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粉体学基础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重量比表面积 Sw cm2/g
(二)意义 1.粒子大小的量度 2.影响粒子吸附、药理
第三节 粉体的性质
•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一 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一)粉体的密度 真密度(true density) 粒密度(granule density)
18 h ( p l ) g t
3、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 ) – 粒径表示方法:(-a+b) – 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 – 粒度分布
½(a+b) (ab) ½
粒子径的测定原理及方法不 同,Page88表6-4列出了粒径的 不同测定方法与粒径的测定范围。
(一)粉体的密度
2、粉体密度的测定
真密度与颗粒密度
– 液浸法√(liquid immersion method) 比重瓶
m0空瓶重,ms=瓶+样 maL=瓶+样+液 mL=瓶+满液
–压力比较法
松密度与振实密度
( mS m 0 ) l t (m L m0 ) (maL mS )
–-量筒法
粉体密度影响固体制剂的充填性:如颗粒剂 的自动化包装、胶囊的装填等生产过程及质 量控制应用。P99
• 空隙率:指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总 V内 V间 V
V 间 V
V 内 Vt V 内
(二)粉体的空隙率(porosity)
粒子径表示方法及其测定方法
1、几何学粒子径
(1)三轴径
(2)定方向径 (3)圆相当径 (4)球相当径:体积相当径、表面积相当 径、比表面积相当径
1、几何学粒子径 (1) 三轴径——反映粒子的实际尺寸
光学(>0.5
m) 电子(> 0.01 m)
(2) 定方向径 Heywood径
(3)圆表积相当径
药剂学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学习要求
• 掌握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意义 • 掌握粒径的表征,了解粒径测定方法的 • 熟悉比表面积、密度与空隙率定义及对于固体 制剂质量的影响 • 掌握粉体流动性的评价测定及影响因素与改善 方法 • 熟悉粉体吸湿性与润湿性定义及药剂学意义 • 了解粉体填充性、黏附性、凝聚性与压缩性
第一节 概述
主要内容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粉体的性质
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第四节 黏附性与黏着性
第五节 粉体的压缩性质
第一节 概述
• 什么是粉体?粉体的组成单元?
-- 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的总称; -- 一级粒子(primary particles): 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s); -- >100m“粒”,<100m“粉”;
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 列表法:将测定和分析的结果精确地罗列 出来
• 图解法:结果绘成颗粒群的粒度组成特性 的曲线 频率分布曲线和累计分布曲线 • 函数法:数学法规纳出分布规律的数学表
达式
• 频率分布(frequency size distribution) 表示与各个粒径相对 应的粒子占全粒子群 中的百分数(微分型)
第一节 概述
• 粉体学研究的内容? 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如:CRH(吸湿性)、流动性 • 研究粉体学的意义? 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方法。
第二节
粉体基本的性质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二、粒子形态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粒子径表示方法
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
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松密度(bulk density)
粉体密度的测定方法——测定体积 (二)粉体的空隙率(porosity)
(一)粉体的密度
1、粉体的密度
ρ t≥ρ g>ρ bt≥ρ b –真密度(true density,ρt)
–颗粒密度(granule density,ρg )
–松/堆密度(bulk density,ρb ) 振实密度(tap density,ρbt )
粉体微粒大小的分类
颗粒名称 块状颗粒broken particles 粒状颗粒granular particles 粉末 powder 粗粉granular powder 细粉 fine powder 超细粉ultra fine powder 纳米粒nanoparticle 粒径 >3mm 3mm~100 m 100~0.1 m 100-10 m 10-1 m 1-0.1 m <0.1 m
(2)等比表面积/表面积相当径
– 比表面积等价径≤100 m – 与预测粒子具有等比表面积球的直径; – 吸附法或透过法求得(Page93) ; – 为平均粒径,不能求粒径分布。
2、沉降速度相当径(Stokes径)
与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
度(恒速)球形粒子的 直径;
沉降法<100
m 。
D stk
表示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 布的情况,反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 平均粒子径
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粒子径表示方法及其测定方法
1、几何学粒子径(geometric diameter) 2、沉降速度相当径 (settling velocity diameter) 3、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
粒度分布—注意选择基准
累积分布(cumulative size
distribution) 表示小于(pass) 或大于(on) 某粒径的粒子占全粒子群中 的百分数(积分型)Page 86
中位径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粒子的形态
(一)形状指数
球形度 圆形度 (二)形状系数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一)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 1. 体积比表面积 Sv cm2/cm3
Feret径:定方向接线径
Krummbein径: 定方向最大径
Martin径:定方向等分径
Heywood径DH 投影面积圆相当径
(3)球相当径
① 体积球相当径 ② 表面积球相当径 ③ 等比表面积相当径
(1)等体积相当径 与粒子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库尔特计数法:1~600 m;
测定原理:
粒子通过细孔时,粒 子体积排除孔内电解质 而电阻发生改变; 利用电阻与粒子体积 成正比的关系将电信号 换算成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