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新课标理念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系统化、条理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自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让学生学会倾听
“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
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
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老师的任务。
同样,老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也要认真倾听,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同谈话者做积极的信息交流。
非言语信号包括:交换眼神、侧身倾听、举目凝视、含笑点头等。
言语信号可以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我理解你的话”,“我被你说服了”,“你说得有道理”等。
当学生感到老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时,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教师
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影响学生,他们会采用同样有活力的倾听策略,并在听完后提出建设性的反馈。
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
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话虽说得有点绝对,但从中可见说话即“能言”的重要性。
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使学生想说。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说的兴趣。
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言语少,老师要多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学生只有对口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爱口语,才能。
作为教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小学生的向师心很强,任何事都喜欢向老师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每一节语文课开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深钻教材。
我们教师一段生动优美的导语,几句精辟的总结……都给学生起着模范表率作用,学生也会在平时交际中努力地要求自己尽量把话说流畅、连贯。
其次,还要给学生创设情境。
例如配乐诗朗诵,想象文中的情景,在此情此境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要他心中有话可说。
最后,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很不错、很棒,使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便会更好地激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愿意与人交流。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是故事激趣法。
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2)是课文引趣法。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
在上《赤壁之战》课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3)是榜样激励法。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
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
如向学生介绍名人们热爱阅读的一些故事。
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注重学生习作方法指导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
子,读范文指导我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
”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从现实生活中取材。
加强对生活的积累、如所思、所见、所闻。
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不缺乏素材,不愁无话可说。
其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阅读课文的类型适当进行小练笔指导,形式可以活泼多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能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去就行。
再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孩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一篇习作加入适当的想象力,就会变得更具体。
第四每次习作课时,教师应把习作表达的方法技巧和形式系统化,有目的,有顺序的逐一教给学生,一次习作一运用。
最后运用激励性评价,老师的一句鼓励,会使学生的习作信心增强百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阅读欣赏说话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化底蕴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