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和选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真中选熟、熟中选新、新中选典型、 动情的材料。
1、关于自己成长变化方面的典型事例。 2、关于人间真情(亲情,友情)方面的 典型事例。 3、关于感悟生活(使你的思想认识、情 感体验发生变化)方面的典型事例。
(二)从第三、第四构思中选材
例文: 沧桑看云 云,就是解读生活。看那流云飘忽不定,苍穹底 下立着小小的人影,每个人都在看云,每个人都在 经历看得见摸不着的生活。 不同的人,看云看出不同的形状色彩;不同的人, 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答案。答案千姿百态, 人对生活的追求不一,于是生活便因为答案的丰富 而多姿多彩了! 生活,一个多大的概念?纵穿古今,横越中外。总 之,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花木兰的人生字典有孝勇二字,这便是她对生活 的答案,于是身披战袍的她终于演绎了一首感古动 今的千古绝唱! 古今中外,那难以计数永卧沙场的将士,与敌人 殊死搏斗不言退缩,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答案就是: 是军人,就要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生活便因此 抹上了浓重的豪情壮志。
“中心明确”的写作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即文章必须 有一个中心。作文时,如果东拉西扯,东 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感觉不知所云。 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 确。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 必须受中心的约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 和深化中心服务。
2.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鲜明。在 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 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 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 以让别人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自 己的观点或主旨,这对于考场作文 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写 作时,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 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 段首显示,反复强调。
请以“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全文不少于600字。
“醒”字含义丰富,可以理解为 “醒悟、觉醒、警醒、唤醒”等。醒是 人们现实生活中,因某个(些)人、某件 (些)事、某种事物的触动而生发感悟的过 程,“醒”是一个人的认识由模糊到清 晰、由肤浅到深刻的提升过程,是一个 人学识、品格、信念……自我完善的过 程。
选材: 选材要有独特视角, 筛选材料,优中选优。
中考作文中,在选材用材方面,常见的失误之处有: 一是材料虚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 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离死别 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 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想当然地编造 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 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的想象必须合乎情理。 二是材料贫乏,内容空洞。有些同学,写人时就只 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 过程;议论时只会将相同的意思翻来覆去地说。这样的 文章,缺少细节,缺少深度。 三是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 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 师上门补课;写同学,必写误会导致分手,而后对方转 学或者死亡,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所以,让人 觉得是老生常谈,不爱读,不想读。
从上文的立意中,我们可以看 到一种新的立意方式:没有赞美家 乡的优美辞藻,没有直抒胸臆的豪 言壮语,但一切情感尽在对家乡生 活的描绘中。处处有景,景景有情, 景真而情切,这便是立意的最高境 界。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在文 章的结尾加上一句表明中心的话, 觉得是在点明中心,但有时倒会给 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不如在含蓄 委婉,情真意切的语言中让中心不 言自明。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任何事物的存 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 前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 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 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文 时,要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揭示事物的 因果关系,文章的深刻性往往就表现在这里。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所持观点要想人所未 想,发人所未发,能把认识提高一个档次,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之间最关键 最本质的联系,并能引发读者思考,从而产 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 华。
例:话题“诚信” 立意:你的理或情是什么? 一种可定为:诚信最美丽(常规) 另一种可定为:不诚信(谎言)也美丽 (反意、新颖) 再例:话题“放弃” 立意:你的理或情是什么? 一种可定为: 永不放弃(追求)是一种美丽(常规) 另一种可定为:放弃也是一种美丽(新颖) 又如:有这样一个材料----有一个农村的孩子看到城镇里的经常喝牛奶,常常对父 母提出自己也要经常喝牛奶,父母不经意间说了一句: “不喝牛奶的孩子一样也能长大。”这个孩子听后很感 动,从此不再提出无理的要求。 据此我们可以拟出怎样的主题来? 点拨:由事及理---穷人的孩子只要….一样也能成才。 闪光点---独特体验(读后震撼心灵) 。
如:关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立意一:有钱就有幸福 立意二:无钱才是幸福 立意三:有钱不一定幸福 请辨别一下:正确的立意应是----?
方法点拨 要想在考场作文中取胜,首先应注意立意要正确、集中、深刻。 所谓“集中”,就是观念、见解、思考角度等不能零散或过多。 如:关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立意一:在特定的情况下,有钱是一种幸福 立意二:在特定的情况下,无钱也是一种幸福 立意三:是否拥有幸福不在于金钱的多少
作文立意和选材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 心思想、中心论点),没有主题的文 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 成败,立意是否准确、新颖、高远、 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立意要求:
明确
深刻
Baidu Nhomakorabea
所谓“中心明确”,就是一篇作文 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始 终贯穿、统帅所有的材料。
小时候的我,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恐惧感,唯一 能做的就是在妈妈的指引下,做好每一件事情, 过好我的童年,让我的童年时光少一些错误。 童年的我不会过马路,什么也不会。 再大一些,家离学校远了,我开始尝试着在 没有妈妈牵着的时候过马路。学校组织排队,我 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跟着别人的步伐,走自己的 路。 那时的我,永远只会跟在别人身后,踩着别 人的脚印,跟随别人走路,平平淡淡,过了一年 又一年。结果,我仍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那时的我,只会跟着别人过马路。
现在,我会站在马路这边看车来车往, 面对马路上突然而来的车辆与声响,我也 已经适应了许多。没有人牵着我,我只是 一个人过马路。现在,我会独自处理好自 己的事,遇到事情会自己做决定,而不是 手足无措,六神无主。我也有自己的主见, 可以跟不同的观点争辩,也不会轻易掉眼 泪。 也许,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这样的 过程。到最后,路还需自己走。 有一天,我跟妈妈过马路,她习惯地 拉着我,我挣脱开了,看着走到路那边的 妈妈,我坚定地说:“我可以一个人过马 路!”
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作者 由“过马路”展开笔墨,开拓思路,生发感 悟:遇事要有主见,才能走好人生之路。作 者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把认 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鞭辟入里,入木 三分,主题积极深刻,能引发别人思考。其 二,采取以实驭虚的手法,由“过马路”而 联想到走人生之路,由此及彼,见微知著, 自然贴切。文章因而摇曳生姿,有蕴藉之美。 其三,从不敢过马路到跟着别人过马路,到 最后可以一个人过马路,作者在文中如实展 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在叙事中透视出深刻 的人生哲理,行文层次清楚。其四,标题寓 意深刻;结尾点题并升华主题,一石二鸟。
四是游离中心,偏离主旨。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 要围绕中心进行。比如,根据“感恩教育要加强”这 个中心,你写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现象就 是正确的;如果你去罗列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类的 事例,就偏离了主旨。 五是格调低下,稚拙可笑。以“尝试”为题,有 人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舞弊,尝试打架,尝试初 恋……格调庸俗低下。还有些同学老是爱写捡到钱包 这类幼稚可笑的事情,仿佛到处都有钱包可捡一样。 爱用“太阳公公”、“月亮姑娘”、“雷锋叔叔”和 “张海迪阿姨”之类的称呼,完全就像小学生的作文。 六是原样照搬,不加裁剪。选好材料之后,应该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 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部分,主题淹没,拉 杂无序。有些同学爱图俭省,不动脑筋,结果,很好 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我的欢乐 人,昏沉沉,我的心也被感染。过惯了学校生活,想从这紧 张中挣扎出来,于是便出来走走,想找回失去的欢乐。 整日埋在书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竟不知如何找回欢乐。此 时,我的脚却不由自主地挪向我的家。 我走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踩着辛酸,踩着希望,踩着千百年 来祖辈们的足迹,慢慢走向村子,仿佛那尘封已久的快乐就在那 儿,就在那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我一下子回想到童年:也是 那种天色,也是这条小路,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用小小的手 抓着大大的刀在土疙瘩上划着刻着,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刻一 件艺术品,在刻一件美好的事物。“土疙瘩刻泥人,刻个泥人像 瘟神。”家乡的童谣此刻在我脑海中依旧清晰如故。 小路曲折。穿过小巷,伸进绿野,耳边又响起豪放的打号声, 千百次,村里的男人喊着号子在祖辈们耕耘了千百年的土地上, 播下希望,洒下汗水。他们如一棵棵青松屹立于蓝天绿野之间, 向命运,向贫穷宣战。记得这雄壮的号子曾无数次把我从失望的 泥潭中找回。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也好像轻松多了。
深刻
“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要把文章写
深刻就要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 挖掘生活的底蕴。“深刻”是中考作文发 展等级的第一项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 的,它既有现象,又有本质。如果我们能 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的思考,对现象 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的加工,就能挖掘出寓于事物 中的本质来。即写记叙文,应着眼于人物 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
立意思路
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 人正我反 人虚我实
【佳作展示】 一个人过马路 眼前是一条马路,对面是我想去的地方。 一辆辆汽车从我眼前驶过,仿佛是呼啸而过 的猛兽。 一个人穿梭在马路上,车来车往,却并 不感到害怕,也不会退缩。因为,我早已习 惯了一个人过马路。 时光倒流…… 小时候,妈妈紧拉着我的手过马路。在 马路边,看到疾驰而过的汽车,我常常被吓 得六神无主。我拒绝过马路,每次都是在妈 妈的强拉硬扯下,才紧跟在她的后面,提心 吊胆地走着……
村里的男子爱喝酒。大碗大碗斟满了酒,一饮而尽,然后 摸摸胡子,抹抹嘴。酒融化了一天的劳累,燃旺了他们的生命 之火。号子是魂,酒是胆。这才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 终于到家了。家是贫穷的:没有电话,没有冰箱;家又是 富有的:家有猪,有自家种的白菜、黄瓜。平日不在家的日子, 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清苦得不能再清苦。可是一回到家,家人 那浓厚的亲情几乎把我融化。门叩开了,家人迎出来,问这问 那。平时舍不得吃的,全拿出来;舍不得花的,破例花了。母 亲捧着我的脸,眼里充满慈爱,父亲直往我碗里夹菜。饭后和 朋友们坐在打谷场上,坐在草地上,欣赏大自然亮丽的风光, 嬉戏在大自然宽阔的怀抱中——多么欢乐!我真傻,能够生活 在这样一片土地上,不正是我的快乐吗?真有“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感到家乡是一个人最大的安 慰,家乡是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我终于找回了欢乐。我一定 好好珍惜! 尤瑟娜尔曾说过:“我的家乡是一本好书。”我以为没有 比这更确切的认识了。家乡是一部巨著,永远没有末页,我真 想延长生命,不贪图长寿,只为多读几页,来享受我的欢乐。
3.特定文体应有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不同 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议论文中表 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 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在记叙性 的文章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意象,明确的理 论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有时也可以通过抒 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 或自己的感悟。 总之,无论写何种文体的作文,都要做 到紧扣命题,中心明确,这样才能写出优秀 的作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