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系统课件(建工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卫生间排水系统透视图
CAD 设计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
•1. •
排水横支管不宜太长,尽量少转弯,一根支管连接的 卫生器具不宜太多。
•2.
横支管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风道。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3排水横直管布置与敷设 •3. 横支管不得穿过有特殊卫生要求的生产厂房、食品及 • 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和变电室。
≥20
0.45
0.75
1.20
3.00
6.00
3. 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4. 埋地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 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 •5.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排出管应设在地沟内,并应设检漏井。 •6. 距离较长的直线管段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其最大间距见 下页表格。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 清通设备 • 作用: 疏通建筑内部排水管道, • 保障排水通畅。
• 插入清扫口、检查口图 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5F 4F 3F
2F
1F
1B
伸顶通气
4.2 排水系统分类
• b. 伸顶通气排水系统 • 定义及适用条件: • 排水立管向上延伸,穿出屋 • 顶与大气连通,适用于一般多层 • 建筑。
5F 4F 3F
2F
1F
1B
特配通气
4.2 排水系统分类
• c. 特制配件 • 单立管排水系统
7F
• • • • • •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5 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
•1.排出管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避免在室内转弯。 •2.建筑层数较多时,应按下表确定底部横管是否单独排出。 •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底的最小距离 立管连接卫生器 具层数(层) 垂直距离(m)
≤4
5~6
7 ~ 12 16 ~ 19
管径 (mm) 50~57 100~150 200 清扫设 备种类 检查口 清扫口 检查口 清扫口 检查口
距 离 (m)
生产废水 15 10 20 15 25
生活污水及与生活污水 成分接近的生产污水 12 8 15 10 20
含有大量悬浮物和 沉淀物的生产污水 10 6 12 8 15
4.3 排水系统布置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用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各 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除污废水的设备。 包括: 1. 便溺器具 2. 盥洗、沐浴器具 3. 洗涤器具 4. 地漏
地漏、卫器等图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定义及适用条件: 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设 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的三通;在 立管底部与横干管或排出管连接 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弯头。 适用于各类多层、高层建筑。
3F
2F
1F
1B
专用通气立
4.2 排水系统分类
2. 双立管排水系统(专用通 气立管)
5F 4F 3F 2F 1F 1B
• 定义及适用条件: • 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 • 气立管组成。适用于污废水 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排水管道包括:器具排水管,排水横直管、 立管、埋地干管和排出管。 按管道设置地点、条件及污水的性质和成 分建筑内部排水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铸 铁管、钢管和带釉陶土管,工业废水还可 用陶瓷管、玻璃钢管、玻璃管等。 a. 塑料管:目前在建筑内使用的排水塑料 管是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简称UPVC管)。 b. 铸铁管: c. 钢管:主要用于洗脸盆、小便器、浴盆 等卫生器具与横支管间的连接短管,管径 一般为32、40、50mm。 d. 带釉陶土管:耐酸碱腐蚀,主要用于排 放腐蚀性工业废水 , 室内生活污水埋地管也 可用陶土管。
按污废水性质分类
• • • • • • •
重力流排水系统 利用重力势能作为 排水动力,管系排 水按一定充满度设 计,管系内水压基 本与大气压力相等 的排水系统。
压力流排水系统 利用重力势能或水 泵等其它机械动力 满管排水设计,管 系内整体水压大于 (局部可小于)大气 压力的排水系统。
按通气方式分类
按水力状态分类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6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1.生活污水和散发有毒气体的生产污水管道应设伸顶通气管。 •2.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m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 便器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 •3.对卫生、安静要求高的建筑物内,生活污水管道宜设器具通气管。 •4.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处应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按不 小于0.01的上升坡度与通气立管连接。 •5. 专用通气立管每隔2层,主通气管每隔8—10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连接。 结合通气管下端宜在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上端可在卫生 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处与通气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6. 专用通气立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层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 不小于0.15m处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 管以斜三通连接。 •7. 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通气管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4排水立管的布置与敷设
1. 立管应靠近 排水量大,水中 杂质多,最脏的 排水点处。 2. 立管不得穿 过卧室、病房, 也不宜靠近与卧 室相邻的内墙。 3. 立管宜靠近 外墙,以减少埋 地管长度,便于 清通和维修。
•4. 立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大于10m,但底层和最高层必须设。 • • • 平顶建筑物可用通气管顶口代替最高层的检查口。检查 口中心至地面距离为1m,并应高于该层溢流水位最低的卫 生器具上边缘0.15m。
封面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件
教 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工第5版)
主讲人:王


太 原 理 工 大 学 环 工 学 院
目录

第0部分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第8部分 第9部分 第10部分

绪论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饮水供应系统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 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含油污水种类 停留时间t(min) 2~10 0.5~1.0 水平流速 v(m/s) ≤0.005 0.002~0.010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含食用油污水 含矿物油污水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通气管道系统 设置原因:建筑内部排水管 道是水气两相流,为防止因气压 波动造成的水封破坏,使有毒有 害气体进入室内,需设置通气系 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4.2 排水系统组成

• • • •
1. 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局部处理定义:化粪池 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 中悬浮性有机物的最初级处理构筑物。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不消耗动力和造 价低。 缺点:有机物去除率低,出水呈酸性,有恶臭, 臭气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卫生。 2. 隔油井 隔油井设计的控制条件:污水在隔油井内 停留时间t和污水在隔油井内水平流速v,取值 见下表。
隔油井设计示范
CAD 设计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
隔油井设计计算按下列公式进行:
V Qmax 60 t
——隔油井有效容积,m3;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V 3/s; —— 含油污水设计流量, m Qmax t ——污水在隔油井中停留时间,min;
4.2 排水系统组成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3. 降温池 建筑物附属的发热设备和加热 设备排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水爆清砂 排水水温超过《城市污水排入下水 道水质标准》中不大于40OC的规定 时,应进行降温处理。 降温池降温的方法: a. 二次蒸发; b. 水面散热; c. 加冷水降温。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 排水系统布置
•4.3.1布置原则 •排水畅通水利条件好,占地面积小, •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卫生 •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 •总管线短,工程造价低美观 •4.3.2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 •1. 根据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的平面尺寸、所选用的卫生器具类型和尺 寸布置卫生器具。既要考虑使用方便,又要考虑管线短,排水通畅, 便于维护管理。 •2. 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应使其使用方便,功能正常发挥。 •3. 地漏应设在:地面最低、易于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地漏不宜设 在:排水支管顶端,以防止卫生器具排放的固体杂物在卫生器具和 地漏之间横支管内沉淀。
4.3 排水系统布置
•7. 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应设检查井,检查井 • 中心到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3m。检查井至污 水 • 立管或排出管上清扫口的距离不大于下表中的数值。
•室外检查井中心至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清扫口的最大长度 管 径(mm) 最大长度(m)
50
75
100
≥100
10
12
15
20
•4. • • •5.
•6. • •
横支管不得布置在遇水易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 料、产品和设备上面,也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 副食操作烹调的上方。 横支管与楼板和墙应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安装和维修。
当横支管悬吊在楼板下,接有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 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时,横支管顶端应升至上层地 面设清扫口。
第3部分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4.1 4.2 4.3 排水系统分类 排水系统 组成 排水系统布置
4.4
5.1 5.2
排水管道系统中水气流动规律
排水设计秒流量 排水系统 水力计算
4.1 排水系统分类
按污废水性质分类
屋面雨水 排水系统
按通气方式分类
生活污水 排水系统
生活排 水系统
排水系统 分类
按水力状态分类
4.2 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管道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地下建筑物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检查井的 时候设置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污废水提升包括:污水泵的选择,污水集 水池容积确定和污水泵房设计。 1. 污水水泵:常用设备:潜水泵、液下泵和卧式 离心泵。 2. 集水池:集水池容积与水泵启动方式有关: a. 水泵自动启动时,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 泵5min的出水量,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 次; • b. 水泵手动启动时,生活污水集水池容积不大 于6h平均小时污水量,工业废水按工艺要求定。 3. 污水泵房 • 污水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并靠近集水池。
生活废水 排水系统
工业废水 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4.1 排水系统分类
按污废水性质分类
伸顶通气 排水方式
按通气方式分类

专用通气 排水方式
器具通气 排水方式
排水系统 分类
按水力状态分类
环形通气 排水方式
有特制配件 伸顶通气 排水方式
不通气 排水方式
不通气
4.2 排水系统分类
• a. 无通气立管的 • 单立管排水系统 • • • • • 定义及适用条件: 这种形式的立管顶部不与大 气连通,适用于立管短,卫生器 具少,排水量少,立管顶端不便 伸出屋面的情况。
专用通气立
4.2 排水系统分类
• 3. 三立管排水系统 • • • • • • • 定义及适用条件: 由一根生活污水立管, 一根生活废水立管共用一根 通气立管组成,属外通气系 统,适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 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 多层、高层建筑。
5F 4F 3F 2F 1F
4.1 排水系统分类
4.1 排水系统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