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有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
[1]?
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主导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思维,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
[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曾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尘上,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经济威胁论”。
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
(2)“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强,从而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3)“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
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构成威胁。
(4)其他威胁论,例如,认为中国在粮食方面会对世界造成威胁。
针对以上看法,我们认为,西方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
首先,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其次,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
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中国不发展经济,反倒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
试想,13亿贫穷的中国人将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
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本身就是对世界和
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我们应严正地反驳西方所说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应称之为“中国贡献论”。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
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粮食需求上,中国不会对世界粮食的供求造成巨大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将完全有能力来养活自己,决不会走上依赖谷物和肉食品进口维持生存之路。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40年后,中国饱受压迫,我们决不会再去压迫别人。
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
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着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此外,在西方国家还流行一种“中国崩溃论”的思潮,认为中国的发展无足轻重。
中国崩溃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冷战思维的延续,即不愿承认中国这种非西方模式的成功,在主观思想上具有片面性,在看到某些不良问题的同时,夸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低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崩溃论”极力维护西方所谓民主优势论,希望中国崩溃,是霸权主义心态的表现,制造遏制中国崛起的舆论,是心理战的恶毒谋略,企图败坏中国的
形象和发展氛围,担心中国被日益看好。
中国崩溃论的实质是败坏中国形象,干扰人们看好中国。
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扼制中国崛起,延缓中国的发展。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表现出来的经济腾飞、制度完善、综合国力的增强这些成果无一不在向世界证明中国发展模式的优越性,而这却引起了某些西方国家或势力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崛起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利益并对既有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从局部乃至全局摧毁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金字塔状的国际关系框架。
“中国威胁论”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被一些“有心人”频繁地提到了国际舆论的漩涡中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淡然处之,方为根本。
一、“中国威胁论”的内涵与根源
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就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某些国家或者势力的利益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利益受影响者在自身利益即将受威胁状态下作出一种超前预防的应对措施,它不是一种理论而更趋向于工具范畴,它是国际关系史上特定时期的产物。
1.中国威胁论的内涵
中国威胁论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威胁和军事威胁两大范畴。
显而易见,外界是从经济和军事两大角度来对中国是否具有威胁作为评价标准的。
[1]所谓经济威胁论指外界对中国近些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所引起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所产生的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
军事威胁论是针对中国近些年军费开支增大,军事力量增强所引起的对自身安全的忧虑。
当然,中国威胁论所包涵的内容广泛,还包括由中国经济威胁论转变而来的中国经济责任论、中国文化渗透论、中国海权威胁论等内容。
2.中国威胁论产生的根源
新时期的中国威胁论主要起源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两级格局颠覆,一超多强局面逐渐成形。
这个时期的各种威胁论论调都是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军费开支增加、中国社会政治体制弊端等方面采用拉拢合围战术,此种行为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非暴力手段削弱中国影响、维护自身利益。
[2]
无可厚非,世界在变,中国也在迅速发展,中国不仅以经济实力为标志的“硬实力”大大增强,软实力也显着增强。
近代的威胁论出现之时恰在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赢得国家独立,成为反帝反侵略、维护和平发展时代大局的中坚力量之时,它泛滥之时,恰在中国经济腾飞,逐渐走向富强之时。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GDP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种种成就确实在说明中国的进步,而中国本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又与西方国家迥异,在冷战思维的继承、意识形态差异、国家利益的驱使下,新时期中国威胁论于是别有心机地泛滥开来。
二、“中国威胁论”对我国的影响
1.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威胁论的散播者诟病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处理不当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以下重要影响:首先,影响其他国家对华投资的规模,增加对华贸易的限制。
例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华武器禁运和某些重要战略物资禁运就是例证。
其次,诋毁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破坏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再次,某些国家或者垄断组织运用各种方法例如对中国工业品禁运打压,收取高关税。
最后,由经济威胁论产生的谣言可能动摇它国投资商对中国的信心。
有关经济方面的中国威胁论调危害巨大,中国如何合理应对显得至关重要。
[3]
2.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可能造成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从而影响世界和中国的接触,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不能与世界与时代接轨的话就等于闭门造车。
文化的交流、民众心理的沟通、法律意识的普及、先进社会管理模式的更新,这些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这些条件来反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发展的持续动力也将不复存在。
此外,一些具有不正当目的人或组织也可能利用此论调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例如近些年,“台独分子”借中国威胁论错误引导来大陆进行投资的台商的正常商业活动,不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3.对我国国际交往的影响
国家形象是一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它反映着一国的国际地位,并直接影响着该国与别国交往的程度。
[4]
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是政府合法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来源,也为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和发挥作用起到关键作用。
政府形象建设实际要完成的任务是改变公众认知形态,其中起到桥梁沟通作用的就是形象传播形态,通过形象传播形态的沟通,实现将政府的现实形态转化为公众的认知形态。
中国一直致力于改善自己的对外形象,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内加强对外交流,打好外交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向往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并以实际行动展现言行合一的本质。
然而,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蔓延,可能使得不了解中国的国家以及他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其与中国进行交往的程度。
还会降低中国对国际重大事项的决策力和参与力,给他国人民心理上造成不良印象,影响与中国
民间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从而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三、“中国威胁论”的应对
1.从合理性与科学性角度正确看待“中国威胁论”
中国近些年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世界有目共睹,不免让有些国家眼红。
为了限制中国综合国力的长期发展,自从20世纪末,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将对他们本国的长期发展造成威胁,出于阻碍中国顺利发展的目的,中国威胁论也伺机而生,这种言论对我国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5]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确实存在差异。
苏东剧变后,中国没有步苏联的后尘,反而取得了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等成绩。
而日本、德国同样高速发展也同样创造经济奇迹并没有引起其他西方国家的不满和怀疑,因为这些怀有不同判断标准的眼光认为日本、德国与他们意识形态相同,取得的辉煌成绩也是应当的,这在潜意识反映了西方国家认为自己的发展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绝无仅有的心态。
而当他们看到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取得了如此辉煌成就,这显然打破了他们的“潜意识”,构成了对他们眼中西方模式的威胁。
此外,中国优秀且具特色的文化也为西方某些人所不容,这些人认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其辐射力,也是“潜在威胁”,也是他们的一个心病。
问题的实质并非是中国的兴起对其既得利益构成威胁,而是既得利益者为了巩固其既得利益而威胁新兴国家。
意图遏制中国是散布“中国威胁论”者的另一险恶目的,通过这种手段便于干涉中国内政,给中国施加压力,歪曲中国形象,以便转移视线,遮掩西方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
可见,宣
扬威胁者才是真正的威胁者。
俗话说:名正才能言顺,理直方能气壮。
中国威胁论不
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自然说不通,没气势。
2.从政府发展战略角度应对中国威胁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出现的大规模“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过程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建立国家形象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的任务应该怎样承担?中国政府已多次向世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为了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种种猜疑和担忧,《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到的“中国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是对中国和平发展与崛起的承诺。
如何处理中国威胁论,对中国政府是一个考验,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制度保障。
将维护国家形象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制定相应的国家形象工程计划,在负责国家外交形象的行政机构体系中做到分工明确,制度划一。
第二,兼容并包。
“中国威胁论”是冷战思维鼓吹者的产物,我们应当提高警惕性,对此进行批评,但是不能以冷战思维应对冷战思维。
不因不同的文明和价值观的差异而放弃国际合作,要继续加深国际合作,因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不同的文明和价值观并不是阻碍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
第三,与时俱进,落实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将中国文化、政策通过宣传深入到他国民众中去,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和谐国家形象。
第四,在国内进行相关的宣传,避免民众过激心理的泛起,防止影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
[6]
3.从民众角度应对中国威胁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某些国家地区之间日趋成为一个内部相对开放的整体,各国民众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形式也多种多样。
[7]民间
的经济团体、文化团体乃至个人的对外交流,不管是经济、文化等何种层面,对一个国家总体对外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众对待中国威胁论,要有敏锐的眼光、清晰的思维,看清威胁论本质的同时要将怎样促进自身发展作为重点来抓,要明白中国威胁论只是少数谣言散播者的把戏。
各国民众往往是基于自己的体验,但这种体验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一则新闻、一项数据就可能影响自身的判断,如果政府和民众自身不加以引导,甚至可能转变为群体性质的不理智行为,从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影响中国对外交流的步伐。
驳斥“中国威胁论”,传播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已不能完全靠政府行为或者外交部门的努力了,而是需要更多民间或者个人的努力。
中国威胁论没有科学的根基和土壤,不具有合理的存在价值,它只是少数的国家和组织为了保护或者谋求自身利益而极力鼓吹的不合理产物,随着中国软硬实力的继续增强,对外交流的深入,对外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认同力,其会不攻自破。
历史是一面镜子,人类总是在反思中寻求进步。
从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来看,现今在世界国际秩序中占引导地位的国家,应该抛弃一切狭隘的观点,树立长远眼光,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深层次、宽口径的联系,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要走出困境,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合作。
世界各国靠同舟共济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风暴区,现在同样要靠同舟共济去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