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MTS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经济全球化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能源集约、管理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上,由于MTS型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使其控制模型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而且,绝大多数的模型只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冲突,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很难进行权衡优化。因此,本文针对传统的MTS企业生产计划优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适合大型MTS企业的生产计划优化方法。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MTS企业在生产计划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诸多不足,它们大部分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进入了信息化阶段,企业中存在着管理粗放的特点,如原材料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生产线维护成本高,管理体制松散,物流渠道不通畅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为提高我国的MTS制造业的竞争力,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革,从最基本的原料采购,到生产运作,再到科学的集约的管理,而这些方面又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只有做到了整体的管理上的科学和高效,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正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所在。
2.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MTS企业正是备货型生产企业,因此MTS企业的生产计划的编制只需考虑确定品种和产量。这里假定产品品种已按上述方法确定,本论文中只讨论产品的产量。
对于MTS企业,由于企业的设备或生产设施价格昂贵,生产连续进行,生产能力可以准确测定,以及它的备货生产性质,使得尽可能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成为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而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正是生产计划的主要问题,所以生产计划的选择对MTS企业尤为重要。MTS企业的全部生产活动和成本/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计划的制定。
2.3 研究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美国普渡大学提出的五层普渡企业参考体系结构,重点解决了MTS企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分层结构问题,但层次划分过多,信息流通不畅本文从理论分析提出MTS企业生产计划的优化模型及相应算法,并在实际算例中得到了验证,在MTS企业生产计划的优化方法及其算法实现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生产计划优化理论与生产实际均具有一
定意义。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3.1重点:
1、掌握MTS型企业的特点;
2、了解MTS型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并进行深入分析;
3、针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3.2难点:
随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MTS企业计划调度体系结构的特征,但都难从根本上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尤其是对于多目标、含相互冲突和约束的可持续发展MTS类工业生产计划问题,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而且,绝大多数的模型只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冲突,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很难进行权衡优化。
本课题将提出一种多目标的MTS类工业生产计划的建模方法和优化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与多目标模糊规划相结合建立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并利用基于模糊模拟、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3.3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针对现行方法存在的诸多不足,本课题依据系统分析的基本思路,采用了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多目标模糊规划方法来对MTS企业的生产计划进行优化。首先,制订计划必须保证各生产单元之间的物料平衡关系,在本模型中这种技术经济联系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及由投入产出分析得来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反映的。其次,现行生产计划的制订考虑了装置能力、装置检修计划、销售计划、库存等,在本模型中是用一系列的约束条件加以实现的。这些约束方程组,是以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基本方程组为基础建立的。再次,明确生产计划优化目标,在本模型中选取了MTS企业普遍关注的4个目标。在编表的过程中,把与目标有关的一些因素设法编入表中,便于目标的表达。最后,将目标及约束条件进行处理,从而建立生产计划的模糊目标规划模型,然后使用基于模糊模拟、神经元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进行求解。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论文出题 第七学期第16周前
2、师生网上选题 第七学期第18周
3、专业教研室组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第七学期第19周
4、专业教研室提交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第八学期第2周
5、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同时收集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 第八学期第1-7周
6、学生整理资料并做开题报告,写出论文提纲 第八学期第8周
7、消化整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论文初稿 第八学期第9-12周
8、在初稿基础上修
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第八学期第13-15周
9、继续修改论文,最后定稿,交指导、评阅老师评审 第八学期第16周
10、组织论文答辩 第八学期第17周
11、整理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论文归档,指导老师及专业教研室提交论文工作总结 第八学期第18周
五、参考文献:
[1] 苏希国. G公司生产管理改善研究[J],2006,6:1-6;
[2] 王海刚. M家族型企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研究[J]. 2008,4, 15(1):41-44;
[3] 廑銎雪. XA公司生产管理流程再造研究[J]. 2006,6:32-34;
[4] 江琼. xx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优化研究[J], 2004,1(2):155-165;
[5] 魏昕, 车间级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 2009.12.Vo121.No138-144;
[7] 徐建萍. 单件小批装配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研究与实践, 2004,4(2):31-33;
[8] 刘刚. 稀土企业生产计划模糊优化模型研究[J], 2009,9:31-33;
[9] 王耀燕. 动态联盟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研究[J],2004,4,37(12):1927-1930;
[10] 李晓贞.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J], 2004,1:25-34;
[11] 刘小玲. 中小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J], 2006,2(3):187-190;
[12] 刘齐标. 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规范化研究[J]. 2006,10:23-24;
[13] K Dockx,Y D Boeck,K Meert.Life Cycle Analysis of Batteries
Using Economic Input—output Analysis[J].Electronics and the
Environment,1996:130-134;
[14] A Santos,A Dourado.Input—output Analysis of Waste Cycles[J].
Conscious Design andInverse Manufacturing,1999:475-480.
MTS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摘要: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都是指在继承过去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新题材。在建筑创作范畴,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的材料来源。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古代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说明我们缺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筑文化素养。
关键词:室内 建筑 原则 要素 构成
1 前言
目前,我国装饰业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很少有颇具功力的创新之作。随着我国室内装饰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设计师应对已知的设计因素和设计意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视觉效果,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等,设计师都应心中有数。
室内设计延续着以往技术成就的结晶,体现着人类最新技术成果的发展,代表着新的审美倾向,并预示着人类生活前进的方向。
对室内设计创新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要掌握装饰设计的主动权,设计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并结合业主想法中的合理成分,使设计思维主动优化,努力创新,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肯定设计的创意性和设计中的情感诱发,并产生灵感让情感体现与理性发挥达到最佳境界。
2创新过程机制
创新机制体现的是一种相互作用和关联。在本文,创新机制指的是一套结构化的规则和规律。这个规则包含自然发生的内在规则,也包含人为促成的外在规则。它的作用在于对创新系统的约束和限制,以保证创新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衡量一个系统的机制可以用系统发展的贡献来衡量,看其是否能鼓励和提高创新系统的创新程度。
创新过程是创新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也是创新主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创新过程具有两种机制:“创新自身活动的机制和引起创新活动的机制”。创新过程模型的主旨是把个人的创新过程置于文化、社会以及个人成长的复合性系统中加以考虑。是把两种过程融合在一起统一阐释的过程机制。
2.1创新发生机制
创新的发生机制指的是创新开始时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对待创新的发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某一创新的出现代表一个或某一方面危机的征兆,打破旧事物正是创新首先要做的事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创新并不一定是旧的东西有缺陷,也有可能是旧的体系已经完美,像饱和溶液一样,再也不能吸收什么东西了。创新的源头是“立”。俗话说“不破不立”,在室内设计创新发展中,可以“不破而立”,也可以“既破又立”。
所以,“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一个成熟的事物,必然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自身的一部分完善的几乎尽善尽美的特征;另一方面,自身具备的不尽完善的特征,具有继续发展、改进和完善的可能与潜质。创新就是基于事物的这部分特质而发生的。对传统的延续和自身完全独立的原则共同推动了风格的转化和创新。
2.2创新发展机制
创新的发展机制指创新发展所需的充分和必要条件。首先,设计历史的周期性波动是由创新引起的,创新的产生必须有深刻的社会根基和肥沃的环境土壤,成为周期产生的创新源。其次,创新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需求和推动力,这些“持续的震动”推动“波”向前传播,从而形成波峰与波谷的交替的周期现象。这是创新发展的充分条件。
创新的发展不仅仅使历史形成了一个起伏的大周期,大大小小的周期演进是可能同时发生的。在历史发展的长周期内,会有不同的短周期同时发
生,持续时间会短一些,原因各不相同。有时因为频繁战争导致移民,促使文化间交流,细微的创新不断产生,引起短期历史的小波动。有时因为个别意见领袖的精神引领会把人们的观念和喜好偏离原有轨道,指向新的方向,就像对波澜不惊的历史长河激起阵阵涟漪。
2.3创新完成机制
创新完成机制创新的完成机制指创新经过发生发展以后,开始进行传播,扩散以至衰落的过程规律。创新的扩散、改进以及被模仿不仅发生在创新完成时,也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刻。
创新经过发生、发展和完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周期过程。每一个创新周期都是由无数个小创新周期构成,小创新周期又是由下一级更小的周期构成,这些大大小小的创新周期是形成整个历史周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之为一项完整的创新。
3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结构与要素
认识室内设计创新现象,首先要把室内设计创新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对于系统的研究,可以从一般系统论对系统所述的定义出发。一般系统论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3.1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结构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室内设计创新现象,需要对室内设计创新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分析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结构指的是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各个相关要素之间一定的组成规律,包含基本构成要素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创新学引论》中认为创新系统由五大要素构成:创新主体、创新目标、创新手段、创新对象以及创新成果。对于室内设计创新系统,其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室内设计创新系统除了包括基本要素的创新主体、创新目标、创新手段、创新对象以及创新成果之外,还包括环境要素以及动力要素。
3.2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
室内设计创新的系统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环境要素以及动力要素。室内设计的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要素。
(1)专业素质要素 包括专业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把自己的室内创新概念的实现同地域条件、技术条件、相关法规、经济制约因素等结合起来考虑,并找出最佳方案的综合创新能力。这种技能就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水平高低会体现创新结果的高低。
(2)非专业素质 包括平常称之为
“悟性”的能力和品格两个方面的特征。“悟性”又称直觉或灵感,室内设计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对形象思维的依赖程度上。
一般来讲,创新个体主体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可以说具备了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创新作品大多数的情况是由几个或一些创新个体主体组成的创作群体完成的。因此,对创新主体的组织培养也成为保证其创新功能良好发挥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职业准备就包括了教育、实践和考试认证三项流程,这种教育包含了广泛的文化背景、专业技能及专为该职业设计的实践操作课程。
4室内设计创新的目标
创新的目标是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创新结果预期要达到的成果和要完成的任务。也可以说,目标是潜在的创新成果。创新的目标是对设计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只有先拟定了创新的目标,才能使创新的行为有的放矢。根据室内设计问题的层次关系,可以将室内设计创新目标分为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
抽象目标室内设计创新的抽象目标指的是根据室内设计问题,创新主体首先拟定一个最终要达到的抽象的创新成果。比如,力图创造“严肃而活泼的空间”、“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气氛”就属于抽象目标。具体目标室内设计创新的具体目标是指根据抽象目标分解成几个可实际操作的实现目标。抽象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为,一个抽象目标可以分解为多个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根据抽象目标拟定的,具体目标实现了,才可能实现抽象目标。
5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环境要素
创新是一个系统,必然具有系统的基本特征。其中,与环境要素相关的是开放性特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创新系统为了保持生机和活力,免予衰老和解体,一定要与周围的环境、与其他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从对开放性定义的理解可知,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创新就不可能进行,更不可能成功。系统与周围的环境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
环境要素对室内设计创新的发生、发展和完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良好的环境因素,创新不可能发生。同时,人们又可以通过在一定环境中的创新活动来影响环境,一个人的创新活动还可以成为另外人的创新环境。
结论
室内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基本特征。组成室内设计创新系统的要素包括基本要素、环境要素以及动力要素。要素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每一项基本要素本身又都是一个系统,有一定的类型和层次结构。
室内设计每个
历史周期中都有一个起到标准作用的设计。对于它的识别可以确立室内设计发展历史进程中创新的转折点和创新特征的集大成。系统阐释室内设计的原则、类型、属性、程序、方法以及评价,为全面解读室内设计创新活动提供较科学的观点和视角。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室内设计创新的可拓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远平. 室内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2] 刘光复.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李河. 文化是一个故事[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1]谷彦彬.走特色办学之路[J].装饰,2014,(1):85-87.
[2]阿伦娜.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教育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