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资料,想象画面,感悟古诗内容。
2.初步了解送别诗的特点(借物抒情),理解意象的表达特点。
3.感受王维与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内容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被称为“千古第一送别诗”。而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在这首诗中中有两个送别的意象——“柳”和“酒”。“柳”有挽留之意,是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也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诗的前两句借柳树等景物抒情,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的不舍之情。“酒”与“久”谐音,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而在本诗中“更尽一杯酒”的解读则更能让人感受到王维与元二的深厚情谊。
本课所在单元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分别从友谊之爱、乡情之爱、爱的奇迹、真诚的爱四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爱的真谛,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学会关心、帮助别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会加深对“爱”这一主题的理解。
2.学情分析
学生除了在语文教材中进行详尽锡纸的古诗学习外,还通过专门的诗文诵读课来学习和背诵古诗,每学期必备篇目至少50首,因此处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结构工整等特点也有了一定的感悟。部分学生也能够通过各种方法简单地理解诗句。
如在诗文诵读课中我已经带领学生接触过王维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并提到过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因此,在学到王维的这首诗时,一经点播学生立刻能进行联结,想象和感受画面。但在表述让可能还存着表达不够清晰完整的情况,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引导。
同时,古诗内容所处的朝代离学生较远,尤其在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比如“青青”到底是用来形容谁的,学生对于古时候的青瓦不了解就会出现理解偏差。而古诗内容较少,包含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学生对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也很难理解二人的分别意味着什么,如安西到底在哪,元二去安西会面对什么难题,这一次分别竟成了永别等等,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需要借助大量的背景资料、图片等创设相关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另外,学生只在现代文中初步接触了“借物抒情”的表达手法,对于“意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引导学生寻找古诗中的意象时还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