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改良的特殊染色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内可有音响或交锁、跛行等,浅表关节发病时,偶有游离体被患者触知,疼痛有时颇剧,但休息时可减轻,往往伴有骨性关节炎的症状,患肢可有肌萎缩、运动受限及关节运动时的摩擦音等。

X线摄片多显示关节部位有多个圆形或卵圆形钙化影,边缘光滑,界限清楚,数量可多可少,直径多不超过5.0 cm,约半数病例合并有骨性关节炎的改变,有时游离体巨大而压迫附近骨质时可能出现压迫性侵蚀。

早期典型病例可因瘤体不含骨质,亦无钙质沉着,放射学表现可能正常,需要关节造影、MRI或关节镜检查才能明确。

该病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患病关节早期滑膜增厚,增生的绒毛突起形成软骨小体,呈白色、透明,质硬,其剖面可有大片状钙化斑及骨化区,结节周围有明显的包膜。

显微镜检可见滑膜内有无数不同发育阶段的软骨或软骨结节的化生灶,滑膜增生及其结缔组织化生形成软骨细胞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游离体可对关节软骨产生机械性损伤,导致软骨破坏,最终病变逐渐加重,形成骨性关节炎。

Milgram将本病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①活动性滑膜病变而无游离体;②过渡性病变,即同时有滑膜内病变及关节内游离体;③滑膜病变终止,但关节腔内有多数游离体。

依据中青年患者有上述慢性单关节非化脓性炎症表现,结合X线检查,不难作出诊断,但最后确诊必须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

本病宜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以游离体摘除术为主。

有学者建议行滑膜切除游离体摘除术。

笔者认为手术时应仔细检查滑膜,必要时送快速切片,观察滑膜病变是否属早期活动性病变。

如滑膜病变属活动期,应彻底切除滑膜;若并发骨性关节炎,应据并发病变的轻重而行其他手术。

近年应用关节镜(主要膝关节)进行诊断、灌洗、摘除游离体及切除滑膜,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恢复快等优越性。

但该病术后常有复发,在X线片中见到软骨体的再现或重新积聚,可再行手术摘除,一般预后较好。

[收稿日期] 2003-10-16
3种改良的特殊染色方法
江晓红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314000)
[关键词] 特殊染色法;改良染色法;分化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4)06-0812-02
特殊染色是病理诊断和病理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但由于其在染色过程中许多关键步骤都是凭经验操作,特别是分化过程更难以控制,造成了染色结果的不稳定。

对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反复实践,对某些特殊染色的过程加以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V an G ieson改良染色法
111 材料 Van G ieson液:饱和苦味酸水溶液(约1.22%) 150mL加1%酸性品红10mL,用前混合均匀。

112 方法 ①切片脱蜡至蒸馏水。

②苏木素深染10~15 min。

③Van G ieson液中染30s。

④蒸馏水洗。

⑤置60℃温箱中烘干,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2 Masson改良染色法
211 材料 ①丽春红酸性品红液:丽春红0.7g,酸性品红013g,蒸馏水99mL,冰醋酸1mL。

②1%磷钼酸水溶液:磷钼酸1g加蒸馏水至100mL。

③亮绿液:亮绿1g,冰醋酸1mL,蒸馏水99mL;④苯胺蓝液:苯胺蓝2g,醋酸2mL,蒸馏水98 mL。

212 方法 ①切片脱蜡至蒸馏水。

②苏木素染5~10min。

③盐酸酒精分化。

④流水蓝化,蒸馏水洗。

⑤丽春红酸性品红液中染5min。

⑥蒸馏水洗。

⑦1%磷钼酸中染2min。

⑧不用水洗直接入苯胺蓝液或亮绿3min。

⑨蒸馏水速洗。

⑩在60℃温箱中烘干,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3 抗酸菌苯酚碱性品红改良染色法
311 材料 ①碱性品红酒精液:碱性品红5g,无水酒精100mL;②5%苯酚水溶液:苯酚5mL(略加温溶解),蒸馏水95 mL;③苯酚碱性品红液:碱性品红酒精1mL,5%苯酚水溶液9mL混合。

312 方法 ①切片,二甲苯脱蜡,用95%和75%酒精分别速洗。

②蒸馏水洗。

③苯酚碱性品红液染15~30min。

④蒸馏水洗。

⑤2%硫酸水溶液分化至适当为止。

⑥水洗(苏木素浅染)。

⑦60℃温箱中烘干,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4 讨 论
3种改良特殊染色效果和未改良时相比,都有染色稳定、色泽鲜艳、重复性好的特点。

Van G ieson染色法中饱和苦味酸水溶液和1%酸性品红的比例是10∶1,目的是让酸性品红过染,用95%酒精分化,但在酒精脱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酸性品红的着色,造成每次染色结果不同,分化时间不好控制。

改良方法中减少了酸性品红的含量,当染色完成时,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红细胞黄色,红黄对比恰到好处,着色均匀。

为了不在脱水过程中破坏染色效果,故用温箱烘干的方法脱水。

Masson改良染色法与Van G ieson改良染色相似,缩短了苯胺蓝的染色时间,除去冰醋酸的分化步骤,用蒸馏水洗去多余的染液,不经酒精脱水,用温箱烘干、透明、封片。

结果胶原纤维蓝色(苯胺蓝复染)或绿色(亮绿复染),肌纤维、纤维素红色,红细胞橘红色,色泽比原方法更鲜艳,对比更清晰。

在抗酸菌染色中,原方法使用汽油、松节油脱蜡,目的是不用经过酒精,避免高浓度酒精破坏菌体内的脂质。

但一般病理科很少准备汽油和松节油,而且要经常更换,(下转第823页)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抢救护理体会
闫玉杰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河南平舆463400)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R5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4)06-0823-01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临床病情危重,病势凶险,并发症及病死率高。

1998—2001年笔者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5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有关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者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15~58岁。

口服中毒占85%,剂量最小15mL,最大450mL;皮肤吸收中毒占15%。

甲胺磷中毒5例,乐果中毒10例,敌敌畏中毒7例,敌百虫中毒1例,3911中毒10例,105中毒2例。

112 抢救方法
11211 皮肤、毛发的处理 迅速脱去中毒患者身上被农药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擦洗全身,特别要洗净患者颜面、后颈和接触农药的双手、指甲、指缝,并用温水冲洗头发。

11212 变换体位法洗胃 洗胃是否及时、彻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笔者采用变换体位法洗胃,先注入洗胃液(毒物不明时用清水)200~250mL,吸出后再注入洗胃液200~250mL,用此法灌洗数次后,将患者翻至右侧卧位,依上法灌洗数次,再将患者翻回原位继续灌洗,以抽出液无味为止,洗胃时间一般为0.5~1h。

此法可使胃黏膜皱襞得到充分彻底的清洗。

11213 阿托品的应用 因服药量及每个人对阿托品敏感程度不同,故要及时、足量反复多次给予阿托品,以达到最佳的个体化给药量,既要预防阿托品不足,又要避免阿托品中毒。

11214 放血输血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常在迅速扩容纠正低血压后,放血200mL/次,同时输入等量新鲜血。

2 结 果
35例患者中,34例7~20d治愈,死亡1例。

3 护 理
311 做好早期监护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情况、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每小时出入量及24h出入量,及时抽血化验,了解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情况。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12 饮食护理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饮食的重要性,取得积极配合,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制定食谱。

食物要以易消化、高营养、保护消化道黏膜为原则。

一切食物都要切得极碎极细,并炖烂煮软,但维生素损失较多,故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汁、鲜果汁、菜汁,进食保护消化道黏膜的食物如奶粉、豆汁、鸡蛋、葡萄糖粉等,热量不小于8400kJ,多次给予,由少量到半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肉类应炖烂喝汤。

对昏迷者可鼻饲要素饮食[1]。

31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要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教会患者深呼吸,鼓励和帮助患者积极有效地咳嗽排痰,同时给予持续性吸氧。

患者神志不清或痰液阻塞无力排出时可行气管切开。

并及时应用脱水剂控制脑水肿。

如患者感觉咽喉不适时,尽早应用呼吸兴奋剂,防止呼吸中枢衰竭。

314 恢复期的护理 此期应严格观察患者的每一点微小变化,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口干、肺部 音及瞳孔变化。

对乐果、久效磷、敌敌畏等使病情易反复的农药中毒,恢复期观察不能少于7d。

4 体 会
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首先行气管插管给氧,对尽快纠正低氧血症有积极的治疗意义[2]。

采用变换体位洗胃法可彻底清洗胃黏膜皱襞,避免毒物吸收。

采用等量换血,对增加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及减少血中游离有机磷农药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赵德禄[3]认为,对血中的有机磷农药而言,胆碱酯酶能起到屏障作用。

所以应尽快阻断有机磷农药的吸收及拮抗体内有机磷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尽快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常用解磷定0.5~2g,连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甘兰君.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9
[2] 胡长新,蒋靖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
严重低氧血症[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5):264
[3] 赵德禄.胆碱酯酶特征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联系[J].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0):653
[收稿日期] 2003-04-01
(上接第812页)否则会造成整片组织着红色。

故笔者经过反复比较,发现用二甲苯脱蜡、95%酒精速洗不会影响染色结果,并且在分化时用2%硫酸水溶液效果更好,更容易控制。

特殊染色是经典而实用的方法,只有通过不断改良,增加染色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才能使这些方法更多更好地被基层医院所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伯云,李玉松.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42
[2] 詹容洲.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4:66
[收稿日期] 2003-0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