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
![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a2ea3f79e31433239689364.png)
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中,腰部的搬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是:改变突出与神经根的位置;松解神经根与椎间盘或周围组织的粘连;整复由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而引起的椎小关节紊乱;松弛肌肉痉挛等。
在极少数的病例中,通过搬法的治疗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部分或全部的回纳。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必须辨证施治,要根据间盘突出的程度和间盘退变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决定搬法的力量轻重、操作时缓急、活动幅度大小等。
腰部的搬法很多,可分为旋转复位搬法、斜搬法、后搬法等,因其作用机理基本相同,而且常联合应用,因此现不予区分是哪一种搬法。
一般说来椎间盘退变是较为缓慢的过程,而症状出现的轻重缓急与突出的程度不完全成正比,而与由于突出物产生的对脊神经根及窦椎神经的物理和化学性的刺激直接的关系。
依据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膨隆、突出、脱出等。
就其临床表现的症状来说,突出物的大小并不标志着症状的轻重,而临床表现对推拿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体会到,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将腰椎间盘分为二大类:急性期、慢性期;其中急性期又可以分成重症、轻症型;慢性期又可以分成轻症型、迁延型、重症型。
此种分法使搬法的应用有法可依。
急性期的患者为突然发病或突然症状加重,轻症型虽然发病较急,但症状较劲轻过短期的治疗(2周内)症状基本缓解;而重症型则为突然发病或1~2日即症状非常严重,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2周以上)症状减轻或基本缓解。
在急性期时,椎间盘是由于突然的突出增大等造成了神经根压迫聚然加剧,导致神经根受损水肿而产生突发腰痛腿病。
此期的搬法治疗主要以解除神经根水肿,防止神经根粘连为主,对于轻症型可产生良好的效果,搬法治疗之后即有症状减轻过半的感觉;而重症型搬法过重,则可增加病人的痛觉,使腰腿病加重,应当先行轻柔的搬法促进水肿的吸收,待症状轻到可耐受搬法时,方可加大搬法的力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a3609e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0.png)
人类对椎间盘的认识历程
国内1946年骨科先辈方先之教授,开展了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于1952年在外科学报 发表了《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附临床病案 报告47例》,首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检查、诊断,治疗、手术及随访,作了较详尽 的介绍。此后,国内对此症的认识有了较大的 提高,手术得到了较普遍的开展。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纤维环的功能 纤维环是一个围绕髓核的纤维弹性环,构成椎 间盘外围的部分。纤维环的纤维紧密地分层排 列。有5种主要的功能: 1.纤维环的强度及纤维环在骺环和软骨盘的附着 点的坚实性,使上,下两椎体互相连结,保持 脊柱在运动时的稳定性。 2.由于纤维环的少许弹性和纤维环纤维的特殊分 层排列方向,使每个脊椎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纤维环的功能
3.纤维环本身如一厚的韧带组织,在脊柱的前纵 韧带和后纵韧带加强下,限制了脊柱的前屈、 后伸、侧颐和旋转运动。
4.保存髓核组织的液体成分。维持髓核组织的位 置和形状。
5.吸收振荡:这是纤维环的最重要功能。髓核在 受压力的、情况下,形态可轻度变扁,并将所 受的压力均匀地分布于纤维环各部分,使纤维 环纤维轻度延长。当整个脊柱的纤维环均发生 此。改变时,脊柱所受突然的力即被纤维环吸 收。
病因病机
一.内因
2.椎间盘的退变和发育上的缺陷:椎间盘随年 龄的增长,可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至30岁以后, 退变明显开始,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的机会增 多,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力的挤压、牵 拉和扭转应力,因而容易使椎间盘发生脱水、 纤维化、萎缩、弹力下降,致脊柱内外力学平 衡失调,稳定性下降,最后因外伤、劳损、受 寒等外因导致纤维环由内向外破裂。这是本病 发生的主要原因。
说明本病由外伤引起,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 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的 症状基本相似。
腰椎间盘突出症(zyg)
![腰椎间盘突出症(zyg)](https://img.taocdn.com/s3/m/873d9999ec3a87c24028c448.png)
一、解剖
L3及L4神经根自相应椎体上 1/3或中1/3水平出硬膜囊, 在椎管内不与同序数椎间盘接 触。 L5神经根自L4/5椎间盘水 平或其上缘出硬膜囊。 S1神经根自L5S1椎间盘上 缘或L5椎体下1/3出硬膜囊。
LDP压迫下位神经根,L4/5
、L5S1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游离 时可影响下两个神经根。
五、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出 骨盆,梨状肌病变引起坐骨神经痛。臀中 部可触及条索硬物,髋关节内收内旋受限 并加重腿痛。 劳损:腰肌劳损可有腰痛、直腿抬高受 限,一般无放射痛及皮肤感觉、肌力变化 。常与剧烈活动、劳累、天气变化有关。
六、治疗
保守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
软骨终板破裂。
职业:汽车驾驶员、举重运动员、从事强力劳动者, 椎间盘内压力长期较大,退变快。 妊娠:后纵韧带松弛导致椎间盘突出。 发育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腰骶部小关节不对
称。
肥胖:自身体重过大,椎间盘压力较大。 遗传:非洲黑人、印第安人、爱基斯摩人发病率报道 较低。
一、病理变化
突出前期:髓核碎裂、纤维环变薄变软。 突出期: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突出,刺激、 压迫椎管内神经组织。 突出晚期:突出物纤维化、钙化;椎间隙变 窄、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骨赘形成;后纵韧 带增厚、骨化;关节突退变;黄韧带增厚;继 发腰型:纤维环部分破 裂,表层完整,突出物多 呈半球形隆起,一般无临 床症状
突出型:髓核隆起较大,纤维环表层很薄,产生临床症状
。
脱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由裂口突出,位于后纵韧 带下。
游离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由裂口脱出,游离于后纵
韧带之下,或穿过韧带进入椎管。
二、分型—按突出位置
手术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20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688f0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b.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2024腰椎间盘突出症(1.DH)是骨科常见病,也是导致腰腿疼痛的王要原因。
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化后,受到外力影响,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使得播核和软骨终板向外突出,进而剌激或压迫到窦椎神经和神经根,从而引发以腰腿馋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临床以1.4~1.5和1.5-S1之间突出最多C病因1、椎间盘退变:是1.DH最根本的原因,由于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的应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退变的基础上,劳损积累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发生破裂,幅核、纤维环甚至终板向后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产生症状;2、损伤:体力劳动、久坐久蹲、驾驶、体育运动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椎间盘退变最主要的原因,故本病与职业有一定的关系;3、腰低椎先天性异常:腰椎艇化、艇椎腰化及关节突不对称等腰做部先天发育异常,使腰椎承受异常压力,均会增加椎间盘的损害;4、遗传因素:有色人种本病发病率较低,小于20岁的肯少年患者中约32%的阳性家族史;5、其他因素:吸烟、妊娠、肥胖等也会导致出现1.DH。
分型根据其突出程度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治疗方法可做如下分型:1、膨出型:纤维环有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此时就核因压力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类型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曲核突向椎管,但后纵韧带仍然完整;此型常需手术治疗;3、脱出型:髓核穿破后纵韧带,形同菜花状,但其根部仍然在椎间隙内;筋手术治疗;4、游离型:大块惭核蛆织穿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完全突入椎管,与原间盘脱离;需手术治疗;5、SChmOrI结节及经骨突出型:前者指微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后者是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管通道向前纵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游离骨块。
这两型临床上无神经症状,无需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1、症状:(1)腰痛: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刺激「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导致;(2)坐竹神经将:多为逐渐发生,势痛为放射性,由臂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在高位椎间盘突出时(1.2~1.3,1.3-1.4),可压迫相应的上腰段神经根,从而出现大腿前内侧或腹股沟区痒痛;(3)间歇性跛行:患者在行走过程中,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会逐渐感到腰背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加剧。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f02c729581b6bd97e19ea0c.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何海军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是因椎间盘的蜕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它的发病率与各种因素有关,占门诊下腰痛的 10-15% ,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 25-40% 。
男女的发病率相差比较大,一般认为是 7~12 : 1 ,可能与和男性劳动强度大有关系。
发病年龄主要见于青壮年,其中 80% 以上分布与 20-40 岁之间。
它发病的部位可见于腰椎的各个节段,但以 L 4-5 最为多见,大概占 60% 左右。
L5-S1 占到 30-40% ,其它的分布在 L3-4 或者以上节段,其中同时两节突出者占 5-10% 。
二、历史回顾有史记载以来,人类就受到腰腿痛的烦扰。
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归罪于魔鬼在作怪。
后来古希腊人认识到下腰痛症状系由疾病引起,并以休息和按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到公元 15 世纪才明确地描述了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到公元 18 世纪提出这种疼痛是由坐骨神经引起的。
三、解剖概要椎间盘的构成由上、下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三部分组成。
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其中腰部最大,颈部次之,胸部最小。
软骨终板上下各一,它的平均厚度大概是 1mm 。
作用主要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
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产生吸收的现象,防止髓核突入椎体。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
纤维环可以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
纤维环的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 2 倍。
纤维环比较坚固,它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髓核是脊索残余的组织,黑白色,它的水份含量可以占髓核总量的 75-90% 。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软骨组织所替代,各种成份组结合使髓核形成立体网状角状结构。
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以变成扁平。
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_百度百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_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a3123c10cc7931b765ce1569.png)
分类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四、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腰穿
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 六、其它
1、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下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 2、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症状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目录
基本概述简介
定义
分类
发病人群
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病因
临床诊断症状诊断
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治疗药物治疗
中医膏穴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之磁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e65ee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d.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腰椎间盘发病者仅占5%-22%。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具有腰扭伤和/或腰痛病史,以后腰痛可缓解,而下肢痛明显,或两者同时存在.腹压增高时下肢痛加剧,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卧床不起翻身困难。
较多患者疼痛可反复发作,并伴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且发作间隔时间缩短。
同时可伴有小腿麻木感。
突出物大且中为中央型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痛。
【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
2、体征(1)腰椎曲度异常,:见为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或有侧弯畸形,反侧突的强制动作加重下肢痛症状,(2)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或向患侧侧屈活动明显受限,强制活动时可加重疼痛症状。
(3)压痛与放射痛,深压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体棘突旁时,局部有明显疼痛并可伴有放射性痛。
(4)直腿抬高试验和/或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疼痛消失,再被动背曲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反射痛者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5)屈颈实验与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L2-4神经张力增加。
(7)运动和感觉异常: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张力减低,足拇背伸肌力减弱;病程较长者,常有足背肌萎缩;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皮肤感觉在初期为感觉过敏,以后会迟钝或消失,改变区域与受累神经根相关。
(8)腱反射改变:L5-S1神经根受压时,跟腱反射迟钝或消失;L3-4神经根受压时,膝反射迟钝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1)CT:可见椎间盘髓核向后、侧方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
同时可显示是否有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
(2)MRI:可显示椎间盘髓核突出及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等情况,同时可鉴别有有无马尾肿瘤椎管狭窄等其他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 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 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b9d453ccc1755270722089e.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1 诊断标准:(1)多数病人有腰部外伤或慢性损伤史;(2)下腰部疼痛或腰痛伴有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时轻时重;(3)脊柱姿态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4)病变棘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的放射痛;(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6)患侧腰5或骶1神经根性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7)腰椎平片和CT检查提示。
⒉证候分类及辩证治疗2·1 气滞血淤 证候特点:多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多有固定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淤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止痛。
处方:立安散(《伤科汇纂》)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元胡、肉桂、茴香、杜仲、乳香、没药、丹参、桃仁、苏木各10 g,三七6 g (研细冲服)、川芎8g、木香5 g等。
按语:腰脊损伤,淤血阻滞,气血失畅,故腰部剧痛,痛有定处。
舌质紫暗,脉涩均为淤血之症。
方中当归、元胡、肉桂通行气血止痛;木香、茴香行气止痛;当归、桃仁、苏木、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有活血化淤,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2·2 风寒湿痹 证候特点:多无明显外伤史。
多说不出发病原因,系逐渐感到腰腿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时向下肢放射,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
处方:皂独附姜汤加减。
常用药物:皂刺、薏苡仁各30 g、姜黄、苍术、桑寄生各15 g,独活、制附子、防己、牛膝、地龙、土鳖虫、川续断各10g,肉桂6g等。
按语: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寒湿留着腰部,寒主收引,湿性凝滞,故腰腿重着,转侧不利。
苔白腻,脉沉缓均为寒湿留着之象。
本方以皂刺为主,具有良好的通经活络止痛作用;制附子、独活、肉桂、姜黄、苍术等可温阳散寒、祛风通络;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牛膝、地龙、土鳖虫祛风活络,通痹止痛;薏苡仁、防己健脾除湿。
10腰椎间盘突出症
![10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f276ff2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8.png)
10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
发病率约占门诊腰腿痛的15%。
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
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突出最多。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很早就有论述。
如《素问·刺腰痛篇》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说明本病由外伤引起,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
这与西医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冉的症状基本相似。
【解剖生理】椎间盘是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除第13颈椎之间,慨椎和尾椎之间无椎间盘外,其余椎体之间均存在,成人共有椎间盘23个(图5-8)。
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随年龄的增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髓核的变性从20岁后即开始,20~30岁之间施展阐发为形状逐渐模糊,与纤维环之间分界不清;30岁以后随着水分吸收的加快髓核逐渐出现纤维化,50岁以后可退变为纤维软骨。
【病因病机】(一)内因1.解剖结构的因素:腰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纵贯脊柱的全长,加强了纤维环的后面,但自第1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宽度只有原来的一半。
腰骶部是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纵韧带的变窄,造成了自然结构的弱点,使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
2.椎间盘的退变和发育上的缺陷:椎间盘随年龄的增长,可有不同水平的退变。
至30岁以后,退变明显开始,由于负重和脊柱活动的机会增多,椎间盘常常受到来自各方面力的挤压、牵拉和扭转应力,因而容易使椎间盘发生脱水、纤维化、萎缩、弹力降落,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稳定性降落,最后因外伤、劳损、受寒等外因导致纤维环由内向外破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a67de0cb240c844769eaee34.png)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
5.体位保护
下床:双上肢用力撑起,重心缓慢移向床边, 一侧下肢着地后,再移另一下肢,手扶床头站起; 坐位:腰部挺直,椅子高度以脚能垫地为宜。 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 下垫踏板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
卧位:
仰卧时,腰部另加一薄垫,双下肢下方垫软枕, 使双髋、双膝微屈保持一定的屈曲; 俯卧时,则床垫要平,避免腰部过度后伸; 侧卧时,屈膝屈髋,胸前抱枕,两腿夹枕芯。
腰椎间盘突出病理分型
膨 出 型 突 出 型
脱 出 型
游 离 型
腰椎间盘突出的易发人群
(1)年龄:好发于青壮年 (2)性别:多见于男性, 男女比例约2∶1 (3)体型:过于肥胖或瘦弱者 (4)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工人,久坐的脑力劳 动者,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 纺织工人等 (5)个别时期的女性:产前、产后及更年期 (6)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 (7)吸烟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
方式
先简单后复杂,先小幅度后大幅度,
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 时间由短到
长,频率又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锻炼以腰部肌肉无酸痛为适度。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
1. 直腿抬高: 仰卧床上,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足 背伸往上抬,左右交替15-30/次。练习 一段时间后,力量提高了,可改为坐位 练习。
(5)跳绳:跳跃的动作可以强化肌肉力量, 增强运动的协调感和平衡能力。
(6)自行车:骑自行车可加强身体的平衡感。锻 炼用的自行车应选择骑上后上身姿势自然 舒展的普通型自行车,车座的高度以脚底 能平稳着地为好。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
目的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锻炼脊柱两侧的肌肉韧带,可延缓腰椎劳损退变, 更好的预防椎间盘突出的复发与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658471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c.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腰部疾患,腰椎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椎体起支撑、连接和缓冲作用,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凸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和游离型,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7:3,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麻木、间歇性跛行、肌瘫痪等症状,可通过CT和MRI诊断,经手术治疗。
二、临床表现:(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
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1、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2、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350e6c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9.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33/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特殊检验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对椎间盘 突出诊疗准确率为80%~92%。在CT图像上 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 或为软组织肿块影(如突出物钙化,则可 显示异常钙化影),以及神经根鞘和硬膜 囊受突出物挤压移位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31/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特殊检验
X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32/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特殊检验
造影检验:有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硬 膜外造影、椎静脉造影和腰骶神经根造影。 因各种造影方法存在一定缺点,且当前局 部CT及MR检验较广泛应用,造影检验已不 作为常规检验。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在上述直腿抬高试验同一高度,再将 踝关节用力被动背屈,使受累神经根深入受牵拉,如神经 根放射痛更为加剧,即为阳性。
健腿抬高试验:当健侧下肢直腿抬高时引发患肢放射痛为 阳性。当椎间盘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内前方时(根腋型), 即可加重受累神经根压迫而出现患肢放射痛。如椎间盘突 出物位于神经根外前方(根肩型),此试验为阴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25/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体格检验
仰卧挺腹试验:其机制为脑脊液和椎管内 压力增高,加重了对神经根压迫,因而出 现放射性下肢痛。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髋和膝关 节完全伸直,将下肢抬起使髋关节过伸, 如出现患肢大腿前方放射痛为阳性。在腰 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症可为阳性,腰4/5 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此试验为阴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20/75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
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08e7187f12d2af90242e6ff.png)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主攻病种临床诊疗方案腰痛病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目录一诊断 (1)二中医治疗方案 (2)三中医治疗效果 (10)四中医治疗难点 (13)五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对应思路 (13)腰痛病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腰痛病是在肝肾亏损的基础上,因风寒湿及热邪侵袭、劳损等诱因,引起腰腿经脉痹阻,临床以腰腿窜痛、麻木为主症,具有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从病理上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
临床以或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或跛行、或二便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或兼见一、二,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其次是腰3~4间隙。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证候分类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3、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 的腰椎间盘可压迫2、3、4 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疼痛。
精品PPT
精品PPT
临床表现
4、间歇性破行 由于腰及 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 重所致。多出现在腰椎间 盘突出症继发腰椎管狭窄, 或原发性腰椎管狭窄的表 现。行走时腰椎管内受阻 的丛静脉逐渐扩张,加重 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引起 缺氧而引起。
精品PPT
精品PPT
临床表现
5、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若健侧 直腿抬高活动诱发患侧坐骨神经痛, 表明有椎间盘较大的中央型突出或 为腋下型突出,肩上型突出常呈阳 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部 椎间盘突出症的阳性体征。患者俯 卧,膝关节完全屈曲,足跟触及臀 部,后伸髋关节,则L2-L4神经根 张力增加,股神经受牵拉,患者感 觉到腹股沟及大腿前方疼痛者为阳 性。
临床表现
5、马尾综合征 主要表现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巨大突出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 出现严重的双侧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经痛、会阴区 麻木、排尿排便不利、双下肢的不全瘫痪等。 6、其他 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现发凉、尾骨痛、小 腿水肿等。
精品PPT
二、体征
1、腰部畸形
由于髓核向 后突出,腰部 被动前屈可缓 解神经根所受 的压迫,腰椎 侧屈发生较晚。
精品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
精品PPT
精品PPT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 症状,也是早期症状,以持续 性钝痛为多见,也有腰痛急性 发作,呈痉挛性剧痛,难以活 动,各种活动均受影响。
2、坐骨神经痛 由于50%的腰 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及 L5/S1椎间隙,故多有坐骨神 经痛。疼痛多为钝痛,并逐渐 加重,呈发射痛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 裂髓核突出症。是在椎 间盘发生退行变之后, 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 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化 学性刺激和机械性压迫 相应的神经根、脊髓或 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 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经 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病
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念
精品PPT
精品PPT
概况
2、发病率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 动者,农村基层地区发病 率较高, 发病年龄 20~40 岁,男性多于女 性,约 6~8:1。在我国腰腿痛门 诊中大约10%-15%的患者被诊断为腰突症,因腰 腿痛收治住院患者中诊断该病的病例大约占25%40%,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突症 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精品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与 治疗
精品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病率高
诊断和治疗上 鱼龙混杂
1983年 Denis提出 脊柱三柱理 论: 前柱(A )椎体
和椎间盘的前
2/3
中柱(M)椎体
和椎间盘的后
1/3
后柱(P)关节突
后方的椎弓,包 括椎板、横突、 棘突
脊柱三柱理论
精品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
1、病因
病因病机
精品PPT
(1)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髓核脱 水、韧带松弛) (2)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 腰骶部持续震动),风寒侵袭。 (3)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吸烟、饮 酒、妊娠等。 (4)精神心理社会。
2、病机
病因病机
精品PPT
机械性刺激
化学性无菌性炎症
(压迫、牵张)
自身免疫反应
\
/ ( 髓核突出)
椎间盘 与神经根 的关系
精品PPT
解剖结构
腰 椎 解 剖 结 构
精品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精品PPT
解剖结构
2、腰椎间盘的结构
髓核 纤维环
精品PPT
解剖结构
精品PPT
棘突
髓核 纤维环
精品PPT
解剖结构
3、韧带
a.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 伸 b.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 屈 c.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 限过屈 d.棘间韧带 e.棘上韧带 f.横突间韧带
临床表现
7、屈颈试验阳性 头颈部被动前屈, 使硬膜囊向头侧移 动,牵张作用使神 经根受压加剧,而 引起受累的神经痛 者为阳性。
精品PPT
临床表现
8、腱反射异常 腱反射减弱说明L5、 S1神经根受压。
精品PPT
膝反射
跟腱反射
精品PPT
临床表现
9、皮肤感觉异常 突出的腰 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会出现相应 的神经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 退或麻木。 10、肌力减弱 L3/L4椎间盘 突出,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 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L4/L5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 受累时,腓肠肌肌力减弱,趾伸肌肌力减弱;L5/S1椎间盘突 出,骶神经受累时,足跖屈力减弱,病程久者常有足背 伸肌群萎缩。
临床表现
根据体征推算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感觉
第5腰椎、第1骶椎 第4、5腰椎间隙
间隙
(腰5神经根)
(骶1神经根)
小腿后侧改变
小腿外侧改变
第3、4腰椎间隙 (腰4神经根)
大腿前部改变
精品PPT
运动 反射
踝趾屈力减弱 踝背伸力及拇趾背 伸膝力量减弱 伸力减弱
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膝、踝反射均存在 膝跳射减弱或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
由上述解剖结构决定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和腰5/ 骶1层面的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且突出部位多在 椎间盘的后部后纵韧带外侧,椎间盘的突出物主要压 迫在此处或即将传出硬膜囊的下一节段的神经根。如 突出物较大或突出偏内时,也可压迫硬膜囊内的再下 一条神经根,使两条神经根同时受压。
神经根内损伤
(缺血、水肿、纤维化及脱髓鞘)
↓
神经功能改变
/
\
神经功能减低
神经根痛敏-疼痛
(肌肉无力、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
保护性腰 肌紧张,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慢 性期主要以腰部前屈和向患侧侧屈 受限明显,强制弯曲时加重放射痛。
3、椎旁压叩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 痛 腰椎间隙棘突旁有深压痛,压 痛点对诊断定位有重要意义。
精品PPT
临床表现
4、直腿抬高试 验及加强试验阳 性 直腿抬高30 度以下为强阳性, 40~50度为中等 阳性,60度以上 为弱阳性。
精品PPT
概况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椎间盘突出症 属于中医“腰痛 症”、“痹症”、 “痿证”的范畴。 《素问·逆调论》曰: “营气虚则不仁, 卫气虚则不用,营 卫俱虚,则不仁而 不用。”肝肾不足, 气血两虚,邪气深 伏,治当搜风祛湿, 以止痹痛;益肝肾,气血,扶正祛邪。 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