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研究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涵义、病因及临床表现的介绍,并从吸氧、环境、饮食、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提出应加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护理的意识,以便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新生儿;窒息;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水平的迅速发展,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都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注。围生医学界公认窒息是婴儿患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内外发生率为4.7%~8.9%[1];而且也是导致小儿智力发育障碍及脑瘫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与窒息时间长短、救治和护理措施及复苏时间有密切的关系[2]。早期发现、正确及时的现场复苏与抢救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及技术水平的发展,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小儿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以致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有些甚至可造成终身残疾[3]。抢救成功后的精心护理可以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对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便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新生儿窒息的涵义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以致新生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出现以呼吸循环衰竭为主、伴有中枢系统及代谢功能障碍的综合征[4],按Apgar评分法[5]分为轻度和重度窒息。
2新生儿窒息的病因
首先孕母因素方面:孕母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严重贫血等疾患以及孕母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6岁等,其窒息发生率都有增高。其次胎盘和脐带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受压、脐带打结等也可以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6]。最后胎儿因素:如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儿和巨大儿等[7-8],有调查表明早产儿因其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泡组织不健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吸肌发育差,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即使经过抢救而免于一死,因缺氧严重、婴儿智力发育必然受到影响,其窒息率明显高于足月产。
3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3.1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按其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对刺激的反应进行评估,即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如出生后1min评8~10分,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也属窒息。
3.2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新生儿会出现因窒息、缺氧缺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有的患儿轻者可有心肌受损,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和心衰。
4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4.1一般护理对窒息患儿病室内要保持适宜的环境,避免噪声及强光的刺激,并保持室内安静,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同时要做好患儿基础护理,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2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自主呼吸患儿娩出后及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的重要措施,吸痰时要避免过分的刺激,动作要轻,分泌物要吸净。对轻度窒息者,清理呼吸道后立即轻拍足底、臀部,患儿一般会很快出现哭声和自主呼吸,全身状况得以改善。对重度窒息者,应尽快吸尽气道分泌物后立即用面罩进行间断性吸氧。
4.3保暖护理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的温湿度要适宜,需经常观察。保持新生儿温度在36.1℃~37.1℃,并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大小调整好暖箱的温度与湿度。
4.4保证患儿的营养供应,及时喂养因窒息可致胃肠道缺血缺氧,为防止发生坏死型小肠结肠炎,要及时保证患儿营养和热量的供给,防止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
4.5严格执行无菌隔离,预防感染窒息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因此对窒息患儿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此外要加强隔离消毒制度,防止发生院内感染。
4.6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应专人守护观察,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7心理护理护士要做好解释和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以及配合,同时要注意帮助患儿家长减轻其恐惧焦虑的心理,从而使患儿家长能正确的配合医护人员照顾好患儿,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4.8健康指导告诉患儿家长对窒息患儿要做好日常护理,做好患儿的营养补充;并指导患儿家长待患儿病情恢复后可按正常婴儿喂养,按需喂奶,主要以母乳或牛奶喂养等。此外要定期随访。
5结论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很多,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存活率。新生儿窒息造成的智力发育障碍已成共识,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
此为了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出生人口基本素质、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首先应做好预防工作;其次,临产后应严密观察产程,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分娩时应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胎儿宫内窘迫,适时适当结束分娩,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而对窒息患儿应采取及时正确、完善的抢救护理措施,快、稳、准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合理喂养和积极治疗。这些将对提高窒息患儿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时敏,盖铭英.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十年回顾[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5(3):173-174.
[2]王玉.新生儿窒息831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1996,27(2):70.
[3]王得智,徐蕴华,陈自励.胎儿窘迫与宫内复苏新生儿窒息诊断与急救[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3.
[4]祝益民.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193.
[5]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6.
[6]蒋惠玲,王冬梅,王志梅.不同产前监测方法对IcP胎儿监测的临床意义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7]王慕逖.儿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1-212.
[8]乐杰.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1.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