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历史等级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 一、概念: •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二、两个阶段
①“明末清初” ②“清末民初”
• 在怎样背景之下传入“西学”
背景
• ①“明末清初” • 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 教活动逐渐进行的。 • ②“清末民初” • 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 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 步展开的。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
• 内容: • 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要求在保持中 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前提下,“力师西 法”,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以“借法 自强”、办洋务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 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
•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 • 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 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 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 在中西 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 的西方世界。 •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 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 • 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
• 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清政府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
第六课
思想潮流的演进
• 回顾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西学东渐影响下近代思想演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进化论思想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
马克思主义传入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三、“进化论”思想
• 背景
(1)经济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要求扫除障碍
(3)思想条件: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思 潮的影响
(4)政治因素:甲午战争失败,说明不触及封建 制度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民族危机刺激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兴起。进化论为 维新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 想
• 1、概念:“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 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体”即治国之“本”, • “西学”指先进的实用技术等 “用”即治国的手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与西、体与用 中西嫁接的合理性:开门、落户、释疑 中体西用论的局限性:体用二分、 中西相对、 遗体求用
三、早期西学东渐
• 1、重要史实:
• ①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 ②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 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 • ③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 ④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完成《崇祯 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 ⑤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 • ⑥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
• 1、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
• 2、代表人物:魏源、林则徐
• 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4、著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 5、影响:近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开始,
• 但没能引起国人的重视。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 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 莫如觅制器之器,…… • ——李鸿章 1864年
• 严复译文: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 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 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 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 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 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 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 者……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 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 之旨;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 (心理学);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第五书乃考道 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呜 呼!欧洲自有生民以来,无此作也。 • 严复按语二: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 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赫胥黎……言群理,所以 不若斯宾塞之密也。 • 注:赫胥黎、斯宾塞都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学者。
• 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2013年上海高考) •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 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 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 原著直译文 •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 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 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 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 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笔记送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人各自关注的是什么?(4分) 为什么陈季同和奎润等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大相径庭?(6分)
•
• •
陈季同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在军事、经济方面去的的 成绩(2分);奎润等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对于民生 的影响。(2分)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 水平1:能结合材料对作者的立场、视角等进行比 较。如:陈季同在外交官的立场上,对西方情况较 为熟悉,因此多关注洋务运动的富强之面。奎润等 站在国内实际办事官员的立场上,较为了解升斗小 民的实际生活,因此多关注民生之一面。(6分)
严译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进化论与维新运动:变法理论依据, 思想武器 自然观--世界观、历史观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 (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 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 道理,主张君主立宪。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宣 传优胜劣汰,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 保种。)
• “中体西用”的认识 • 对其评价应用发展的眼光,“中体西用”论在向 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有其积极意义。冲击了传统 的“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传播 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 但其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面,能使国家实现富强。
实质: 用西方先进的技术 来维护统治
时人眼中的洋务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有不同的看法。(10分) 材料一 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兵工厂在我们的城市和港口建立起来;矿山 得以开发;电报线网络连接国内各省和京城;悬挂中国国旗 的轮船在沿海和内河的航道上进行贸易往来。 ——陈季同(晚清驻法外交官):《中国人自画像》 材料二 自轮船通行江海,东南舟车多已经失业。现在津通失业之民,以车 为生者约一万人,以船为生者约三万人,以行店负贩为生者 约二万人。……铁路开通之后,此项人等作何安置?……今 之谋国者,第之外洋之利,而不知所夺者止为中国穷民之利。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礼部尚书奎润等奏》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 一、概念: •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二、两个阶段
①“明末清初” ②“清末民初”
• 在怎样背景之下传入“西学”
背景
• ①“明末清初” • 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 教活动逐渐进行的。 • ②“清末民初” • 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 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 步展开的。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
• 内容: • 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要求在保持中 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前提下,“力师西 法”,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以“借法 自强”、办洋务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 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
•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 • 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 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 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 在中西 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 的西方世界。 •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 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 • 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
• 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清政府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
第六课
思想潮流的演进
• 回顾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西学东渐影响下近代思想演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进化论思想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
马克思主义传入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三、“进化论”思想
• 背景
(1)经济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要求扫除障碍
(3)思想条件: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思 潮的影响
(4)政治因素:甲午战争失败,说明不触及封建 制度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民族危机刺激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兴起。进化论为 维新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 想
• 1、概念:“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 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体”即治国之“本”, • “西学”指先进的实用技术等 “用”即治国的手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与西、体与用 中西嫁接的合理性:开门、落户、释疑 中体西用论的局限性:体用二分、 中西相对、 遗体求用
三、早期西学东渐
• 1、重要史实:
• ①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 ②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 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 • ③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 ④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完成《崇祯 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 ⑤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 • ⑥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
• 1、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
• 2、代表人物:魏源、林则徐
• 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4、著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 5、影响:近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开始,
• 但没能引起国人的重视。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 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 莫如觅制器之器,…… • ——李鸿章 1864年
• 严复译文: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 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 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 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 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 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 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 者……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 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 之旨;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 (心理学);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第五书乃考道 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呜 呼!欧洲自有生民以来,无此作也。 • 严复按语二: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 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赫胥黎……言群理,所以 不若斯宾塞之密也。 • 注:赫胥黎、斯宾塞都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学者。
• 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2013年上海高考) •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 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 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 原著直译文 •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 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 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 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 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笔记送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人各自关注的是什么?(4分) 为什么陈季同和奎润等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大相径庭?(6分)
•
• •
陈季同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在军事、经济方面去的的 成绩(2分);奎润等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对于民生 的影响。(2分)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 水平1:能结合材料对作者的立场、视角等进行比 较。如:陈季同在外交官的立场上,对西方情况较 为熟悉,因此多关注洋务运动的富强之面。奎润等 站在国内实际办事官员的立场上,较为了解升斗小 民的实际生活,因此多关注民生之一面。(6分)
严译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进化论与维新运动:变法理论依据, 思想武器 自然观--世界观、历史观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 (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 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 道理,主张君主立宪。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宣 传优胜劣汰,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 保种。)
• “中体西用”的认识 • 对其评价应用发展的眼光,“中体西用”论在向 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有其积极意义。冲击了传统 的“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传播 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 但其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面,能使国家实现富强。
实质: 用西方先进的技术 来维护统治
时人眼中的洋务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有不同的看法。(10分) 材料一 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兵工厂在我们的城市和港口建立起来;矿山 得以开发;电报线网络连接国内各省和京城;悬挂中国国旗 的轮船在沿海和内河的航道上进行贸易往来。 ——陈季同(晚清驻法外交官):《中国人自画像》 材料二 自轮船通行江海,东南舟车多已经失业。现在津通失业之民,以车 为生者约一万人,以船为生者约三万人,以行店负贩为生者 约二万人。……铁路开通之后,此项人等作何安置?……今 之谋国者,第之外洋之利,而不知所夺者止为中国穷民之利。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礼部尚书奎润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