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途径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当代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途径
摘要:法律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它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在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推进和完善国家法治建设便成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它的法治建设状况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如何推进中国法治建设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字:中国法治建设途径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各国人民所向往追求。我国的法治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到1996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的基本方路,揭开了中国法治的新篇章,再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向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台阶。在这六十年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在探讨中摸索,摸索中发展,发展中前进。在这过程中,如何推进中国法治建设怎样进行法治建设一直是法学界学者探讨的问题。
一,“法治”含义的探析
法治一词由来已久,对于法治一词作出早期经典的解释和阐述的是古罗马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2〕。其含义有三层,第一,法治是一种理性客观的代表。第二,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第三,法治内含着民主、平等、自由、正义等社会价值。到了近代法学家对法治又有了不同的理解,但却都有共同的体现,都认为法治都必须是“法律至上”。他们都认为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以法律至上的权威来保障维护自由平等的正义。近代法学思想家们对法治的探讨,丰富了法治的内涵,发展了法治的含义。
法治含义进一步发展是1959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法学家会议上通过的《德里宣言》确认了法治为一个“能动的概念”他不仅用来被用来保障和促进公民个人的民事和政治权利,而且要创造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条件,使个人的合法愿望和尊严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3〕。同时《德里宣言》还确认了法治的若干原则,它们共同赋予了法治新的内容,即维护人的尊严,防止滥用行政权利,要求司法独立公正和律师自由。
在中国,法治主要着眼于“依法治国”,提出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中国学者也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对法治进行了阐释。“依法治国中的治就是法治,治的根本首先是指国家机器而后才指人民,不先治好国家机器和官员,人民是治不好的〔4〕。这就是法治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权治官。
通过上述法治含义分析,可以看出法治它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法治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代都有共同意义;同时法治又具有特殊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法治精神。不同国家、地区,法学家对法治概念又有不同的解释,然而这些解释又有共同存在的真理。﹙1﹚法治必须以法律至上为前提,必须树立和尊重法律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2﹚法律的公平正义的品质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本位观念是法治的价值取向。﹙4﹚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公开是实行法治的有效保障。﹙5﹚独立、民主、自由是实现法治的基础。“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法治是以反映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依据,以权力本位观念观念为知道的治理国家,并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协调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其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以民众为基础。﹙2﹚以权力本位为指导。﹙3﹚以社会主义法律为保障。﹙4﹚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协调。﹙5﹚以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为表现形式。因此,我国所期望的法治既包括法治的普遍精神,同时又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特色〔5〕。”
二、我国推进法治的措施
阐释法治含义的目的在于明确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以便更好的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好的促进法治建设。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可以从多层次多方位来整体构建,实现法治的条件和路线。
1、必须树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出发点的指导思想,推进法治建设。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依法治国的理论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所提出和发展的。实现法治又是以社会主义为前提的,又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法律制度、司法制度、民主制度和法律普及还不成熟,在选择法治的途径时必须考虑到我国法治水平,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实现法治必须树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出发点的指导思想。
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繁荣法学研究,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通过法律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是法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法律通过调控社会关系来体现和实现国家意志〔6〕。国家要更好的调控社会和体现国家意志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使依法治国的方针等到更好的全面的落实。围绕改革发展主题,深入系统地研究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提高法学研究水平,同时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推进依法治国。
3、政府机关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做到和加强依法行政,从严执政,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具有决定作用。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行政权力的运用关系着社会公共关系和公民个人利益。因此行政机关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从严执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作为政府机关人员,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