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综合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寿花西花蓟马综合防 治指南
制作人:小徐 时 间:2020年5月31日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引言
病虫害是长寿花的主要危害因素,它能使长寿花的品质 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长寿花的商品价值和观赏性能。 下面我主要讲西花蓟马在长寿花上的危害及防治。
目录
01. 西花蓟马 02. 凤仙花坏死病毒 03. 西花蓟马综合防治
01 西花蓟马
感谢各位老师指正!
凤仙花坏死病毒
分类学地位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属于番茄斑萎病毒属 (Tospovirus)的重要成员之一。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 分类系统,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 属于单分子负 链 RNA 病毒目(Mononegavirales)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INSV 是该属继番茄 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 )发现之后所报道的第二种病毒,于 1992 年被确认命名为 INSV,致死温度为 40-60℃,体外存活期 2-5h。
防治措施
物理防止
信息素引诱
防治措施
物理防止
引诱剂诱杀
引诱剂诱杀利用西花蓟马借助植物气味寻找寄主的特性,将烟碱 乙酸酯和苯甲醛混合制成引诱剂置于棚内,可准确预测西花蓟马 的发生及危害时期,并能大量诱 杀成虫。将茴香醛与上述两种化 合物混合后制成粘板,防治大棚西花蓟马的效果良好。
防治措施
物理防止
2000-3000倍茎叶喷雾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氟啶虫胺腈
2500-3000倍茎叶喷雾
在各种防治措施中生物防治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且受到的 制约因素很多,因为生物防治本身也是生物,所以有一定的 局限性,因此生物防治实行起来有一定难度,还需进一步探 索。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西花蓟马
分类学地位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属于缨翅目 (Thysanoptera)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 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又名苜蓿蓟马,英文名为 Western flower thrips 或 alaflafthrips,是一种世界著名的危险性害虫。 1996年,我国农业部将西花蓟马列为检疫性害虫。
西花蓟马
生物学特征
通常有两性:雄虫一般比雌虫小,色较浅。 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或者两者交替发生。 卵生 :卵肾型、不透明,非常小,27.2℃产卵最多。空气湿度是影响卵发育的重
要因子,干燥的空气很容易使卵脱水,从而导致死亡,每头雌性西花蓟马平均产 卵 200 粒左右。 过渐变态 :属于过渐变态类,整个发育期包括卵、若虫(1 龄和 2 龄)、蛹(前蛹 和伪蛹)、成虫四个阶段。 食性:植食性,寄主广。
棚周围喷施蓟马趋避剂
利用刺激性较大的药剂喷施在大棚外围棚膜及周边, 利用刺激性气味趋避蓟马,同时杀死部分蓟马。
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正在捕食的花蝽若虫
正在捕食的食蚜蝇幼虫
天敌的释放
释放天敌应掌握在害虫发生初期,一旦 害虫出现即开始释放。
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真菌和线虫
西花蓟马的预蛹和蛹一般生活在基质或土壤中,釆用土壤施用线虫,其中异小杆线 虫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P88 使西花蓟马数量下降 38%,该线虫能从更深层的 土壤中搜索到西花蓟马的预蛹 和蛹。寄生性线虫TTiripinema mcAZeuwdi能在西花蓟 马 入土前侵染,首先线虫进入若虫的表皮后进入血淋巴并产 卵,若虫取食西花蓟马 腹部体液,成熟后钻入其肠道,通过粪便排出。线虫同样能够阻止或降低西花蓟马产 卵。在西 花蓟马化蛹前施用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制剂可导致害虫74.5%和 71.1%的死亡率。
西花蓟马
寄主范围
西花蓟马属于杂食性害虫,其寄主范围非常广。寄主涉及花卉、果树、蔬菜 和其他农作物的60多个科500多种植物网。随着西花蓟马种群 在我国的不断扩 散,其寄主范围也在持续扩大,有些种类 还尚未正式列入有关研究报告。根据 西花蓟马的生活习性分析,在其分布区内,几乎所有观赏花卉及蔬菜均有可能 成为其寄主。对于不同种类的寄主植物,西花蓟马虽有喜好程度的差别,但均 能生存且具有相当强的繁殖能力。
02 凤仙花坏死病毒
凤仙花坏死病毒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是一种能够引起多种农业 和园艺观赏作物严重病害的植物病毒,该病毒主要依靠蓟马传播,其中西花蓟 马是最重要的传播介,西花蓟马一龄若虫获毒24h的平均获毒率为93.3%,成虫 平均传毒率为80%, 最小获毒时间为30min,传毒率随获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当获毒48h,传毒率达到100%;INSV在西花蓟马体内呈指数级扩增,到成虫浓 度达最大,但成虫体内的INSV 病毒不传给子代;
INSV 也可以通过汁液传播,因此在实验条件下可以进行机械摩檫接 种。
凤仙花坏死病毒
蓟马获毒与传毒过程
当西花蓟马若虫取食患病植株的过程中,病毒将会进入若虫体内,病毒在西花蓟 马若虫体内进行增殖。当若虫发育到成虫后迁移到其他植株,通过对健康植株 的取食危害来传播植物病毒,使新的植株患病。只有若虫能获毒,尤其是 1 龄 若虫获毒能力最强,获毒能力随若虫的发育而降低,如当 1 龄若虫获毒,则有 47%的成虫能传播病毒;而如果是 2 龄若虫取食病毒感染的植物, 则只有 12% 的成虫获得病毒,若虫获毒时间需 15min。西花蓟马若虫获毒后不能立即传毒, 病毒需在若虫体内进行复制以及体液循环,该过程需要约 3-10d。2 龄以后的 若虫开始传毒,但大多数传毒是由带毒若虫发育而成的成虫取食传毒。西花蓟 马传毒时间可保持 22-30d,但不能经卵传至后代。
成虫产卵和危害。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人工隔离
西花蓟马成虫可通过门及通风口进 入温室,温室工作人员应做 到随手关门,同时给通风口安装防虫网,防虫网网眼越小,防 西花蓟马的能力就越强,禁止工作人员穿蓝色和黄色衣服进出 大棚。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银膜驱避
棚门口贴银膜,银膜表面具有强力的 反射紫外线的功能,可以有效趋避蓟 马。
防治措施
加强检疫
加强外来盆栽和苗木的检疫, 对来自疫区的种条和盆栽或其他有 关植物组织,要严格检疫,查清有无该 虫。切断、控制和消灭疫 源,严控传播途径,防止西花蓟马的传出和传入。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择种植抗病性强品种,如丽娜; 淘汰易感病品种,如佳人(如图 左半为丽娜品种报损少,右半为 佳人品种报损多)。
绿僵菌
昆虫病原线虫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西花蓟马成虫畏强光,一般喜欢在背光处或光线较弱时集中危害。因 此,在喷施常规触杀性药剂时在傍晚喷洒防治效果较好,或在药液中 加入适量白糖;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药剂一般用上两次就会产生抗 药性,所以用药防治时多种药剂轮换使用且不要一味的加大用药浓度, 避免造成虫害再猖獗。
防治措施
加强温室管理
大棚周围未硬化部分覆盖黑色地 布,防草的同时破坏蓟马的越冬、 越夏及入土化蛹的场所。
防治措施
物理防止
粘虫板诱杀
根据西花蓟马具有趋蓝色、黄色的习性
(监测表明对西花蓟马诱集效果最好的颜色是蓝色)将诱虫板悬挂于大棚内,高
度与植株持平,一方面可用于监测蓟马种 群发生动态,另一方面可诱杀成虫、减少
西花蓟马
生活习性
活动习性: 昼伏夜出,畏强光,成虫能飞善跳, 白天阳光充足时 多数隐藏在生长点和花, 少数在叶背, 极少数在叶面出现;
产卵习性: 卵散产于叶、花的薄壁组织中,有时也将卵产于花芽; 雌成虫需取食补充营养, 一般2天后才开始产卵;
趋嫩性:趋嫩性极强, 成虫多聚集在植株的上部, 并且隐蔽于幼 芽。
传播方式
西花蓟马远距离扩散主要依靠人为因素。种苗、花卉及其它农产品的调运,尤 其是切花运输及人工携带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其生存能力强,经过辗 转运销到外埠后西花蓟马仍能存活。另外,该害虫与很容易随风飘散,易随衣 服、运输工具等携带传播。
西花蓟马
为害特点
直接为害:以成虫、 若虫锉吸植株心叶、 嫩芽、 嫩叶、花和幼果汁液使被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吡丙醚
2000-3000倍茎叶喷雾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棚内熏蒸:锯末:硝氨:百菌清:敌敌畏=5:5:3:2,杀虫的同时也可防
治病原细菌和真菌。熏蒸与茎叶喷雾交替进行,一周一熏蒸一周 一喷雾。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乙基多杀菌素
2500-3000倍茎叶喷雾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溴氰虫酰胺
西花蓟马解剖镜下图
脉鬃
西花蓟马手绘图
锯状产卵器
西花蓟马
主要识别特征
体色:刚羽化的成虫颜色呈白
色,随着虫体生长,体色逐渐变 深,若虫体色为淡黄色,成虫体 色为黄褐色。
3-10
西花蓟马生活史
27℃下历期 约 1-3 天
蛹 期 天
在室内条件下雌虫存活 40-80 天,雄虫寿命较短,约为雌虫的一半
西花蓟马
凤仙花坏死病毒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出现失绿斑
发病中期:叶片出现失绿 同心轮文状病斑
凤仙花坏死病毒
为害症状
发病后期:病斑处黄褐 色枯萎病斑。
凤仙花坏死病毒
传播途径
INSV 在植株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介体蓟马,目前报道的,主要 由花蓟马属的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花蓟马(F. intonsa)和褐花 蓟马(F. fusca)3 中蓟马传播其中西花蓟马是最主要的传播介体。
西花蓟马
主要识别特征
体微小—小型,体长0.4-14mm,一般为1-2mm; 触角念珠状,6-9节,生有刚毛及感觉器,第3、4节的感觉器发达,呈孔状、
锥状、叉状或带状; 复眼发达,小眼面数目不多;单眼通常为3个,在头顶排列成三角形,无翅型
常缺单眼; 口器锉吸式,左右不对称; 前、后翅均狭长,边缘密生缨状长缘毛,翅脉退化,至多有2—3条纵脉, 无尾须,雌虫产卵器锯状
蓟马传播过程图
03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西花蓟马虫体较小、发育历期短、寄主广泛,常生活于 芽、花等隐蔽处,且昼伏 夜出,具有较高繁殖性,且卵产于植物组织中, 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难 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因此,对西花蓟马的防治,应 釆取 “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协调利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害株心叶不能张开花、 嫩梢、 嫩叶变小、 生长点萎缩而成丛生现象,植株生 长停滞。
间接为害:能传播多种病 害,其中最重要的是(Impatiens necrotic
spotvirus,INSV凤仙花坏死病毒)和番茄斑点萎薦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vims,TSWV),以上两种病毒病造成 的经济损失远近大于西花蓟马本身造成的危 害。而在长寿花上传播的为凤仙花坏死病毒。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提高植株抗病性,加强水肥管理 和使用植物免疫激活蛋白提高植株 抗病性
防治措施
加强温室管理
清楚大棚周围杂草,铲除西花蓟马的寄主; 大棚周围设置防虫网; 捡除棚内带病植株并销毁; 保持棚内卫生,每天下班前清扫,保证棚内无病残枝; 温室门口设置过渡间,进出温室不同时开两道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