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研究背景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观点,其中探究学习被列入了课程计划,它突破了原有的教学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使之明白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协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东西的意义;引领学生对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可以说探究性学习不仅是课程形态,它还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应用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装置,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⑵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及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基本认识二氧化碳气体。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碳制取探究、及其过程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⑴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检验,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

⑵一般探究方式和过程的形成。

【教学难点】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复习回顾】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室制法的知识:

1.装置选取及气密性检验

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等。

【小结】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探究活动】

一、二氧化碳倒入燃烧蜡烛的烧杯中:

课件展示信息。(见课件)

【学生活动】分组做实验。

【小结】生分组汇报看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到的实验结论

【讲解】教师汇总以上结论

【探究活动二】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

1、学生做实验: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学生做实验:把已经变红的紫色石蕊试液加热,看到什么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

a、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将本小组认为最合理的记录在实验报告上。(教师巡视并记录学生活动情况)。

b、小组代表解释。

【归纳小结】综合知识并评价。

【探究活动三】

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小组实验,分工合作。

a、可以用口吹的方式。

b、记录、分析讨论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反思并总结归纳本实验。

【归纳小结】

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知识。

【课堂小结】(见课件)

【课堂评价练习】(见课件)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二氧化碳的制取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并加热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关,能生成CO2的反应,想到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碳酸分解,但是没有关于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的知识。一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中等水平学生较多,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十来个。在教学

过程中尽量学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练习题作为提高题。还要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组织,如提问辅导,巡回指导。

课堂教学展示课评价意见表

【教材分析】《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化学性质》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既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因此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4、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5、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独立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4、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

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制取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书写制取二氧化碳及其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测练习姓名:班级: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一)制取二氧化碳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是

3、装入药品:先加入,再加入,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看到的现象有:

3、验满:方法是

4、检验:方法是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把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步骤: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想烧杯内

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

结论: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mL滴石蕊溶液,现象是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说明化学方程式为

另一支试管的作用是

(2)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三)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盐酸

碳酸钠

【问题与交流】P126

【典型例题】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物质与变化。

(1)透过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2)根据右图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

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基础练习】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0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

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

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

_ 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______ ,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_____。

①酒精灯②铁架台③坩埚钳④砂纸⑤试管夹⑥蒸发皿【能力提升】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

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2)根据A 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装置,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

(3)从上述装置中选出一种用于收集氢气,对应的编号是______。

(4)E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 装置收集气体,

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

连接A 装置的应是______口(选填“a”或“b”)。

【中考链接】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

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

是。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水,目的是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

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化学性质》教学反思在讲授完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节后总体感觉心情愉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达成了预期目标。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探究过程中,设置了问题串,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在检验碳酸饮料中的气体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寻找多种方案。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上课时的兴奋状态是不多见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此节课的成功之处:

1、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课的开始,首先播放了一段“死狗洞之谜”的视频,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后面的教学中,一共设计了七了实验,实验的材料阶梯蜡烛、、喷壶、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

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2、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从深洞或古墓中取一瓶气体带入实验室研究?⑤如何进入长时间不开的地窖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

3、教学方法得当,教会学生学习

对比实验的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这时我分别取水、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于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通过现象得出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然后再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绪论。同学们亲身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兴趣盎然的攻破了难点。

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猜想探究,结合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

二、不足之处:

1、引课有些粗糙,如果用讲故事的形式讲清整个过程可能效果会更好,更准备,更为严谨一些。如:一探险者带猎狗和火把进入山洞,越进越深越黑,火势越来越弱,接着狗倒了。人蹲下,呼吸急促,火灭,人赶快奔出。他说里面有妖气,这到底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出本课会更好。

2、在做对比实验时引导学生提问方式不太好,如果先做醋酸喷在紫花上变红,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学生。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然后再做二氧化碳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实验,分析哪种物质有酸性?让学生猜想,再设计实验可能描述上更顺畅一些。

3、在做碳酸分解实验时将给纸花加热改为加热变红了石蕊更好些,这样可以清楚的看到小气泡,证明碳酸分解出了二氧化碳。

4、因为前面性质讲解的过细,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最后设计的五道习题学生只完成了两个,而这五道习题的设计正是本节课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具体应用和延续,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亮点,由于时间关系没能都完成,比较遗憾。

三、改进的措施:

1、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学习,提问自己的提问水平和语言描述的准确严谨性。

2、教学中提高探究意识。在备课中做到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

还要备学法,设计出符合所教班级学情的教案。遇到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探究能力。

3、在授课中,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与此同时,这样也帮助教师自己提高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

【课标分析】《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化学性质》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既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因此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