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4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支架经过样机的各种受力状态下的性能试验、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全工作面支架出厂,又经过严格的出厂验收。

因此,支架经受了各种考验,主要结构件和液压元件的强度足够,性能可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故障。

但是,支架在井下使用过程中,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加之如果在维护方面存在隐患或违章操作,则支架出故障也是难免的。

因此,必须加强对综采设备的维护管理,使支架不出现或少出现故障。

然而,一旦出现故障,不管故障的大小,都要及时查明原因迅速排除、使支架保持完好,保证综采工作面的设备正常运转。

支架在使用中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原因和排除方法,分别简单介绍。

1、结构件
支架的结构件通常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主要构件的设计强度足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局部焊缝裂纹。

可能出现裂纹的部位主要为:顶梁柱帽和底座柱窝附近;各种千斤顶支承耳座四周;底座前部中间低凹部分等。

其原因可能是:使用中出现特殊集中受力状态:焊缝的质量差;焊缝应力集中或操作不当等。

处理办法:采取措施防止焊缝裂纹扩大;不能拆换上井的结构件,待支架转移工作面时上井补焊。

2、连接销轴
结构件间以及与液压元件连接所用的销轴,可能出现磨损、弯曲、断裂等情况。

结构件的连接销轴有可能磨损,一般不为弯断;千斤顶和立柱两头的连接销轴出现弯断的可能性大;销轴的方销座脱落。

销轴磨损和弯断的原因:材质和热处理不符合设计要求;操作不当等。

如发现连接销轴磨损、弯断,要及时更换。

方销座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方销座焊接不牢,销轴轴向受力过大。

3、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
支架的常见故障,多数与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有关,诸如胶管和管接头漏液、液压控制元件失灵、立柱及千斤顶不动作等等。

因此,支架的维护重点,应放在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方面。

1)胶管及管接头
造成支架胶管和管接头漏液的原因是:O型圈或挡圈大小不当或被切、挤坏,管接头密封面磨损或尺寸超差;胶管接头扣压不牢;在使用过程中胶管被挤坏、接头被碰坏;胶管质量不好或过期老化、起包渗漏等。

采取的措施是:对密封件大小不当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密封圈;其它原因造成漏液的胶管、接头应更换上井;胶管接头在保存和运输时,必须保护密封面、挡圈和密封圈不被损坏;换接胶管时不要猛砸硬插,安好后不要拆装过频,平时注意整理好胶管,防止挤碰胶管、接头。

特别注意:胶管接头处均须带O形圈和挡圈。

2)液压控制元件
支架的液压元件,诸如操纵阀、液控单向阀、安全阀、截止阀、回油断路阀、过滤器等,若出现故障,则常常是密封件(如密封圈、挡圈、阀垫或阀座)等关键件损坏不能密封,也可能是阀座和阀垫等塑料件扎入金属屑而密封不住;液压系统污染,脏物杂质进入液压系统又未及时清除,致使液压元件不能正常工作;弹簧不符合要求或损坏,使钢球不能复位密封或影响阀的性能(如安全阀的开启、关闭压力出现偏差);个别接头和焊堵的焊缝可能渗漏,等等。

采取的措施:液压控制元件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换上井检修;
安全阀必须每季度调定一次,以确保安全阀绝对可靠、灵敏;
过滤装置(包括乳化液箱)必须每月清洗一次;
液压控制元件的关键件(如密封件)要保持好不受损坏,弹簧件要定期抽检性能、阀类要作性能试验,焊缝渗漏要在拆除内部密封件后进行补焊,按要求做压力试验。

3)立柱及千斤顶
支架的各种动作,要由立柱和各类千斤顶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完成,如果立柱或千斤顶出现故
障(例如动作慢或不动作),则直接影响支架对顶板的支护和推移功能。

出现立柱或千斤顶动作慢,可能是乳化液泵压力低、流量不足造成;也可能是进回液通道有阻塞现象;也可能是几个动作同时操作造成短时流量不足;液压系统及液压控制元件有漏液现象也是一个原因。

立柱或千斤顶不动作,主要原因可能是:管路阻塞,不能进加液;控制阀(单向阀、安全阀)失灵,进回液受阻;立柱、千斤顶活塞密封渗漏窜液;立柱、千斤顶缸体或活柱(活塞杆)受侧向力变形;截止阀未打开等等。

采取的措施有:管路系统有污染时,及时清洗乳化液箱和清洗过滤装置;随时注意观察,不使支架蹩卡;立柱、千斤顶在排除蹩卡和截止阀等原因后仍不动作,则立即更换上井拆检;焊缝渗漏要在拆除密封件后到地面补焊并保护密封面。

4、支架的操作和支护
在支架的操作和支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初撑力偏低、工作阻力不足、推溜不直、移架不及时;顶板管理不善,出现顶空、倒架等现象。

1)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支架初撑力的大小,对控制顶板下沉和管理顶板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保证放顶煤有足够的初撑力。

出现初撑力偏低,主要原因是作为支架动力的乳化液压力不足或液压系统漏液造成;操作时充液时间短也是一个原因。

保证足够初撑力的措施时观察乳化液泵站的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压力;液压系统不能漏液,就尽量减少管路压力损失。

但过大的初撑力对某些顶板管理不利。

支架的工作阻力超限,对支架部件和液压元件不利,甚至造成损坏。

支架工作阻力超限的主要原因:安全阀超调超过要求的额定工作压力;安全阀失去作用,达到额定的工作阻力时,安全阀不开启泄液而继续随增阻压力,造成工作阻力超限,防止工作阻力超限的办法是:对安全阀要定期检查调试、安全阀调定压力严格在额定工作压力(即工作阻力);井下不得随意调整安全阀的工作压力;本支架带有测压阀,可以随时观察工作面压力变化。

如果没安装测压阀,只看安全阀又不能判定工作阻力是否超限,则在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观察,看大部分安全阀、甚至全部安全阀没开启,就必须检测安全阀是否可靠。

通常情况下,工作面顶板来压或局部压力增大而使安全阀开启泄漏,这是正常现象;相反,安全阀不开启泄液,则说明支架工作阻力选的大或调的过高。

工作阻力偏低也不得,因为不利于管理顶板。

2)推溜和移架
综采工作面要保持平直,与采煤机割煤时的顶底板是否平直有直接关系,也与推溜和移架是否平直有关,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顶底板割得起伏不平,甚至割出台阶,就不能顺利推溜、移架的距离不够,反过来又影响采煤机的截深;顶底板起伏不平、输送机和支架歪斜可能出现采煤机滚筒割铲煤板或顶梁。

推溜、移架是否平直,是工作面保持两平三直的关键。

支架采用及时支护方式推移支架。

在正常情况下,当采煤机割过煤后,以临架(本架)操作方式,距采煤机后滚筒3~5m开始称架,按顺序逐架进行。

在顶板破碎,悬顶面积大时可在采煤机割完顶刀时,将支架伸缩梁伸出并打开护帮板,及时维护煤帮和顶板,保证其完整性。

移架后,距采煤机10~15m开始推移输送机,推溜和移架要协调,其弯度不可过大,一般2~3次到位。

3)防护装置
综采工作面的防护装置,要视井下情况,正确选择和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故障。

例如,煤层倾角较大时,若不能防止输送机下滑,则支架也跟着输送机向下滑移,伸缩梁不及时收回或收回不够,则影响采煤机割煤或打坏截齿;活动侧护板若发生误动作,可能造成窜矸并碰伤和损坏设备等。

要防止上述事故,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和规程要求,正确操作和使用各种防护设施,防止误动作,使之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