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十大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十大成果
2015-10-31 16:08
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召开之际,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撰文“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十大成果”,全文如下: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国从国家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经历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发展时期,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
成效,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循环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把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坚持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二、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2008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确立了循环
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并作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这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后出台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领域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先后发布了两批实施目录,共14种产品。有关部门还先后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修订了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一些地方发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初步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三、循环经济规划引领作用增强
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这是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的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二五”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之前,国务院还先后批复了甘肃省和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国家规划引领下,各地区制定了本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如发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海水淡化产业化等专项规划。2014年和2015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循环经济年度推进计划,2015年工信部印发了《京津冀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成效显著
2006年开始,国家在省市、园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了两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总结和凝练了6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再制造产业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及循环经济示范市县等试点。通过示范试点,循环经济理念广泛传播,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引领各行业、各领域、各个层面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如推进企业间、相关产业间共生耦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使资源得到循环高效利用,努力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风险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五、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有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级工业大奖,一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化。如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典型尾矿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纳米复合电刷镀再制造技术、废弃钴镍材料循环再造技术、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技术,有些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体系。
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重点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热能及废气回收利用。二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重点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残膜和灌溉器材回收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农林牧渔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三是资源再生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重点是废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电池、废塑料、废橡胶、废轮胎等再生利用以及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再制造产业。四是垃圾资源化产业,重点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五是水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是污水再生利用、海水淡化、苦咸水利用产业。这五大产业构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的主体,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七、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发展循环经济催生出新的产业,如再制造产业,包括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起动机、电动机等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机床、煤机、盾构机、医疗器械、手机、复印和打印机耗材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目前我国再制造企业已达500家以上,预计实现产值500-800亿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已形成规模;我国生活垃圾发电产业已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近几年,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这些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新的经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