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基础简答题

合集下载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 动物和植物的互相依赖 C. 植物间的竞争关系 D. 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答案: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下面哪种生态类型被称为“水域生态系统”? A. 草原 B. 沙漠 C. 河流 D.森林答案:C. 河流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什么? A. 从植物转移到动物 B. 从食物链的下层到上层 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 D. 从消费者到分解者答案: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数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态位2.一段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只有约________被高级消费者所利用。

答案:10%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种群密度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个体数量的密度,它会影响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影响生态位宽度。

种群密度较高时,个体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导致资源利用的增加和生态位宽度的减少;种群密度较低时,资源利用会减少,生态位宽度会增加。

2.解释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物种多样性还可以促进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平衡,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此外,物种多样性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四、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平衡答案:生态系统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够得到保持和维持。

2.生物多样性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地域或整个地球上,各类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生态平衡。

以上为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种群数量变化B. 物种多样性C. 基因突变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侵蚀D. 提供食物答案:C4. 物种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遗传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B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A. 可逆B. 单向流动C. 可循环D. 双向流动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位置、角色、功能2. 食物链中,生产者通过_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光合3. 物种丰富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的_______。

答案:数量4.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生态系统5. 物种间相互作用包括共生、寄生、_______和捕食。

答案:竞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因为它保证了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提供服务和支持生物多样性。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答案: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如碳、氮、磷等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些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理和化学过程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3.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的现象。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B. 生物的形态结构C. 生物的生理功能D. 生物的遗传变异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活动D. 微生物答案:C3. 种群是指()。

A. 同一物种的个体B. 不同物种的个体C. 同一物种的个体在一定区域内D. 不同物种的个体在一定区域内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种群的基本特征?()A. 种群密度B. 年龄结构C. 性别比例D. 食物链答案:D5. 群落演替是指()。

A. 群落的物种组成随时间的变化B. 群落的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C. 群落的结构随时间的变化D. 群落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6. 生态位是指()。

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 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D. 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多样性答案:D8.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

A. 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和服务B. 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和非物质服务C. 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D. 生态系统提供的能量和信息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多样性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态学研究的层次包括()。

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E. 景观答案:ABCDE1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种群的增长?()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迁出率E. 环境容量答案:ABCDE13. 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

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人为演替D. 退化演替E. 自然演替答案:ABC14. 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分为()。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生态系统(2分)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生物群落(2分)答案: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稳定的群体。

3. 食物链(2分)答案: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它表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转移关系。

4. 物种丰富度(2分)答案:物种丰富度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 生态位(2分)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角色,包括其食物关系、生活史、繁殖习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

6. 生物多样性(2分)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能量D. 生物多样性答案:D2.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A. 食物链B. 生态位C. 种间关系D. 生物多样性答案:B3.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A)A.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B. 竞争关系C. 合作关系D. 寄生关系答案:A4. 物种丰富度最高的生态系统是(C)A. 北极苔原B. 深海生态系统C. 热带雨林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5.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位划分中属于初级消费者?(A)A. 兔B. 鹰C. 蛇D. 鼠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5分)答案: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实现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维持生态平衡,为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 请解释物种丰富度的意义。

(5分)答案:物种丰富度是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它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生态学简答题

生态学简答题

生态学简答题.第一章1【简答题】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1.Haeckel: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评价:赋予生态学的定义过于广泛。

2.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杂志》,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

评价:该定义较为广泛。

3.克什卡洛夫: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评价:定义广泛,与生物学这个概念不易区分。

4.C.krebs: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评价:强调的只是种群生态学。

5.Warming: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

”评价:此定义强调的是群落生态学。

6.E.Odum: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评价:该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方面,比较抽象。

7.马世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评价:将两系统结合了起来,研究更加的全面。

2【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研究的尺度。

(生态学中一般认为尺度有三种: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3【简答题】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有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按交叉的学科划分为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等。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

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学简答题及综合题

生态学简答题及综合题

1、简述环境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2、试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1)整体观和综合观.生物的不同层次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生态整体;组成生态整体的各个要素总是综合地发挥作用.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观点,他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类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整体观和综合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3、试述r-选择、k-选择的基本特征及其区别?4、说明演替的基本类型,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1)按演替的延续时间:①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时间;②长期演替:几十年~几百年;③快速演替:几年~十几年;(2)按演替的起始条件:①原生演替:起始于原生裸地;②次生演替:起始于次生裸地;(3)按基质的性质:①水生演替:始于水生环境;②旱生演替:始于陆地干旱缺水的基质;(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①内因性演替: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境导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的替代;②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演替;(5)按群落代谢特征:①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导致群落生物量越来越高;②异养性演替:有机污染的水体重,演替过程,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使有机物越来越少。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A、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B、生物个体与种群生态学C、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D、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B、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C、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时间分布D、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分布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循环流动,逐级递增C、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4、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水资源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B、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位的一部分?A. 物种所利用的资源B. 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角色C. 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D. 物种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生物多样性保护B、人类行为对社会生态的影响C、计算机编程技术D、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8、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合成者9、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一种物质循环最为典型?A. 碳循环B. 水循环C. 氮循环D. 能量流动10、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被称为:A. 消费者B. 分解者C. 生产者D. 传递者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生产者通过_________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纵向来说,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2.根据生境的类型,可以把生态学分为水生生态学、陆地生态学和太空生态学。

3.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以明确定义的是德国人海卡尔。

4.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5.生态学源于生物学。

6.生态学发展的时期分为生态学萌芽时期、生态学建立时期、生态学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7.现代生态学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末。

8.研究全球尺度生态问题的生态学分支叫全球生态学。

9.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叫景观生态学。

10.生态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描述。

11.现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法、实验室研究和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法。

12.实验室研究分为原地实验和受控实验。

13.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14.植物生态学是以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为主流。

15.动物生态学是以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为主流。

16.新生特性原则又可称为功能性整合原理,即系统的总体功能要大于组成该系统各组分的分功能之和。

17.陆地生态学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荒漠生态学和冻源生态学。

18.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19.层次机构包括纵向的垂直分异和横向的水平分异。

简答题20.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定义可描述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运用最早、最多的生态学原理是因地制宜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和食物链原理。

22.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出明确定义。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生态学基础简答题

生态学基础简答题

生态学基础简答题生态学基础四、简短回答问题1、简述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具体内容。

答: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具体内容包括:(1)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2)该地区营养物和水等非生物物质的质量和分布;(3)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各种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环境对生物的调节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2、简述生态型和生活型的区别。

答:生态型是种下的分类单位。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个体在不同的自然或人工条件下长期生长,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并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进行分化,是一个具有不同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基因型群体。

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分类,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

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反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征的物种类群。

3.简述了土壤的生态意义。

答: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一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养分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所。

4.简述了森林的主要生态效应。

答: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是:(1)保护水源和水土。

(2)调整气候,增加降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止污染。

(5)减少噪音,美化地球。

(6)提供燃料,增加肥料来源。

5.简述了水的生态功能。

答:水是所有生命的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环境物质。

水的生态作用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1)水是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2)水对动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有重要影响;(3)水可以在生物分类中发挥作用。

6.简要描述风的类型和生物体对风的适应。

答:(1)季风(2)海陆风2(3)山风和谷风(4)焚风(5)寒露风(6)台风(7)干燥风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风媒植物特有的花形的开花时间均是风媒植物对风的适应。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A.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B. 只有生物群落C. 只有非生物环境D. 生物群落和人类活动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物种保护D. 疾病传播答案:D3. 物种多样性的度量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数量D. 物种分布答案:D4. 在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类型?A. 抵抗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C. 适应力稳定性D.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位置、角色2. 群落演替的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先锋阶段、过渡阶段、顶极阶段3. 根据生态位宽度的概念,生态位宽度越宽,物种的________越强。

答案:适应性4.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载体。

答案:生物群落5.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________的最大数量。

答案:生物种群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部各物种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不可耗尽性的特点。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和转化。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并简述其重要性。

生态学基础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模拟测试卷及答案1.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因子是 ( )A.限制因子B.生态因子C.生存条件D.环境因子2.“春化”作用的主导因子是 ( )A.水分B.温度C.光照D.生物3.水生动物保持体内水分得失平衡主要是依赖 ( )A.渗透压调节B.减少水的消耗C.获取更多水分D.储水组织储存水4.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同体称为 ( )A.菌根B.菌丝C.根瘤D.子实体5.不能直接参与植物生理代谢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汽6.在山区出现的、方向有昼夜转换现象的地方性风叫做 ( )A.焚风B.山谷风C.陆风D.海陆风7.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具有相似的外在形态特征,其芽位于离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上,这类植物的生活型称为 (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D.地下芽植物8.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A.成丛分布B.均匀分布C.随机分布D.群集分布9.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 ( )A.周期性波动B.不规则波动C.季节消长D.种群平衡10.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Ⅱ阳称为 ( )A.他感作用B.抗毒作用C.他毒作用D.抑制作用11.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一词是由 ( )A.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B.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C.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D.英国植物学家布朗12.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蓝光C.红光、青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13.种群环境的容量决定于 ( )A.温度、光、水、营养、行为B.非生物环境、生物特性、遗传特性C.食性、行为、适应能力D.温度、光、水、空间、适应能力14.个体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铰强的植物种是 ( )A.建群种B.优势种C.伴生种D.亚优势种15.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与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相比( )A.少B.多C.相等D.大约相同16.生态学建立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 )A.个体及种群生态学B.全球生态学C.生态系统生态学D.群落生态学17.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B.K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C.K对策者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D.K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机会的18.生物群落是 (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C.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19.若X=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则X是 ( )A.密度B.频度C.多度D.优势度20.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将许多群落划归在同一个群丛的标准是( )A.层片结构相同,建群种也相同B.层数相同,各层优势种也相同C.群落中所有物种都相同,层片结构相同D.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优势种相同二、填空题:21~40小题。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生物的行为B. 种群的遗传特性C. 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物种的分类和分布答案:C2. 以下哪一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4. 群落演替的驱动力不包括: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物种的自然灭绝D. 土壤的pH值变化答案:C5. 以下哪个是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A. 维持能量流动的平衡B. 促进物种多样性C. 控制食草动物的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们之间可以进行________。

答案:交配和繁殖2.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它反映了物种对________、空间、食物资源以及天敌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利用情况。

答案:资源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__的,而物质循环是________的。

答案:单向的;循环的4. 物种多样性通常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________。

答案:生物群落的复杂性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答案: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三、简答题1. 描述生态学中的“稳态”概念,并解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态学中的“稳态”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这种稳态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生态系统在面对自然或人为干扰时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的提供。

2. 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并讨论它在环境可持续性评估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

生态学基础试题

生态学基础试题

生态学基础试题1.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包括了对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2. 解释以下生态学概念:a)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包括物种的遗传差异、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高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

b) 共生共生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能够从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的关系。

共生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无害的共生或者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有害但另一个物种却受益的共生。

c) 氮循环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氮的转化过程。

它涉及氮固定、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生物和化学过程。

氮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的重要元素,氮循环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氮平衡至关重要。

d)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职位或角色。

它包括了物种在资源利用、生境选择和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同,通过彼此的生态位差异,物种可以避免直接竞争,实现共存。

3. 解释以下生态学研究方法:a) 普查调查普查调查是一种通过野外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方法来了解特定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分布和数量的技术。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采样网或陷阱、观察和记录生物体的行为等方式收集数据。

普查调查可以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和物种群体变化的重要信息。

b) 功能实验功能实验是一种通过调整特定环境因素并测量结果来模拟和研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功能反应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或光照条件来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

功能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c)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使用卫星或飞机等远程传感器来收集地球表面特征和数据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中可以使用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监测地表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水体等因素的变化。

遥感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在大范围和长时间尺度上提供数据。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态学研究的是什么?A. 个体生物B. 种群C. 群落D. 环境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活动D. 土壤3. 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用于衡量什么?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分布D.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4. 生态位是指什么?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 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位置D. 物种在进化树上的位置5.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的,对吗?A. 对B. 错6.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平衡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平衡D.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能量和物质的平衡状态7.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食物生产B. 清洁空气C. 疾病控制D. 所有以上8. 什么是生态足迹?A. 一个人在生态系统中占用的空间B. 一个人在生态系统中留下的痕迹C. 一个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 一个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消费量9.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 生物地理分布的多样性D. 生物遗传特征的多样性10. 什么是入侵物种?A. 原生于某个生态系统的物种B. 被引入到新生态系统的物种C.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迅速增长的物种D. 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种答案:1-5 B D B D B6-10 D D A D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物种多样性?A. 气候B. 土壤C. 人类活动D. 物种的繁殖能力12. 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A. 负反馈B. 正反馈C. 竞争D. 捕食13. 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生产性服务B. 调节性服务C. 文化性服务D. 支持性服务14. 什么是生态恢复?A.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过程B. 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 恢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D. 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15. 以下哪些是生态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统计分析答案:1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B.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C. 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D. 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这是由哪个生态学原理所描述的?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原理C. 能量金字塔原理D. 物种竞争原理答案:C3.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A. 草食性动物B. 肉食性动物C. 腐生细菌和真菌D. 光合作用植物答案:C4.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是?A. 单向流动B. 可循环利用C. 逐级递减D. 封闭循环答案:B5. 哪种生态学方法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A. 物种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指数C. 物种均匀度指数D. 空间分布指数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例子?A. 氧气生产B. 土壤侵蚀C. 疾病传播D. 物种灭绝答案:A7. 哪种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通常是由先锋物种开始的?A. 森林B. 草原C. 沙漠D. 湿地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所有选项答案:D9. 哪种生态学理论解释了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A. 竞争排斥原理B.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C. 中间值稳定性原理D.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A. 生物个体B. 生物种群C. 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A. 气候条件B. 土壤肥力C. 人类活动D. 物种间的竞争答案:A、B、C、D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哪些?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磷循环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休闲和旅游D. 废物处理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A. 样方法B. 标记重捕法C. 遥感技术D. 长期定位观测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A. 过度放牧B. 森林砍伐C. 土壤侵蚀D. 水体污染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B. 生物体内生理过程C.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D. 动物的行为学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气候因素答案:D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规律是()。

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D. 循环流动,逐级平衡答案:A4.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B. 生态位包括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资源的利用C. 生态位重叠表示物种间不存在竞争关系D. 生态位分化是物种共存的必要条件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功能?A. 美化环境B. 稳定生态系统C. 提供观赏价值D. 增加物种数量答案:B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部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崩溃2. 在食物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能量的来源,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产者3. 一个物种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与特定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称为该物种的______。

答案:生态型4.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为了减少竞争,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分化5.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是指物种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动态平衡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生产力和较高的生物量,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食物、清洁水源、气候调节等。

其次,生物多样性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使其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外来干扰。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性,促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

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

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逆转。

C、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环境对生物选择的直接结果。

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概念?()A、物种多样性B、生态位C、生态系统服务D、基因频率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植物B. 藻类C. 藻类D. 腐生细菌5、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生产者D. 消费者6、生态学中,描述生物种类与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A. 物种丰富度曲线B. 物种多样性曲线C. 物种密度曲线D. 物种生态位曲线7、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的基本概念?()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个体D. 环境容纳量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B. 能量流动是循环的、逐级递增的C. 能量流动是双向的、逐级递增的D. 能量流动是双向的、逐级递减的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加强立法保护珍稀物种C. 开垦森林种植单一作物D. 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公众意识10、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 生态平衡B. 生物多样性保护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 建筑设计风格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的关系。

2、在生态学中,一个生物群落内所有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所形成的整体称为 __________ 。

3、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通过 __________ 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练习题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练习题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练习题一、单选题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A. 正确B. 错误2.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A. 正确B. 错误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进化4.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特征?()A. 物种组成B. 群落结构C. 生物多样性D. 气候条件5. 物种多样性指数通常用来衡量生物群落的()。

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多样性D. 生物量二、填空题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生态位、营养级、空间位置)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生产者、消费者)3. 生物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________。

(顶级群落)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

(生态系统多样性)5.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________的最大数量。

(种群)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是动态的,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于它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如碳、氮、磷等,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和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生物代谢、分解和再吸收等过程进行循环。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动物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死亡的生物体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元素回到非生物环境,供其他生物利用。

3. 阐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基础四、简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具体内容。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1)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2)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3)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环境对生物的调节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2、简述生态型和生活型的区别。

答:生态型是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或人为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分类,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

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反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征的物种类群。

3、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答: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4、简述森林的主要生态效应。

答: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是:(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止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5、简述水的生态作用。

答:水是所有生命的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环境物质。

水的生态作用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1)水是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2)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有重要影响;(3)水对生物可以起一种分类的作用。

6、简述风的类型以及生物对风的适应。

答:(1)季风(2)海陆风(3)山风和谷风(4)焚风(5)寒露风(6)台风(7)干燥风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风媒植物特有的花形的开花时间均是风媒植物对风的适应。

在多风、大风的环境中,能直立的植物,往往会变很低矮、平展,并具有类似旱生植物的结构特征。

“旗形树”也可以说是树木对盛行强风的适应。

7、简述氧气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氧的适应。

答:(1)氧气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通过氧化,生物才能获得生命所必需的能量。

(2)根据生物对环境中含氧量的适应范围,也可分为广氧性生物和窄氧性生物两类。

绝大多数陆生植物与动物都属于窄氧性生物,而绝大多数水生动物和植物属于广氧性生物。

(3)微生物中有严格厌氧菌,有氧则不能生长,如甲烷细菌;也有绝对好氧菌,无氧则不能生长,如固氮菌属;还有微嗜氧微生物,仅在氧压低时生长正常。

以上三类微生物对氧的耐性范围都比较窄。

兼氧性细菌,在好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发酵,如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对氧的耐性范围就较宽。

8、简述光因子的生态作用。

答: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生物生活所必须的能量都直接和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

太阳光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产发育和生存分布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9、简述温度的生态作用。

答:温度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的重要生态因子,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影响。

地球表面的温度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空间上它随纬度、海拔高度、生态系统的垂直高度等各种小环境而变;在时间它有一年的四季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

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10、简述捕食的概念及形成。

答: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害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

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它肉食动物;(2)植食,是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

11、简述种群波动的调节。

答:种群波动的调节可分为三大类:(1)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包括种间调节和食物调节。

(2)非密度调节:是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3)种内自动调节:种内调节又分为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

12、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几种?答:生物种与种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且这一关系极其复杂,根据一物种对另一物种的生长和存活产生有利的、抑制的或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和作用,则两个物种间的基本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2)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3)中性作用;(4)偏害作用。

13、试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答: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物对策。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并且是相关联的生态特征。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r对策和k对策。

r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K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间和中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展,繁殖早,体重轻,提高最大增长率。

r对策者与k对策者正好相反。

14、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答:种群的基本特征是指各类生物种群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种群的共性。

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

(2)数量特征。

包括种群的密度和大小,出生率和死亡,年龄结构和性比,迁入和迁出等。

(3)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而且随着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特征进行进化和适应。

15、简述生态入侵并用事例简单说明其危害性。

答: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或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例如: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现已蔓延到25度33分地区,并向东扩展到广西、贵州境内。

它常连接成片,发成单种优势群落,侵入农田危害牲畜,影响林木生长,成为当地害草。

16、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答:群落的基本特征有:(1)群落由一定的种类构成或称生物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状况和一定的物质生产量。

(2)群落有一定的相对一致的外貌,这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生长型和相应的群落垂直分层现象表现出来,并随时间的演替而表现不同的季相。

(3)群落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或类群为生物优势种,在群落中能大量控制能量流及对其他物种和环境起着强烈的影响作用。

(4)群落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表现为群落随环境梯度、时间演替、空间变化的地理分布特征。

(5)群落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方式。

由不同的生物形成一定的食物网关系和生产、消费、分解的特点。

17、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答: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结构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

(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

(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18、简述群落演替的含义。

答: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三个阶段。

19、简述群落演替的特征。

答:生物群落演替基本特征如下:(1)演替是群落有发展有顺序的过程,群落有规律地向一定的方向发展。

(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

(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以顶级群落的形成为顶点。

20、简述生态位的含义。

答:某物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的地位。

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空间,还包括它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在环境变化梯度变化的位置,因此生态位的含义又可分为:(1)空间生态位:指一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2)营养生态位:指在群落中的功能;(3)多维生态位:指在环境梯度中的位置。

21、简述生态型与生活型的异同。

答:生态型是生物与特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因型集群,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基因型类群。

生物的生态特征指的是生物对外界生态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并在形态、生理、物候等方面发生一定反应的特征。

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生活型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

例如,在热带森林中,有很多具有柱状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本植物,属于同一生活型,但分属不同的科。

22、简述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答:(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23、简述我国植物群落的分类系统。

答:(1)植被型组(2)植被型(3)植被亚型(4)群系组(5)群系亚群系(6)群系组(7)群丛(8)亚群丛24、简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

答: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平衡的核心,对生态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2)森林是环境的重要净化器;(3)调节气候,蓄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4)防沙固沙,保护农田;(5)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6)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水果和中药材。

25、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

答: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内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

26、简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

答: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控制论特点:(1)生态系统是个无目标、非中心式的自我控制系统,通过大量内部的、分散的亚系统,对整个大系统进行反馈调节、自我矫正、达到稳定和平衡;(2)生态系统的总体控制由不同层次的控制间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3)多元重复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