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源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信息资源建设数量目标:1、各学科图书的种类、册数;2、期刊的种数;3、其它特种文献资料的种数;4、音像资料和缩微资料的数量;5、电子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6、可“拥有”的数据库的数量;7、通过网络可远程检索的数据库的数量。

2 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目标:即对入藏文献信息内容的科学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提出明确的标准,对入藏文献要达到的广度、深度、新度和各类信息载体的比例提出明确的要求。藏书质量的优劣,并不单取决于文献本身的科学文化价值,而且取决于其实用性和使用效益。具体标准有:1、内容质量:表现在科学性、参考性和现实性上;2、构成质量: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结构质量,由体系结构的藏书广度、藏书深度和藏书新度的科学搭配及各部分比例关系的合理程度来衡量;3、使用质量:表现在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及通过使用产生的社会效果,可从以下方面来看:藏书内容:与读者需求及实际接受水平相符合程度;藏书数量:对读者的保障程度和满足度如何;藏书利用:;被读者利用的时间、频率、多少;藏书效益: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其使用质量。内容质量和构成质量都要通过使用质量加以检验。从实用性原则出发,提高藏书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3 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要求馆藏信息资源新、精、全、适用,至少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平。具体表现为:1对藏书数量的要求:以藏书数量来保证藏书特色,但不是以某类文献的绝对数量来评价,而要看其收藏的完备程度,通常用文献缺藏率来衡量;文献缺藏率:某种必备文献的缺种数与某种必备文献的总种数之比;必备文献的种数可由《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报刊索引》及一些内部目录进行统计。2对藏书质量的要求:新书率:某类图书(如某一学科)中新书入藏的总册数与某类图书入藏的总数之比。新度是从定性的角度来描述藏书质量的,而新书率是从定量的角度描述的。新书率能反映藏书的新度,但藏书新度的含义要广泛得多。一般公共图书馆的新书率要在15-20%左右,高校图书馆的新书率要在20%-35%左右才能维持和巩固藏书特色。3对重点藏书的要求:特色化主要体现在重点藏书上,但并不是所有重点藏书都是该馆特色藏书所在。重点藏书要有针对性,符合读者需求,收集要全面系统,要保证藏书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对核心期刊的要求:核心期刊情报密度大,内容质量高,论文寿命长,引用率、文摘率、借阅率均较高。对体现馆藏特色的核心期刊,要系统订购、优先入藏、优先装订,妥善保管。

4 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动态调节特征。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是动态的,应随着科技、经济、文化及读者需求特征及时调节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现规划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本身的发展,如新学科的出现,科学的交叉综合,影响到藏书的学科结构和等级结构。二是出版物类型的增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等急剧增长,影响到藏书结构。三是新型载体文献的发展。但需注意,这种动态调节性是渐进的,要保证其相对稳定性。绝不能配合什么“运动”或一股什么“热”,对藏书作大增大减。否则,就不是调节,而是破坏了。

5 各类型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分析:1、公共图书馆:(1)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体系具有综合性(全面收藏不同学科内容、不同出版形式、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知识性、学术性、参考性、贮备性(各类图书馆查找文献的最后保障基地,在剔除文献时也更为慎重)等特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范围主要有:全面收藏国内各种出版物、马列经典著作、国外研究中国的各种出版物;重点收藏各学科主要著作、主要参考工具书、中国古籍和革命文献;适当收藏各国优秀的文艺、科普读物;不宜收藏各种少儿读物、中小学教科书;(2)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部于1982年12月颁布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规定::省级公共图书馆是“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全省的藏书、图书目录和图书馆间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交流中心”。“有计划、有重点补充馆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本着“本省求全、外省求精”的采访方针。馆藏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特点。收藏范围主要有:全面完整地收藏地方文献、地方所需专业文献、马列经典著作、党政领导人著作、党政的政策、决议等指导性文献;重点收藏各学科的基本著作、参考检索工具书、各学术流派的代表著作等。(3)其他公共图书馆:如市级公共图书馆,在突出藏书体系的综合性、地方性同时,强调普及性,有选择地收藏各学科有代表性的书刊、通俗读物、优秀的文艺作品等。2、高校图书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及馆藏基础,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国内外书刊资料,逐步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藏

书体系”。应本着以教学、科研为主,兼顾课外阅读需要的采访方针。高校图书馆的收藏范围主要有:教学用书:主要指教师给学生指定的主要教学参考书和一般教学参考文献,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内容的系统性、利用的集中性和反复性等特点。要求达到大学级收藏水平。科研用书:系统完整地收藏有关专题领域内不同学派、不同文种的文献,具有品种多、学术性强等特点,要求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平。课外阅读用书:广泛选择有教育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献入藏,如道德法规、科普读物、文艺作品等,要求达到基础级收藏水平。本校出版物:本校编印的教材、教学大纲、参考资料、教学科研计划、学报、校刊;本校教学和科研人员撰写出版的论文、专著、学术报告、考察报告等;学生的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等,尽量达到完整级收藏水平。3、科学专业图书馆:主要为本系统内专业人员的科研服务,要求建立有专业特色的专门化藏书体系,本着本专业求全、相关专业及其他专业求精的采访方针。文献收藏范围主要有:系统完整地收藏本专业的中外文图书、期刊、特种文献、参考工具书、检索文献等;重点收藏相关学科文献、其他学科经典著作和科技史料等;有选择地收藏其他学科基本著作、参考工具书等。

6 一般馆藏信息资源与重点馆藏信息资源的关系:(1)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关系,是基础和提高、主干和分支关系。没有重点藏书,一般藏书会缺乏长远的发展方向,无法满足读者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没有良好的一般藏书相配合,重点藏书的发展和利用会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完成服务任务。(2)相互交叉、相互转化关系。一些综合性、基础性、边缘性学科书刊,是不同专业读者共同学习参考的资料;一些文艺作品等,既是一般读者的学习参考书,又是科研读者的研究参考用书。一些相邻学科、新兴学科文献,现作为一般藏书,随着新专业的设置、新课题的研究等,将慢慢转化为重点藏书。随着科学发展相互渗透交叉的加强,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二者交叉转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要在突出重点藏书同时,重视一般藏书的建设发展,建立一个有专有博、有主有从的信息资源体系。

7 品种与复本的关系:矛盾统一关系:在同一购书经费条件下,品种与复本是一对矛盾。复本量多,品种必然要减少;品种少,说明资源体系中的知识信息含量不足;如果减少复本,增加品种,就会增大拒借率等现象。应从以下三方来处理,即:因馆而异,因需而异,因书而异;正向转化关系:同类书刊的品种与复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正向转化关系,即品种可向复本转化,品种可以代替复本。但复本不能代替品种,不能逆转。同一类书刊的品种,或者基本内容、体裁、形式相同,或者满足读者需求的功能一样,因而增加品种减少复本时,品种可起到复本的作用,又超过复本的功能。但不等价书刊、不同类别书刊之间,品种与复本不具有正向转化关系。

8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1确定最佳藏书规模,以藏书数量保证藏书质量。藏书数量与规模的确定,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标准:有的纯数量规定,如英国大学图书馆的最低标准为10万册;有的根据读者人数确定,如日本文部省规定,人文科学院每增加1千人须增加1万册藏书。有的结合流通率和读者满足率确定,如我国一些专家认为以满足率在80%左右,流通率在60-10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2确定合理的藏书增长率,做好新书入藏和滞书剔除工作。3把准核心书刊的入藏,控制藏书数量和藏书质量。据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的调查分析,它藏书250万册,其中5%就能满足读者需求的95%,如要做到100%的满足的话,则要增加4750万册藏书。可见,如果能把准核心书刊的入藏,会真正做到控制藏书数量,提高藏书质量。4改善服务,加强技术装备,提高信息资源可获取能力。5加强协调与合作,加速文献资源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化进程,真正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9 信息资源的评估方法:定性经验法1. 直接观测法:对馆藏规模、范围、文献外形状况及储藏、保护、修补与更新情况等有个大概了解,并与其他图书馆比较得出评价结果。这种方法简便迅速,但凭印象评价,往往带有偏见,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 用户评议法:搜集读者的反馈信息进行藏书评价。这种方法能直接获得藏书的需求信息,但评价结果往往是零碎、消极的,主观性强。定量分析法:1. 统计分析法:利用手工方式或计算机进行统计数据的收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2书目分析法:将馆藏文献与核心书目、标准书目或权威馆藏书目进行核对分析,比较其在文献品种、数量、语种等方面的收藏差异。3. 引文分析法:利用收藏书刊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进行藏书评价。由于引文化计量比较可靠,不仅可检测过去的文献收藏情况,而且可以预测书刊的未来需求情况。4. 馆藏信息资源结构分析法:依靠各部分馆藏信息资源的构成比例来进行藏书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