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的干预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空腹血糖 <6.1 6.1~7.0 <7.0 ≥7.0 OGTT2h(mmol/L) <7.8 <7.8 7.8~11.1 ≥11.1
9/20/2017
IGR病因及发病机理
1、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不敏感 “钥匙”胰岛素打
糖 尿 病 前 期 I m p a i r e d G l u c o s e
Regulation(IGR):是指介于糖尿病和正常
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 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前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糖耐量受损(IGT)
WHO(1999年)糖代谢分类标准
蔬菜 水果
﹝四﹞不要经常进食高糖份、高盐份和太油 膩的食品
低脂
﹝五﹞不要暴饮暴食,以免摄取过多热量,
血糖
mmol / l
点心
点心
点心
时间
维持定时定量,細嚼慢咽,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鼓励患者做到4句话:
有粗有细 不甜不咸 少吃多餐
七八分饱
适当运动
ADA2010 年指南指出,对于 HbA1c 在5.7% ~ 6.4% 之间的患者,应该通过健康指导项目 使体重下降 5%~ 10% ,每周至少进行 5 次运 动,每次持续时间为30 —60分钟
干预措施
1
生活方式的干预
2
`
药物干预
A 生活方式干预的意义及优点
9/20/2017
生活方式干预的组成
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
定期监测
பைடு நூலகம்
9/20/2017
(一)均衡营养
脂肪 < 30% 碳水化合物 55-60%
蛋白质 15-20%
9/20/2017
(二)烹调方法
﹝三﹞多吃高纤维食物
9/20/2017
B、药物干预

适用于部分糖耐量低减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 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习惯 的生活方式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
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
干预的药物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马来酸罗格列酮
总结
并对已发现的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及 早给予有效的干预,把糖尿病这一 健康杀手扼杀在萌芽时期!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达 15.5%, 推算出全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约为 1.48亿人。 糖尿病前期如不进行干预, 67.7% 的人会发展为 糖尿病。
学习内容
1
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2
3 4
糖尿病前期的高危易患人群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
一、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9/20/2017
运动金字塔
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9/20/2017
定期监测
糖化 血红蛋白
血糖
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体重、眼底 等)
9/20/2017
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
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至少减少5-7% 至少每日减少总热量400~500卡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不开大门,无法帮
助葡萄糖进入细胞
2、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缺乏 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 的“钥匙”胰岛素数 量不足
二、糖尿病前期的高危易患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生活方式改变,农村转移到城市、体力活动转 移到脑力劳动、主食转移为肉食为主、 经济 收入迅速增高者; 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BMI)大于25 者; 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者; 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 流产者; 年龄40岁以上者; 饮酒过多者; 静坐生活方式者;

9/20/2017
三、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危害
大血管病变 IGR人群发生 心脑血管事件 的风险相对增 加了2~3倍
微血管病变 IGR人群发生 微血管并发症 的危险性比单 纯IFG人群高
四、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措施
早期干预是重点!
鉴于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和向糖尿病的高转
化率,欧洲糖尿病联盟 (IDF)指出“糖尿病 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早期干预,即在糖尿病 前期阶段进行干预,尤其是生活方式干 预。”
加强对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的筛查,
9/20/2017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9.7%, 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1994 2002
9.7%
5.50%
2.5%
2010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