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侵犯行为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
(2)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主题内容的节目; (3)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
付和解决一些问题;
(4)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
五、侵犯的转移与消除
1、 宣泄
宣泄的基本假设是,侵犯性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一切实际的侵犯行 动或在想象中实施侵犯行为,都可以使侵犯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减 少侵犯性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一)社会生物学 (sociobiology)的视角
1975年美国动物学家,研究昆虫社会的E.Wilson出版了《社会生物学: 新的综合》. 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社会生活的理论。他认为,利他是生物的本 能。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
助人是一种社会学习过程。通过社会赞许、自我肯定以及物质回报来 强化这一行为。 父母、教师、邻里社会的表扬、奖励;被救助人的感激 相互帮助的预期(社会资本)
1、心理学家齐而曼(1974)、罗杰斯(1976)等人研究 发现,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
侵犯性的增加。
2、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大量研究发现,特异性的唤起 水平,如性唤起,也会改变人们的侵犯性。
愤怒的人会怎样做?
口头或象征性攻击(82% 49%);予以拒绝或收回某些利 益(59% 41%);身体攻击(40% 10%)。
(六)荣誉文化: 美国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在尊严受到挑战的时候更容易采取 暴力对抗,与美国南方人的荣誉文化有关,南方人比较倾 向赞成为保护尊严或回应侮辱而动用武力。与在美国南部 早期的畜牧社会,对牧群的保护极其重要,所以他们会采 取那样的行为。在中国北方的情况和美国南方有相似之处。
(七)性别:
男性倾向于公开表现出侵犯行为,而女性倾向于偷偷摸摸的 进行攻击——说闲话、背后诽谤和散布谣言(人际侵犯)。 在平常的环境下,男生比女生更具有攻击性,但当受到激怒 后,性别差异变得非常小,二者都表现出很强的侵犯性。
犯是直接与道德水平的低下相关联的。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
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
5、置换
当个体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对直接引起挫折的人或物进行
还击时,就倾向于寻找一些相似物进行侵犯。
6、寻找替罪羊
当个体感受到挫折但又找不到挫折的明确来源的时候, 倾向于寻找一只“替罪羊”来进行侵犯,发泄自己的不满和 愤怒。替罪羊一般具有软弱性和特异性两个特点。
(二)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1)激素(性激素) (2)遗传基因 (3)染色体(见图)
(三)
1、最初的理论
挫折有两个含义:
挫折-侵犯理论
一是指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 一是指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 该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米勒等人于1939年提出。
J.Dollard:“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 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3、洛伦茨
侵犯是一种本能,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 物保护意义,通过侵犯可以保护领地、求食、固种, 同类的侵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动物的争斗和 人类的战争都是如此。
Konrad Lorenz(1966)对丽鱼行为的研究: 雄丽鱼会攻击同种的其他雄鱼,以捍卫自己的地盘。但雄性丽 鱼并不攻击雌性丽鱼,也不攻击异种的丽鱼。若将所有同种类 的丽鱼从水箱中移走,只剩下一只异种雄性丽鱼,这只雄性丽 鱼会攻击异种的雄鱼。此外,如果所有其他雄鱼也被移走吧, 雄丽鱼最终会攻击并杀害雌丽鱼。 Lore 和 Schultz(1993)指出:动物中普遍的侵犯现象之所以 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乃因为其具有使动物存活的价值。 同时,几乎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已演化出一种有力的抑制机制, 使他们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抑制他们的攻击。
(二)温度
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 Baron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 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 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
研究案例:司机在路口的行为
(三)侵犯性线索
•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 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暴力节目 比赛中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媒体暴力对成人的影响? Philips认为一些人在观赏媒体暴力后受刺激而产生暴力的。他 研究了美国每天的谋杀率,发现在重量级拳击赛的下一周,谋 杀率总是增加的。此外有关拳击赛的宣传越多,随后的谋杀事 件也增加越多。惊人的是,职业拳赛中失败的选手的种族,和 赛后谋杀事件的中受害者的种族有着紧密的关系:当白人拳击 手在比赛中失利时,白人的遇难率相对增加;当黑人选手在比 赛中失利时,黑人的遇难率就会增加。

含义:
利他行为的含义
利他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没有明显的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 为。
利他行为有以下特点: 1.以利他为目的; 2.不期待物质或精神报答; 3.自愿; 4.利他者本人有所损失
二 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的视角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 (三)社会交换理论 (四)同情心与同理心
(八)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
1、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其以别人痛苦为后果的侵 犯行为也就越难于发生。 2、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侵犯行为就越少。
四、侵犯的理论
(一)本能论
1、威廉· 詹姆士
侵犯倾向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来的本能,人
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消耗 侵犯动力,才能使侵犯倾向得到控制。
麻醉作用:对暴力的敏感程度降低,变得麻木。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成年人比那些不经常看电 视的人更容易对家庭外面的暴力程度持夸大的看法。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减少人们原先所学到的对暴力行为的 抑制;模仿;更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减少了对暴力的恐惧, 对受难者的同情也降低了;危险意识增加,在别人之前先放 到他人。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学家P. Blua(1964)提出,在社会生活中,通行着互惠交换的原 则。 工具性交换、情感性交换
(四)同情心与同理心
同理心( Empathy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对方的感受感同身 受. Baston同理心-利他假说:当我们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时,会激发出 我们对他人的利他动机,帮助他人,改善他人的处境,并不考虑回报 与代价。
4行为者的角色
显然,以上各点都涉及文化背景问题,例 如教师体罚学生
二 侵犯行为的种类
1、按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
狭义的侵犯
反社会的侵犯
侵犯
利他的侵犯
被认可的侵犯
2、按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 言语侵犯
侵犯
动作侵犯
3、按侵犯行者的动机不同: 报复性侵犯 侵犯 工具性侵犯
三 侵犯的影响因素
(一)情绪唤起水平
2、弗洛伊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 基本本能,一种叫性本能,一种叫自我本能,人的 侵犯行为是由性本能所引发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弗洛伊德出版了《超越 唯乐原则》一书,提出了两极化的本能假设,一种 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另一种是 死的本能。生的本能追求生命、爱和创造,死的本 能向外表现为伤害、破坏、征服、侵犯,向内表现 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自杀。
对障碍和干扰的 认知而产生了消 极的情绪体验
挫折
侵犯
2、理论的修正 批评:过去的理论过于简单 (1)N.Miller(1941)修正: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外向侵犯
侵犯的激 发 挫折 (目的阻碍) 其他反应 (如退缩) 内向侵犯 (如自杀) 直接侵 犯 替代侵 犯
即:N.Miller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为“一对多的关系”

你只有利己时才助人 (即收益大于付出的 时候)
(五)酒精 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研究支持这种假 设。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 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 增加:“酒壮人胆”。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 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Hull等人称之为“去抑制” 。
间接的攻击行为:向第三者说或诅咒(42% 34%);伤害 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25% 9%)。 替代性攻击:攻击无生命物体(32% 28%);攻击另一个 人(24% 25%)。
非攻击行为:平静活动(60% 60%);就此了事不伤害无 礼者(59% 59%)。
括号内前一个数字为侵犯冲动,后一个数字为实际的表现
侵犯 挫折 其他 反应
(2)伯克威茨以其有影响的“武器效应”研究为根据,进一步修正了挫折- 侵犯理论。 L.Berkowitz(1978)提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 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图示如下)
侵犯线索
挫折
准备状态
侵犯行为
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 种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 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没有提供这样的线 索,那么个体未必表现出侵犯行为。
(1)观察者有足够的动机去注意榜样表现的侵犯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状 况;
(2)榜样的反应即所作所为和所有的相关刺激必须贮存于观察者的记
忆系统中; (3)观察者有能力做出所观察的行为序列中的有关反应。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电视电影中的暴力节目会增加人们的侵犯行为。研
究者发现暴力节目要对人的侵犯行为起作用需要如下条件: (1)观众所看的到电视节目在某一主题和内容方面出现频繁而且相当一
※作业三:
1、什么是侵犯?举例说明侵犯有哪几种类型。 2、你怎样理解侵犯的原因?请结合一个具体的事例阐释 之。 3、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应怎样实现对不断上升的暴力犯罪 的控制?
第二节 利他行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利他行为的含义 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利他行为的唤起 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求助者的特点 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2、习得的抑制
所谓习得的抑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
行为的控制。 1社会规范的抑制 2痛苦线索的抑制 3对报复的畏惧
3、 社会规范的抑制
一个内化了社会规范的人,在其急欲表现违反规范的侵
犯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对侵犯行为的忧虑感,这种忧虑感会
抑制侵犯倾向。
4、道德水平的提高
国外有关犯罪的研究都表明,绝大多数情况对别人的侵
第七章 侵犯与利他行为
内容概要
1
2 3 侵犯的含义 侵犯的类型
侵犯的影响因素
侵犯的产生 侵犯的转移与消除
4
5
一侵犯的含义
侵犯(aggression)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伤害行动 伤害意 图
社会评 价
伤害意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
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
挫折 侵犯 侵犯 线索
武器效应
(四)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个体学习的结果。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 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
(1)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
(2)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 (3)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
此外,还有三项并非必要但却是充分的条件:
简言之:“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
目标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个体具有一定 的需要和目标 在需要和目标的 驱使下产生了相 应的动机和行为 个体意识到障碍 和干扰的存在
行为过程中遇到 了无法克服的障 碍或干扰
(四)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 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上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 做的反社会行为。Zimbardo认为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 是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不败感,即认为群体是战无不胜 的;二是个体在群众中具有匿名性,即没有人可以认出自 己,因而不必为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负责任。 对群体事件的处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心理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