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仞、岳”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古诗。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古诗。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作者爱国的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质疑导入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三首古诗,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跟第三课不同,有没有同学能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三课是写童年的乐趣,第十课是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感)在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诗人或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于是将所见所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诗。

2、质疑课题:

齐读课题,思考:(从军途中见到了什么?这些见闻给诗人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同学们注意停顿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请同学起来读,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三、精读古诗,体会情感

1、介绍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2、介绍作者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1]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

卷。)

●学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①根据注释解释诗句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②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青海湖、铺天盖地的长云、雪山、一座孤城、玉门关)

③雪山为什么是暗的?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使雪山变得昏暗。

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黯淡的景色里。)

④从“遥望”你体会到什么?

(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壮感)

⑤这两句诗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学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根据注释解释诗句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②为什么会“穿金甲”?

(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以及不把敌人消灭誓不不还的决心。)

③战士们的誓言是什么?

(不破楼兰终不还)

3、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

4、请你读出这种感情。

板书设计

从军行

环境描写不畏艰难

誓死报国

直接抒情守卫边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戍边战士的孤独和誓死报国的决心,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首边塞诗,看看这其中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质疑课题:

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将晓:天快亮了。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质疑课题(作者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