期货交易品种。

2000年12月28日,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期货业监管和自律体系完全确立,治理整顿阶段全面结束。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一、引言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冲风险、价格发现、资产配置等功能,对于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品种类、交易方式等方面,同时探讨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自2006年开展以来,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1年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总交易量达到X万亿元,较上年增长X%。

其中,股指期货交易量为X万亿元,利率期货交易量为X万亿元,外汇期货交易量为X万亿元。

2. 产品种类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外汇期货等。

股指期货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品种,包括沪深300指数期货、中证500指数期货等。

利率期货主要包括国债期货、利率互换期货等。

外汇期货则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期货合约。

3. 交易方式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方式主要包括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种形式。

交易所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衍生品合约,交易所提供交易平台和结算服务。

场外交易则是指投资者通过经纪商进行交易,双方约定合约内容并通过经纪商进行交割和结算。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1. 市场监管不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2. 市场风险管理不足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相对滞后,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风险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促进市场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 投资者教育不足金融衍生品市场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投资者教育不足导致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的理解和认知不足,容易陷入投资风险。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及展望2023-11-10•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概述•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现状•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挑战与机遇•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展望及策略建议•结论与参考文献目录01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概述场外衍生品是指不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如远期合约、期权、掉期等。

这些产品可在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满足特定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

场外衍生品定义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危机的冲击,市场开始需要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此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场外衍生品市场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场外衍生品业务模式与特点做市商模式:证券公司通过提供持续报价或回应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当投资者需要买卖衍生品时,证券公司可立即进行报价交易。

经纪业务模式:证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代理客户进行交易并与交易对手方进行结算。

在这种模式下,证券公司主要赚取手续费收入。

证券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业务通常采取做市商或经纪业务模式,即为客户提供报价或代理客户进行交易。

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特点主要包括定制化程度高:场外衍生品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包括合约金额、到期日、行权方式等条款,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监管难度大:由于场外衍生品的交易不透明,监管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此外,由于交易对手方可能破产或违约,投资者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

高杠杆效应:由于场外衍生品的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只需支付合约的一部分金额作为保证金,即可进行数倍于保证金的交易,因此具有高杠杆效应。

场外衍生品业务模式与特点02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现状市场规模与增长总体规模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已超过100万亿美元。

2024年证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证券市场分析现状

证券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融资的关键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证券市场的现状,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1 技术驱动下的市场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证券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高频交易、量化交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交易更加迅速和高效。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也为证券市场带来了更加安全和透明的交易环境。

2.2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紧密联系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发行上市融资,企业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实现业务拓展和创新发展。

此外,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实体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 市场结构分析3.1 主要证券市场类型目前,全球证券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其中,股票市场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彰显着一国经济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债券市场作为企业和政府融资的重要手段,发展迅猛,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较低风险的投资选择。

衍生品市场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工具。

3.2 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证券市场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等。

个人投资者作为市场的基础和动力,其投资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涨跌和稳定性。

机构投资者以其专业和规模优势,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证券公司作为市场的中介机构,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和投资咨询等服务。

4. 投资者结构分析4.1 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开放,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个人股民投资者逐渐被机构投资者所取代,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和专业知识使得市场更加稳定和成熟。

同时,新兴市场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形成了多层次的投资者结构。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一、引言金融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是由基础资产(如股票、债券、商品等)的价格变化所决定的金融工具。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截至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总交易量达到X万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品种。

2. 衍生品品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品种丰富多样,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商品期货等。

其中,股指期货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最具活跃度的品种之一。

此外,近年来,我国还推出了股指期权、债券期权等新型金融衍生品品种,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结构。

3. 参预主体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参预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投资者等。

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主要参预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

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也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交易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

4. 监管机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期货监控中心。

监管机构通过制定监管政策和规则,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分析1. 市场发展趋势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2)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市场将推出更多类型的金融衍生品,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3)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金融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参预者将更加重视风险管理。

2. 市场挑战与问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1)市场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价格波动风险、操作风险等,市场参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整改报告

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整改报告

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整改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规模和交易活动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监管机构对其监管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隐患。

为了加强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的监管,本报告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整改建议。

二、问题分析1.监管不足:目前我国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导致市场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2.市场风险:场外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违约风险、价格波动等一系列风险,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不稳定。

3.监管机构协调性差: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牵涉到多个监管机构,协调性不足,导致监管工作效果不佳。

三、整改建议1.加强立法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监管要求,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加大对交易参与方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控力度。

4.加强市场准入条件:对于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机构和个人,应该加强市场准入条件的审核和监管,确保市场参与者的合规经营。

5.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市场参与者对交易信息、价格、风险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披露,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6.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四、结论本次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整改报告对我国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的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立法、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等措施,才能进一步提升金融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监管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一、引言金融衍生品是指以金融资产为基础,通过合约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日趋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以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股票期权交易所进行,随后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品种。

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扩大,涉及的品种也日益丰富,包括外汇期货、商品期货、利率互换等。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

2. 品种丰富多样: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品种越来越多,包括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外汇期货等。

这些品种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3. 风险管理功能明显: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投资者可以对冲风险,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4. 监管力度加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监管部门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1. 市场风险较大: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特殊性,市场风险较大。

投资者在交易金融衍生品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知识。

2. 缺乏标准化合约: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合约标准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标准化合约的缺乏会增加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

3. 投资者教育不足: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复杂性,投资者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

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是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任务。

五、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尽管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但整体上看,其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浅析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

浅析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

浅析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作者:王珺勤李绍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监管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市场监管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现状与策略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金融衍生品有期权、期货、远期、掉期,还有以混合形式存在的金融产品。

在交易市场上,金融产品的交易方式可以分为场外和场内。

因为场外交易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多为交易双方进行直接交易,容易出现违约风险,相比与场内交易,场外交易有较大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升级与转型,发展金融衍生品相关业务将为成为必然趋势,由此,要想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对于场外金融市场的监管就成为了重点工作,本文将针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如何进行监管这个问题进行具体讨论。

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概况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监管却没有得到相应发展,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监管也同样存在许多发展问题。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在2005年开始发展,发展至今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采取多头分业监管模式,在政府监管中,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参与监管,自律监管依靠的是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协商会及期货业协会等自律监管组织。

这种监管方式能对以前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起到了规范作用,这也是因为以前的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并不大。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在快速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也在增加,日益增加的交易量促进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这种分散的监管方式也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为了规范外金融衍生品市场,2004年银监会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做了第一次修订;2011年1月又进行了再次修订,进一步扩大了银行参与衍生产品业务的范围{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日益活跃。

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对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市场发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1 金融衍生品种类丰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逐渐丰富,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货币期货、利率互换等多种产品,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1.2 交易规模逐年增长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和交易价值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活跃度提高。

1.3 参预主体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外,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也开始参预金融衍生品市场,市场参预主体日益多元化。

二、监管政策逐步完善2.1 强化市场风险管理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2.2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市场控制和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3 促进市场创新发展监管部门鼓励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发展,支持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三、市场风险需引起重视3.1 价格波动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

3.2 信用风险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存在着信用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交易对手,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

3.3 操作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操作风险,投资者需要熟悉市场规则和交易机制,减少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市场发展面临挑战4.1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4.2 技术创新压力增大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和服务水平。

4.3 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不完善,监管部门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引言概述:金融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来源于标的资产或者指数的金融产品,其市场规模庞大,交易活跃。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与结构1.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包括期货、期权、互换合约等多种产品。

截至目前,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

1.2 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相对完善,包括交易所和场外市场两大部份。

交易所市场主要集中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场外市场则由各大银行和证券公司提供。

二、市场参预主体2.1 金融机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预主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它们通过交易衍生品来规避风险、套期保值。

2.2 企业企业也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参预主体,通过交易衍生品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2.3 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参预度逐渐增加,但由于风险较大,需要谨慎操作。

三、市场风险与监管3.1 市场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价格波动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产品和控制风险。

3.2 监管机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逐步完善,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

监管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保障市场秩序。

四、市场发展趋势4.1 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品市场将继续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例如,商品期权、股指期权等产品将逐渐增加。

4.2 国际化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将逐步国际化,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同时,我国金融机构也将积极参预国际市场竞争。

4.3 技术创新金融衍生品市场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包括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技术等的应用,提升市场效率和透明度。

五、发展建议5.1 完善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市场透明度。

5.2 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了解和风险意识。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分析一、引言金融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来源于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如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利率互换等。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截至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已逐渐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达到X万亿元人民币。

2. 衍生品种类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品种丰富多样。

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外汇期权等。

3. 参预主体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参预主体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外,个人投资者也逐渐增加。

此外,境外投资者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4. 监管环境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环境逐步完善。

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同时,相关法规和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分析1. 市场优势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以下优势:(1)市场规模庞大,潜力巨大;(2)参预主体多元化,市场活跃度高;(3)监管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秩序稳定。

2. 存在问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以下问题:(1)市场风险管理不完善,风险敞口较大;(2)市场参预者对金融衍生品的理解和认知度有待提高;(3)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限。

3.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2)加强市场宣传和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金融衍生品知识水平;(3)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4)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四、结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规模、品种、参预主体和监管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发展。

然而,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市场宣传和教育、监管制度完善以及国际合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活跃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市场场外权益类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国证券业协会
创新支持部
2014年9月
目录
一、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规则介绍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介绍
三、制约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业务开展建议及后续工作安排
一、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规则介绍
法律法规层面✓《证券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部门规章层面✓ 2012年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

明确规定:“具备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可以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不具备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只能以对冲风险为目的,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自律规则层面✓2013年3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金融衍生品柜台交易业务规范》、《证券公司金融衍生品柜台交易风险管理指引》及《中国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

✓2014年8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管理办法(试行)》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2014年8月22日,证券、期货、基金等三协会联合发布《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场外衍生品交易主协议(2014年版)》和《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场外衍生品交易权益类衍生品定义文件(2014年版)》。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介绍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概况
✓2012年6月28日受证监会委托组织第一批评价
✓2012年11月27日机构部发送无异议函
✓截至目前组织11批金融衍生品专业评价
✓28家证券公司已在协会备案28项收益互换业务与15项场外期权
业务试点实施方案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介绍-主协议备案
5 10 15 2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交易对手数量 协议签订数量 证券公司数量
份 家
截止7月底,20家证券公司与280家交易对手签订的414份主协议及补充协议在协会备案。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介绍-主协议备案
关注事项
✓交易对手名称:以印章名称为准
✓协议签订日期:
•协议签订日期不一致时,以较晚的日期为准
•上传附件中一定要有日期
✓交易对手分类:金融类、非金融类
•金融类: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期货、私募等
•非金融类:遵循证监会分类标准
✓备案联系人信息:负责备案工作人员
✓备案时限:建议在签订完成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备案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介绍-交易对手
机构类别银行基金证券期货非金融合计机构数量8家22家21家4家225家280家协议备案数量25份34份96份9份250份414份
*注:基金、证券公司的统计包括其子公司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介绍-业务规模
截至7月底,19家证券公司开展权益类场外衍生品交易,初始名义本金为2851.48亿元,名义本金余额为2030.84亿元。

二、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挂钩标的
已开展的标的 境内股票、指数,可转债,封闭式基金、ETF基金、基金专户、股指期
货、商品期货;境外股票、指数等。

股票基金指数可转债期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港股ETF 封闭专户
171只51只14只54只2只4只1只25只6只3只共计290只股票共计7只基金共计34只
三、制约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1. 交易对手主体资格要求过严
✓《证券公司金融衍生品柜台交易业务规范》第十二条规定,证券公司交易对手方应限于机构。

高净值个人客户不能直接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不能直接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

2. 风控指标计提标准缺乏合理性
✓相关指标计算未充分考虑场外衍生品业务的风险对冲特点,不能实现风险敞口抵消。

✓部分指标规定过于严格,如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等强制性风险监管指标规定。

3. 缺少场外衍生品交易信息披露规则
✓开展股票相关场外衍生品交易是否需要进行信息披露、需要披露哪些内容、由哪一方进行披露事项不明确。

行业自律管理
三、制约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专业交易对手方参与程度不足 ✓交易对手多为非专业机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交易目的多为杠杆融资,风险管理需求较少。

✓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尚未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市场参与规模有待提高。

2. 对冲交易缺乏认定机制 ✓场外衍生品的对冲交易账户,目前只能使用投机交易编码,受到交易所每日开仓限额与持仓上限的限制。

3.卖空建仓相关交易难以开展 ✓证券公司自营账户不能开立交易所信用账户进行融券卖空操作,不能实现股票非交易过户。

✓融资融券业务规则中存在“融券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证券最近成交价”的限制,造成卖空指令的成交率低。









4.不能完全对冲非线性产品价格风险 ✓场内市场缺少非线性产品,券商间对冲市场尚未形成,不利于对冲非线性产品的希腊值风
三、制约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5.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不足 ✓公司对交易对手履约保障能力的测评较为粗犷。

✓证券公司无法掌握交易对手在其他公司的违约事项,不能实现的信用风险集中管理。

6.衍生品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 中后台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人员配备不足,缺少业务管理经验,不能准确掌握业务开展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

7.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发展滞后 ✓证券公司前台交易、中台风控、后台财务与结算等部分,电子信息化程度不够,存在操作风险隐患,不利于对业务风险的管理和监控。









四、业务开展建议及后续工作安排
坚守业务底线严防利益输送严守私募定位禁止变相公募
不欺诈客户
充分揭示业务风险
风险与收益并存有效管理业务风险
四、业务开展建议及后续工作安排
•稳妥起步,循序渐进。


•重视业务开展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培养衍生品专业人才,提高中后台人员专业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实现电子化、系统化管理。


四、业务开展建议及后续工作安排
•推动修订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业务规范和风一
险管理指引。

•配合监管部门、会管单位制订相关制度。


•扩大场外衍生品挂钩标的范围。


•大力发展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


致谢!
中国证券业协会创新支持部
2014年9月
免责声明及风险提示:
1. 本资料仅作学习参考,不代表证券业协会官方意见。

2. 证券业协会创新支持部已格审查本资料的内容,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禁止向网络等公众媒体发布本材料,由于擅自发布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发布人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