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茶树。
商朝以前,茶因珍贵而被当做祭品。
商朝以后,茶发展成为贡品。
春秋时期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
西汉时期茶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商品。
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
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
日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子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
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
茶还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输送到多个国家。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与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的国际商贸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西非红海海岸。
17世纪初,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的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中国茶传播示意图
朝鲜日本欧洲各国美洲和大洋洲
海路传播公元四世纪末公元九世纪公元十七世纪公元十八世纪
遍布全世界
公元七世纪公元十八世纪初
陆路传播中亚、西亚俄国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饮茶风俗,引入茶文化。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盛赞饮茶能体现文人的高雅,并经常在家举办茶会,以茶会友。
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认为饮茶比饮酒更加文明,在她饮茶嗜好的影响下,王室贵族也渐渐形成饮茶风尚。
中国的茶道艺术还蕴藏着中华传统礼仪。
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造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
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
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饮茶渐成风气,形成了茶文化。
B. 中国茶是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中亚、西亚等国家的。
C. 在王后凯瑟琳的推动影响下,英国王室形成了饮茶风尚。
D. 首敬长者的“奉茶”环节,体现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2)阅读材料一,请简要概括中国茶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答案】(1)A
(2)①到我国求学的人将茶叶等物品带回自己国家。
②作为重要的外交礼品馈赠他国。
③作为重要的商品输送、贩运到各国。
(3)①养生及药用价值;②高雅的艺术价值;③蕴含的中华传统礼仪价值;④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解析】【分析】(1)A项,错误,与原文“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
”不符。
故选A。
(2)仔细阅读材料一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内容,很容易找到答题区域在第二段,根据“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子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
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
茶还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输送到多个国家。
”作答即可。
(3)仔细阅读三则材料的内容,仔细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根据材料一中“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材料二中“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
”“中国的茶道艺术还蕴藏着中华传统礼仪。
”材料三中“‘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A
⑵ ①到我国求学的人将茶叶等物品带回自己国家。
②作为重要的外交礼品馈赠他国。
③作为重要的商品输送、贩运到各国。
⑶①养生及药用价值;②高雅的艺术价值;③蕴含的中华传统礼仪价值;④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材料,把握内容,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进行提炼总结。
⑶本题考查探究能力,注意从药用价值、艺术价值、礼仪价值及时代价值作答。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我·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
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
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
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习。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
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
”大婶瞪了
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
“五点半了,起来吧。
”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
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
”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
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
”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
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
(2)①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②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3)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
【解析】【分析】(1)本概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据此归纳为:“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
(2)筛选有效信息,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母亲其实是很怕狗”,在文中的句子有: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3)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般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文章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一是母亲一直害怕狗,但是为了孩子母亲要竭力克服害怕的心理,所以手是湿漉漉的,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爱子心切。
(4)分析评价人物性格,从分析典型事例,或者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
的思想性格,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母亲一直怕狗,多次写到手是湿漉漉的,可见母亲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母亲能够战胜自我,克服怕狗的心理,所以说又是胆大的。
故答案为:(1)“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
(2)①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②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3)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概括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注意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答题时应注意,概括人物形象要从分析人物所做之事入手,结合具体的写人方法,抓住抒情、议论语句,用准确的词语写出人物身上的品质、精神方面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即多方面概括。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
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③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④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作者写白马湖的冬天,主要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这一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阅读②③两段,说说作者在白马湖的冬天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②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4)在本文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白马湖的冬天?请至少写出两个,并各举一例。
(5)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开头第①段的作用。
【答案】(1)风的多和大。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
(2)①松涛如吼,霜月当窗,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②下雪的日子,从窗口观望远山积雪。
(3)①运用比喻,把风声比作虎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声之大,风势之强。
②运用动作描写(或者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寒风来时人们赶紧进屋的情景,表现了白马湖冬天风的寒冷的特点。
(4)①视觉。
例: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②听觉。
例: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5)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内容上,写出白马湖冬天情味最深,表现了自己对白马湖冬天印象深刻。
【解析】【分析】(1)从“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等语句可概括出白马湖的冬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风多风大。
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第③段的“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这句话可找到答案。
(2)第②段写白马湖的风多风大,但“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这是我在白马湖风大时
感受到的情趣;第③段写“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这是我在白马湖下雪的时候感受到的情趣。
(3)①句“好像虎吼”运用了比喻,把风声比作虎吼,语言生动形象,表现了风声之大,风势之强。
②句“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运用了动作描写(或者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寒风来时人们赶紧进屋的动作(或者通过描写寒风来时人们赶紧进屋的情景),语言生动形象,表现了白马湖冬天风大风冷的特点。
(4)景物描写的角度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示例:听觉: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视觉: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5)从结构上看,开头“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这一句点了标题,同时引出下文对白马湖冬的描写,总领全文。
从内容上看,“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这一句写出了自己对白马湖冬天印象深刻,表明下文要写白马湖冬天的情味。
故答案为:⑴风的多和大。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
⑵①松涛如吼,霜月当窗,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②下雪的日子,从窗口观望远山积雪。
⑶①运用比喻,把风声比作虎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声之大,风势之强。
②运用动作描写(或者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寒风来时人们赶紧进屋的情景,表现了白马湖冬天风的寒冷的特点。
⑷①视觉。
例: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②听觉。
例: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⑸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内容上,写出白马湖冬天情味最深,表现了自己对白马湖冬天印象深刻。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意,找准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考生要结合题意,确定答题区域,找关键语句进行回答。
⑶本题考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可以从次月的运用、修辞、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要根据句子,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结合句子的内容和辨析的主题进行回答。
⑷本题难度不大,考生注意辨别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使用的角度,举例回答即可。
⑸本题考查的是文段注意的理解。
解答此题一般是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夏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纤纤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弹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
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
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文/梁衡原文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儿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2)从品味语言的角度赏析第二段两线的句子。
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3)品味第三段关于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句“夏之色”或“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4)文章第五段写历代文人对春花秋月的赞美有什么作用?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够情? 【答案】(1)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地形象地写出了夏天麦子成熟时的情景,写出了麦浪翻农的气势。
(億思相近即可)
(3)示例: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为浓的绿。
如树叶,如劲草,展示着美丽的青春。
条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标志着事物的终结。
(4)衬托作用,用文人笔下的春花秋月衬托浸满苦涩汗水的夏季,用文人的闲情逸致衬托农民劳)。
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紧张、热烈的旋律的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费美之情。
【解析】【分析】(1)第②段通过写“密密的草、长鸣的蝉、火红的太阳、翻滚着的麦浪”等夏天特点的景物来描写;第③段写夏天的金黄色彩。
第④段写夏天紧张的旋律。
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2)由“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翻滚着,扑”可知是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把公路上的汽车比作一艘艘的舰船,麦浪像海浪生动的写出了夏日广袤的田野,麦浪滚滚的气势它的疾速,气势雄壮,表达作者对夏天的赞美之情。
(3)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如,夏之色为炫的黄,
如黄花,如向日葵,欣欣向荣的影响。
冬之色为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着春的临近;冬之色为静的白,如雪原,如雾凇,蕴涵万物的静谧。
(4)“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写出对夏天的忽视,衬托作者借“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意在赞美在夏天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
故答案为:⑴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地形象地写出了夏天麦子成熟时的情景,写出了麦浪翻农的气势。
(億思相近即可)
⑶示例: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为浓的绿。
如树叶,如劲草,展示着美丽的青春。
条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标志着事物的终结。
⑷衬托作用,用文人笔下的春花秋月衬托浸满苦涩汗水的夏季,用文人的闲情逸致衬托农民劳)。
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紧张、热烈的旋律的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费美之情。
【点评】⑴考查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是:一、读通文章,理解内容,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领会写作意图,想想作者在文章中赞扬什么。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赏析,注意明确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写出的内容。
⑶本题考查分析并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仿写的句子既要与所给句子结构相同,形式一致,同时也要找准仿写点,写出流畅并有文采的语句。
⑷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写法及其作用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通读全文,把握第五段的衬托作用,揣摩作者感情。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
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
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
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
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
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
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
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
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
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
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
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
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