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讲座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讲座稿
篇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讲座稿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讲座稿
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实施,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语文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使广大教师尽快领会《课标》的精神实质,文教体育局举办了这次新理念、新教材培训,我承担的是小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在这里我着重从.关键词,新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这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关键词点击是对与课程改革精神息息相关一些重要词语的解释,理念解读是对语文课程的解释,理念解读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涉及到有关小学语文教育理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安排了有关教学案例,课程目标解读是与大纲对照起来进行解读。

为老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提供感性材料,希望通过这次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够帮助广大教师系统、全面深入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索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想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什么?“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有人说是指文字,有人说是指文章,有人说是文学,有人说是文化。

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
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我们说,“语文”应该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以及有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

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
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首先突出人文性。

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要同时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是并不矛盾的。

当然,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工夫,而且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下工夫。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
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他课程。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也有住于学好其他功课。

因为语文课程是丰富的,语文素养也是综合性的,所以,语文素养在德、智、体、美诸多素质中也就处于基础的地位。

因而,人的语文素养又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在内的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人的语文基本能力,
也是构成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

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人终生发展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社会是这样,在未来的社会也是这
样。

性质决定地位。

语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拼音是单调枯燥乏味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又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刻板单一地进行灌输,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此,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游戏结合起来,学生便全会学得有趣、主动。

(一)在童话的王国里学拼音
儿童都喜爱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极易被儿童接受。

1、使用童话语言。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使用童话语言能使他们感到亲切,如教学标点规则时,我编了这样一首童谣:a老大最大,老二老二ooo,老大不在我最大,老三老三eee,a、o不在我最大,i、u双胞胎,谁在后谁就大,老六老六üüü,他是我们的小弟弟。

这样教学生兴趣浓,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标调。

2、编童话故事,利用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
篇二:习作教学讲座稿
领导业务讲座稿:
习作教学—让我们共同面对
教导主任惠春秀
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习作教学—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将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分为如下板块:一、共同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1、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愁?作文,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老师们普遍感到: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话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在教师的启发之下想好了要写的内容,写出来也往往不够具体。

教师普遍感到学生的习作缺乏生活实践,为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而感到头疼。

尤其是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教师更是惧怕学生交出书写潦草,内容空洞,用词混乱,语句不通,缺少中心的作品。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品,教师的作文批改便成为了一种负担。

尤其是现在许多班主任教师,可能在学校没有足够的批改作文时间,很多敬业的老师们都要把孩子们的作文
带回家去批改。

试想一下,工作了一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假如遇到上面提到的这类学生的作文,真是对老师的一种精神摧残。

(1)问题之一:学生不喜欢习作,在习作中感到无话可写。

(2)问题之二: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意。

(3)问题之三:学生习作内容真实的少,虚构的多;追求字数,完成任务。

(4)问题之四:学生习作真情实感少,空话套话多。

(5)问题之五:学生习作错字多,词语积累少,内容缺少新意。

而这些问题的成因,恰恰就在我们教师身上。

让我们一一对应的来追根溯源,查找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1)我们的问题之一: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往往忽视儿童年龄与情感体验,习作起步教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难于完成任务,久而久之产生惧怕习作的心
理。

由此直接导致---学生问题之一:学生不喜欢习作,在习作中感到无话可写。

(2)我们的问题之二:习作指导课的包揽垄断。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按照习作要求进行选材,老师们在备课上
下了很大功夫,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尽量启发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内容进行选材,忽视学生思维的碰撞,由于缺乏对于学生生活实践及生活经验的把握导致出现----学生问题之二: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意。

(3)我们的问题之三:淡化写法指导,追求内容完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现在的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向学生传授作文技巧、写作方法等知识的现象。

教师往往在选择材料上要求学生力求完美。

导致出现----学生问题之三:学生习作内容真实的少,虚构的多。

(4)我们的问题之四:忽视儿童生活体验,过分强调价值取向。

习作教学缺少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的选择到主题的升华,都很少能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抒发属于他们自己年龄的真实情感。

导致出现----学生问题之四:学生习作真情实感少,空话套话多。

(5)我们的问题之五:语文训练不扎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来自: 小龙文档网:小学语文教学讲座稿)训练无处不在,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作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依托
于语文教学的角角落落,植根于语文课堂,成长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素养。

正是由于我们平时的训练不到位,尤其在第一学段,容易导致出现---学生问题之五:学生习作错字多,词语积累少,内容缺少新意。

除了上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教师习作指导课形式单一;习作讲评课流于形式、习作评语大同小异,对于学生改进习作指导意义不大;学生课堂习作时间较少,不能完成这篇习作内容;还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仅仅习作教学的指导者,是站在岸边的人,而不是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实践的创作者等等这些因素也制约着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建议:
建议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而不?揠苗助长?。

学生是否喜欢作文,是否乐于写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写什么,也就是习作内容的影响。

通常学生会对与自己生活有紧密联系,自己经历过的,容易唤起真情实感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而对于那些离他们生活实践比较远,自身没有体验的内容不敢兴趣。

往往遇到这样的作文,学生只能依据教师的提示,结合同学所说的事件凭空想象,进行虚构,结果写出虚假的东西。

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学生依据这样的要求找不到合适的内容可写。

建议二:重视激发习作兴趣--说真话,表真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与表达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习作中都有一种愿望,一种积极参与的心态。

将写话、习作看成一件高兴的事情,有盼望的心理,而不再是负担。

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这是我们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思考的工作。

除了要有兴趣,习作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作文就像艺术作品,文学创作,取自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还可以超越生活。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并教会学生用自己善于发现的双眼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但善于观察,还要在发现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再去发现。

告诉学生--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洞察体验的心灵。

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你才会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的美,在习作运用中,也就自然有取之不断的源头活水,让你的习作充满真情。

建议三:熟能生巧,扎实训练习作技能---依托语文教
学,依托生活。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许多后天得以形成的技能,比如运动技能、生存技能、生活技能(举例:比如电脑运用技能、开车驾驶技能等等),这些技能有的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而有的则是在人的一生中潜移默化的渐渐形成。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这些技能的形
成都有其共性的存在: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学会或者不断感悟从而最终形成的。

作文也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主要依靠训练。

既然是技能,就不能只单一的传授知识,要把习作训练渗透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包括阅读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识字、写字等各种课型当中);渗透在各学科学习之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仅仅依靠每学期有限的习作课,学生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因此说作文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作文不仅仅是一项技能,经过长期的训练作文会成为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

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生作文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

各年级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分阶段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
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等等。

建议四:习作教学,阅读是根—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生文章的写法领悟或从教材精选的课文中来,或从自己课外大量的阅读材料中习得。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凭借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举一反三,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

另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厚积才能薄发?。

建议五:教师下水文—教师如果能与学生一起完成习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师教作文,经常动笔十分必要。

叶老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

?
作文教学是需要生命体验的教学,教师习作将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还能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对于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经常和学生一起作文,就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语文教师都有着一种对于文
学的热爱,虽然不是作家,但是可以像作家一样热爱写作,就像我们的学生一样。

二、夯实训练,习作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习作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作文训练应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第一学段写话教学,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

让学生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话训练应该从练习写句子开始。

训练的形式可以有:
(1)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
(2)可以先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简单事物,或者同学、自己的图画,再写几句
话;
(3)会运用自己学过的字加上一些简单的图画组成句子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
的见闻、感受或祝福、心情等;
(4)能写简单的日记。

学写句子训练具体的做法举例: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有的孩子刚刚入学,
写字都还有些困难,每天放学,写了一天的字,小手都觉得很累,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孩子右手食指会磨出茧子,硬硬的,有的还会磨破。

在这个阶段,我们通常不用对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但是可以在说话的训练中渗透写话训练。

比如语文教学中教孩子们学会说完整话、学会用书面语言表达等。

依据教科版教材的编排体系,从一年级下学期由口语交际板块的?你说我说?变为写话板块的?能说会写?开始,我们的学生就进入了写话阶段的学习与训练,从这时起我们就可以按照计划,有所准备的开始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了。

在学生写话起步阶段,写好句子,要遵循一写完整,二写具体的训练过程,扎扎实实为学生打好写话基础。

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写话,首先得从练习写好一句话开始。

一句话写好了,再慢慢练习学会连贯地写好几句话,最后到写好一段话。

(2)尊重学生认知,保护学生想象。

--习作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维、敢于表达的综合能力。

篇三: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演讲稿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感悟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10个年头,但真正的领悟小学语文教学只有5
年的时间,那时我刚为人母,有了个可爱的孩子,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才让我真心的爱上了自己的学生,也就一并爱上了语文教学工作。

这四年中我一头扎进了学习与工作中。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教材,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参与评课研讨,聆听名师的课,把学到教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在这几年里我自己的教学也在不断的进步,下面就将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总是会让人受益终生的。

同样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当前的语文学习成效,甚至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影响。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尽可能多地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开拓的无限空间。

据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以课内学习为轴心,向课外延伸。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并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影电视和参观游览等习惯。

此外,还注意让学生养成有目的的阅读,边读边思考,专心阅读,随时翻检工具书等学习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的课堂教学有启发性、
自主性、开放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其次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因为我知道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

语言积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有不同的侧重,如引导学生对字词、古诗、名言谚语等方面的积累。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让他们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四字词语摘抄下来。

引导他们学会积累。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我还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首先,我们在班级图书角里放置图书架,动员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班级图书架上,推荐给同学们,以便和大家一起分享,还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谈阅读体会和感受等等。

语言的积累不能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掌握,在运用中记忆。

在课堂里,我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

同时我还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准备好词佳句摘抄本,设计语文小报,经典导读手抄报、古诗配画、开心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和习惯的养成,他们的语言丰富了,这在他们习作中有明显的体现。

孩子们很喜欢些活动方式,现在不少同学在家里也自主创设一些积累库,还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即通过以读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充分地朗读,这时可以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读足读够,在尽情的朗读中达到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体悟。

2 在这基础上再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这时把理解与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读启悟,以悟促读,在理解的基础读得更深刻,更有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读的方法也是要有所考虑的,我常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地读、陶醉地读、自由自在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得更加精彩,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外化、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

课堂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我知道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我们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化,不能只说“是”和“不是”“对和不对”。

课堂上,我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一般都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你给杨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想像真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等等。

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我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

”而不是简单地给以否定。

我观察到,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

对学生的评价有时要委婉,有时要严肃,有时要热情,有时要直言不讳。

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才会真正产生激励性的效果。

孩子们的表现常告诉我,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以上仅是平时教学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下,我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乐趣,学生们多了一份主动,在这其中我也收获颇多。

过去的已将过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3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材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姓名:陈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