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放码-制衣入门

裁剪放码-制衣入门
裁剪放码-制衣入门

| 裁剪放码| 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

《绪论》

一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是区别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yapiag)”,在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二立体裁剪的渊源

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造型的分类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因此,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随后,在服装的定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级时装制作。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人体完成摸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

三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 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性。

2 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3 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

和材料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

1 平面结构的优势

(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2 立体裁剪的优势

(1)立体裁剪是以人台或模特为操作对象,是一种具象操作,所以具有较高的适体性和科学性。

(2)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二次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裁剪的集合体,操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美感体验的过程,因此立体裁剪有助于设计的完善。

(3)立体裁剪是直接对布料进行的一种操作方式,所以,对面料的性能有更强的感受,在造型表达上更加多样化,许多富有创造性的造型都是运用了立体裁剪来完成的。

| 裁剪放码 |

立体裁剪教案第二章《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一立体裁剪的构思

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不同与平面裁剪,它既可以先绘好效果图,依图造型,也可以仅在一个抽象的构思基础上直接设计,因为立体裁剪技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可操作性较强,即在操作过程中可随时调整原始设计,因此,采用立体裁剪技术有利于设计的完善和加强,另外将面料直接披挂在人台或人体上,根据面料自然的形态而产生的设计灵感也是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

二立体裁剪的工具与材料

1 人台;人台是现代立体裁剪中必备工具,包括用于成衣生产的标准人台和用于度身定制的特体人台以及用于内衣研究的裸体人台。人台还分为半身人台、全身人台等。

2 珠针:立体裁剪的专用大头针,针身细长,便于刺透多层次的布料之中。

3 坯布:立体裁剪多用白坯布作为代用布,以降低成本,在选择代用布上则应尽量选择与面料质地相近的代用布,以保证最终面料造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4 剪刀:由于立体裁剪操作的独特性,因此立体裁剪时一般采用9#或10#的剪刀。

5 粘合带:用于人台上表示线和款式造型线的确定,一般采用及时贴来代替,因其起到标识的作用,所以粘合带的宽度越细越好,最大不能超过0.4厘米。

6 其它:除了上述的基本工具与材料外,熨斗、笔、划粉、尺、有齿滚轮、复写纸、牛皮纸等也是必需的。

三立体裁剪的准备

进行立体裁剪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1 人体模型补正与整理——一般来说,我们所采用的大多数人体模型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模型,如果是用于成衣生产的立体裁剪,则只需选择相应号型的人台即可;如果是为单件定做,则需对现有人台进行相应地调整,补出不足之处,如胸围的大小、肩的高低、背部的厚度、腹部与臀部的丰满度等,尽可能地将人台调整到与穿着对象体型相近,人台补正多使用棉花、垫肩、坯布等材料。除了因特定对象的体型差异而进行的人台补正以外,对于某些特异造型的款式也同样需要对人台进行一定的整理,尤其是那些较为夸张的立体造型,则需给人台加上衬垫等支撑物。

2 确定人台的基础线——基础线是立体裁剪过程中的对位线与参考线,是保证纱向正确造型稳定的基础,因此基础线的确立应该是严谨的。人台的基础线主要包括颈围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前后中心线、公主线、侧缝线、小肩线、以及袖窿线。其中三围线应保持水平,而前后中心线则保持垂直。

3 假手臂的制作——假手臂主要用于袖子的立体裁剪,制作假手臂主要有棉布、

棉花或晴纶棉、硬纸板、针线等材料。

四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

(一)立体裁剪所用布料的纱向:

立体裁剪所用的布料的丝道必须归正。许多坯布多存在着纵横丝道歪斜的问题,因此在操作之前要将布料用熨斗归烫,使纱向归正、布料平整,同时也要求坯布衣片与正式的面料复合时,应保持二者的纱向的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成品服装与人台上的服装造型一致。

(二)立体裁剪的缝道处理技术:

缝道实际上是指衣片之间的连接形式。整件服装是由缝道将各个衣片连接起来所形成的造型,因此缝道的处理技术至关重要,由于立体裁剪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缝道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操作与整体造型,所以缝道的处理技术显得更为突出与实际。

1 缝道的设置:缝道应尽可能地设计在人体曲面的每个块面的结合处即女性胸点左右曲面的结合处——公主线;胸部曲面与腋下曲面的结合处——前胸宽下侧的分割线;前后上体曲面的接合处——肩线;腋下曲面与背部曲面的结合处——后背宽下侧的分割线;背部中心线两侧的曲面的结合处——背缝线;腰部上部曲面与下部曲面的接合处——腰围线等。缝道设计在相应的结合处使服装的外型线条更清晰也与人体形态相吻合。

2 缝道的形状:缝道的形状从设计角度而言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即设计领域是宽泛的,然而结合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工艺制作的可行性,则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缝道处理时要注意尽可能将缝道两侧的形状设计成直线,或与人体形状相符的略带弧线的线条形状,同时两侧的形状尽量做到相同或相近,便于缝制。

立体裁剪教案

第三章

《衣身的立体裁剪》

一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 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 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 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 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 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 省的概念与意义

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 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 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

(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括Y形、T形等。

4 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三立体裁剪中的抽褶艺术

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

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 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2 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

3 操作要求——由于立体裁剪不同与平面裁剪能够很精确地计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应留有充分的余量,再根据需要来设定褶量的大小,并用笔做上记号。

立体裁剪教案

第四章

《领的立体裁剪》

一颈的构造

由于人体颈部构造与胸腔呈一个较大的角度,从功能性角度出发,决定了领的造型原则上应与衣身分开。仔细观察颈部形状近似圆柱形,略向前倾斜,有自上而下渐粗的特征。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后颈根中心点比前颈根中心点高,将两点连接起来便形成后高前低的斜线,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前开领要大于后开领了。

二立领的立体裁剪

立领是立体裁剪中最基本的一种领型,实际上是颈部结构的平面展开形式。操作步骤如下:

1 取长=1/2颈围+5厘米、宽=设计宽度+6厘米的经向布料,使用前将布料用熨斗熨烫拉伸成稍弯曲形,将布料的中心线与衣身后领窝的中心线复合一致。

2 将其余面料顺着领围线继续安装,边安装边观察造型边调整。

3 在做好的领型上做上标记,修剪多余的布料。

三翻领的立体裁剪

翻领不同于立领只局限于颈部,与肩胸部分不发生联系,因此结构相应要简单,翻领不仅有立领部分同时还有翻领部分,即还需考虑领与肩的关系。操作步骤如下:

1 取长=N/2+10厘米、宽=设计量+5-8厘米的斜纱面料一块,划出中心线。

2 将中心线与后领窝的中心线复合,再依据领窝来确定翻领形状。

3 调整好翻领形态后用笔在领窝处做上记号,并用标识带作出翻领的造型。

4 从人台上取下之后置于平面上进行修正。

四波浪领的立体裁剪

波浪领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量取法,即当衣身完成后量出领窝大小,再在平面上剪出领窝大小的圆弧形样片,将领面内弧线的两端拉开,与衣身领窝复合,遂形成波浪领;另一种方法为直裁法是典型的立体裁剪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1 取出长=宽=(N/2+5)/2的正方形45度正斜布料,在布料的正中剪开,剪切长度为后领宽,作出基础领样,将基础领样的后领部位固定于衣身后领窝处,并根据领窝形状在基础领样上做剪切口。

2 在基础领样的外侧做波浪,做波浪时,一手按住领样的装领处,另一只手捏住布料做波浪,边做边在领窝处开剪口以消除牵扯力。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础线自L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础线自L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础线 这里所说的裁剪,是指业余爱好者学了来自己做衣服的,不是指职业打版师怎么学。打版师们有反对意见的,反对无效!那么多漂亮的衣衣想做,图纸不懂画,确实是蛮烦恼滴。更重要的是,学车缝的话,刚开始的时候笨手笨脚的,很辛苦,但三五天就能学个基本差不多,认真学一个月的话,以后就再不用怎么学了,全会了,至少一看就会了。% n& Q% q. F6 但裁剪呢?很多人都照着书上描个图纸,也能做件衣服出来,似乎很容易。不过,细究起来,学三五天的时间连看懂一张图纸都难,更不要说自己画图纸了,因为裁剪虽然只有“裁”和“剪”两个字,实际上包涵了很深的学问:数学啦、平面转立体啦、人体工程学啦、面料性能学啦、服装工艺学啦等等等等。: 所以,大家都说:车缝难学易会,一旦会了就真会了;裁剪易学难会,似乎会了一点,但永远不敢说精通了。! 对于没有系统培训过的业余爱好MM们来说,这就比较麻烦了:又想自己做些漂亮的衣衣,又不会画图纸,现成的图纸更不

容易找到,就算花钱买一些来,因为身材、面料等变数,做出来的东东总是不那么如意。 我这里要教的裁剪,可不是只教你怎样从书上扒个图纸下来,怎样描成一比一的裁片哦~~这些根本不是裁剪,充其量也就是照葫芦画瓢,跟裁剪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教的是怎样看到一个衣衣的实物彩图,马上就能自己动手画个裁剪图出来。不但能画出来,还能根据不同的身材做些调整,反正做好穿上去就是象那么回事。 想学裁剪的话,先要搞清楚几件事:第一、裁剪很难学,而且是相当难,不认真的话,不可能学会。 . 第二、裁剪很枯燥,学起来并不有趣,不下很大的决心的话,不可能坚持下去--当然,我尽量讲得不那么枯燥。第三、裁剪很抽象,不亲手操作的话,永远也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第四、裁剪很有用,只要学会了基本原理,什么衣衣还有鞋子帽子包包都会裁 画图的时候,工具要齐。因为是学习,我们可以先画一比五的小图,就是所有的尺寸都缩小到五分之一。 工具: 1、铅笔(为了看得清楚,我用签字笔) 2、橡皮(画得好的可以不用)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 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 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打版常用的工具 评价服装版型打的好坏,不但比例要合适,尺寸要准确,线条也要圆顺,比如袖山、袖窿。线条是否优美决定了你的板型好与坏。好板型要做到量与型的统一。 (3)外形轮廓 外形轮廓又称造型。不同的外形轮廓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常见的有H、A、V、T、O型。 H型具有xx、庄重、流畅不贴身的特点。 X型具有窈窕、优美,体现女性体型自然美感的特点。 A型具有稳重安定感,充满青春活力上紧下松的特点。 V型具有夸张肩部,体现男性魅力的特点。 T型具有简单、大方,呈自然绉褶状的松身特点。 O型具有夸张肩部、收缩下摆、显示夸张柔和的特点。 从以上造型特点中知道,服装的外形轮廓不完全等于人的体型,其中适应人的体型,直接呈现人体的线条、风韵的服装,属紧身合体造型;用夸张和修饰人体的方法,创造出时代流行的服装,属松身或局部合体的造型。(4)线的造型和用途 服装衣片是由不同的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这些线可能是外形轮廓线,也可能是各种省、缝、折裥、装饰线迹,也可能是衣身分割线,对于衣身分割线,我们要分清是功能性分割线还是装饰性分割线,因为功能性分割线往往包含一部分省道在分割线中,而装饰性分割线往往是把衣片进行分割,再进行缝合。 (5)服装各部件的组合关系及其具体尺寸和比例

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

浅释服装缝制的基础裁剪 2006-12-4 8:20:26 作者:eric 点击数:294 评论共:0 条收藏此页 裁剪是缝制的基础,裁剪时应保证裁剪的精度,即裁出的衣片与样板间的误差。对批量加工的服装往往需要根据服装的规格尺寸和数量分床裁剪,按照样板方向部位合理排料,裁剪时各层衣片间的误差应符合规定。 裁片方法不正确不仅会使成衣造型结构完全偏离设计,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在批量加工时,会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归纳得出,裁剪应正确掌握以下要求:归纳得出,裁剪应正确掌握以下要求: 掌握正确的开裁顺序。即无横断后直断、先外口后里口,先零小料后整大料,逐段开刀,逐段取料。 掌握拐角的处理方法。凡衣片拐角处,应以角的两边不同进刀开裁,而不可以连续拐角裁,以保证精确裁剪。 左手压扶材料,用力均匀柔和,不可倾斜,右手推刀轻松自如,快慢有序。 裁剪时要保持裁刀垂直,以免各层衣片产生误差。 保证裁刀始终锋利,更不能有刃缺口,以保证裁片边缘光洁顺直。 打刀口时定位要准,剪口不得超过 3mm 且清晰持久。 裁剪时要注意裁刀温度不可过高,特别是合成纤维,高温易产生衣片边缘变色,焦黄、粘连等现象,同时会引起刀片粘污。 裁剪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在裁剪之前要进行诸如铺料、画样等准备工作。铺料是按照所规定的铺料层数及长度,将服装材料按铺料要求,铺放在裁床上,以便画样及开裁。对伸缩性大的材料,铺料后还需要放置数小时, 使之应力回缩后再裁减。铺料有其本身的工艺技术要求: 布面平整。铺料时必须使每层材料的表面平整,不得有折皱、歪曲不平现象。否则衣片将变形,给缝纫工作带来困难,并对服装效果及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布边对齐。铺料时要求每层料布边要对齐,不能有参差不齐现象,否则易造成短边部位裁片尺码规格变异,造成次片。布边里口处一般要求较严格,要求上下整齐,差异不得超过 2mm,因为里口部位将作为将来排料基准边。另一边保证自然平整即可。 张力均匀,并且尽量小。要想铺料平整,必要时得施加一定的张力,该力必须均匀且尽量小,以防止内应力回缩不匀而起皱。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标准术语--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 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 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

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 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 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 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 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 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 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完整版)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 基础 缝制工艺基础是服装制作基础和技巧,为完成服装成品制作,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服装基础缝制工艺,有一些缝针方法和操作技巧在许多类型服装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应用性,我们称之为基础缝制工艺。包括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任何一种工艺都是使用手指的技术,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正确地掌握,首先要从手缝工艺入手。 第一节服装缝制工艺 常用术语解释 一、裁剪工艺名词 1.排料:制定出用料定额。 2.铺料:按划样要求铺料。 3.开剪:按划样线条用裁剪工具裁片。 4.钻眼:用裁剪工具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应做在可缝去的部位上,以免影响产品的美观。 5.打粉印:用划粉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作为暂时标记。 二、缝纫工艺名词 1.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用于毛呢服装上的缝制标志。 2.剪省缝:将毛呢服装上因缝制后的厚度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 3.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绕缝,以免纱线脱散。 4.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机器缉缝。 5.烫省缝:将省缝坐倒或分开熨烫。 6.推门:将平面衣片,经归拔等工艺手段烫成立体形态衣片。 7.缉衬:机缉前衣身衬布。 8.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形成人体胸部形态,与经推门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9.覆衬:将前衣片覆在胸衬上,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于平衡状态。 10.纳驳头:又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器扎。 11.拼耳朵片:将大衣挂面上段形状如耳朵的部分进行拼接。 12.粘牵条:将牵条布用手工扎或用浆糊粘在易拉伸部位。 13.缉袋嵌线:将嵌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14.开袋口:将已缉嵌线的袋口中间部分剪开。 15.封袋口:袋口两头机缉倒回针封口。 16.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止口部位。 17.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18.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 19.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形手工针迹扳牢。 20.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1.合背缝:将背缝机缉缝合。 22.归拢后背:将平面的后衣片,按体形归烫成立体衣片。 23.封背衩:将背衩上端封结。 24.扣烫底边:将底边折光或折转熨烫。 25.扎底边:将底边扣烫后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6.倒钩袖窿:沿袖窿用倒钩针法缝扎,使袖窿牢固。 27.装垫肩:将垫肩安装在袖窿肩头部位,使最厚部位处于人体肩线上,以增加领圈牢度。 28.倒扎领窝:沿领窝用倒钩针法缝扎。 29.合领衬:在领衬拼缝处机缉缝合。 30.拼领里:在领里拼缝处机缉缝合。 31.归拔领里:将覆上衬布的领里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2.归拔领面:将领面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3.覆领面:将领面覆上领里,使领面、领里复合一致,领角处的领面要宽松些。 34.绱领子:将领子安在领窝处,领子要稍宽松些。 35.分熨上领缝:将绱领缝份分开,熨烫后修剪。 36.分熨领串口:将领串口缉缝分开熨烫。 37.叠领串口:将领串口缝与绱领缝扎牢,注意使串口缝保持齐直。 38.包领面:将西装、大衣领面外口包转,用三角针与领里绷牢。 39.归拔偏袖:偏袖部位归拔熨烫成人体手臂的弯曲形态。 40.缲袖衩:将袖衩边与袖口贴边缲牢固定。 41.扎袖里缝:将袖子面、里缉缝对齐扎牢。 42.收袖山:抽缩袖山上手工线迹或机缝线迹,抽缩的程度以袖中线两端为多。 43.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

服装裁剪的人体测量

服装裁剪的人体测量入门方法: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服装裁剪是服装制作的基础,而“量体裁衣”则是服装裁剪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时装款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是一门实践科学,理论知识在短期内只要用心是可以掌握的; 不过短期内学完服装打版就想马上到服装厂里工作这恐怕要有点难度,因为优秀的服装打版师是需要几年的经验积累的。 服装打版也是综合的学科,学服装打版同时也要学习服装的工艺制作,不会制作服装想把打版学好是不可想象的。 好的打版师还要懂一些服装设计,面料的知识。 在学习服装打版的时候多注重实践环节的操作,学习服装CAD制版首先要有好的手工打版基础,一定先要把手工打版的学习巩固好。 如果对服装打版很爱好,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时间的长短就要看悟性和勤奋了!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 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 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裁剪入门分解

服装裁剪入门量衣服的方法 1.以上图片介 绍了,各种服装裁剪当中具体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细记忆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识中用到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 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 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 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裁剪中的人体结构与各部分的名称女款

服装各个部件名称英文对照中文说明 各种领子的造型名称 〔倒挂领〕指领角向下垂落的领型。 〔中山服领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领和翻领组成,领角呈外八字形。 〔尖领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领角呈尖角形的领型,也叫尖角领。 〔衬衫领shirt collar〕或衬衣领,由上领和下领组成,是衬衫专有的领型。 〔圆领round collar〕指领角呈圆形的领型,也叫圆角领。 〔青果领shawl collar〕是翻驳领的一种变形,领面形似青果形状的领型。 〔荷叶边领)领片呈荷叶边状,波浪展开的领型。 〔燕子领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领面下止口的两条线形,似燕子飞翔时翅膀张开的形状。 〔两用领convertible collar〕也叫开关领。指可敞开、可关闭的领型。 〔方领square collar〕指领角呈方形的领型。如领面较窄,则称之为小方领。 〔中式领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装的领型,其结构为圆领角关门的立领。 〔立领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领子向上竖起紧贴颈部的领型。 〔海军领〕指海军将士们军服的领型,其领子为一片翻领,前领为尖形,领片在后身呈方形,前身呈披巾形的领型。〔扎结领〕也叫一字领,领片是一长条形,在前颈点可以扎成花结的领型。 〔圆领口round neckline〕领圈呈圆形,根据情况领圈可开大开小,圆弧可呈圆形或呈椭圆等形状。 〔方领口square neckline〕领圈呈方形。根据爱好可开成长方形或横向方形。 〔! 字领口"!" shape neckline〕领圈呈英文字母! 字形状。根据款式的需要,! 字的开口可大可小。 〔一字领口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后衣片在肩部缝合只剩颈圈部位,前后领圈成一字形状,即呈水平线形状。 〔鸡心领口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领,领圈呈鸡心形状,即下部尖、上部成圆弧状。〔底领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称领座,是连接领口与翻领的部位。 〔翻领lapel〕指翻在底领外面的领面造型。 〔领上口fold line of collar〕领面的翻折线,即领外翻的连折处。 〔领下口under line of collar〕领子与领窝的缝合部位。 〔领里口top collar stand〕指领上口到领下口之间的部位,也叫领台高或起登。 〔领外口collar edge〕指领子的外侧边沿处。 〔领豁口〕也叫驳嘴,指领嘴与驳角间的距离。 袖子 〔连袖〕指衣袖相连、有中缝的袖子。中式上衣多采用这种袖子。 〔圆袖set-in sleeve〕也称装袖,指在臂根围处与大身衣片缝合连接的袖型。圆袖是基本的西式合袖形式与肩袖造型。〔前圆后连袖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椭圆形,后袖与肩相连的袖。 〔中缝连袖〕指袖中线有合缝分割线的圆袖。 〔衬衫袖shirt sleeve〕一片袖结构,长袖装有袖克夫。 〔连肩袖raglan sleeve〕又称插肩袖,是肩与袖连为一体的袖型。 〔喇叭袖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状与喇叭形状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puff sleeve〕指在袖山处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状的袖型。 〔灯笼袖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缩,整体袖管呈灯笼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batwing sleeve〕在肩袖连接处,袖窿深即腰节附近,整体造型如蝙蝠翅膀张开状的袖子。 〔花瓣袖petal sleeve〕或称蚌壳袖,也叫郁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叠如倒挂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边沿部位。 〔衬衫袖口cuff〕即理克夫,指装袖头的小袖口。

服装裁剪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教程

服装裁剪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教程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肩宽与胸宽的量取 肩宽:是左右肩端点之间的长度,要通过后颈点测量。 背宽: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胸宽: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乳间距: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围度的量取 胸围:通过乳峰点的位置,使皮尺水平围量一周。注意不要过紧和过松,后背有肩甲骨,尺寸易下落。 乳下围:在乳房下端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 腰围:在中腰最细处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根据品种加放松度。 臀围: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品种加放松度。 背长与总长的量取 背长:从后颈点到腰围线的垂直长度。 总长:从后颈点向下垂放皮尺,在腰围处轻按住,量到脚底。 后长:从侧颈点开始经过肩甲骨量到腰围线。

汉服裁剪工艺教程详解

础知识图解-1 ★★现在汉服常服结构分类大纲(附图,草案)★★ ★总大纲包括: ★一常服(基本提炼历史上各有代表性的服饰作为日常汉服) ★二礼服(采用一丝不苟的古制) ★三首服(冠帽巾类,历史上礼服和常服配用的冠巾都很丰富,因此汉服复兴越多吸取越好) ★四鞋类(鞋履屐等) ★五配件类(玉配绦带的挂法,披帛的搭配等) ★这里先说常服★———————————————————————————————————— ★常服 ★一服制分类 ★1衣裳连制类(深衣) ★A男式:朱子制直裾 ★B女式:汉制曲裾 ★〈说明,按现代穿法,男穿直裾,女穿曲裾效果会比较好一些,直裾里面又分汉代直裾,宋明时代穿的直裾,以及朱子家礼中的深衣等,个人感觉朱子深衣好些,下裳幅片比较多,开的幅度也比较大,甚有儒士之风,而宋代直裾幅度比较小,剪裁比较直,汉代直裾则比较生硬,花纹繁乱;女子曲裾,只有汉代的三绕膝〉 ★2衣裳分开类(两截) ★A男式:上衣下裳 ★B女式:襦裙 ★a唐式襦裙(系处胸上) ★b宋式襦裙(系处胸下) ★c明式襦裙(系处腰部)

★〈说明,男子上衣下裳只有选择先秦士大夫的那种统一装束,后来可能觉得出官入相行动不方便,干脆穿上了衣裳连制的深衣,甚至还是觉得麻烦,以至后来发展成了上下通裁一剪裁到底的长衫,不过在历代礼服中仍保留着男子上衣下裳的装扮,由于礼服比较复杂,将其谈化,只保留样式,就可以作为现代的常服了;女子只有襦裙,由于历代样式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组合搭配的问题,只采用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穿法即可,既按裙系的位置划分,襦,历代长度大小不一,现代制订标准,基本还是以短(齐腰),长(齐膝)两种为好〉 ★3上下通裁类 ★A男式 ★a直裰(有束腰,有衣缘) ★b长衫(无束腰,无衣缘) ★4圆领类 ★A男式 ★a唐式袍衫(小圆领) ★b明式阑衫(大圆领) ★〈说明,由于历代常服用圆领的不多,大概只唐朝平民兴起的小袍褂,多用于公服礼服中,常服既取两样,大圆领小圆领即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分类〉 ★5背心类 ★A褙子 ★a男式:明式对襟儒衫 ★b女式: ★⑴明式对襟 ★⑵交领长褙子 ★⑶交领短褙子 ★B旋袄 ★b女式: ★⑴宋式直领

服装裁剪工教学大纲

服装裁剪工 教学教学计大划纲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大纲 (3) 一说明 (3) 二学时分配表 (3) 三课程容及要求 (5) 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 (5)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6) 第三章服装裁剪 (8) 第四章女裙结构制图 (8) 第五章西裤结构制图 (10) 第六章衬衫结构制图 (10) 第七章两用衫结构制图 (12) 第八章西服结构制图 (13) 第九章服结构制图 (14) 第十章特殊体型结构制图 (15) 第十一章大衣结构制图 (16) 第十二章童装结构制图 (17) 第十三章中式服装结构制图 (17) 第十四章服装样板制作 (18) 服装裁剪与制作教学大纲 (19) 一说明 (19) 二学时分配表 (20) 三课程容及要求 (21) 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1) 第二章裙类的缝制工艺 (22) 第三章西裤的缝制工艺 (23) 第四章衬衫的缝制工艺 (24) 第五章春秋装的缝制工艺 (25) 第六章西服的缝制工艺 (27) 第七章服的缝制工艺 (28) 第八章大衣的缝制工艺 (29) 第九章旗袍的缝制工艺 (30) 第十章服装成品常见缺陷分析 (30)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课程性质和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具有平面分解图和结构制图的能力。本课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共分三章;第二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实例,共分十章;第三部分为服装样板制作,共一章。主要容有: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服装制图基础,服装裁剪,裙类,裤类,男、女上装、下装、童装结构制图,以及特体服装制图等。 2 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所学品种的款式、造型、样式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掌握服装品种的裁剪和排料方法,以及服装主要部位的变化(领、袖、袋等)。达到独立裁剪服装,独立解决裁剪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达到中级服装设计与制作人员的制图水平。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教学时要注意与实习教学的配合,并采用模型和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2)为巩固学习效果,可采用先画小图(1:5),再画大图(1:1),最后进行实物裁剪的方法。(3)要紧密结合服装工业批量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授课,以加强学生对服装生产的认识。 二学时分配表

服装裁剪基本知识

要学会服装裁剪,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不过,本人认为只要努力和坚持,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也没有难得到的。制作一件衣服,过程也不简单,首先:选布料,下水(缩水),做纸样(裁剪图),再在布上裁剪,缝制,烫慰。一系列的步骤,如果制作一些复杂的衣服,还要上拉链、订扣子等等。好了,不说了,再说很多姐妹们看到就要打退堂鼓了。下面看看一些入门必须掌握的裁剪知识: 第一:服装裁剪基本工具 第二:要看懂裁剪图,必须了解以下服装制图符号

第三:服装裁剪的人体测量入门方法: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 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 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 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 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 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 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 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 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 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 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 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 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 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 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 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 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 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服装裁剪是服装制作的基础,而“量体裁 衣”则是服装裁剪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时装款式,由于量体、裁剪的好坏不同,都将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此,对于所有学习服装裁剪制作的人来说,是否掌握了量体裁衣的基本知识,这对能否做出质量上乘、合体美 观的服装,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肩宽与胸宽的量取 肩宽:是左右肩端点之间的长度,要通过后颈点测量。 背宽: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胸宽: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乳间距: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围度的量取

服装裁剪基础知识

服装裁剪基础知识!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 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 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 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 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肩宽与胸宽的量取 肩宽:是左右肩端点之间的长度,要通过后颈点测量。 背宽: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胸宽: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乳间距: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围度的量取 胸围:通过乳峰点的位置,使皮尺水平围量一周。注意不要过紧和过松,后背有肩甲骨,尺 寸易下落。

服装裁剪与制作教学大纲

服装裁剪与制作教学大纲 总课时:280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制作工具、手缝与熨烫工艺、缝纫基础、女装裁剪与制作、男装裁剪与制作等。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服装制作过程中常用工具及其特点。 (2)掌握服装制作技术中基本手针工艺、机缉技术及熨烫工艺中的“推、归、拔、烫”等技巧。 (3)熟练掌握男女服装典型品种的裁剪与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点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1—1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剪刀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1—2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呢 三、水布 四、汤凳 五、铁凳 六、馒头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寨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 §3—1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六、压缉缝 七、坐倒缝 八、滚包缝 §3—2服装各部位缝纫工艺 一、带袋盖双开线挖袋 二、做手中袋 三、裤单开线带袋盖缝制工艺 第四章女装裁剪与制作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女装的缝制方法及制作技术,掌握女装的技术质量标准。 教学内容 §4—1女西裙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4—2女衬衫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4—3连衣裙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4—4女西服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服装裁剪自学入门要学什么

首先你要弄清楚你学了以后的工作是什么场合,如果是服装店,那就是叫服装裁剪,一般指的是服装店的单件服装的量体裁衣,这种情况下可以自学再到服装店从学徒做起是可以.. 首先你要弄清楚你学了以后的工作是什么场合,如果是服装店,那就是叫服装裁剪,一般指的是服装店的单件服装的量体裁衣,这种情况下可以自学再到服装店从学徒做起是可以的。如果是纸样,那就是针对企业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除了出头版还要有放码等等的操作,要求较高,作图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一般自学是很大难达到企业的要求的。因为企业是不需要纸样的实习生的。

不过作为实用参考工具书,你可以看看高鸿的《服装结构设计及其应用》,139元,是一本比较专业实用的服装工具参考书,比那些几十元一本的理论书要实用得多。小知识:服装设计包括创意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核心技部分,是创意设计与工艺设计的桥梁。服装结构设计也俗称服装打版或服装纸样,也有些地方叫服装制版。想自学服装设计的话,只有懂一些服装的基础知识了,知道一件衣服是由哪些部件组成,是怎么缝制在一起的,然后再学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才能实用,而不会凭想象设计出一些根本没办法打版和缝制的衣服。但是你在学裁剪的同时可以先学时装画,能把自己脑海中想象的衣服样式画出来,然后打出版,裁剪缝制并可以穿在身上,这样你就算设计和裁剪都会了。

时装画你可以买一本教画时装画的书,照上面的练,正规学服装设计的都要学素描水彩水粉啥的,如果你要从基础中的基础开始学起,那么你就先学素描了。学了画时装画外你还可以买一些讲服装设计的书,那种讲服装的历史呀色彩呀结构啊,一些设计技巧的内容的书。不要以为了解中外服装的历史不重要,现在很多时候流行的时装样式都是翻出过去年代或古代的服装样式加点设计元素改进的。 平常多看些时装杂志或时尚杂志,上面很多穿着时装的插画图片,都可以收集起来,多看,仔细看,发现别人的设计元素在哪里,看得多了欣赏的多了自然对设计就有一点感觉了。关于裁剪的基础,如果你什么都不会那当然也要买些讲裁剪基础的书,一开始不要去学原型裁剪法,因为你是自学没人给你讲关键你会有很多问题搞不懂的,打基础的话学传统的用公式的裁剪法比较好,等会裁会做了,对服装有些概念了再学原型裁剪法,你看能不能找到一套日本文化部省的原型服装教材,这套教材内容很好很全面,有十几本,包含设计和裁剪以及制作方法,如果认真把这套教材学完,应该就很不错了。 现在你最需要的是学素描和色彩!(没有基本的素描色彩功底你怎么学人体素描、色彩搭配?)打好素描色彩功底后,你就要练习人体素描。把人体结构搞清楚,画衣服的时候才不会比例失调。训练好自己的配色能力,将来设计的时候,才不会犯低级错误,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你想最快时间内达到基本功最好的办法就是临摹。多练习大师的作品,会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一板块 缝纫基础

服装工艺基础教案 第二章缝纫基础 第一节常用手针工艺( 2课时讲授,2课时实训) 学习目的:了解并掌握重要手针的工艺技法。 教学要点难点:重点掌握重要手针工艺的的技法,了解使用的部位和作用。 手针工艺是制作服装的一项传统工艺,随着服装机械的发展以及制作工艺的不断改革,手针工艺不断背取代。但是就目前的缝制服装的状况看,很多工艺过程仍然依赖于收针工艺来完成,尤其是毛料,还有传统旗袍。 一、工具 1、手缝针:最简单的缝纫工具。针号越大,针越细。 2、线:一般的选用原则为料厚针粗,线粗针也粗。 3、顶针:用于保护手指在缝纫中免受刺伤,有帽式与箍式。 4、剪刀:裁剪刀,纱剪。 二、穿线、打线结: 穿针捏针打线结 三、常用针法 1、短绗针:从右向左,正反面线迹一致,用于正式固定缝纫,假缝式样,收拢袖山弧线,装饰点缀,抽碎褶。 2、长短绗:也叫长绗针,绷缝,用于覆衬,打线钉,做记号(有双股和单股之分,不同厚薄的面料用不同的记号方式。 针迹长2—3厘米,针距0.3—0.5厘米 针迹长0.3—0.5厘米,针距0.3—0.5厘米

长针迹长2—3厘米,短针迹长0.3—0.5 厘米,针距0.3—0.5厘米 3、回针:也叫倒钩针,有全回针和半回针之分,用于弧线部分的加固。例如领口袖窿。 全回针半回针 4、暗针:也称拱针,一般用于不压明线的的毛呢服装前门襟止口部分,还可以固定拉链,驳头。 5、缲针:有缲针,暗缲针,与三角缲针三种。 明缲针正面暗缲针正面三角缲针 6、锁针:可以锁缝布边,锁扣眼拉线袢,装饰布边等。 7、钉各种扣子:有脚的扣子,需要线脚的,和装饰扣,按扣的定法,包扣的做法。 8、拉线袢,用于裙子,大衣面料与里料的牵绊

服装剪裁基础知识

服装裁剪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一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 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 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

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 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 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 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设计师的体系分类,另一种是按照生产组织的体系分类。事实上,同一家企业很难同时生产所有种类的服装。从设计的市场定位、原料的组织、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业务渠道与网络、所需购买的设备到营销策略及财务结算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生产产品结构时,要充分考虑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特点. 〔服饰 clothing〕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⒎⑹蔚取。 〔服装 garments〕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其同义词有“衣服”和“衣裳"。中国古代称“上衣下裳"。服装的效果取决于穿着对象、服装造型与穿着环境三大方面的因素. 〔时装 fashion〕在一定时间、地域内为一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新颖入时的流行服装.如果是尚为一小部分人最先穿着称为新潮时装。服装按照流行可以分为流行时装和定型服装。定型服装是经过流行的筛选相对固定下来的服装款式,如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