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程的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效果
用药特点
禁忌证:
癫痫; 严重的心血管病、肝肾疾病; 青光眼; 肠麻痹尿潴留; 前列腺肥大。
临床应用
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
注意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来调整 用药。
不良反应及处理
抗胆碱能作用:口干、便秘、心动过速、视力模
糊 中枢神经系统:镇静、震颤、诱发癫痫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的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根据化学结构,还可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
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 硫杂蒽类:泰尔登、氯噻吨; 丁酰苯类:氟哌定醇、五氟利多; 苯酰胺类:舒必利、舒托必利; 新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 奎硫平。
异常 过敏性皮疹
中毒性肝损害 偶见粒细胞减少,体重增加 过量中毒:常被抑郁症患者用作自杀的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无 效的抑郁症 对不典型性抑郁的疗 效可能优于三环类 禁忌症 孕妇及哺乳妇女 有心、肝、肾疾病及
癫痫、甲亢者慎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不良反应
体位性低血压 体重增加 水肿 性功能障碍 失眠 口干
避免使用含酪胺的食 物,奶酪、啤酒、鸡肝 易引起高血压危象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适应证: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广泛性焦虑强迫症惊 恐发作 社交焦虑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性贪食
精神分裂症伴有的抑郁
了解: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计划、护理评价。
电抽搐治疗方法及改良电抽搐治疗。
精神外科治疗的护理。
精神疾病治疗概述
药物治疗 电抽搐治疗 精神外科治疗
躯体治疗 心理治疗
护理
康 复
心理社会康复
第一节
精神药物治疗过程的护理
一、精神药物概述 20世纪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问世。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 主要指作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
可每日2次给药,镇静强者宜在晚上服用;
剂量小时可晚间一次给药;
剂量较大时可在中午用1/3,晚间用2/3。
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
重要性:明显降低复发率;
药 物:原则上仍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 药物;
剂
时
量:治疗剂量的1/3-1/2;
间:症状消失后再维持治疗2年,
多次复发需更长,甚至终身
原因:不明使用氟哌啶醇类高效 价药物大剂量或加量过快, 男性及年轻病人易发生;
恶性综合征
处理:
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
支持和对症处理;
金刚烷胺或溴隐停对抗锥体外系反应;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降体温、处理心血管症 状。
恶性综合征恢复后可重新开始抗精神病
药物治疗。
神经内分泌不良反应
抗惊厥及抗癫痫发作;
肌肉松弛作用; 治疗各种失眠症及睡眠障碍; 治疗惊恐发作及恐惧性神经症; 抗抑郁作用;
用于酒依赖的戒断以及震颤谵妄等戒断症状。
禁忌症
严重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药物过敏 药物依赖 妊娠头三个月 青光眼 重症肌无力 使用酒精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不良反应
过度镇静;
记忆损害;
严重精神症状; 药物依赖; 戒断症状; 孕产妇和过量中毒。
使用方法
剂量依目的或品种而定,原则上初始量
宜小,逐渐加至治疗量,停药时缓慢撤 药,常需数星期至月余; 短效品种口服法宜每日3次,中长效一 般每日1次,宜晚间给药;
使用方法
撤药反应主要为各种戒断症状,长时间、大 剂量使用后,常在停药3天后出现; 轻者为失眠、头晕、头痛、耳鸣、颤抖、厌 食等; 重者表现为血压、体温改变,偶见谵妄抽搐 一般1星期后戒断反应逐渐消失,不需特殊处 理。部分特殊病例可给予短效替代长效法, 心理依赖顽固者可予安慰剂替补疗法。 最后的预防方法是 减少药物滥用。
肝损害:轻度者继续观察并与保肝治疗 必要时换药; 血象变化:氯氮平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怀孕哺乳问题;
惊厥:低效价的药物更易引起惊厥,可 予抗癫痫药治疗。
抗抑郁药物
分类
三环类:丙咪嗪 阿米替林 氯丙咪嗪 多虑平; 四环类:麦普替林 米安舍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 吗氯贝胺;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 帕罗 西汀 舍曲林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氟伏 沙明; 其他:曲唑酮 噻萘普汀 安非他酮; 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万拉法新; NE及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米他扎平。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
郭晋政
学 习 目 标
掌握: 精神药物分类、不良反应、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电抽搐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熟悉: 抗精神异常药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电抽搐治疗过程的合并症及护理; 心理治疗及心理治疗过程的护理; 工娱治疗、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护理。
催乳素分泌增加:
女性 月经紊乱、停经、不排卵和不育、 雌激素水平低、泌乳、性欲减退和性感 缺乏;
男性 勃起和射精障碍。 低效价药物比较多见; 常与剂量有关; 体重增加。
心血管不良反应
抗肾上腺素能效应表现 抗肾上腺素能效应处理 镇静
直立性底血压
反射性心动过速 鼻充血 射精抑制
抗抑郁药:药理作用及机制
抗抑郁作用:主要作用于NE、5-HT系统
镇静作用: 抗胆碱能作用; 抗组胺; α受体阻断。 抗强迫作用和抗焦虑作用:5-HT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物
适应证:
各种抑郁障碍,尤其是重症抑郁; 有躯体症状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不典型抑郁。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嗜睡 头晕 共济失调 反射亢进 肌阵挛 意识障碍 过敏 剥脱性皮炎
禁忌症
孕妇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
糖尿病、酒精依赖者慎用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躁狂症、混合性 躁狂、快速循环型情感障 碍、碳酸锂治疗无效者 禁忌症:肝胰疾病不宜使
症状 经前期综合征 早泄 慢性疼痛综合征 成瘾 肥胖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症
临床应用
对多数病人起始剂量就是治疗剂量; 每日一次给药; 一般在早上服用。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胃肠道反应; 易激惹 焦虑 头痛 睡眠障碍 震颤 影响性 功能; 5-羟色胺综合征:
一种5-HT受体活动过度的状态; 主要发生在MAOIs类或其他5-HT强化剂协同作用时, 表现为腹痛、腹泻、出汗、发热、心动过速、血压 升高、意识改变、脊阵挛、动作增多、激惹、敌对 和情绪改变,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及机制
机制:阻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
碱、组胺和5-羟色胺等发挥作用,包 括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消除和减轻幻觉、妄想及各种 思维形式障碍;减轻兴奋激动;对抑郁、木僵 淡漠、退缩的疗效较阳性症状差。 镇静作用:降低对外界反应的敏感性;减轻兴 奋躁动和行为紊乱。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主要药理作用: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治疗中可产生锥体外系不良
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进一步按临床作用特点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
低效价抗精神病药:氯丙嗪 • 镇静作用强、抗胆碱能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和肝脏 毒性较大、锥体外系不良作用较小、治疗剂量较大 高效价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 • 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较弱、对心血管和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镇静 共济失调 震颤
用、孕妇禁用
抗焦虑药物
分类
苯二氮卓类:
长效:地西泮 短效:三唑仑 氟西泮 咪达唑仑 氯硝西泮 硝西泮
中效:劳拉西泮
艾司唑仑
阿普唑仑
β阻滞剂:普奈洛尔
其他:丁螺环酮
适应证
治疗焦虑症和其他神经症的焦虑状态;
各种精神障碍伴发的焦虑状态;
服药。
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
过度镇静和嗜睡;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恶性综合征;
神经内分泌不良反应;
心血管不良反应;
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其他。
过度镇静和嗜睡
最明显的是氯丙嗪、泰尔登和氯氮平;
多在一定时间逐渐适应,而不需特殊
处理。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机理: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受体的阻断作用; 处理:抗胆碱能药物; 分类:
直立性低血压轻者平卧, 重者用间羟胺对抗,禁用 肾上腺素。
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抗胆碱能副反应表现 口干 尿频、尿急、尿潴留 便秘 出汗减少 力模糊,促发青光 眼
抗胆碱能副反应处理
轻者不需处理
出现胆碱能危象者:减
药或停药,毒扁豆碱0.51mg肌肉或静脉注射
其他
药物过敏性皮疹及日光过敏:可予抗组 胺治疗、 避免日晒、换用其他药物;
抗精神病药:适应证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躁狂发作;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 其他如急性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禁忌证
严重过敏;
严重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造血 功能障碍、锥体外系疾病者; 妊娠早期、年老、体弱及有较严重内 脏疾病者。
抗精神病药:急性期治疗
使用方法
耐药性是其最大缺点,表现为使用数周后
治疗效果下降,需调整剂量或改换品种才
能达到原来的效果,且往往彼此有交叉耐
药性;
不宜长期用同一药物,必要时减药、换药 或间断服药。
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护理评估
1
2 3
护理诊断
护理计划与目标 护理措施
4
护 理 评 估
1.护理评估的意义是什么? 评估 用药反应
合作病人:
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 1-2周加至治疗量;
首次用药或耐受性较差者,延长药物滴
定时间;
增量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
不合作病人: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抗精神病药:急性期治疗
时间:
治疗剂量至少维持4周 病情缓解后可逐步 减量;
治疗四周未见效者可考虑换药;
帕金森综合征;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迟发性锥体外系综合征(不宜使用抗胆碱 能药物)。
恶性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严重肌强直 血压升高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出汗 意识障碍 高热 心动过速 死亡率约20%-30%
恶性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血清磷酸激酶升高;
禁忌与MAOI类药物合用。
抗躁狂药物
碳酸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治疗躁狂 预防双相抑郁发作 禁忌症 肾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 急性感染 低盐饮食者 孕妇 老年人慎用
不良反应
早期表现: 疲乏、无力、嗜睡、手指震颤、厌食、 上腹不适等 后期副作用: 持续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 腺肿大、粘液性水肿、手指震颤.手指粗大震颤提 示血锂浓度接近中毒 锂盐中毒征兆: 频繁恶心、呕吐、腹泻; 粗大震 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共济 失调
精神病药物分类:
抗精神病药物 (antipsychotics) 抗抑郁药物 (antidepressants) 抗躁狂药物 (antimanics) 抗焦虑药物 (anxiolytics)
抗精神病药物定义
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s)
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
肝脏毒性小、锥体外系不良作用较大、治疗剂量较小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特点:在治疗剂量时,通常较少或不产生锥 体外系症状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按药理作用分为四类:
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serotonin-dopamine antagonists, SDAs): 利培酮、 齐哌西酮; 多受体作用药( multi-acting receptor targeted agents,MARTAs):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 选择性D2/D3受体拮抗剂:阿米舒必利、瑞莫必利; D2、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和5-HT2A受体拮抗剂: 阿立哌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