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35eb5f78eefdc8d377ee321e.png)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对高利贷的态度
1. 西方历史上的主 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 政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 流:谴责贷者;救助借 者;但却没有从根本上 反对借贷。
威尼斯商人剧照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我国的民间借贷
1.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 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蔑视、谴 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金融学
(1)1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高利贷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1.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 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
债券;抵押债券;股票;
货币市场工具:国库券
❖ 国库券又称T债券,是零息债券,最长期限为一年。 ❖ 往往列出买进收益率和卖出收益率,进行比较。 ❖ 国库券日交易量远远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交
易量,可以高出10倍以上。 ❖ 国库券的利率由竞争性投标来决定,且可以同时接
受不同利率报价的投标。
货币市场工具:联邦基金
❖ 公司依靠其融资可以降低融资代价。 ❖ 从最初的无担保发展到现在的由信用卡和短期
贸易应收款作抵押。如有特种媒介机构,发行 的资产担保商业票据。 ❖ 现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库券的第二大货币市场工 具。但二级市场很小。往往贴现出售。
货币市场工具:银行承兑汇票
❖ 主要用于国际贸易,是对商业银行开出的,以出口 商为受益人的,基于进口商在到期日前在该银行存 入的资金的汇票。
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caa5a7cf04a1b0717fd5dd7e.png)
(四)我国的银行信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银行信用一直是最 基本的信用形式。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长期 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 一个银行,企业只能在一个银行的某个分支机构 开立账户,形成了所谓的“一种形式,一家银行” 的金融体制。
其次,从厂商来看。一方面,—些经济单位为了 更新固定资本(购置机器设备等)、补充流动资 金和追加投资,而自身积累不足,需要补进资金, 成为信用资金的需求者;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 在着暂时闲置的资金(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待支付的工资和准备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金、未 分配利润和积累等),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客观 上要求在有偿的原则下转让给资金短缺者使用, 以求增值,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便形成信用资金的
(二)国际信用的形式 国际信用大体可划分为两类方式: 1.国外商业性借贷(Foreign
Commercial Loan)。 2.国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三)国际信用的特征
与国内信用相比较,国际信用在规模、风 险、复杂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特点:
1.规模大。 2.风险大,并具有双向性。 3.复杂性。 4.方向上的不对称性。
和生活急需资金。 3.民间信用的活动范围有限,因为民间信
用是个人之间的货币借贷。因此,这一方面既要 受贷方经济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受借方信 誉能力的限制。
4.民间信用实行浮动利率,且利率水平一
般高于银行利率。民间信用的利率主要取决于资
金供求关系,利率随行就市,银行利率只起指导
作用,在我国资金总体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民间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2f0dd8964bcf84b8d57b26.png)
(一)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高利贷信 用以贷款利息率特别高为特征。
产生:高利贷信用最初出现于原始公社末期。第 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和 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原始公社内部出现了私有 制和贫富之分。穷人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不得不向富人借贷,并被迫接受支付高额 利息的要求,这样就产生了高利贷。高利贷最初 是部分地以实物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货币关系 的发展,货币借贷才逐渐成为高利贷的主要形式, 并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贷放的高利贷者。
经济学解释: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 相联系的范畴,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 借贷行为。
所谓借贷行为,是指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把商 品或货币暂时让渡(即贷)出去,根据约定的时间, 到期由商品或货币的借入者,如数归还并附带一 定数额的利息。
所以,信用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这两个特征 。
由于信用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这两个特征, 就使得信用具有了与一般商品交换不同的价值运 动形式。一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商品的所有 权通过交换而发生转移,买卖双方都保留价值, 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借贷行 为则不然,贷出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由贷者 让渡出价值,但保留所有权;归还时,价值也是 作单方面转移,并且借者除了归还本金外,还要 支付利息,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3.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高利贷信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 用:
第一,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利贷信用是促使自 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第二,高利贷信用的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 的发展。
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31ffac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8.png)
商业信用可转化为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的特点 主要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信用规模与经济周期基本一致 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局限性
第四节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01
商业信用局限性
02
信用规模受企业现有资金量的限制
03
信用的范围和期限被严格限制
民间借贷的含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狭义
无定型组织形式但严格遵循借贷准则经济行为
广义一所有非环绕国有金融机构的借贷形式
民间自发产生的借贷组织形式
当前的“民间借贷”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问题的关键是看其利率水平是否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但对于多高的利率可归为高利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道德范畴:诚实守信,遵守诺言。
信用是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基础上产生的,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01
一般至少涉及如下两方关系人:
02
债权人 ( 授信人 / 投资人)
03
债务人 ( 受信人 / 筹资人) 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的
04
信用的产生与产权制度有很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讲,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存在的前提条件。 现代社会,信用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许多人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
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Monetary Income,PDMI)是指在个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即个人货币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银行信用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它的使用在时间和放款方向上不受任何限制。 银行的信用规模巨大,其规模不受银行自有资本的限制。 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银行信用的作用
3.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3.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22ffb60e31126edb6e1a1036.png)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序号 1 2 3 4
区别 客体 主体 地位 运动
商业信用 商品 企业 基础 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致
银行信用 货币
金融机构 主体
与经济周期波动不一致
5 形式 6 融资 7 优点 8 局限
赊销、预购 直接融资
方便、及时、灵活 规模、方向限制 盲目性强、可控性弱
放款(贴现) 间接融资
规模大、范围广 风险较大
(四)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满足财 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
1.作用 (1)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 (2)调节经济结构 (3)调节货币供给 (4)改善银行资产结构
2.国家信用的典型形式: (1)国库券 是指政府为解决财政先支后收的矛盾而发行的短期债券 (2)中长期公债券 是指政府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
演进 2.从层次上看,信用发展是由特殊信用向普遍信用
演进 3.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信用总是发展不平衡的。 货币和信用的融合构成金融。
(四)信用的构成要素 1.主体—债权债务人 2.信用标的物—信用工具 3.信用条件—还本付息 4.时间间隔
(五)信用的作用(略) 1.资金配置功能 2.信用创造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相互提供的信用。 方式由赊销、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预付货款
及补偿贸易等 1.商业信用的特点
(1)信用主体是企业 (2)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4)既是买卖行为又是借贷行为 (5)商业信用的载体是商业票据
2.商业信用的作用 (1)商业信用能够促使商品的流通和周转 (2)商业信用能够促使滞销商品的销售 (3)商业信用能加速短缺商品的生产 (4)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
信用与信用工具分析介绍
![信用与信用工具分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79a92a3f78a6529657d530f.png)
政府间信用
政府信贷,是指一国政府对他国政府提供的 双边官方贷款。 它实际上具有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性质
。 资金由贷款国政府预算开支,一般要经国会批 准。 贷款利率低、期限长,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和较多的附加条件。
第二节 信用工具
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口头承诺:毁约失信 记账:无法流通,范围有限。 票据:特定格式,规定双方权利义务,日 期与金额,法律效力 1、汇票;2、本票;3、支票
九出十三归
如果当期3个月,月息就是10分,即当10 元物品,每个月需要纳息1元;但在当物时,当 押物品价值10元的话,当押店只付出9元,这 就是“九出”;客人到期取赎时,却要加收三个月 的利息3元,共收13元,所以称为“十三归”。
(一)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农民及小手工业者等小生产者,经济状况极不稳定, 任何意外的打击,都会使小生产者难以维持简单再生 产,甚至难以维持家庭生活。他们不顾利息高、债务难 偿而求贷,以购买必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支付税 租。 统治阶级为政治军事以及奢侈生活需要,也急需借款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节 信用的形式
一、信用的产生 二、高利贷信用 三、商业信用 四、银行信用
五、国家信用 六、消费信用 七、国际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 济,即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 础、纽带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 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
票据贴现
预付利息=汇票面值 × 贴现率× 贴现日至到 期日的日期; 实付贴现额=汇票面值-预付利息
货币银行学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c69d1e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c.png)
12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1、间接信用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
A公司 存 款
银行
贷款
B公司
2、广泛的可接收性:L/C、银行承兑汇票 3、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 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4、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变动不一致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调整前
调整后
12%
12.5%
11.5%
12%
11%
11.5%
10.5%
11%
10%
10.5%
9.5%
10%
9%
9.5%
8.5%
9%
8%
8.5%
7.5%
8%
7%
7.5%
6%
7%
8%
6%
13%
8%
12%
13%
调整幅度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2% -5%
900000
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整体行为结果
16
△Dd= △R× 1
K= △Dd
rd
△R
K存款创造 货币乘数
△Dd:活期存款增加额 △R:初始可用资金 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例: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企业甲在A银行存入
10000元活期存款,请计算通过银行存款创造后的最终存款增
加额?存款创造货币乘数?
以上四种信用的国际形式——国际信用
7
一、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概念
货币金融学第的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金融学第的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55fc2ef4172ded630b1cb65e.png)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了解信用的历史,掌握信用的基本概念与范畴;把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并尝试进行融资规划;熟悉主要的信用工具及相互间的区别;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概述1第二节信用形式2第三节信用工具3第一节信用概述伦理道德层面经济学角度货币理论视角对信用概念的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特征高利贷信用借贷资本信用现代信用运行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对信用概念的理解道德信守诺言、诚信、可信内容经济货币理论借、贷、债货币、资本、财富在我国,崇尚信用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描述道德规范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
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言必信,行必果”;“与国人交,止于信”等。
在西方社会,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基本道德准则,《圣经》中关于信用、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信用——英文credit——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是相信、信任、声誉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从伦理道德的层面理解信用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信用在中国,如果信用讲的是经济范畴,那么与之相当的是“借贷”“债”等字眼。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的故事《管子》中有一篇《问》,把借债、放债作为国情调查的内容,这说明债务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普遍。
在西方,大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有农业信用记录。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Hammurabi’s Code),关于债务的问题规定得非常具体,从第89条到第119条,大部分是关于债务的法律条文,说明债务关系已经有了很长时期的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也指“借”和“贷”的关系(管仲,?-前645年)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即以18世纪的重商主义代表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阿尔伯特·韩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
信用与信用工具概述
![信用与信用工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34367d8fc4ffe473368abf5.png)
4、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 # 必须记载: “本票”/·····承诺/确定的金额/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 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提示见票时,必须承担付
款责任。
5、支票
·····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 无条件·····
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网贷正常运营平台达2090家。
合会:
标会: 轮会: 摇会: 抬会:
…
大会主
中会主
中会主
小会主 … 会脚 会脚 …
小会主
小会主
* 温州乐清抬会风波
运行机制:一个会员加入抬会时,先交会主
11600元,从第二个月开始,会主每月付给会员 9000元,连付12个月,计10.8万元。 从第十三个 月起,会员每月付会主3000元,连付88个月,计 26.4万元。
1、按发行的主体: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 :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为解决新增中央投资
公益性项目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困难,国务院同意地方 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 管理。
凭证式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
电子式
记账式国债
1、按发行的主体: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2、有无抵押担保:信用、抵押与担保债券
3、计息方式:定息、贴现、浮动利率、累进利率债券
# 国际债券 种类: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外” ——以当地货币计值
扬基/武士/龙债券
# 垃圾债券(junk bond) 由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恶化甚至濒临破产的企业·····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848389b6648d7c1c74681.png)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用的演进过程,掌握信用的形式以及信用工具的特征,熟悉信用与经济的关系。
具体来说,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下一些知识点:□信用的含义与特征□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与经济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信用的古老形式是高利贷,极高的利率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高利贷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高利贷被现代信用形式所取代。
3.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4.信用工具是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它的主要特征是: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5.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可转让存单、股票和债券都是典型的信用工具。
6.信用与经济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信用与生产、信用与消费、信用与分配的关系上。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信用2.实物借贷3.货币借贷4.商业信用5.银行信用6.国家信用7.消费信用8.国际信用9.民间信用10.信用工具11.直接信用工具12.间接信用工具本票13.长期信用工具14.短期信用工具15.不定期信用工具16.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17.有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18.汇票19.本票20.支票21.信用证22.信用卡23.可转让存单24.股票25.债券二、填空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和()。
2.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
3.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其典型形式是()。
4.商业信用是以赊销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这一信用活动实际上同时包含了两种行为:()和()。
5.商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
6.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进行支付,这种活动称作()。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284b09c33b3567ec102d8aa4.png)
1、信用的要素 ---信用关系: ---信用标的: ---信用载体: ---信用条件:
•8
续
2、信用工具的演变:
3、信用工具的一般特征
•9
续
(二)短期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 2、银行票据 3、支票 4、信用证 5、旅行支票 6、信用卡
•10
续
(三)长期信用工具 (四)不定期信用工具 (五)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1
4、1997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 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 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 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2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什么是信用 2、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
第二节 信用形式
高利贷: 1、高利贷的特点 2、畸高利率存在的条件 3、对高利贷的态度 4、我国的民间借贷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思考
1、你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
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
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 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 系?对“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的体验?
3、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我国大力推广 票据使用有何作用?
•4
第二节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概念 2、商业信用的主体 3、商业信用的客体 4、商业信用的局限
•5
第二节信用形式
1、银行信用 2、国家信用 3、消费信用 4、国际信用 5、股份公司
•6
第三节 信用缺失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
1、守信与失信 2、维护信用机制的发展 3、我国当前的“信用缺失”与信用秩序重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金融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58d2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4.png)
1.2信用的含义
❖ 广义: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即通过诚实履 行自己的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 狭义: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债权债务关系),属于经济范畴,是价值
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 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 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
影响信用的因素
❖ 从受信人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对信用有 影响:
第四节 信用工具
4.1信用工具概述
❖ 信用工具(或金融工具),指以书面形式发 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 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其特征如下:
❖期限性/偿还性:特例——股票无偿还期 ❖流动性——变现能力 ❖风险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收益性:与风险性正相关
信用工具的种类
❖ 根据融通资金的方式分为直接金融工具 (非金融机构发行)和间接金融工具(金 融机构发行)
票和一种债权债务凭证,是政府、金 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债务人向债权人筹 集资金时所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支 付利息并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 资本证券。
❖ 按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
政府债券
❖ 是政府发行并负责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 ❖ 按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
❖ 根据是否可转让分为可转让公司债券和不可 转让公司债券
❖ 根据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公司债券和不记名公 司债券
金融债券
❖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 行的债券。
❖ 特点:发行金融债券所筹集的资金一般 具有专门用途,而且期限较长,这是和 金融企业的经营特点相关的。
4.2.3股票
❖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 者的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得股息的凭证
履约能力——经济上 履约意愿——道德上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a930a156137ee06eef9186a.png)
第2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一. 名词解释信用 借贷资本 信用工具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直接信用 间接信用 银行卡现值终值股票 二. 单项选择:1. 利率是资金的( A.价值 B 。
价格6. 信用的发展与货币的哪一个职能的发展相关。
A.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7. 现代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很多,但不包括。
A.赊销商品 B .委托代销 C .补偿贸易 D .信用卡8. 下面哪一种方式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商业信用: A.商品赊销B.预付货款C.买方信贷D.消费信贷9. 银行信用是一种:A 商品信用和中介信用B .货币信用和中介信用C .货币信用和直接信用D .商品信用和直接信用10. 国家信用有多种形式,但不包括:A.发行各种政府债券B •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债券 C .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 D .向银行 借款 11. 现代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为两大类:A .卖方信用与买方信用B.商品赊销与延期付款C.预付定金与预付货款D.出口信贷与进 口信贷12. 国库券是(债券)C 。
指标D 。
水平2.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A.商业信用B 。
银行信用C 。
国家信用D.3. 国家信用的重要形式是( A 、发行国家公债 B 、透支4. 历史上最早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5. 商业信用的借贷物是( A 货币资本 B 、商品资本)。
C 、向财政借款)。
C.政府信用) 消费信用D 、向银行借款 D.高利贷信用)。
C 、商业资本D 、银行资本)。
为弥补长期的财政赤字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债券。
国库券是国家信用的债权人是政府,债务人是国内外的银行、企业和居民。
政府为解决短期的预算支出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债券。
A.B.D.13.信用起源于(A.改变了借贷标的物货币或商品的使用权B.改变了借贷的标的商品或货币的所有权C.既没有改变标的物的使用权也没有改变所有权 D.既改变了标的物的使用权也改变了所有权。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b5b546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4.png)
信用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介绍信用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种 类的信用工具,如票据、支票和汇票。
信用的基本概念
信用是指借款人从债权人那里获得资源或货币,并承诺在未来按约定方式偿还。它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 要作用,促进了交易和投资。
信用的种类和特征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是指个人借款人 凭借其个人信誉和还款能 力获得的信用。
个人支票是由个人银行账户持 有人签署的支票,用于支付个 人交易。
出票人支票
出票人支票是由银行代表账户 持有人签署的支票,用于偿付 特定金额。
认证支票
认证支票是银行保证支付的支 票,用于确保支票金额可用。
汇票的特点和种类
进口汇票
进口汇票是购买方向销售方 发起的国际间付款工具,用 于结算进口货物。
出口汇票
汇票是一种通过银行支付款项的信用工具,适用于跨国交易。
票据的形成和流转
1 承兑
票据的形成通常是通过债务人将票据发给债权人,债权人在票据上承诺支付给债务人一 定金额。
2 转让
票据可以通过背书和交付的方式在债权人之间流转。
3 到期兑付
当票据到期时,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兑付票据金额。
支票的特点和种类
个人支票
出口汇票是销售方向购买方 发起的国际间付款工具,用 于结算出口货物。
旅行汇票
旅行汇票是一种旅行者用来 支付国际旅行费用的支票。
银行本票的特点和用途
银行本票是银行向持有人支付款项的保证,通常用于支付贷款或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借款人 凭借其企业信誉和盈利能 力获得的信用。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借款人 凭借其国家信用评级和还 款能力获得的信用。
2,信用与信用工具.pptx
![2,信用与信用工具.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b2bb22ee518964bce847c28.png)
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票据持有人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以一定的折扣 转让给第三方,获得余款的行为(这个折扣是票据持有人支付给 第三方的利息)。
银行的贴现业务: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 向票据持有人(贴现申请人)收取一定的利息的业务。
27
例: 面值500 000元的汇票,20天后到期,银行贴现利率为6‰, 企业向银行申请贴现,求企业转让票据的贴息额与贴现额。 贴现息=500 000×7.2 %×20 / 365=1 972.6(元) 贴现额=500 000-1 972.6 = 498 027.4 (元) 即,该企业通过转让票据,实际能得到498 027.4元资金。
13
金融资产(工具)种类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金融工具特点 1. 偿还性(货币、股票是两个特例); 2. 流动性(可转让性); 3. 风险性(两种角度:4类风险、2类风险); 4. 收益性(见下下页)。
15
4种风险类型:
(1)违约风险。 (2)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引起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 (3)购买力风险。指信用工具实际购买力由于通胀造成下降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信用工具不能兑现或不易转让而造成的风险。
17
系统性风险:是所有资产都面临的、不能通过分散投资而消除的风险。 如动乱、战争、经济周期、金融危机的影响等。
非系统性风险:是一项资产特有的、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而消除的风险, 与特定公司或行业相关, 与经济、政治等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因素无关。 充分多样化的资产组合的风险,完全来源于该资产组合中 资产的系统性风险。
诺 票据到期保证付款;
付款:票据到期时,持票人提交票据,付款人或承兑人付款。
25
第二章__信用与信用工具2(浙江工商大学)
![第二章__信用与信用工具2(浙江工商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2285da5acfa1c7ab00cc17.png)
(4)信用规模与方向不同
商业信用的方向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如果借贷双方没有发生 买卖关系就不可能提供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提供的是单一的货币形式,就克服了上述的局限性。
(5)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不同
银行信用的动态往往是不一致的。国家可以管理的,可以做 到反周期,经济萧条时可以增加贷款的注入,以避免经济过度 萧条。经济繁荣时,央行提高利率,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成 本,使其缩小信贷规模,以避免过度繁荣。 商业信用的动态和规模与产业周期及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 一致的,它会导致经济的波幅更大,具有顺周期性和盲目性, 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观调控的作用。
23 2020/8/2
4.收益性(率)
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 定的收入。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
收益率是净收益对本金比率。收益率一般有三种 表示方法:
–一是名义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与票面金额 的比率。
–二是即期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与其市场价 格的比率。
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 生。
(二)信用的发展 1、形式的发展: ●尚未工具化的信用
●尚未流动化的信用 ●完全流动化的信用
3 2020/8/2
2、内容的发展
●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人类历史上 最早产生的信用形式。高利贷信用的最突出特征是贷 款利息率特别高。 ●借贷资本信用 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 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借贷资本是现 代资本的运动形式,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信用形态,并长期服务于现代市场 经济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与信用工具一、判断改错题1.从本质上说,信用关系就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行为就是放债和承债行为。
A.正确√B.错误2.一般来说,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成正比。
A.正确B.错误√3.一般地说,信用工具的风险性与偿还性成正比。
A.正确√B.错误4.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反比。
A.正确B.错误√5.一般地说,信用工具的风险性与流动性成反比,即流动性越强,其风险性越小。
A.正确√B.错误6.当合约约定期权的买方有按议定价格购买一笔资产的权利时,此期权称为看跌期权。
A.正确B.错误√7.当合约约定期权的买方有按议定价格卖出一笔资产的权利时,此期权称为看涨期权。
A.正确B.错误√8.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它与信用工具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市场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1.信用关系中实物和货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期限。
没有时间性就意味着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分离,这就不是信用关系,而是赠与关系或占有关系。
这表明信用的基本特征是(B)。
A.偿还性B.暂时性C.风险性D.收益性2.债权人贷出实物或货币资金,要求在信用关系结束时,按一定方式得到返回。
这表明信用的(A)基本特征。
A.偿还性B.暂时性C.风险性D.收益性3.信用关系是建立在有偿的基础上的,各信用主体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
因此,债权人在让渡实物和货币的使用权时,要求在归还时有一定的增值或者是附加额。
这表明信用的(D)基本特征。
A.偿还性B.暂时性C.风险性D.收益性4.借贷不同于买卖,债务人得到的是商品和货币本身,而债权人仅持有所有权或债权凭证,到期能否收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完善程度、道德规范以及债务人的信誉和能力,这表明信用的(C)基本特征。
A.偿还性B.暂时性C.风险性D.收益性5.财政分配与信用分配的最大区别在于(C)。
A.载体的不同B.体现的关系C.有偿性与无偿性D.运动形式6.从借贷的内容来看,最早的信用是(B)。
A.货币借贷B.实物借贷C.高利贷D.银行借贷7.从借贷的性质来看,早期的信用属于(C)。
A.货币借贷B.实物借贷C.高利贷D.银行借贷8.(B)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商业信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中国人民银行法》B.《票据法》C.《商业银行法》D.《公司法》9.新中国首次发行的国债是(B)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A.1949B.1950C.1951D.195210.上市国债的发行全部采用国际通行的竞争招标方式是在(B)年实施的。
A.1995B.1996C.1997D.199811.下列的(B)是直接信用工具。
A.银行券B.国库券C.银行本票D.存折12.下列的(A)是直接信用工具。
A.借款合同B.存折C.大额可转让存单D.人寿保险单13.下列的(D)属于间接信用工具。
A.商业票据B.公司债券C.股票D.银行本票14.下列的(C)属于间接信用工具。
A.抵押契约B.借款合同C.人寿保险单D.借据15.下列的(A)属于无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银行券B.商业票据C.债券D.股票16.下列的(D)属于无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股票B.商业票据C.债券D.银行活期存款17.下列的(B)属于有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银行券B.商业票据C.银行本票D.银行活期存款18.下列的(C)属于有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银行券B.银行本票C.债券D.银行活期存款19.下列的(B)属于有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银行券B.股票C.银行本票D.银行活期存款20.下列的(C)是短期信用工具。
B.公司债券C.大额可转让存单D.银行券21.下列的(C)是长期信用工具。
A.银行券B.纸币C.股票D.大额可转让存单22.下列的(C)是长期信用工具。
A.银行券B.纸币C.公司债券D.大额可转让存单23.下列的(A)是不定期信用工具。
A.银行券B.股票C.公司债券D.大额可转让存单24.下列的(B)是不定期信用工具。
A.股票B.纸币C.公司债券D.大额可转让存单25.下列的(A)是短期信用工具。
A.回购协议B.股票C.公司债券D.银行券26.下列的(B)是短期信用工具。
A.股票B.信用卡C.公司债券D.银行券27.由出票人鉴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称为(A)。
A.汇票B.本票C.支票D.信用证28.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称为(B)。
A.汇票B.本票D.信用证29.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称为(C)。
A.汇票B.本票C.支票D.信用证30.可转让存单首创于(D)银行。
A.英国英格兰银行B.美国第一银行C.汇丰银行D.美国花旗银行五、多项选择题1.信用包括(ABCE)几大要素。
A.信用标的B.信用关系C.信用载体D.信用形式E.信用条件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指(ABDE)。
A.偿还性B.暂时性C.相互性D.风险性E.收益性3.信用的本质特征是指(ABD)。
A.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B.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剥削关系D.债权债务关系4.下列的(ABD)是按信用期限划分的信用形式。
A.短期信用B.中期信用C.商业信用D.长期信用5.下列的(ABC)是按信用主体划分的信用形式。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短期信用6.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ABD)。
A.赊销B.赊购C.银行汇票D.预付货款7.商业信用的基本特点包括(ACD)。
A.主体是生产或经营商品的企业B.规模和数量有一定限制C.客体是商品资本D.运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8.国家信用的经济作用是(ABD)。
A.解决财政困难B.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C.弥补财政赤字D.宏观调控的手段9.消费信用的形式有(ACD)。
A.分期付款B.实物借贷C.信用卡D.消费贷款10.以发行者的性质为标准,信用工具可分为(AB)。
A.直接信用工具B.间接信用工具C.长期信用工具D.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E.短期信用工具11.以可接受程度为标准,信用工具可分为(BD)。
A.直接信用工具B.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C.长期信用工具D.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E.短期信用工具12.以偿还期为标准,信用工具可分为(ACE)。
A.不定期信用工具B.间接信用工具C.长期信用工具D.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E.短期信用工具13.下列的(AD)属于无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银行券B.商业票据C.债券D.银行活期存款E.股票14.下列的(BCE)属于有限可接受的信用工具。
A.银行券B.商业票据D.银行活期存款E.股票15.下列的(ABCE)是直接信用工具。
A.商业票据B.公司债券C.借款合同D.银行本票E.抵押契约16.下列的(ABC)是直接信用工具。
A.股票B.抵押契约C.借据D.大额可转让存单E.人寿保险单17.下列的(ABD)是间接信用工具。
A.存折B.人寿保险单C.公司债券D.大额可转让存单E.股票18.下列的(ABC)是间接信用工具。
A.银行券B.银行本票C.存折D.抵押契约E.借款合同19.下列的(ABCD)是短期信用工具。
A.信用证B.信用卡C.旅行支票D.国库券E.公司债券20.下列的(ABDE)是短期信用工具。
A.旅行支票B.国库券C.银行券D.大额可转让存单E.回购协议21.下列的(BCE)是长期信用工具。
A.旅行支票B.公债券C.股票D.公司债券22.下列的(DE)是不定期信用工具。
A.回购协议B.股票C.公司债券D.银行券E.纸币23.本票按出票人的身份不同,可分为(AC)。
A.商业本票B.记名本票C.银行本票D.不记名本票E.远期本票24.本票按受款人的不同,可分为(BD)。
A.商业本票B.记名本票C.银行本票D.不记名本票E.远期本票25.本票按付款期限不同,可分为(DE)。
A.商业本票B.记名本票C.银行本票D.即期本票E.远期本票26.信用工具的风险主要有(BC)两种。
A.汇率风险B.信用风险C.市场利率风险D.购买力风险E.通货膨胀风险三、简述题1.简述信用的本质特征。
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对信用的本质特征从4个方面来认识:(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3)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4)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
2.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生产或经营商品的企业。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在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运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
3.简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和非银行融机构,而债务人是企业和个人,他所体现的是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2)银行信用的载体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3)在产业资本循环周转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一致的4)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4.简述国家信用的特点。
(1)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债权人是全社会的经济实体和个人。
(2)国家信用的形式主要是发行公债,其次是向中央银行短期借款。
(3)中长期国债券多用于弥补政府预算赤字,所筹措的资金大多用作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等非生产性支出还有军费开支和社会福利支出等。
国库券多用于弥补财政短期失衡,以及用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5.简述消费信用的两种类型。
(1)一种类似于商业信用,由工商企业以赊销或分期付款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2)另一种属于银行信用,具体贷款方式有两种,由银行之接向消费者个人发放贷款或由银行向提供商品的工商企业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