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华夏之音》之“民歌篇”教案铝城一中崔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鉴赏

《多彩的华夏之音》之“民歌篇”教学设计

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

崔丹

《多彩的华夏之音》之“民歌篇”教案

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崔丹

教材:花城出版社的普高实验教材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之“民歌篇”。

新课程的教学追求:

“不是教教材,而是教能力。”

“不求回答最好,只求人人思考。”

“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要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材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瑰宝。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以花为立足点,使学生借此了解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使学生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2、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能够感受民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并作出简单的表述和评价。

3、能够熟悉一些民歌的主题,大致能分辨出各地、各民族的民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以“花”为主题的民歌,使学生借此了解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民歌的音乐风格表现和形成的因素。

四、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流行音乐得要素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听”“唱”来体验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民歌特点。

五、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视听、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六、课前准备:

明确地指引学生查询有关民歌的资料;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让学生展示交流,及时地进行总结与补充。

〔设计意图〕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搜寻、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给同学们演唱三首不同地区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同学们分辨出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师:这些歌曲深受人们喜爱,因为民歌能表达情意, 它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通过他们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文化。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现在咱们一起领略其他地区民歌的风采。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民歌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参与,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流行音乐视频片段:周艳泓的《又见茉莉花》,

提问:大家熟悉这首流行歌曲吗?采用什么地区的民歌改编而成的?

这首流行歌曲是中国江南民歌《茉莉花》改编而成,在奥运会的世界舞台上,张艺谋用《茉莉花》作为主旋律背景音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演唱一下这首旋律优美的茉莉花。

〔设计意图〕选择这首通俗歌曲《又见茉莉花》,目的是体现新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2、对比听赏江苏和河北两首民歌《茉莉花》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另外一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请同学们用心聆听、体验,引导学生思考:

①共同探讨两首《茉莉花》在旋律、节奏、风格上有何特点?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特点:曲调细腻优美,婉转抒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

河北民歌《茉莉花》:明快、刚直、热情、爽朗,体现了河北人民豪爽的风格。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那?讨论探究:南北民歌风格的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听听、唱唱、谈谈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去探讨南北民歌风格的特点会更有兴趣、有话可说。

总结交流成果(表一)

〔设计意图〕

选择这两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但由于语言音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地方特色,学生在短暂的时空中领悟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

3、我们中华民族的本色就是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花”是中国民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两首以”花”为题材的民歌,借此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①聆听民歌《槐花几时开》(晨曲)——有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感情的

A、是否听出来是那个地方的民歌?(四川地区)

衬字“啥”、“啥子”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

B、用方言朗诵歌词,尝试用四川方言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演唱,结合歌曲的润腔方式、方言特征、衬词等体会音乐的浓烈的地方色彩。

C、探究歌曲在歌词、节奏、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②聆听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河煌花儿)——有以”花“为体裁的

A、探究:这首歌曲风格、节奏特点、演唱方法有什么特点?(提示:在欣赏这个民歌的时候,特别注意旋律、节奏、歌词。)

青海一带汉族方言演唱,旋律高亢,辽阔,节奏自由,气息悠长,真假声交替演唱,情感表达直接,语言富有哲理。

B、讨论:为什么北方民歌比较高亢呢?

北方人性格直爽,尤其是大西北,人们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习惯决定了这一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音乐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探讨,让学生在体验中,能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活动。

C、探究:上面欣赏到的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演唱的。那么什么是民歌的精髓呢?

——语言是民歌的精髓.当地的民歌一定要用当地方言演唱,这样的民歌才是原滋原味,原生态的民歌。

(三)、课堂探究:

1、通过学习,谈谈民歌的音乐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风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根据听赏、比较、学生就近自愿组合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