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洛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24年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范文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因其在净化水体和废水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极反应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凝聚等处理,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本文将就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原理及分类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在水中设置电极,使水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电解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反应原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浮选法等。
(一)电解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利用阳极的氧化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但需注意控制电流密度,避免产生过多的副反应。
(二)电解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利用阴极的还原作用,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或低毒性的化合物。
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电浮选法电浮选法通过电解产生气泡,将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的废水。
三、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研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水质和污染物,开发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例如,针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研究者开发了三维电极体系、新型催化剂等;针对重金属的处理,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材料表面修饰等方法提高处理效果。
此外,关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该技术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在饮用水处理方面,该技术可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在海水淡化方面,该技术可利用电解原理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实现海水淡化。
电化学去除生活污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磷的试验研究姓名__秦茹__系(部)环境工程与化学系专业__环境工程_指导教师__吴长航__2013 年 6 月 2 日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磷的试验研究摘要现阶段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人们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迫切寻找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可持续性强的污水除磷方法。
电化学法应运而生,它因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以铁板为阳极、铜板为阴极进行静态试验。
本论文探究了电化学法除磷的反应条件,从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的角度论述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看出: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对磷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密度越大,电解时间越长,磷的去除率越高。
但电流密度过大,会导致能耗的增加;同样,电解时间过长,极板钝化,影响去除效率。
过大或过小的极板间距都会降低磷的去除效果。
本实验中最佳电流密度为3mA/cm2,最佳电解时间为7-10min,极板间距为3cm时,去除率达到96.63%,磷的出水含量为0.134mg/L(进水含量3.973mg/L),低于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A标准的上限0.5mg/L。
关键词:电化学法,除磷,污水处理Experimental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to removephosphorus in wastewaterABSTRACTStage eutrophication phenomenon of growing peop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urgent look simple operation, no secondary pollution, sustainability and strong sewage phosphorus removal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came into being, it is due to meet people's demand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iron anode, copper cathode for static test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the electrolysis time, current density, angle plate spacing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effect of the removal of phosphorus.Seen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urrent density and electrolysis time on the removal of phosphorus plays a vital role. In a certain range, the current density, the electrolysis time is longer, the higher the phosphorus removal. However, the current density is too large, it will lead to 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 Similarly, electrolysis time is too long, plate passivation effect removal efficiency. Too large or too small plate spacing will reduce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is experiment the optimum current density is 3mA/cm2, best electrolysis time of 7-10min, plate distance of 3cm, the removal rate reached 96.63%, phosphorus content of effluent 0.134mg / L (water content 3.973mg / L), lower than the GB-18918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s" set a standard a standard cap 0.5mg / L.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method, phosphorus, sewage treatment目录前言 (1)第1章概述 (3)1.1 水体富营养化 (3)1.1.1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3)1.1.2磷的来源和种类 (4)1.2 除磷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 (4)1.3 电化学法去除磷的基本原理 (8)1.4 电化学法较传统方法的优势 (8)第2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10)2.1 实验试剂 (10)2.2实验设备与装置 (11)2.3实验方法 (13)2.3.1磷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13)2.3.2过硫酸钾消解法 (13)2.4 实验流程 (13)2.4.1电流密度对除磷效果的研究 (13)2.4.2 极板间距对除磷效果的研究 (14)2.4.3 最佳工况下对除磷效果的研究 (14)第3章结果与讨论 (15)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15)3.2极板间距的影响 (15)3.3 电解时间的影响 (16)3.4 最佳工况下磷的去除效果 (16)结论 (18)谢辞 (19)参考文献 (20)外文资料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生产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组成越来越复杂,可以采取电化学法对其进行处理。
本文通过分析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以及多种废水处理法的作用原理,进一步说明电化学法在处理生活污水、高盐度废水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对电化学法今后的走向趋势进行展望。
标签:电化学法;污水;应用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致使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受阻,甚至威胁到人民健康。
因此,必须加强对污水废水的处理,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1 目前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1.1 污水的复杂性工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亦成为了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污水问题更是工业污染问题的重中之重。
工业污水比普通的生活污水复杂得多,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和特征不同,所呈现的问题也不同。
污水污染物存在着含量较大、有毒性、复合型、压缩型等特点,其特殊性质也导致了处理工艺的高难度性和复杂性。
1.2 超排、偷排现象泛滥企业违法偷排污水的现象已是见怪不怪,再加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了大量污染物在短时间内聚集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污染物严重超标、生化处理工艺溃败等一系列问题的滋生。
2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上的研究进展电化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技术,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该技术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①无二次污染;②即开即停;③电子转移,无需外加药剂;④受外界环境影响小;⑤组合灵活;⑥气浮、絮凝、消毒作用;⑦设备轻巧,操作简便。
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首次提出是在上世纪40年代,但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电力资源紧张等因素,该项技术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
随着电极材料的不断成熟,该技术在70年代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从性能稳定的电极材料入手,研究了各类有机污染的氧化效率,探索了不同有机物在降解时的机制,考察了与其他处理技术联用的机制,并运用于实际,使得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近年来,国内的不少学者也对电化学方法处理实际废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一、引言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技术,它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降解,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研究等方面。
二、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原理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外加电场使电极上的污染物电化学氧化还原,降解污染物;或者利用电化学沉积将电极上的污染物附着在电极表面,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该技术通常使用铁、铝、铜等金属作为阳极或阴极,利用电解槽或流动电池将污水通过电解器处理,还可以使用电渗析技术、电析技术和电膜技术等。
其中,电渗析技术实现离子的分离和浓缩;电析技术主要用于将溶解在水中的阴、阳离子去除;电膜技术是用膜分离技术将离子从溶液中剔除。
三、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分类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还原技术和电化学膜技术等。
1、电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CO2和H2O,其中阳极用于催化有机物的氧化效果,阴极用于还原膜制造,例如防腐、氧气还原等。
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电化学氧化技术没有剩余的废物或化学剂。
2、电化学还原技术电化学还原技术是利用电流、电极电位和电化学反应完成污水中溶解性重金属和其他毒性离子的转化。
具有选择性和高效率的优点,但需要阴极表面的稳定性。
3、电化学膜技术电化学膜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和膜分离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它使用了电解膜等离子膜作为隔离层,在电解槽中使带电离子通过膜,进而实现电渗析、电析等处理。
四、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成果。
1、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在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应用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在治理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的是电氧化技术在小型、中型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和其在处理重金属含量废水方面的应用。
《2024年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范文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其中的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
二、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概述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降解、去除或转化废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灵活、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电解、电凝聚、电氧化还原等方法。
三、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电解法是通过施加电流使废水中的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方法对于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电解法中发现了多种高效电解材料,如石墨烯基材料、金属氧化物等,这些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解效率和降低能耗。
四、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电催化电极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近年来,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1. 贵金属及其氧化物电极:如铂(Pt)、钯(Pd)等贵金属及其氧化物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成本较高。
研究人员通过制备纳米结构、合金化等方法降低其成本,提高其催化性能。
2. 碳基电极:碳基电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稳定性,是电催化电极的优良选择。
研究人员通过掺杂、改性等方法提高其催化活性。
3. 过渡金属基电极:如铁(Fe)、钴(Co)等过渡金属基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低的成本。
研究人员通过制备复合材料、异质结构等方法提高其性能。
五、高效电催化电极的制备与应用高效电催化电极的制备主要包括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和结构优化等方面。
在应用方面,高效电催化电极已广泛应用于有机物降解、重金属离子去除、氮磷去除等领域。
其中,氮磷去除领域中,新型电催化电极能够实现高效的氮磷转化和回收,为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六、研究展望未来,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和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姓名杨振宇系(部)环境工程与化学系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吴长航2013 年 6 月 2 日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研究摘要鉴于生活污水处理存在设备复杂、残留物浓度过高等问题,采用电化学法对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电化学法在水处理中的反应原理,以及其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性强、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
实验以IrO2 - Pt / Ti惰性电极为阳极,铜片为阴极,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氯离子浓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得出当电流密度为30 mA/cm2,极板间距为2 cm,氯离子浓度为200mg/L时为最佳去除工况,这时氨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国家要求的生活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同时提出了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还需要解决能耗大、工业化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电化学法,生活污水,去除率,氨氮The Research o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Sewage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complex and residue concentration is too high,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in water treatment, and it has simple operation, automatic strong sex, as well as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As IrO2-Pt / Ti inert electrode is for anode, copper cathode,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nsity, plate spacing,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n wastewater. Experiment 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of 30 mA/cm2, plate spacing is 2 cm,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f 200 mg/L when is the best working condition of removing, then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highest, up to the national request of sewage secondary emission standards. Proposed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deal with sewage also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etc.KEY WORDS: Electrochemical method, Sewage, Removal, NH4-N目录前言 (1)第1章概述 (3)1.1生活污水的基本概念 (3)1.1.1生活污水的来源 (3)1.1.2 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及存在问题 (3)1.1.3 生活污水的环境危害 (4)1.2 电化学技术除污基本原理 (4)1.2.1 电化学法去除有机物的原理 (5)1.2.2 电化学法去除氨氮的原理 (5)1.3 电化学法较传统方法的优势 (6)第2章实验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试剂 (7)2.2 实验设备与装置 (7)2.2.1 电解设备与装置 (7)2.2.2 处理、检测仪器 (11)2.3 主要污染物的检测标准 (11)2.3.1 NH4-N的检测方法 (11)2.4 试验流程 (12)2.4.1 NH4-N标准曲线的绘制 (12)2.4.2 电流密度对NH4-N去除效果的研究 (12)2.4.3 极板间距对NH4-N去除效果的研究 (12)2.4.4 氯离子浓度对NH4-N去除效果的研究 (13)2.4.5 最佳工况的确定 (13)第3章结果与讨论 (14)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14)3.2 极板间距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15)3.3 氯离子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16)3.4 电解时间的影响 (16)3.5 最佳工况下NH4-N的去除效果 (17)结论 (18)谢辞 (19)外文资料翻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治理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对环境污染严重,像化学沉淀、生物方法等都存在一些问题。
而基于电化学方法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等特点,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和采用。
本文将举例说明电化学方法的原理、优势,以及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并提出当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2.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极表面,由于电子传递而引起的化学反应。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化学反应,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2.1.1 基本电化学术语(1)电极:电极是指在两个电极之间传递电子的材料,通常分为阳极和阴极两类。
(2)电解液:电极两侧的物质,其中至少含有一种可离子化物质。
(3)电子传递:电子从一种元素向另一种元素转移。
2.1.2 电池反应的基本类型电化学反应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得到或者失去电子;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没有得到或失去电子。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会从阳极流向阴极,同时电解液中的离子也会在正极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因此产生电流。
2.2 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电极的阳、阴极作用,在电解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具体步骤为:将污水通过某种方法排放至电化学处理反应槽内,在反应槽内分别配置阳极和阴极,通电后污水中的污染物离子会受到电子的作用而吸附在电极上,在电极表面与水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最终降解成氧化产物,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其中,阳极氧化剂和阴极还原剂的筛选需根据电池反应类型的特点,选定合适的还原剂/氧化剂和电极材料,以实现最高效、最环保的方式。
第三章: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3.1 高效性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污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质能被氧化分解,可降低COD、BOD、TOC等指标,除去浑浊物和有色物等。
电化学间接氧化法去除小规模生活污水中的氨氮
间距 以及 电流密度 等 因素对模 拟生 活污水 中氨氮( N I - I 4  ̄ - N ) 去除效果 的影 响,并分析 了污水 处理能耗。 实验结 果表
容积 0 . 1 L, 阳 极 为 T i / l r O2 . P t , 阴 极 为 铜 电 极 , 极板 尺 寸 均 为 l 1 c m ×4 c m ×0 . 2 c m,直 流 电 源 为 深 圳 安 泰 信 电 子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TP R 6 0 1 0 S 单 路恒 压恒 流直 流稳 压 电源 。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法;氨 氮;生 活污水
DOh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4 - 5 0 4 3 . 2 0 1 3 . 0 4 . 0 0 1
中图分类 号: X7 1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0 4 3 ( 2 0 1 3 ) 0 -0 4 0 0 1 - 0 4
第2 3 卷 第4 期 2 0 1 3 年1 2 月
洛 阳 理 工 学 院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L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o I . 2 3 NO . 4 De c .2 01 3
电化 学 问接氧化法去 除小规模生活污水 中的氨氮
基于电化学的污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基于电化学的污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处理技术。
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处理技术,因为它具有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
本文将就基于电化学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进行探讨。
1. 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将电化学反应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技术。
该技术是采用电流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加强氧化还原反应,使污水有机物转化为易分解的无害物质。
与传统的化学技术相比较,电化学技术具有下面4个主要优点:(1)效率高:采用电化学技术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更优秀,除去率高、能耗小。
(2)空间占用少:电化学技术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采用模块化方式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场地的占用。
(3)适应范围广:电化学技术可对含有各种污染物质料的水体进行处理。
(4)对水资源的污染小:电化学技术是一种无化学添加、无二次污染的技术,可以保证水质不受影响,对水源的保护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2. 优化工艺在电化学污水处理工艺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电极腐蚀、电极表面积小、电流密度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1)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实验表明,铝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处理有机物方面比铜、铁、锌、镍等金属电极效果更优。
因为铝合金电极具有化学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好的特点,所以在污水处理中能够更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2)加强电极间距电极间的距离是影响电化学反应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当间距在4~6mm时,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达到99%以上,效果最好。
(3)提高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决定电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提高电流密度可以加快难降解物质的电解速率,从而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但是,电流密度过大会导致电极腐蚀,降低电极寿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范文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水排放问题愈发严峻,特别是其中所含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等虽然能处理部分废水,但在处理特定类型或高浓度的废水时往往效率不高,存在二次污染等弊端。
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已成为当今科研的重要课题。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其独特的优点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其核心部分——高效电催化电极的进展与现状。
二、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废水中施加电流,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基于电解和电催化两种原理。
电解是通过在废水中施加电流,使水分子在阳极和阴极上发生电解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来降解污染物。
而电催化则是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电流,使电极表面的催化剂活化,进而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等反应。
(二)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如重金属废水、有机废水等。
在重金属废水中,通过电解或电催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气体,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在有机废水中,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来降解有机物。
三、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电催化电极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因此,研发高效、稳定、耐用的电催化电极成为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
(一)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各种材料和结构的电催化电极。
例如,利用贵金属(如铂、钯)作为催化剂的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成本较高;而利用碳基材料(如活性炭、石墨烯)等作为催化剂的电极虽然成本较低,但其稳定性较差。
废水处理中电化学法的应用研究
废水处理中电化学法的应用研究水污染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有效处理污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技术。
本文将以废水处理中电化学法的应用研究为主题,探讨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原理、优缺点、实验研究等方面。
一、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原理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是将废水置于电极之间,通过电极氧化、电解、电析等电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得到分解或转化,以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废水处理中,电极反应是关键。
在电极上,电位会改变,发生氧化、还原或电解等反应。
当氧化发生时,废水中有机物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同时还能通过氧化使难以分解的高浓度有机物降解成低浓度物质,降低处理难度。
而还原反应也有相似的作用。
此外,电析作用还可以利用电极附着和反应产物之间的毛细作用,通过沉积的方式将电池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分离。
二、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优缺点1. 优点电化学法处理废水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节约药剂和设备占地少等优点。
特别是对于含偏硫酸根、偏硝酸根、偏氨基酸根等难分解化合物的处理效果显著。
2. 缺点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成本较高,其主因在于电极材料和催化剂的成本相对较高,此外,设备也需要先进的控制模式和技术支撑。
在操作方面,电化学法处理废水需要常规的监视和维护工作,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废水无法处理等问题。
三、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实验研究1. 试验证明了电化学反应可以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而且杀菌作用也十分明显。
实验的关键在于选择电极材料和维护电极的稳定性。
关于废水处理中电化学法的研究,目前大多是在实验室尺度进行。
尚缺乏应用于商业标准流程中的可靠性试验数据。
2. 借助复合电极的作用,电化学法对生活污水的降解效果也较为明显。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氨氮等,在电极作用下通过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等物质达到水质排放标准。
3. 电化学法还可以FFA(自由脂肪酸)处理。
通过调节电极间的间距和工作电压,可以在电解液中得到FFA的液体有机物。
电化学处理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处理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废水治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电化学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废水治理技术,因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中。
本文将从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这一技术的视角。
一、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定义电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极间的电荷转移、电解液中的离子扩散或溶解反应、表面物质吸附和电化学合成等方式对有害离子和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技术。
具有高效、低成本、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二、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原理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极表面和电极周围的电解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中,盐类物质会分离成正、负离子。
当电极两端被连接到电源时,将导致离子在电极上电离并产生电化学反应,即产生化学物质。
三、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分类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处理技术可分为电沉积、氧化还原、电吸附、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合成等几种类型。
1、电沉积电沉积是指通过电流的作用,将有害金属离子沉积到电极上从而进行处理技术。
2、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是指电化学反应中,在电极间传递的电子数量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使其变为可溶性或不可溶性。
这一方法可用于处理废水中含有的汞、铜、铜合金。
3、电吸附电吸附是指将处理污染物的溶液流通过电极界面,使吸附剂沉积于电极表面,吸附污染物,同时利用电吸附剂的特性轻松地将吸附污染物与电极表面剥离,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与回收成为可能。
4、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是利用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表面氧化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如将废水中含有机物污染物、氨氮、氯化物等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氯气等。
5、电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是通过调节电解质浓度、电位、电流强度等条件,控制电极表面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如可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具有特殊功能的氮化物发光材料等。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电化学技术是利用电化学过程中的电解、电沉积、电还原等原理,通过电极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解、电吸附、电沉积和电化学氧化等。
电解是电化学技术的核心。
通过直流电作用于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发生电化学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
例如,电解法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稳定的金属沉淀或沉积在电极上,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效果。
此外,电解还可以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有效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电吸附是电化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吸附是指利用电极表面的电荷吸附和解吸污染物的过程。
通过调节电极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大小,可以实现对废水中不同类型的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
电吸附技术具有选择性强、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废水中低浓度有机物的处理。
电沉积也是电化学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
电沉积是通过电解池中的电流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沉积,从而将金属污染物从废水中去除。
电沉积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去除和废水的回收利用。
电化学氧化是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化学氧化是指通过电解废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成无机物或低毒物质。
电化学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可以有效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许多优点,如高效、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等。
然而,电化学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电化学技术的设备和运行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电化学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旨在将废水中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本文将基于电化学原理,介绍目前主流的废水处理电化学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电化学技术概述电化学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电解和电渗析。
电解通过将金属电极与废水连接成电池,通过电极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转化为低毒性或无害物质。
电渗析则是通过电极负载电场,将带电离子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实现电荷分离的过程。
二、电化学技术的应用1. 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该技术可应用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例如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该技术需要使用钛、铂和铁等高成本材料的电极,以提供足够的反应电位。
该技术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废水处理效率高。
缺点是成本高,常常需要长时间的操作时间。
2. 电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利用电场效应将废水中的无机离子分离并转化为沉淀形态的技术。
电解液中的离子根据电势大小依次发生沉淀反应。
该技术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例如金属和化学制品加工产生的废水。
优点是可达到较高的沉淀速率和去除率,操作过程简单。
缺点是处理效率对离子原始浓度和成分十分敏感。
3. 电化学膜分离法电化学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使得含电荷的污染物进入膜孔中,从而获得纯水和富含负荷物质的溶液。
该技术适用于中度浓度废水处理,如小点量酸洗废水、镀膜废水、冶炼废水等,可以有效分离不同荷电的离子。
优点是膜层与电解物质相接触方式可以减少传质阻力,能够消耗低电能分离荷电物质。
缺点是需要维护单板的装置体系,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
三、电化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废水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探索效率更高的废水处理电化学技术,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技术发展趋势:1. 自动化控制的合理设计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对于工业和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要,也可以用于电化学技术的处理。
浅谈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排放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成分较为复杂并且毒害大,所以需要对废水进行有效的治理。
电化学法的装置较为简单,处理效果好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文通过分析废水排放的现状,列举了目前主要的几种处理废水的电化学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化学法;废水;处理一、废水排放的现状近年来,工业中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存在很多有毒有害和较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比如重金属、石油类或者高分子聚合物等。
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人口数目增长过快,导致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持续增加,其中的成分也较为复杂。
为了防止废水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需要及时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而电化学法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所以应用的范围较广。
二、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一)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方法是将废水放入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夺取阳极上的电子来氧化污染物。
除此之外,溶液中一些电势较低的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的时候成为了较强的氧化剂,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使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
这两种方法分别称为直接电解氧化和间接电解氧化。
经过近几年电化学氧化在处理废水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对废水的色度处理和氨氮去除剂等。
电化学氧化反应除了发生在阳极之外,还可以发生在阴极,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氧气还原过氧化氢,用生成的氢氧根进一步氧化为有机物[1]。
根据研究,不同的电极结构会使电催化性能不同,而不同的电极结构是由电极材料本身的性质和不同的电极制备工艺共同决定的。
对电极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可以为电极对污染物的催化和降解作用起到显著的效果。
(二)电化学还原电化学还原法是指利用阴极的还原反应进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对一些较难进行化学氧化的毒害有机物,大部分都较容易化学还原,并且这些毒害有机物还原之后的产物,对微生物的抑制性以及毒性都很小,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2024年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范文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水处理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的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对水进行净化和处理的技术。
其主要过程是通过电流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水处理的目的。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包括电解、电渗析、电凝聚等多种方法。
1. 电解法:通过电解过程,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物质或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 电渗析法:利用电场作用下的离子迁移原理,将水中的离子或有机物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实现水的净化。
3. 电凝聚法:通过电流作用使水中悬浮物或胶体物质凝聚沉降,从而达到水的净化目的。
三、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1. 饮用水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电解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2. 工业废水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显著的优点。
如电解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毒物质,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等。
3. 海水淡化:电渗析法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电渗析法将海水中的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4. 污水回用:通过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污水处理为符合标准的再生水,实现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科研人员针对不同领域的水质特点,开发了多种新型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例如,新型的电解电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新型的电渗析膜材料具有更好的选择性透过性和耐久性;以及结合其他技术的复合电化学水处理方法等。
未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将朝着高效、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第5篇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电化学技术的基本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的电化学技术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作用机理电化学废水1、前言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高效、经济的污染物处理技术逐步得到重视和利用,电化学技术处理环境污染物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之一,电化学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简单,兼具气浮、絮凝、杀菌,尤其对难生物降解有毒污染物的去除非常有效,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
2、反应机理电极反应随着反应器所采用的电极材料或反应器填料变化而变化。
在电沉积工艺中,通常采用石墨、碳芯片和碳纤维等作为反应器阴极材料,而采用碳钢、铜、镀铂钛、不锈钢和石墨等作为阳极材料[1]。
对微电解工艺而言,常用的反应材料基本上是铁屑(铸铁屑和钢铁屑)和铝屑,同时加入石墨或碳粒以增加反应器内形成的原电池数量。
朱又春等人[2]推荐微电解反应材料的设计方案是:SA—1(Al—3Zn—0.1Sn)铝合金+焦炭(石墨)或A3碳钢(市售薄板材)+焦炭(石墨)所组成的混合填充体,且阴阳极面积比为1:1~20。
马业英等人[3]采用磁性铸铁粉处理含铬废水,取得了极佳的净化效果。
在电沉积反应器中,由于外加电场的存在而在阴阳两极产生电位差,以具有一定导电性的废水作为电解质,产生电解反应,阳极材料腐蚀溶解,阴极产生析氢反应;而在微电解反应器中,由于电极材料自身的电位不同而在废水中产生电位差,形成无数的原电池,从而产生电极反应并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下面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Fe/c电极对为电极材料,分析反应器中发生的电极反应[4]。
(1)酸性条件下的反应阳极:Fe一2e →Fe2+E0 (Fe2+/Fe)=—0.44 V阴极(C):2H++2e→2[H]→H2↑E0 (H+/H2)=0.00 V(2)酸性充氧条件下的阴极反应02+4H+一4e→2H2OE0( O2 )=1.23 V(3)中性条件下的阴极反应02+2H2O +4e→40H—E0 (O2/OH一)=0.40 V由上述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E0可知,酸性充氧条件下电极反应的E0最大,故酸性条件下的电极反应进行得最快,这从理论上证明了酸性含铬废水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效果较好。
《2024年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范文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备受关注。
其中,高效电催化电极作为电化学废水处理的核心部件,其研究与发展对提升废水处理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就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
二、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来降解有机物、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电解氧化、电解还原、电凝聚、电气浮等过程。
其中,电解氧化和电解还原是两种主要的技术手段。
电解氧化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而电解还原则主要用于重金属的去除。
此外,电凝聚和电气浮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废水的预处理和后处理过程。
三、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高效电催化电极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科研人员针对高效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改性及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1. 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是提高电催化性能的关键。
目前,科研人员主要研究的是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等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
通过掺杂、负载、表面修饰等方法,可以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2. 电极结构的优化电极结构的优化也是提高电催化性能的重要手段。
科研人员通过调整电极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等参数,以及采用三维电极结构等方式,提高电极的传质效率和利用率。
3. 电极性能的研究与评价电极性能的评价主要包括催化活性、稳定性和耐毒性等方面。
科研人员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实际废水处理实验,对电极的性能进行评价和优化。
四、研究进展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方面,新型的电解技术如微纳米气泡电解技术、超声波辅助电解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化学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姓名王乐乐系(部)环境工程与化学系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吴长航2013 年6 月2 日电化学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摘要采用电化学法对模拟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IrO2-Pt/Ti惰性电极为阳极,考察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电流密度越大,氨氮去除率越高,电流密度过大则会造成能耗损失增加;极板间距适量减小,能够提高氨氮去除率,极板间距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降低氨氮的去除效果;氨氮去除率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通过试验确定的电化学法去除氨氮的最佳工况条件:电流密度为30mA/cm2,极板间距为2cm,氯离子质量浓度为200mg/L。
在上述条件下,电解反应2h,氨氮的浓度从128mg/L降至6.02mg/L,去除率可达到95.3%,符合GB18918-2002“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
表明采用电化学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可大大改善污水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化学法,农村生活污水,影响因素,氨氮Study on Treatment of Rural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ABSTRACTBy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 of simulated the rural sewage , as IrO2- Pt/Ti inert electrode is for anode ,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density, plate spacing,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 certain range, the greater the current density, the higher the removal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However the excessive current density will cause the increase of energy loss; Plate distance being appropriate reduced can improve the removal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which is too large or too small can reduce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chloride ions. Electrochemical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condition goes as follows: current density is 30 mA/cm2, plate distance is 2 cm, and chloride ion mass concentration is 200 mg/L.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when the electrolysis reaction time is 2 h,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dropped from 128 mg/L to 6.02 mg/L, according with level 1B emission standards in GB18918-2002 "Discharge standard of sewage", Its removal rate can reach 95.3%.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grea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wage, which has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Electrochemical method,Rural sewage,influence factors,ammonia目录前言 (1)第1章概述 (3)1.1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 (3)1.1.1农村生活污水的定义 (3)1.1.2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3)1.1.3 农村生活污水的环境危害 (3)1.1.4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 (4)1.2 电化学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4)1.2.1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基本机理 (4)1.2.2 电化学法去除氨氮的原理 (4)1.2.3 电化学法较传统方法的优势 (5)第2章实验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试剂 (7)2.1.1 试验用水 (7)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7)2.2 实验装置 (8)2.2.1 电解设备与装置 (8)2.2.2 处理、检测装置 (10)2.3 NH3-N的检测方法 (11)2.4 试验步骤 (11)2.4.1 NH3-N标准曲线的绘制 (11)2.4.2 电流密度对NH3-N去除效果的研究 (12)2.4.3 极板间距对NH3-N去除效果的研究 (12)2.4.4 氯离子浓度对NH3-N去除效果的研究 (13)2.4.5 最佳工况的确定 (13)第3章结果与讨论 (14)3.1 电流密度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 (14)3.2 极板间距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 (15)3.3 氯离子浓度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 (16)3.4 电化学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17)结论 (19)谢辞 (21)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文资料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长期以来,我国污水治理的重点[1]主要集中在工业点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方面,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
多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接纳了大量的污染物,自然净化能力大幅度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排放量都超过了以前,农村水环境急剧恶化。
大量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但影响人居环境,造成部分农田土壤肥力减弱、粮食减产,并且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对饮水安全构成威胁,从而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COD、NH3-N、TP、大肠杆菌等,目前,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稳定塘处理系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生物滤池技术、生物膜法等,但这些工艺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运行管理费用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
故笔者针对电化学技术具有的高灵活性、效率高、无污染或少污染、易于控制、经济性强等特点,采用电化学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电化学法是指利用电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电解池是利用电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装置。
在电解池中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其中在阴极-溶液的界面上,会发生某种粒子与电子结合的还原反应,而在阳极-溶液的界面上,会发生某种粒子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然后氧化反应中释放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
电化学技术[2]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它使用电子这一无毒无害,价格低廉的强氧化还原剂,能够很方便地通过控制电极电势,实现物质的氧化或还原。
因此,应用电化学技术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间接对环境起保护作用,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3-5]。
电化学处理废水应用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1],由于投资较大、电力缺乏、成本较高,因而发展缓慢。
直到60年代初期,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化学法才被真正用于废水处理过程。
近年来,由于电化学法在污水净化、制革废水、印染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电化学技术逐渐引起国内外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王琴[6]等人总结电化学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絮凝、内电解、电渗析。
这些技术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电极电阻大、电流利用效率低、能耗损失大、稳定性不高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外将焦点集中在了对阳极材料的选择、电化学反应器、电化学复合技术、电化学反应条件等的研究上,可以说,电化学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方面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节能环保是今后污水处理技术的大势所在,此次研究以此为指导思想,研究电化学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最佳运行工况,即在何种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又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电能消耗,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根据实际实验条件,本文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观察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氯离子浓度对水样中氨氮的去除率的影响,绘出相应的函数图线,并结合实际找出电解的最佳运行工况。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此次研究的影响因素仅限于考察电流密度、极板间距以及氯离子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还有很多因素例如阳极材料、电解时间、初始进水浓度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本次研究得出的最佳工况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但是,这次研究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所阐述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在现实废水处理中是完全适用的;其次,它是对实际操作中优化条件的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再次,此次论文的结论可以从相关文献中得到印证,可依此判断此类技术的实验重现性和稳定性;最后,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了解此类技术的优缺点,从而为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使用的可能性,提供一个重要的现实依据。
第1章概述1.1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1.1.1农村生活污水的定义农村污水是农村村庄和小镇居民的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的总称,通常包括[7]: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中小学、当地政府机关、民俗旅游、旅店排放的污水;农民养殖的畜禽排泄物以及乡镇企业排放的各种废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