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蜡原油管道结蜡规律研究
含蜡原油管道结蜡特性的分析

扩散的现象也将随之增大。
dG 八 dC ^ dCdT
i f =P-D^ d r =PwDwd ¥ i r
⑴
由F ic k 扩散定理可知:当管壁温度髙出管内油温时,
8.5381
得 w =67.8685r :0392 1 drT ly dr')
(4)
4 结论
1 ) 根据室内环道型管流装置实验和普通结蜡模型分
2 影响管壁蜡沉积的因素
流体的剪切应力,单 位 为 表 示 原 油 粘 度 ,单位为
1)
原油和管壁之间的温差对蜡沉积的影响:当原油 mPa •s; k 、m 、n 为常数。
管道的温度降低到析蜡点以下时,蜡晶分子的浓度梯度将 会因为油流和管壁的温差的增大而增大,从而蜡晶分子的
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建立长庆油田吴白输油管线蜡沉 积速率模型得k =67.8685,m=-0.392,n =-0.4699.
参考文献 [1]刘 扬 ,王 志 华 ,成 庆 林 ,等 .大 庆 原 油 管 输 结 蜡 规 律
与清管周期的确定J ].石油学报,2012 (5) :892-897.
— 122—
1 实验
则会变大,蜡沉积过程中的起初凝油层将容易被后边的油
为了分析原油在管道中流动过程的蜡沉积现象,本次
流冲走。
实验设计了一套环道型管流实验装置如图i 所示。
3 ) 流速对管壁结蜡的影响:蜡沉积速率大小还与Re
有关m ,R e 的大小会受到管壁处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管壁处剪切应力的增大还与油流和管壁的温差的减小有
Z h a n g Lilin
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 China A b s tr a c t:T h e paper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w a x deposition in the p ip e lin e . K e y w o r d s :crude o il p ip e lin e ;w ax d e p o sitio n ;w a x characteristic;temperature
原油集输管道投球清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原油集输管道投球清蜡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在管道输送原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管壁结蜡现象,蜡层会使原油输送面积减小,进而影响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且蜡层未及时处理,严重可造成凝管事故。
目前大多采油作业区使用投清蜡球来解决管道积蜡问题,并用收球率来衡量管线输送畅通情况,本文立足于目前工艺现状,通过研究管道沉积机理及结蜡速度,优选实验对象,预测合理的井场投球数,为今后的原油管道集输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原油集输管道;投球清蜡技术;研究与应用l 集输出油管道现状某采油作业区说管道受油藏中原油性质影响,普遍存在结蜡现象。
通过调研分析认为由于液量低导致管线内液体流速低,冲刷作用小,为蜡在原油管道内的结晶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作业区原油管道内结蜡速度进行统计发现,结蜡速度大于0.6mm/d 的区块油井占全区总井数的一半左右,参考国内外相关油田公司标准:当原油管道内壁的结蜡厚度达到 2 mm 时,就需要对管道进行清管作业。
若未采取各种清蜡方法,作业区部分原油管道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达到清管要求。
以往针对作业区原油集输管道的清蜡是采取“一天投一颗”的全区投球模式,特别是冬季低温环境下,为了保证冬季冷输平稳运行,试行“一天投两颗”的制度,管道投收球率95 %以上,此措施实施后管线热洗次数明显下降,这表明原油管道通过投双球清蜡效果显著,从而提出“一天多球”制度并研究投球参数。
2 井场投球参数的研究2.1 管道蜡沉积机理针对管道内部蜡沉积规律的分析,是做管道清蜡周期预测的必然条件。
低液量含蜡原油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液量低,结蜡速度远远大于平稳运行管道速度,针对低液量含蜡原油运行的规律,结合沉积机理,分析适用于低液量含蜡原油运行的蜡沉积机理。
(1)管道蜡沉积机理分析低液量含蜡原油在运行阶段,其蜡沉积机理非常复杂,主要以分子扩散机理为依据进行分析即指管中心处液态油中蜡的浓度最大,这个浓度差使得蜡分子从管中心向管壁方向移动,在管道内壁粗糙处粘附.并不断沉积,导致沉积物的含蜡量不断增加,如下图1所示。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研究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研究摘要:油井清防蜡措施是指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和解决蜡沉积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蜡沉积是指在输送管道、油井设备等工作环境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造成的油品中蜡物质凝结和沉淀。
蜡沉积会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故障、产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石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针对蜡沉积问题进行清除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油井;结蜡;机理;清防蜡;1油井结蜡的危害(1)油井结蜡会导致产量下降。
当原油中的蜡凝固并堆积在管壁上时,会阻碍原油的流动,使得从油井中抽出的原油量减少。
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投入下,油井输出的原油量降低,给油田开发带来了经济损失。
(2)油井结蜡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结蜡问题,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清理工作。
清理过程通常包括使用蜡溶剂、高温加热等手段,以破坏蜡的结晶结构并恢复原油的流动性。
这些额外的措施会增加生产成本,对油田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3)油井结蜡还会引发设备故障。
蜡物质在管道内的积聚会导致管道直径减小,增加了油井设备的阻力。
长期以来,设备频繁运行在较高的负荷下,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进一步增加了油田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4)油井结蜡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在清理结蜡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化学溶剂的使用,这些溶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结蜡现象也会导致原油泄漏的风险增加,一旦泄漏,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损害。
2油井结蜡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油井结蜡是指在油井内部,由于原油中的蜡物质在低温条件下逐渐凝固并堆积,形成一层固体物质覆盖在管壁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机理共同作用导致的。
2.1温度温度是影响油井结蜡的最主要因素。
原油中的蜡物质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凝固和结晶。
当油井的运行温度低于蜡物质的凝固点时,蜡物质就会开始凝固,并逐渐形成蜡垢。
通常情况下,蜡物质的凝固点随着蜡链长度的增加而升高,较长链的蜡物质的凝固点更高。
因此,低温环境是引发油井结蜡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油含蜡机理及清防蜡方法的研究

思 想 道 德 体 系 建 设 .促 进 市 民 思 想 观 念 更 新 和 文 明 素 质 不 断 提 高 。
3.典 型 引路 和惩 戒 监 督 并 重 ,提升 市 民素 质 。从 引导 和制 约 人 们 道 德行 为人 手 ,充 分 发 挥 典 型 的示 范 、警 示 作 用 和 社 会 舆 论 的监 督作 用 。 通 过 树 立 典 型 、宣 传 典 型 ,发 挥 典 型 的示 范 和辐 射 作 用 .引 导 广 大 市 民感 悟 到 高 尚道 德 情 操 和 道 德 观念 , 并 逐 步 升 为相 当稳 定 的信 念 ,转 化 为道 德 行 为 。在 大 力 推 进 素 质 提 升工 程 的过 程 中 ,对一 些不 能用 社 会 公 道 、道 德 手 段 调 整 、约 束 的行 为 ,必 须 采 取 法 律制 裁 的 方式 ,从 严 惩 处 ,强 化 奖 惩 激 励 .以 规 范 和 约束 人 的行 为 。镇 政 府 或 相 关 部 门每 年 应 采 取 一 定 的 办 法 进 行 评 选 ,一 方 面 对 模 范 遵 守 市 民 守 则 ,对 提 升 城 市 形 象 做 出成 绩 的 人 采 取 一 定 的 形 式 ,公 开 进 行 表 彰 , 激 励 大 家 。对 做 得 差 的 ,对 损 害 城 市 形 象 的典 型 事 例 ,在 社 区 固定 曝光 栏 等 公 开 曝 光 、处 罚 、教 育 大 家 。另一 方 面将 现 在 的 日常 保 洁 ,被 动 清 扫 变 为 大 家 爱 清 洁 ,讲 文 明 的 行 动 。 同 时 , 要 组 建 清 洁 监 察 、纠 察 队伍 分 赴 大 街 小 巷 。对 少 数 人 不 讲 规 矩 .违 反 市 民 公 约 的 行 为 处 以惩 戒 。达 到 增 强 城 市 意 识 下 不 再 犯 的 目的 。 还 要 注 重 发 挥 社 会 舆 论 的 监 督 作 用 ,针 对 突 出 的不 道 德 、不 文 明行 为 ,运 用 照 片 和 文 字 等 形 式 给 予 曝 光 。聘 请 一 批 义 务 监 督 员 .参 与 对 不 文 明 行 为 的 暗 访 、监 督 、制 止 和 规 劝 活 动 。
关于原油管道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研究

关于原油管道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研究摘要: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上升,而在石油开采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输油管道或者是油井结蜡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石油运输以及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经常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这就要求我国不断研发防蜡技术,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现阶段原油管道出现结蜡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阐述了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状况,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防蜡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
关键词:原油管道;防蜡技术;展望原油由于其性质以及含量非常容易出现结晶的问题,而有的结晶非常不容易清理,但是结晶问题又会在极大程度上造成危险,影响石油的运输效率以及质量,所以相关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一定要采取不同的防清蜡技术,有效去除石蜡,保障原油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一、原油管道出现结蜡的影响因素原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而且原油中含有一定的蜡量,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原油在实际的管道运输中出现了石蜡结晶等状况,这也是原油管道出现结晶的一个内在原因,原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蜡,所以除了原油管道以外,油井在进行开采以及作业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结蜡的现象。
而且原油中还具有较多的轻质馏分,不同的原油具有的轻质馏分含量是不同的,但是原油中轻质馏分含量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结蜡的现象,而且蜡体还不统一进行析出。
而相反原油中含有的轻质馏分越少,就越不容易产生结蜡现象,产生的结蜡也比较容易清理。
二、原油管道清蜡防蜡的相关技术(一)原油管道的磁清蜡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很多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选择磁清蜡的方式进行原油管道结蜡问题的处理,就现阶段磁清蜡技术来说,主要工作的机理有以下两种:(1)具有一定的氢键异变效应,该效应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其可以在一定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将石蜡的氢键进行打断,这样就会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石蜡键的强度以及键角,这样的话石蜡就没有办法形成相应的骨架,使得蜡晶间的聚结被破坏掉,石蜡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轻易的产生聚集,从而达到清蜡的效果。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和防蜡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油井井筒结蜡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介质温度降低,原油中的蜡类物质会在井筒内结晶沉积,对油井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油井井筒结蜡规律和防蜡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油井井筒结蜡的成因和规律出发,以及目前常用的防蜡技术进行探讨。
一、油井井筒结蜡的成因和规律1.成因油井井筒结蜡的成因主要包括原油中蜡的含量和井筒温度两个方面。
原油中的蜡类物质是天然存在的,当原油温度降低时,其中的蜡类物质就会结晶形成固体颗粒,导致在井筒内沉积。
而井筒温度的降低往往是由于地层温度的变化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引起的。
2.规律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主要受到井筒温度、压力、原油组分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结蜡的速度会加快,结蜡量也会增加;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蜡类物质的溶解度和结晶规律。
原油中的蜡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也是影响结蜡规律的重要因素。
二、防蜡技术1.加热技术加热技术是最常用的防蜡技术之一。
通过提高井筒温度,使原油中的蜡类物质保持液态状态,阻止其结晶沉积。
常见的加热技术包括在油井井筒内设置电加热器或者燃烧器,或者通过热流体注入井筒等方式提高井筒温度。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指在原油中添加一定的化学药剂,改变蜡类物质的结晶规律,防止其沉积。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添加蜡抑制剂、蜡溶剂、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化学药剂可以改变蜡类物质的晶体形态和大小,使其不能沉积在井筒壁面上。
3.机械清理技术机械清理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井筒内的蜡类物质进行清理,防止其沉积。
常见的机械清理技术包括高压水射流清理、超声波清理、旋转刷清理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已经沉积的蜡类物质从井筒内清除,恢复原油的生产能力。
4.其他技术除了上述常用的防蜡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防止油井井筒结蜡,比如增加井筒温度和压力的综合调控技术、加热光波技术、超临界CO2淋洗技术等。
原油结蜡

111111111111111111111引起集输油管道结蜡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与管壁间的温差。
原油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向周围环境散热,以管壁处的油流温度最低,当管壁处的油温下降到析蜡点后,蜡开始以粗糙的管道内壁为结晶核心而结晶析出****(高于析蜡点不惜出)******,并形成结蜡层,进一步吸附原油中的蜡晶颗粒。
同时,由于原油与管壁问存在温差,而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所以油流中就会出现石蜡分子的径向浓度梯度,由于浓度梯度的存在,使石蜡分子从管道中心向管内壁扩散,为结蜡进一步提供条件。
********(高向低扩散)**********1.4.1 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蜡的结晶温度就越低,即蜡越不易析出,保持溶解状态的蜡量就越多。
蜡在油中的溶解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原油中含蜡量高时,蜡的结晶温度就高。
在同一含蜡量下,重油的蜡结晶温度高于轻油的结晶温度。
1.4.2 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原油中不同程度地含有胶质和沥青质。
它们影响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和蜡的析出过程以及结在管壁上的蜡性质。
由于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吸附初始结晶蜡来阻止结晶的发展。
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它不溶于油,而是以极小的颗粒分散在油中,可成为石蜡结晶的中心。
由于胶质、沥青质的存在,使蜡结晶分散得均匀而致密,且与胶质结合紧密。
但在胶质、沥青质存在的情况下,在管壁上沉积的蜡更不易被油流冲走。
故原油中所含的胶质、沥青质既可减轻结蜡程度,又在结蜡后使沉积蜡黏结强度增大而不易被油流冲走。
1.4.3 油温在温差相同、流速相同的情况下,油温越高,结蜡倾向系数越大。
这是因为,随着油温的升高,管壁处蜡分子浓度降低,原油黏度降低,扩散系数增大,而管壁处温度梯度基本不变,管壁剪切应力降低,油流对结蜡层的冲刷作用减弱,因此在管壁结晶析出并沉积下来的蜡分子比例相对增加。
1.4.4 管壁温差管壁结蜡量随管壁温差的增大而增大。
这是因为,壁温与中心油流温差越大,石蜡分子的浓度梯度越大,分子扩散作用越强;当中心油温一定时,壁温越低,管壁附近的蜡晶浓度越大,剪切弥散作用增强,布朗运动引起的蜡晶间的相互碰撞也加强,这些都有利于管壁结蜡。
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清蜡周期与清蜡工艺研究

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清蜡周期与清蜡工艺研究当油田进入生产后期,油井产液量不足,甚至部分油井枯竭关闭,绝大部分油田的输油管道输量减少,进入低输量运行时期。
而我国开采出原油中的含蜡原油占80%以上。
相比于正常运行的管道,含蜡原油在低输量运行中更容易结蜡,其清蜡周期更为频繁。
文中主要针对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严重的问题,计算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的蜡沉积速率,优化清蜡周期,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清蜡工艺。
文中首先分析了在低输量状态下的管道的运行参数变化,在进行最低输量计算时,考虑摩擦生热,考虑蜡沉积层对管道运行的影响。
其次通过分析低输量管道上的含蜡原油沉积状况和机理,计算沉积层厚度。
在计算沉积速率的过程中,考虑蜡沉积层与管道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划分小管段,通过编程的手段以迭代求解的方法计算沉积层的厚度。
通过对蜡沉积预测的算例的分析,得到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冬季和夏季沉积层在管道分布规律不同的结果。
然后针对以上结果,分别提出冬季以结蜡最厚处沉积层厚度大于2mm,夏季管道沉积层厚度超过5.1mm的比例大于30%为安全清蜡界限。
接着计算管道经济清蜡周期,与安全清蜡周期相比,选取周期较小的作为管道最优的清蜡周期。
最后通过分析管道清蜡工艺,针对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清蜡易卡堵的问题,设计改进了圆柱形清蜡器。
结蜡对现代含蜡原油管道的影响及处理分析

结蜡对现代含蜡原油管道的影响及处理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对蜡沉积对管道输送的影响进分析,之后分析了预留结蜡对管道的影响,最后阐述了积蜡的处理方法。
旨在对积蜡进行妥善处理,保障管线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蜡沉积;管道输送;预留结蜡;处理方法我国的原油具有含蜡量高、凝点高、黏度大等特点。
含蜡原油管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蜡沉积,也就是结蜡现象。
原油管道积蜡的原理是指其中的液态蜡结晶析出与其他部分沉积在管壁上。
从经济运行角度来说,一定的结蜡厚度能起到“保温”作用;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一定结蜡厚度的保留会存在风险,比如会使管径变小,在管线停输或输量下降的情况下,因其原油携带的热量减少,其降温的速度快,导致了停输时间变短,并且启动管线重新运输造成困难。
本文就结蜡对含蜡原油管道硬性和处理进行分析。
1 结蜡对管道输送的影响积蜡在管道中的分布是在管道中间的温度范围内是其结蜡的集中地区,在集中区之后的结蜡层逐渐变薄。
因为管道在起始阶段的油温较高,因此不易形成结蜡,随着温度的变低,结蜡逐渐变厚,但是当原油和管壁的温度差进一步增大,结蜡层又会随之减薄。
结蜡层对管道所消耗的热能以及压能影响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低输量运行时,结蜡层的热阻会降低热能的消耗;结蜡层越厚,使其内径逐渐减小,这就使所消耗的压能增加;还有的影响就是使管道流通截面减少,即使是在输量不变的情况下,摩阻也会增大。
总而言之就是结蜡会降低管道的运输能力,使管道运输的成本增加;还有其他危害就是可能诱发安全事故,比如说凝管事故,为管道的安全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2 预留结蜡对管道的影响2.1 从经济性方面来说在结蜡厚度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要进行清管工作。
就经济方面来说,结蜡层虽然增加了摩阻,但是结蜡层的热绝缘体性质又为管道起到了保温作用。
从当前的经济情况而言,运输量逐渐下降,燃油价格又高的情况下,预留一定的结蜡层会减少总成本。
虽然增加了动力消耗,但是燃料油的消耗又相对减少。
2.2 从安全性方面来说虽然从经济方面考虑,保留结蜡层具有一定的有益作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就安全方面考虑的话,结蜡层的存在对安全留有隐患。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原油结蜡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原油中的蜡质物质开始结晶并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这会导致原油在管道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出现堵塞、流动性变差等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原油结蜡问题,我国开展了大量的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面将通过知识图谱的分析,对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
一、原油结蜡的形成原因原油结蜡是由于原油中的蜡质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失去溶解度而发生的。
主要原因包括原油中蜡质物质含量高、石蜡种类多样、原油中硫、树脂、沥青质等杂质对结蜡的影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
原油中蜡质物质含量高是导致原油结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原油结蜡的影响1. 堵塞管道: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结蜡会导致管道内径变小,从而造成管道堵塞。
2. 减小原油流动性:结蜡会使原油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降低了原油的输送效率。
3. 增加生产成本:为了解决结蜡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这样会增加原油生产、输送和加工的成本。
三、原油清防蜡技术1. 清蜡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加药等方式将原油中已经结晶的蜡重新溶解,从而恢复原油的流动性。
清蜡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原油结蜡处理方法。
2. 防蜡技术:主要是在原油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防蜡剂,防止蜡质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结晶。
目前,我国在原油输送管道、储油罐等设备上广泛应用防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 研究现状:我国在原油清防蜡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研发出多种高效的清蜡剂和防蜡剂,提高了原油结蜡的处理效率和防蜡的效果。
2. 应用现状:我国各大油田和炼油厂普遍应用原油清蜡和防蜡技术,有效解决了原油结蜡问题,保障了原油的生产和输送稳定。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原油产业的生产和输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未来,我国还将加大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原油结蜡的处理效率和防蜡的效果,为我国原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油含蜡质管道流动性研究

原油含蜡质管道流动特性研究摘要总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盛产高含蜡、高凝点原油的国家,要使其能自由流动,加热输送是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基于流变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对原油管道中含蜡质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于原油沿管道向前输送中物性参数及流动状态都要变化,因此本文作了含蜡原油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含蜡原油加热输送管道水力、热力计算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
通过对输油管道加热站间管段的模拟计算,对其正常运行时沿程温降、摩阻损失的影响因素,以及保持管道安全运行的最小允许输量进行了特定分析。
本文还利用了基于C++ Builder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了适合工程应用的热油管道水力、热力及最小输量计算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到沿程油温分布、进站油温、沿程摩阻及一定工况下最小允许输量等参数。
近几年由于我国大庆、辽河等一批老油田产量的不断下降,东北原油外输管道已达不到满输量的运行,因此,随着输量的减少和管道运行温度的降低,两加热站间呈现非牛顿流型和层流状态的管段越来越长。
当两加热站间温降较大,管内原油有流态变化时,油流的流动状态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传统的热力、水力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原油物性和流态的变化,会在计算上造成较大的误差。
本文的研究可为含蜡原油管道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指导油田的输油生产、管道的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准确了解含蜡原油管道的沿程温降规律、摩阻损失及一定工况条件下的允许输量,可为在低输量运行期含蜡原油管道合理安排运行方案,为管道稳定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含蜡质原油管道运输;流动特性;沿程油阻;允许最小输量第1章:绪论1.1 输油管道的发展概况1.1.1 国外输油管道发展概况管道运输的发展与能源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
186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管道,直径50mm,长近10km. 20世纪初管道运输才有进一步发展,但真正具有现代规模的长距离输油管道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浅谈计量间油井回油管线结垢结蜡防治措施探讨

浅谈计量间油井回油管线结垢结蜡防治措施探讨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回油管线的防腐防垢工作越来越成为油田运营管理的
重要问题。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油井回油管线经常会出现结垢结蜡等问题,导致管线破裂、堵塞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防垢措施,从而保证油田运
营安全和正常。
一、结垢结蜡的形成原因
1. 油井回油管线中原油中含有固体杂质,随着原油流动而沉积在管线内壁,形成结垢。
2. 油井回油管线中原油含有蜡质,当管线内部温度低于蜡的凝点时,蜡会沉积在管
线内壁,并逐渐形成蜡垢。
3.管道内流速过低,使得固体杂质和蜡沉积于管道内壁。
二、防腐防垢的措施
1. 增加流速: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增加管道内流速,防止固体杂质和蜡沉积
在管道内壁。
2. 清洗管道: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清除固体杂质和蜡垢。
3. 使用防垢剂:防垢剂对基本油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有效预防结垢
和蜡垢的形成。
同时,防垢剂还能有效提高油品的粘度、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4. 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清洗技术,采用超声波的震
动和抛光作用清洗管道内壁。
该技术优点显著,能够快速清洗管道内壁,避免管道的堵
塞。
三、结论
油井回油管线的结垢和蜡垢问题是油田开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
防腐防垢措施,从而保证油井回油管线的长期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防腐防垢
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油井回油管线的防腐防垢技术也将得
到更好的应用。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油井井筒结蜡是指在油井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原油中的蜡物质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结晶和沉积在井筒中的现象。
这种结蜡现象会严重影响油井的产量和运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蜡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1.蜡物质的成分和种类原油中的蜡物质主要由烷烃、蜡酮和酯类物质组成,其中烷烃蜡的结晶温度较高,蜡酮和酯类物质的结晶温度较低。
当原油中含有大量蜡物质时,容易在井筒降温的地方发生结晶和沉积。
2.温度和压力对蜡物质的影响在油井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地下温度和地表气温的变化,油井井筒的温度也会发生变化。
当温度下降到蜡物质的结晶温度以下时,就会发生结蜡现象。
井筒内的压力变化也会影响蜡物质的结晶和沉积。
3.井筒结构和流体流动对蜡物质的影响油井井筒的结构和井底流体的流动状态会对蜡物质的结晶和沉积产生影响。
井筒内的弯曲部位和收缩部位容易形成“结蜡点”,使蜡物质更容易发生结晶和沉积。
1.提高原油的温度通过加热原油的方法,可以提高原油的温度,使蜡物质保持在流动状态,避免发生结晶和沉积。
常用的加热方法包括蒸汽加热、电热加热和火炮加热等。
2.添加防蜡剂在原油中添加适量的防蜡剂,可以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和抗结蜡能力,减少蜡物质的结晶和沉积。
常用的防蜡剂包括蜡酮类化合物、聚合物和界面活性剂等。
3.调整注采工艺通过调整注采工艺,可以改变井底的流体流动状态,防止蜡物质的结晶和沉积。
提高采油井的采油比,减少原油在井筒中停留的时间。
4.改善井筒结构通过改善油井井筒的结构,可以减少“结蜡点”的形成,减少蜡物质的结晶和沉积。
适当增加井筒的直径和减小井筒的弯曲程度。
5.在线监测和预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油井井筒的温度、压力和流体流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测结蜡的可能性,及时采取防蜡措施,避免结蜡给油井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对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和防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蜡物质的结晶和沉积,保障油井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结蜡对含蜡原油管道安全影响分析

结蜡对含蜡原油管道安全影响分析杨宏伟;王烟帝【摘要】For low flow waxy crude oil pipeline ,certain wax thickness retained after wax removal wa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pipeline for the wax ins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security ,however ,certain wax thickness retained was at risk .With certain wax thickness reserved ,diameter became smaller .Once the pipeline stopped or output declined ,the heat carried by the unit volume of crudeoil in the pipeline reduced ,and cooling rate acceler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gel structure speeded up .The permitted stopping-time of pipeline was greatly reduced .The smaller diameter of pipeline was ,the more difficultfor the pipeline restarted after shutdown .Meanwhile ,aftershutdown ,paraffin deposits destructively slipped in the pipeline lying areas at certain special locations especially acclivities of tubesections ,causing the wax plugging . Pigging regularly and thoroughly was recommended .%对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每次清蜡时都保留一定的结蜡厚度,这是因为蜡的“保温”效果有利于管道的经济运行。
含蜡原油管道系统蜡沉积特性研究

2.4 ⷑ⚥噿⮠⋸⸄嫿䫵 2.4 平均蜡层厚度计算 目前对管道蜡沉积的形成机理比较合理的解释有分子 假设含蜡原油出站温度、进站温度和析蜡温度分别为 ٷ䇮ਜ਼㵑⋩ࠪㄉᓖǃ䘋ㄉᓖ઼᷀㵑ᓖ࠶࡛Ѫ TRǃTZ ઼ Tslˈ㇑䚃㔃㵑ਁ⭏ 扩散、布朗运动、剪切弥散和重力沉降四种,普遍认为分 TR、TZ和Tsl,管道结蜡发生在析蜡点至进站温度这一温度 ൘᷀㵑⛩㠣䘋ㄉᓖ䘉аᓖ४䰤ˈ ਼ᰦԔ㔃㵑ቲᓖѪ䘉ṧ⋯㓯㵑⊹〟ᓖਟ㺘皮 子扩散在蜡沉积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基于此机理建立了蜡 区间内,同时令结蜡层厚度为这样沿线蜡沉积厚度可表示
Study on wax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ipeline system for waxy crude oil
Wang Xiaodan ˄3-5˅ 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China ᖃ⋩ሿҾ᷀㵑⛩ᰦˈ⋯〻䱽Ⲵᗞ࠶ᯩ〻˄3-2˅ࡉ㺘皮Ѫ˖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wax deposition in pipe wall that will bring safety problem and a great deal of energy loss to pipeline G (4186 Ae nT )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xy crude oil heating and transportation,this paper dl2 takes the waxy-hot-oil pipeline dT system as K S D (T T0 ) gGi (T ) @ >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wax deposition,wax thickness,etc. Key words:wax deposition;wax deposition thickness;safety operation 理
含蜡原油管道的蜡沉积及清管

(4) 冲刷过程
上面讨论了石蜡沉积层的凝结生长过程,另外还存在另 一个相反作用,即油流的冲刷作用。大家在流体力学中 已学过,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管壁处的剪切应力最大, 随着结蜡层在管壁上的生长,管内流速不断增大,管壁 处的剪切应力也不断增大,当管壁处的剪切应力大于沉 积层的破环强度时,就会有部分沉积物从管壁上剥落下 来。随着外部沉积物的剥落,凝结层还会生长,最后凝 结层的生长和油流冲刷处于动平衡状态,凝结层厚度达 到一个稳定值 ,即由于冲刷过程的存在使结蜡层不会无 限制地增长。
2、流态和流型的变化
进站油温低于反常点的热含蜡原油管道可能出现的情况为: 牛顿紊流→牛顿层流或非牛顿紊流→非牛顿层流 按临界雷诺数值可计算出紊流转变为层流时的临界粘度υLj 及对应的油温 TLj
TLj T反,牛顿紊流TLJ牛顿层流 T反非牛顿层流 TLj T反 ,牛顿紊流 T反非牛顿紊流 TLJ非牛顿层流
蜡结晶大量析出的温度范围称为析蜡高峰区,随原油的组
成而不同。
2、管壁“结蜡”现象
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蜡”实际上是指在管道内壁上逐渐沉积 了某一厚度的石蜡、胶质、凝油、砂和其它机械杂质的混合 物。在长输管道的沉积物中,原油的含量要高些。
大口径长输管道的“结蜡”特点:
➢ 管壁上的凝结层一般比较松软。 ➢管壁上的沉积物有明显的分界,紧贴管壁的是黑褐色发暗、
4、影响管壁结蜡强度的因素
结蜡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管壁面积上的石蜡沉积量。影响 管壁石蜡沉积的因素很多。对于长输管道来说,主要因素有油 温、油品组成、油流速度、管材的表面性质、油品粘度等。
①油温的影响
试验表明,在接近析蜡点的高温 和接近凝固点的低温下输送时, 管内壁结蜡较轻微,在二者之间 有一个结蜡严重的温度区间。这 个温度区间大致与原油中大量析 蜡的温度范围相近。右图是实测 的大庆原油温度与管壁结蜡速率 的关系曲线。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导语:原油结蜡是指在原油采收、输送、储存及加工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或者成分改变引起结晶析出的蜡类物质。
而清防蜡则是针对原油结蜡问题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对于我国来说,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是一个重要的能源问题,下面将从各个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分析。
一、原油结蜡的成因和特点1. 成因原油中的蜡类物质在温度下降或者成分改变时会结晶析出。
这种现象是由于原油中的蜡类物质在温度变化时由于热力学和动力学效应而结晶析出,导致管道、容器等设备堵塞,降低原油采收、输送、储存和加工的效率。
2. 特点原油结蜡有以下特点:(1)会导致设备堵塞、采收、输送和加工效率降低;(2)蜡沉积会影响油品的性能和质量;(3)对于高凝固点原油的处理是一个挑战;(4)常见于北方等低温地区。
二、清防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清防蜡技术的原理清防蜡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工艺手段,使原油中的蜡类物质在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不结晶析出,或者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重新回溶的一系列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1)改变原油的温度、压力和流速;(2)添加蜡抑制剂或结晶抑制剂;(3)采用化学溶解、机械振动等方法防止蜡结晶。
2. 清防蜡技术的方法清防蜡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1)物理方法:如保温、加热、增压等;(2)化学方法:如添加蜡抑制剂、结晶抑制剂等;(3)工艺方法:如采用溶解、振动等工艺手段。
三、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现状和挑战1. 现状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面临以下现状:(1)我国北方地区原油多为重质高凝固点原油,结蜡问题突出;(2)原油输送、储存设施老化,结蜡问题频发;(3)清防蜡技术还不够成熟,应用不广泛。
2. 挑战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原油结蜡严重影响原油资源的采收利用效率;(2)蜡沉积对设备造成磨损,增加维护成本;(3)清防蜡技术成本较高,影响了原油加工和利用的经济性。
四、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1. 发展趋势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清防蜡技术将朝着低成本、高效率、环保的方向发展;(2)研究和应用新型蜡抑制剂、结晶抑制剂等;(3)注重清防蜡技术的综合应用,如在管道输送、储存设施和加工装置中的联合应用。
蜡沉积规律总结

密度差及重力
5
蜡沉积规律总 结
2、蜡沉积的实验装置
在研究中,蜡沉积实验是研究蜡沉积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蜡沉积实 验,不仅可以认识蜡沉积的规律和沉积机理,还可以为蜡沉积模型的建立提供 大量的基础实验数据。 2.1 环道实验
6
2.2 冷指实验
蜡沉积规律总 结
7
蜡沉积规律总 结
3.蜡沉积预测模型(单相)
• 原油开始形成具有一
定结构强度的胶凝结构
• 形成稳定的空间 网络结构
•粘度急剧上升,失 去流动性
• 蜡分子向管壁方 向扩散
•低分子量烃反扩 散离开沉积层
4
蜡沉积规律总
1.3 蜡沉积机理
结
管内壁结蜡实际上是石蜡在管内壁的沉积过程和油流的冲刷过程共同作用的结
果。不少学者认为含蜡原油管道中的蜡沉积机理有3个,即(1)分子扩散(2)布
8
蜡沉积规律总 结 3)存在不足
1、实际蜡沉积过程是有分子扩散,剪切弥散,布朗运动共同作用结果。 2、剪切弥散和布朗运动对蜡沉积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微小。
3.2 Hamouda模型
1)特点 认为分子扩散起决定性作用,相比而言于剪切弥散对蜡沉积影响较小,因而建模时忽
略后者对蜡沉积影响。 2)公式
dmw dt
固体蜡 沥青质
胶质
机械杂 质
蜡沉 积
3
液态烃
蜡沉积规律总 结
1.2 蜡沉积的过程 输油管道蜡沉积的机理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尽管研究多年,
但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蜡沉积的过程是很明确。
蜡晶析出
蜡晶生长
蜡沉积
老化阶段
• 温度降至析蜡点 温度
• 存在结晶中心
• 蜡晶颗粒变成孤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率)为基本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 R.SolaimanyNazar 等以固液相平衡和冲刷作用为研究思路,得出扩散作用对 蜡沉积的影响和提出剥离系数的概念,并预测了紊流和层流时的蜡沉积量。
1.2.4 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 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析蜡热力学模型利用相平衡,相转变,结晶学,热力 学,胶体化学和流体力学的理论,预测原油的析蜡点和原油中的析蜡量。 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主要有: Won (1986)应用相平衡准则,把原油中的蜡看作单一固相,其余部分看成液 相,据此提出熔解热洽及溶点温度的计算式 ,但其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差别相 对较大。 Svendsen (1993)在前人的基础上考虑到气液固三相平衡,提出了一个改进 的模型,该模型应用严格的数学推导,求出了錯沉积厚度的计算公式,但该模型没 有考虑冲刷作用,认为所有扩散到管壁的错都能沉积下来。 Liar-Galeana.Firoozad 和 Pan 等人提出了一个多固相模型。模型中他们把 沉积物假定由多种固相组分组成 ,并提出了相平衡计算方程 ,每一组分能否以固 相存在取决于相平衡计算 ,气液相的性质则由状态方程确定 ,该模型计算的析蜡 点及析蜡点温度以下析出的錯量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黄启玉(2000)根据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工作原理,提出通过原油 DSC 曲线计算 不同温度段析蜡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精度较高,但测试仪器费用较 高,不具普及性。 热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较好的预测錯析出问题,但由于原 油组分众多且相互影响,在应用这种模型前需要对原油进行详细而准确的组份分 析,还需要采用近似组分代替难以测量组分,因此计算精度较低且适用范围较窄, 实际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多有效的蜡沉积模型,在实际的运用中有重要意义。 对蜡沉积机理的认识,主要有剪切弥散,布朗运动,分子扩散和重力沉降。 1980 年,Bern 等人在对稳定原油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分子运动是造成蜡沉积的 主要原因。1981 年,Burger 等人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确定分子扩散,布朗运 动, 重力沉降及剪切弥散是造成蜡沉积的主要原因,其中分子扩散和剪切弥散是 导致蜡沉积的最主要因素,重力沉降和布朗运动对蜡沉积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Burger 等人还提出了基于分子扩散和剪切弥散的蜡沉积速率计算模型。 Hamouda 等人认为,剪切弥散对蜡沉降有影响,分子扩散对蜡沉积过程起主要作用,这时 可以忽略剪切弥散对蜡沉积的影响,并建立了蜡沉积模型。Brown 等人认为剪切 弥散对蜡沉积没有影响。 黄启玉等人的环道实验,测试没有温差或者温差很小时是否有蜡沉积析出, 这时分子扩散不起任何作用, 蜡的沉积完全是完全是剪切弥散的作用。该实验的 结果是管壁无蜡沉积,否定了剪切弥散对蜡沉积的影响。 现在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分子扩散是管壁沉蜡的主要原因,重力因素,剪切 弥散对管壁沉蜡的作用可以忽略。很多学者认为布朗扩散对蜡沉积的影响很小。
蜡沉积机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管内壁温度较高时,油温和内壁温度都较高,蜡 分子的浓度较小,移向管壁的蜡分子不多,所以该管段内的蜡沉积很少;当油温 较低时,原油与管壁的温差小,蜡分子扩散的动力不足,原油的粘度大,蜡扩散 的系数小,剪切应力大,将蜡沉积的表层冲刷掉。 管壁温差对蜡沉积的影响: 当凝析点温度高于管壁温度时,管壁温度与原油 的温度相差越大,蜡分子浓度越大,分子扩散作用越强。由 Fick 扩散定律:
的管壁扩散。因此由扩散而引发的质量交换将使石蜡的浓度超出溶解上限,进而 蜡析出。 Burger 模型中提出把形成蜡沉积的不同机理(分子扩散、剪切弥散及布朗扩 散)分开计算最后整合出蜡沉积速率,该模型思路清晰易懂,但实际上 2 种机理产 生的蜡沉积是不能分开的,分子扩散产生的蜡沉积要通过计算求得由于原油组成 复杂,进行蜡分子扩散系数求解时误差较大,由此计算蜡沉积误差就比较大,在放 大到实际管道中的计算后误差更大,因此该模型并不完善。 其后,Hamouda 提出,蜡沉积过程中分子扩散相对于剪切弥散起主导作用,所 以建立蜡沉积模型时可以忽略剪切弥散[3G]。 并根据分子扩散机理建立了错沉积 模型,其中,蜡分子浓度、 管壁沉积物中蜡含量为常数,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原油, 在不同温度区间的蜡分子浓度并不相同;同时,试验条件不同时因为管流对蜡层 的冲刷作用不同,蜡沉积层不均勾,从而管壁沉积物中蜡含量也不同。 因此该模型 的假设条件不能成立。 Hsu 等在分子扩散的基础上考虑了流动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蜡沉积过程 中分子扩散和剪切弥散都有影响,但层流时,剪切弥散的作用不大,其他状态特别 是湍流时剪切弥散影响变大,该模型认为如果试验室蜡沉积试验与实际管道的流 速和环境温度相同,试验室数据就可以放大应用到实际管道上预测蜡沉积分布, 并且 Hsu 提出蜡沉积放大系数,以此建立錯沉积放大模型,将试验室数据放大应 用到实际管道上。 应用这个模型进行的现场试验结果与模型管路的蜡沉积量误差很小,但由于 现场不同位置温度计算不精确,因此不同管段总的蜡沉积量相差较大。该模型的 局限性还存在于该模型认为只要使模型管与实际管道有相同的临界蜡沉积强度, 流速相同,就可以用室内模型预测现场蜡沉积规律 ,模型管与实际管道的流速必 须相同。 但对于物性相同的原油,当实际管道与模型管路流速相同时,由于管径相 差较大,管壁剪切率及管壁剪切应力不同,对蜡层的冲刷作用也不同,因此造成蜡 沉积速率也不尽相同。 另外,该模型在放大过程中,认为实际管道与模型管道流态 相同,但实际管道与模型管道的直径会有很大差别,在流速相同的情况下,雷诺数 相差很大,流态也就不同。这样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也就不成立。 黄启玉模型首先论证了剪切弥散对于蜡沉积基本没有影响,由此建立了新的 蜡沉积模型,该模型考虑管壁剪切应力、 管壁处温度梯度的影响,该模型考虑管壁 剪切应力、 管壁处温度梯度的影响,结合多年的研宄及实验,可以回归出蜡沉积倾
dG dt
= ������������ ������������
������������ ������������
= ������������ ������������
������������ ������������ ������������ ����蜡分子由管壁流向中心油流,不会产生 蜡沉积。 另外,管壁材质和运行时间也对蜡沉积现象有很大影响。
1.2.2 蜡沉积的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原油蜡沉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油的流动状态,流速, 原油组分,原油所处温度场。 原油的流动状态对蜡沉积的影响。Weingarten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在紊流状 态下,蜡沉积的厚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层流时,剪切应力增进管壁沉蜡 作用。 原油流速对管壁沉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速越大,管壁沉蜡速率越小。 主要是因为流速越大,原油与管壁的温差越小,剪切应力增大,层流时的蜡沉积 比紊流时严重,Re 数越小,蜡沉积速率越小。严大凡认为原油流速大,对管壁 的冲刷也越大,蜡沉积越小。 原油组分对蜡沉积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当原油的含蜡量,PNA 比例,碳数分 布,含水量,机械杂质差异,胶质—沥青含量等的不同,都会影响蜡沉积速率。 温度场对蜡沉积的影响: 在高于析蜡温度时, 或低于凝点温度下输送原油时, 管道中的蜡沉积较少,在这两个温度值之间,有一个蜡沉积较为严重的区域。由
1.2.3 蜡沉积数学模型
通过对蜡沉积机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模型,这些模型 都是在 Fick 扩散定律的基础上建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有:Burger 等的模 型,Hamounda 等模型,Hsu 等的模型和放大方法,黄启玉模型,Kinetic 模型以 及 R.SolaimanyNazar 等模型。 Burger 模型是将分子扩散和剪切弥散对蜡沉积影响因素分别计算,最后叠加 得出蜡沉积速率计算模型。 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模型清晰,缺点是没有考虑到两 种因素对蜡沉积的相互影响。 由分子扩散作用产生的蜡沉积可以通过蜡沉积计算 求得,但是求解蜡分子扩散系数误差很大,所以该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Hamounda 模型认为,分子扩散是蜡沉积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建立模型时, 将油流和管壁沉积物中的蜡分子含量认为是常数。 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蜡分子含 量不同,也不能不考虑冲刷作用和蜡沉积厚度的不均匀性。所以,该模型并不符 合实际情况。 Hsu 等人通过建立高压紊流环道来研究蜡沉积机理。为了使参比段不产生蜡 沉积,要保证参比段管壁高于油温,测试段管壁低于油温,再通过压差法计算蜡 沉积量。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比较吻合。 黄启玉模型首先否定了剪切弥散对蜡沉积的重要影响,然后以管壁剪切应力 和管壁处温度梯度回归出蜡沉积倾向系数。Kinetic 以实验数据为根本,考虑了 原油物性对蜡沉积的影响,它主要以原油流态和原油物性(温度,压力梯度,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最主要的原油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有输量大,能耗低,输 送距离长等优点。我国生产的原油大多含蜡高,凝点高,低温粘度大。在输送过 程中经常会有蜡析出, 并有一部分蜡沉积到管道内壁形成结蜡层。结蜡层会缩小 管道的输送面积,降低管道输量,对管道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 造成凝管事故,给管道输送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管道输送具有原油输量大,运行费用较低,安全性高的特点,这使其成为当前 石油工业中普遍采用的输油方式。 含蜡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经常会有析錯发生, 并有一部分错沉积到管道内壁上形成结錯层,因此管道输送含錯原油不可避免地 带来管道结蜡问题。 含錯原油中的錯在油层条件下处于溶解状态。蜡的溶解度随 原油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同时原油性质也发生一定改变在油温高于析蜡点时 ,錯 溶解于原油中,原油具有牛顿流体特性;油温在析蜡点和反常点之间时,仍不易形 成錯沉积;直至油温低于反常点时,原油为非牛顿流体。当壁温低于析錯点时,蜡 晶不断在管壁上析出,将减少有效管径、 降低输量和增大压降甚至阻塞管道,形成 蜡沉积。 蜡沉积是导致管道输送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管道结蜡将减少管路的有效流 通截面,增大输送压力,降低输送能力,同时还会给管道停输后的再启动带来困难, 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堵管事故。高含錯原油的高粘度和输送过程中的高压力损失, 会严重影响延程摩阻、 延程温降等;同时,蜡沉积是研究停输再启动、清管周期等 的基础,因此研究我国含蜡原油管道的錯沉积规律及影响因素 ,进而给出合理的 蜡沉积模型,从而预测实际管线中沿线结蜡分布,对节约费用、管线设计、确保管 线安全输送以及制定合理的清管方案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