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阴茎疾病
阴茎炎症、肿瘤等阴茎疾病对阴茎结构和功 能产生影响。
03
男性生殖系统胚胎学
睾丸的胚胎发育
睾丸的起源
睾丸起源于原始性腺,在胚胎发育第8周时,原始 性腺开始向男性方向分化,睾丸开始形成。
睾丸的发育过程
睾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从腹膜后下降至阴囊, 同时伴随输精管的发育和精囊腺的退化。
睾丸的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 引言 • 男性生殖系统组织学 • 男性生殖系统胚胎学 • 生殖系统疾病 • 生殖系统保健与健康
01
引言
课程介绍
男性生殖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男 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男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与生殖相关的各种疾病 和治疗方法。
阴茎的功能
阴茎主要负责排尿和性交,同时也有一定的感觉功能。
04
生殖系统疾病
睾丸疾病
睾丸炎
睾丸炎症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 引起,表现为睾丸肿胀、疼痛和 发热等症状。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通 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需要及早 诊断和治疗。
睾丸萎缩
由于各种原因,如感染、损伤或 内分泌失调,睾丸可能会发生萎 缩,影响生育能力。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重 要腺体,负责分泌前列腺液,
是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保持规律的性生活,避免长时 间禁欲或过度性行为。
避免长时间坐姿,适当进行运 动,如散步、游泳等。
注意前列腺的清洁卫生,避免 感染。
阴茎保健与健康
阴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外 生殖器官,负责性交和排 尿。
避免过度手淫或性行为, 以免造成阴茎损伤或感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理专业组织与胚胎学第16章 男性生殖系统
畸形率 ﹥25-30%
精子数量﹤500万
不孕
受精能力 24h 受精能力 12h
精子存活时间:2-3天 卵子存活时间:24h
五种生精C的比较
精原C 初级精母C 次级精母C 精子C 精子 位置 基膜 大小 12μ 18μ 12μ 8 μ 60μ 染色体 46 46 23 23 23 DNA 2n 4n 2n 1n 1n 分裂能力 + + + -
★多余的胞质脱落。
戴帽、长毛、出头、成鞘、去余
(5)精子※ (Spermatozoon) 位置— 特征—
•一个细胞, •蝌蚪状,分头、尾两部分 •头部: 核+顶体,头部正面观呈卵圆形 侧面观呈梨形 •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尾部(鞭毛): 为精子的运动装置
2 - 6ml, 3-5 亿个, 400 个 精子量: 左右到输卵管。
4.睾丸间质细胞的光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5.血-睾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练习
1.初级精母细胞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 核型为46,XY(4n DNA) 2.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核型是2n DNA 4.精子头部有细胞核、顶体 5.精子细胞和精子核型是23,X / Y(1nDNA)不再分裂
分化
分裂,体积增大
(2)初级精母细胞
位置: 特征:圆形,数层
体积大(18μm), 细胞核呈分裂象,大而圆,丝球状,较易辨认 进行DNA的复制46,XY(4nDNA) 易见←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时间长 2个次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
位置: 特征:圆形,体积小(12μm) 核圆形,染色深 不进行DNA的复制,23,X或23,Y(2nDNA) 不易见到←迅速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 →形成2个单倍体的精子细胞 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生殖细胞所特有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一、概述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生殖管道附睾————暂时储存精子、营养精子、促进成熟输精管尿道1、男性生殖系统附属腺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外生殖器阴囊—————为精子发生提供适宜的温度阴茎—————勃起功能,性交器官2、精浆:附属腺和生殖殖管道的分泌物。
:精浆+精子概述:位于阴囊中1、一般结构睾丸被膜:I.鞘膜脏层II.白膜(致密结缔组织,突入实质形成:睾丸纵隔、小叶隔)III.血管膜睾丸实质:被小叶隔分成约250个锥体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生精小管;生精小管在近睾丸纵隔处汇入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后吻合成睾丸网;生精小管间的组织为睾丸间质。
2、生精小管概述:生精小管主要由生精上皮构成;生精上皮由支持细胞和5-8层生精细胞组成;上皮下的基膜明显,基膜外侧有一些胶原纤维和肌样的细胞,肌样细胞收缩时有助于精子的排出。
精子发生:由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
核组蛋白的变化:组蛋白→鱼精蛋白(晚期精子细胞、精子)同源群现象: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各级生精细胞,其胞质并未完全分开,有胞质桥相连,形成同步发育的细胞群。
在睾丸切片上,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组合。
一个生精上皮周期:从某一特定的细胞组合开始,到下一个出现同一性能组合所经历的时程。
生精波:同一个组合在生精小管上周期性出现的现象。
期:一个生精上皮周期经历的不同细胞组合。
(1)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精原细胞:体积较小,紧贴基膜Ad型(干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小,染色深,核中央常见浅染区。
↓Ap型:有1、2个核仁附在核膜上↓B型:核圆形,核周有较粗的染色质颗粒,核仁位于中央。
↓初级精母细胞:位于精原细胞近腔侧,圆形,体积较大,核大而圆,常见分裂像核型46,XY(4nDNA)∣∣第一次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次级精母细胞:更靠近腔面,体积较小,核圆形,染色较深。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男性生殖系统
(3)精子形成期 ①精子细胞 Ⅰ位置:位于近腔面 Ⅱ形态:体积小,核圆,染色质细密,染色较深 ②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连续增殖分化过 程) 核染色质高度浓缩 精子头;高尔基复合体 顶体;中心 粒的微管延长 轴丝; 线粒体汇聚 线粒体鞘;其余胞质集聚尾测脱落
睾丸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精子发生过程的位置位置形态与核型演变:
1)精原细胞增殖期(精原细胞) ①位置:位于基底室,紧贴基膜 ②形态:圆形或卵圆形 2)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①初级精母细胞 Ⅰ位置: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 Ⅱ形态:体积最大,圆形 ②次级精母细胞 Ⅰ位置:位于初级精母细胞的近腔侧 Ⅱ形态:核圆,染色较深
男性生殖系统
——2017级中医乙班张淑兰
生精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生精细胞的组成:
自生精上皮基底部至腔面,依次有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 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精子发生:
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连续增殖分化过程,经 历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及精子 形成期
精子形成:
精子细胞由圆球逐渐演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称精子形成
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1、形态结构: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成群分布,直径15~ 20nm,核圆,居中或偏位,核仁明显,胞质嗜酸性,电镜 下有丰富的管状嵴线粒体和滑面内形,其基底部紧贴基 膜,顶部伸达管腔面。细胞质弱嗜酸性,核近似卵圆形、 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稀疏,着色浅,核仁明显 2、功能: ①支持营养生精细胞 ②产生睾丸液 ③吞噬和消化精子细胞残余胞质 ④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⑤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等
血—睾屏障:
①由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 胞紧密连接在生精小管与睾丸间质内生精小管中存在着的 ②功能: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形成并维持有利于 精子发生的微环境;防止精子抗原外疫,引发自身免疫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18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次成减熟数分裂
(4n DNA)
3.次级精母细胞:体小,直径约12um ,核型为23, X 或23, Y
第二次减数分裂
(2n DNA)
4.精子细胞:小,直径约8um ,核型为23, X 或23, Y
形态变化
(1n DNA)
5.精子:蝌蚪状,分头、尾部,核型为23, X 或23, Y 2)吞噬、消化精子残余胞质; 3)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4)在FSH 和雄激素作用下,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 5)分泌抑制素,抑制垂体分泌FSH
3. 睾丸间质细胞
分泌雄激素。
间质细胞
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
(GnRH)
垂体
FSH
LH(间质细胞刺激素)
睾丸 支持细胞分泌ABP 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男性生殖系统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精小管的管壁结构。各级生精细胞 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过程,支持细胞的 结构与功能;血-睾屏障的结构及功能。
2.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熟悉:睾丸的一般结构。 4.了解: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的结构。
男性生殖系统
组成 内生殖器: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 外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 分泌雄性激素
一、睾丸(Testis)
白膜 睾丸纵隔 小叶
生精小管 直精小管 睾丸网
生精小管
(一)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
为高度弯曲的复层上皮性管道,管壁由生精上皮构成。
生精细胞(5~ 8层) 生精上皮 支持细胞
抑制素
雄激素
思 考题
1.避孕的方法有哪些? 2.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哪些?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试卷1.doc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试卷1.doc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试卷1(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精小管管壁结构为(分数:2.00)A.生精上皮、基膜、肌样细胞、胶原纤维B.生精上皮、基膜、睾丸间质细胞C.生精细胞、基膜、肌样细胞、胶原纤维D.生精上皮、基膜、肌样细胞E.生精上皮、基膜、胶原纤维3.生精细胞不包括(分数:2.00)A.精原细胞B.初、次级精母细胞C.精子细胞D.精子E.支持细胞4.精子发生是指(分数:2.00)A.精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精母细胞B.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细胞C.精子细胞变形成为精子的过程D.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E.从精原细胞发育成为精子的过程5.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细胞的是(分数:2.00)A.精原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6.形成精子顶体的细胞器是(分数:2.00)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线粒体D.染色体E.高尔基复合体7.精子的轴丝来自(分数:2.00)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线粒体D.染色体E.中心体8.关于支持细胞的功能,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营养和支持生精细胞B.分泌雄激素C.吞噬精子成熟后脱落的细胞质D.参与构成血一睾屏障E.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9.血一睾屏障的结构,不包括哪项(分数:2.00)A.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B.结缔组织C.生精上皮基膜D.精原细胞E.支持细胞紧密连接10.位于生精上皮基底室的细胞是(分数:2.00)A.精原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11.具有44+XY染色体和4n DNA的生精细胞是(分数:2.00)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Leydig细胞12.关于附睾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附睾分头、体、尾三部分B.附睾的头部主要由直精小管组成C.附睾的体部和尾部由附睾管组成D.精子在附睾内成熟E.精子在附睾内获得自主运动的能力13.关于前列腺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腺实质主要由复管泡状腺组成B.腺分泌部只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C.被膜结缔组织内含平滑肌D.腺泡腔内有凝固体E.凝固体钙化为前列腺结石二、填空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4.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殖系统
后叶: 位于中叶增生引起的前
列腺肥大,常发生在中叶和侧叶,
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
19:46
• 位置:
位于盆腔内,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 前列腺底与膀胱颈、精囊和输精管壶腹相邻; 前方邻耻骨联合; 后方邻直肠。
• 作用:
前列腺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19:46
19:46
生殖腺
输送管道
内生殖器
组成 外生殖器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男性尿道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附属腺 阴囊
阴茎*
结束
19:46
一睾丸
1.位置: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 2.形态:微扁的椭圆形,分 两缘 两面 两端
前缘 —游离 后缘 —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 内侧面 外侧面 上端 —被附睾头覆盖 下端 —游离*
返回
19:46
五 阴囊
• 位于阴茎后下方的皮肤囊袋。 • 构成: 皮肤:薄而柔软,色素沉着明显。 肉膜:为浅筋膜,含平滑肌纤维。肉膜舒 缩可调节阴囊内的温度(低于体温 约2℃左右),有利于精子的发育。*
19:46
六 阴茎
形态:
阴茎根: 固定于耻骨弓和尿生殖膈。 阴茎体:圆柱形,以韧带悬于耻骨联合的 前下方。 阴茎头: 前端的膨大,其尖端有矢状位的 尿道外口。头后较细的部分称阴 茎颈。*
(产生精子)
精直小管 附睾 输精管
睾丸网 射精管
睾丸输出小管
尿道前列腺部 尿道海绵体部 尿道外口
尿道膜部 体外*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生殖腺 ——卵巢 输卵管 内生殖器 组成 输送管道 子宫 阴道
附属腺 ——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 ——女阴
组织学与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 PPT课件
•上皮:纤毛柱状及立方细
胞,腔面不规则; •基膜外有平滑肌纤维; •运送精子(纤毛,平滑肌)。
2.附睾管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腔
面规则; •基膜外平滑肌纤维较多; •精子的生理成熟 ↗
医学课件 28
四、前列腺
1.一般结构
•间质:被膜和支架(CT+弹
性纤维+平滑肌); •实质:复管泡状腺(3050)。
1个精原细胞分裂分化 产生的各级生精细胞之 间有细胞质桥相连→同 步发育。
医学课件
20
精 子 发 生 示 意 图
二、睾丸
(二)生精小管 3.支持细胞(Sertoli
cell)
形态结构
•高锥状,单层排列; •底贴基膜,顶达腔面,
腔和侧面镶嵌各级生精 细胞,光镜下轮廓不清;
医学课件
22
二、睾丸
(二)生精小管 3.支持细胞 形态结构
2.分带
•尿道周带(粘膜腺); •内带(粘膜下腺); •外带(主腺) ↗
医学课件 29
四、前列腺
3.分泌部
•上皮为单立、单柱或假复 层柱状; •腔大不规则,可见凝固体 →结石; •上皮及分泌物中富含酸性
医学课件
10
二、睾丸
(二)生精小管 1.生精细胞 (4)精子细胞
(spermatid) •近管腔,较小,多见; •圆形→长形; •核染色较深,圆→扁圆; •变态→精子
医学课件
11
二、睾丸
(二)生精小管 1.生精细胞 (4)精子细胞
•变态过程:
细胞核→浓缩,变扁圆; 高尔基体→顶体泡→顶体; 中心粒→轴丝; 线粒体→拉长绕轴丝近段; 胞质→残余体→脱落。
医学课件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内质网、溶酶体、 糖原和脂滴、微丝、微管;基部侧面有紧密连 接(近腔室和基底室)
支持细胞功能:
1、支持、营养生精细胞 2、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 3、产生睾丸液 4、促使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 5、吞噬精子细胞的 残余胞质 6、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血-睾屏障:为血液和生精小管之间的屏障结构 组成: ①血管内皮及基膜 ②结缔组织 ③生精上皮基膜 ④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
(一)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由生精上皮构成,后者由生精细胞和 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有肌样细胞。
1、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形成过 程,称精子发生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Spermatogenesis 精子发生
血-睾屏障的功能: ①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精子发 育微环境 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
(二)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细胞 形态:成群分布,体积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嗜 酸性,核圆居中;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 功能:分泌雄激素。
(三)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直精小管:位近睾丸纵隔,为短而细的直行管
精 子 形 成
精子的形成
(spermiogenesis)
精子的形成
(5)精子 头:细胞核、顶体 (溶酶体,含顶体素、 透明质酸酶等) 尾(鞭毛):轴丝构 成中轴 颈段—中心粒 中段—9根外周致密 纤维、线粒体鞘 主段—致密纤维外出 现纤维鞘 末段—仅有轴丝
精子发生的特点
阶段性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第18章 男性生殖系统
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
本章重点
1、熟悉睾丸的一般结构 2、掌握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 态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3 、掌握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 -睾屏障 4、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5、了解附睾管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6、了解前列腺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道,由单层立方Biblioteka 柱状上皮组成,无生精细胞。图18-14 直精小管、睾丸网模式图
睾丸网
位于睾丸纵隔内 单层立方上皮、腔大、不规则
图18-14 直精小管、睾丸网模式图
直精小管、睾丸网
二、生殖管道 1、附睾
头部 — 输出小管 (8 ~ 12条) 体尾部 — 附睾管 (1条,蟠曲状)
附睾管和输出小管 附睾模式图
次级精母细胞 第二次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 成熟分裂 形成 (23,X) 23,X 23,X (23,Y) 23,Y 23,Y
(1)精原细胞
形态:紧贴基膜,圆或 卵圆形,直径12 µm 核型:46,XY(2n DNA) A型:核染色深,干细 胞,增殖分化为B型细胞 B型:核周边有较粗染色 质颗粒。分化形成初级 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精 子 发 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 子 形 成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发生的三个阶段
精子形成阶段 精母细胞的 成熟分裂阶 段
精原细胞的 增殖分化阶 段
Spermatogenesis 精子发生
精原细胞 46,XY
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分化 (46,XY)×2
第一次 次级精 成熟分裂 母细胞
前 列 腺
本章重点
1、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 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2、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 睾屏障 3、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组成:
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外生殖器
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和运输 精子 附属腺和生殖管道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睾丸 •生殖管道 •附属腺 •外生殖器
一、睾丸
一般结构 表面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 于睾丸后缘形成睾丸纵隔 实质 250个睾丸小叶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 睾丸间质
(4)精子细胞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 径8 µm ,核圆,染色质 细密。 核型:23,X / Y(1n DNA)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 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 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 的精子
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 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 ③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 9+2微管,尾部) ④线粒体聚集→线粒体鞘 ⑤残余胞质脱落
64天左右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发生的特点
连接性 • cytoplasmic bridge胞质桥:同 一精原细胞形成的 子细胞以胞质桥相 连,形成同步发育 的同源细胞群
精原细胞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残余胞质 精子
精 子 发 生 与 胞 质 桥 示 意 图
精子发生的特点
节段性 生精小管不同断面具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 精细胞组合
(2)初级精母细胞
形态:位于精原细胞的 近腔侧,圆形,直径18 µm ,核大而圆; 核型:46,XY(4n DNA) 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 成2 个次级精母细胞 切片中可见不同分裂阶 段的初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 径12 µm ,核圆,染色 深
核型:23,X / Y(2n DNA)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 DNA复制)形成2个精子 细胞
精子发生须在低于体温 2~3℃的环境 畸形精子:双头或双核、 大头、小头、无尾、双 尾、无顶体或小顶体、 线粒体鞘异常;可占 20~40%;感染、创伤、 辐射、激素失调可增加 畸形精子数量
2、支持细胞
LM:体积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轮 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支持细胞
附睾管和输出小管
附睾的功能:附睾上皮细胞分泌肉毒碱、甘油磷 酸胆碱、唾液酸等,促进精子成熟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 - 17天,获得运动能力,达 到功能成熟
三、附属腺
1、前列腺
• 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 深入实质形成支架 •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尿道 •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柱状,腺 腔不规则,可有前列腺凝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