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装配式建筑组成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结构系统B.外围护系统C.建筑系统D.内装系统
2.在装配式建筑分类中,按结构材料划分不正确的是(D)。
A.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装配式钢结构建筑C.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 D.装配式骨料板框架结构
3.装配式建筑的优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连接点“娇贵” B.提高建筑质量C.提高效率D.节约材料
4.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B)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A.模块B.构件C.试件D.模具
5.世界上最高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为(B)。
A.206米B.208米C.207米D.205米
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为(B)。
A.干连接B.湿连接C.干湿混合连接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以柱梁为主要构件的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的是(D)。
A.依靠手工加工B.成本高C.最大使用高度较高D.施工便利
8.湿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下列有关湿连接的选项不正确的是(C)。
A.钢筋套筒灌浆 B.浆锚搭接 C.螺栓连接 D.粗糙面与键槽
9.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原则中的集成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A)。
A.装配式建筑设计应致力于集成化,如建筑、结构、装饰一体化,建筑、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浴,各专业管路集成化,采用整体收纳等。
B.装配式建筑设计必须精细。
设计精细是构件制作、安装正确和保证质量的前提,是避免失误和损失的前提。
C.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实行模数协调和标准化,如此才能实现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
D.装配式设计应当与建筑设计同步,在设计前期就应开始。
10.不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拆分设计内容的是(B)。
A.确定拆分界线B.建筑后浇带C.设计连接节点 D.设计预制构件
11.不是钢结构建筑的有点的是(C)。
A.安全B.轻质高强C.耐火性能较高D.结构受力传递清晰
12.是巨型框架结构所属的建筑类型的是(B)。
A.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装配式钢结构建筑C.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D.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
13.以筒体结构为结构类型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的最大高度为(C)。
A.160米 B.170米 C.180米 D.190米
14.(A)是指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A.部品 B.部件C.构件D.组件
15.(B)通过立法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法国
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缺点的是(C)。
A.人工成本高B.抗震性能差C.防火设防要求高D.舒适度低
17.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木材选用所需考虑的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防火要求B.耐磨要求C.防腐要求 D.木材阻燃剂要求
18.不是装配式木结构主要材料的是(B)。
A.木材B.混凝土C.结构用胶D.金属连接件
19.关于木材含水率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是(A)。
A.现场制作方木或原木构件的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30%。
B.板材、规格材和工厂加工的方木不应大于20%。
C.方木原木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D.作为连接件时不应大于15%。
20.层叠木片胶合木。
是由(C)厚、()宽、()长的木片单板而形成的木基复合构件。
A.1.0毫米,30毫米,300毫米B.1.0毫米,30毫米,350毫米C.0.8毫米,25毫米,300毫米D.0.8毫米,25毫米,350毫米
21.装配式木结构平面布置和尺寸应满足的要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结构受力要求B.预制构件要求 C.各个系统集成化的要求D.结构空间布置要求
22.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时,对于装配式纯木结构,在多遇地震验算时纯木结构的阻尼比可取(A),在罕遇地震验算时结构的阻尼比可取()。
A.0.03,0.05
B.0.02,0.05
C.0.03,0.06
D.0.02,0.06
23.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吊点设计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B)。
A.吊装方式的确定B.吊点制作时间的确定 C.吊点位置的计算 D.吊点复核的计算
24.装配式外围护系统按建筑部位分为:屋盖围护系统,墙体围护系统和(D)。
A.门窗围护系统B.阳台围护系统 C.楼梯间围护系统D.屋盖、墙体一体化维护系统
25.不是承重外围护系统的主要组成(A)。
A.木结构墙板B.木结构承重组合墙体C.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D.兼有围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柱梁
26.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采用(D)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A.装配数量B.装配式等级
C.预制率
D.装配率
27.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是根据构件的尺寸制作的,其可以将混凝土浇筑到安装好的模板内,使混凝土凝固成型的刚性结构体。
A.模数 B.模具C.模型 D.模块
28.不是外墙防水连接方式(A)。
A.外浇外挂B.内浇外挂C.封闭式线防水D.开放式线防水
29.预制梁端面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
键槽的尺寸和数量应按规定计算确定。
键槽的深度不宜小于(B),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
A.20mm,30° B.30mm,30° C.20mm,20° D.40mm,20°
30.(C)是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单元。
A.模板B.模具C.功能模块D.模块
31.外围护系统的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B)。
A.按照建筑部位分类B.按照专业类型分类C.按照结构功能分类D.按照材料分类
32.在装配式建筑中,关于“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构成外围护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功能单元B.构成设备与管线系统的建筑复合产品功能单元 C.构成建筑结构系
统的结构构件及其它构件的统称 D.构成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33.在装配式建筑中,关于“部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在施工现场浇筑,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B.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C.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它构件的统称D.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34.预制率是指单体建筑规定部位的结构系统中,符合工业化建筑特征和要求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C)比。
A.表面积 B.重量 C.体积D.长度
35.下列关于铰接说法正确的是(A)。
A.铰接只能传递剪力B.铰接能传递弯矩和剪力
C.铰接能传递弯矩
D.铰接不能传递弯矩和剪力
36.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墙的英文缩写是(D)。
A.PCL B.PCLT C.PCKL D.PCQ
37.下面哪个不是装配式建筑的协同对象(D)。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总承包方D.施工分包方
38.在协同工作中下面哪个阶段需要进行碰撞检测与构件深化优化(C)。
A.初步设计阶段B.深化设计阶段 C.深化设计阶段 D.施工图设计阶段
39.在装配式建筑协同工作中,施工总承包的主要职责是(A)。
A.在建设项目初期就进入,同时还需要联合分包商与构件厂。
B.准确理解业主的需求,以及熟悉政府的规范标准。
C.针对项目进展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项目规划与信息内容。
D.根据业主新要求进行修改,以及需要综合构件厂与物流单位的建议与反馈意见。
40.装配式建筑各专业之间的协同主要依靠(B)。
A.BIN B.BIM C.CIN D.DIM
41.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所承担的具体任务是(B)。
A.监管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提供变更信息B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做好现场的安全与质量管理 C.合理安排运输计划,优化施工路线D.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方案
42.深化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所承担的具体任务是(A)。
A.进行模型的深化设计包括构件预埋的深化以及多专业的碰撞优化 B.提供施工深化需求并审核深化设计模型,提供相应的意见C.对项目设计和指标最终审核 D.提供生产深化需求,并审核深化设计模型,提供相应的意见
43.装配式建筑对构件深化设计精度要求,生产与施工的误差需要控制在(C)级的范围内,否则将导致构件无法顺利安装是。
A.分米B.厘米C.毫米D.纳米
44.在装配式建筑对中有时需要对构件进行拆分设计,下列不属于构件拆分的原因的是(C)。
A.便于进行吊装 B.便于生产与运输 C.构件尺寸要求 D.便于现场吊装
45.BIM技术通过将建筑的信息化模型以及数据整合在一起,在项目的(D)中进行数据的传递和共享,使参与项目的各方可以对模型进行广泛的应用。
A.设计阶段 B.施工阶段C.维护阶段D.全生命周期阶段
46.Dynamo是基于(A)软件的参数化设计的辅助工具,可以实现其自身无法实现的功能,功能极其丰富和强大。
A.Revit B.Takla C.鸿业 D.PKPM
47.在(C)阶段中,生产单位应配合设计进行预制构件拆分,提供工厂生产模台尺寸和吊车吊重等资料。
A.技术策划 B.方案设计 C.初步设计 D.施工图设计
48.夹心保温板的优点描述错误的是(B)。
A.防火性性能较好B.成本较低C.保温层不易脱落D.外叶板可做装饰层
49.(A)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A.模数B.模块C.模型D.模板
50.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C)。
A.10% B.20% C.30% D.50%
51.设计单位对装配式建筑管理中的“三个前提”要点选项,描述错误的是(B)。
A.关于装配式的考虑要提前到方案设计阶段。
B.关于装配式的考虑要提前到初步设计阶段。
C.装修设计要提前到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与建筑、结构、设备管线各专业同步进行,而不是在全部设计完成之后才开始。
D.同制作、施工环节人员的互动与协同应提前到施工图设计之初,而不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设计交底的时候才接触。
52.不符合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时的质量管理特点的是(B)。
A.标准为纲B.模具精准C.培训在先 D.质量控制
53.不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的是(D)。
A.现浇预留层插筋定位环节B.吊装环节 C.后浇混凝土环节 D.建筑外装环节
5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时候(B)。
A.构件精度管理B.
施工工序管理C.特殊工艺的质量管理 D.“脆弱点”的质量管理
55.BIM的英文全称是什么(A)。
A.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B.BuildingInformationModel
C.BuildInformationModeling
D.BuildInformationModel
56.外围护系统集成设计要求的内容描述错误的是(C)。
A.满足功能要求B.符合技能要求C.满足采光要求 D.实现艺术效果
57.常见的插筋是(C)。
A.柱插筋B.梁插筋C.基础插筋D.板插筋
58.基础插筋长度(B)。
A.基础内弯折长度(一般为max{10D,200mm})+(基础板厚-保护层厚度)-伸出基础长度 B.基础内弯折长度(一般为max{10D,200mm})+(基础板厚-保护层厚度)+伸出基础 C.基础内弯折长度(一般为max{10D,200mm})+(基础板厚+保护层厚度)+伸出基础长度 D.基础内弯折长度(一般为max{10D,200mm})+(基础板厚+保护层厚度)-伸出基础
59.预制阳台属于(C)。
A.预制楼梯B.预制剪力墙C.预制楼板D.预制梁
60.基础插筋是在(A)进行。
A.浇筑基础前B.浇筑基础后C.浇筑基础时D.基础浇筑1/2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类型可按照哪些方式进行分类(ABDE)。
A.按照主体结构材料分类B.按建筑高度分类 C.按照建筑专业分类D.按照结构体系分类 E.按预制率分
类2.为规范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ACD),制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A.环境效益 B.安全效益 C.社会效益 D.质量效益 E.经济效益
3.装配式建筑规定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包括(ABCE)。
A.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B.围护墙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C.采用全装修 D.装配率不低于35% E.内隔墙的评分分值不低于10分
4.制作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管理中的生产管理的内容是(ABDE)。
A.编制生产计划B.实施各项生产计划C.各专业生产计划 D.调整、调度和不救生产计划 E.按实际生产进度检查、统计、分析
5.装配式建筑有哪些优点(ABC)。
A.提高建筑质量B.提高效率C.缩短工期D.抗震性能较好E.防火性能较强
6.在装配式建筑分类中,按结构材料划分,将装配式建筑分为哪些(ABD)。
A.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装配式骨架板材结构 D.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E.装配式框架结构
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拆分设计原则的是(ACE)。
A.应考虑结构的合理性B.考虑专业的合理性C.接缝选在应力较小的部位 D.应在应力较大部位设置后浇带
E.尽可能统一和减少构件规格
8.以装配式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为主的国家有(ABE)。
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E.德国
9.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特点(CE)。
A.大部分为塔式或板式混凝土多高层建筑B.沉寂了五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国兴起 C.尚处于初级阶段 D.设计、制作到供应的成套技术及有效的供应链管理E.满足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需求
10.美国装配式建筑注重(ACD)。
A.舒适性B.大众化C.多样化D.个性化E.安全性
11.钢结构中,梁与柱的连接通常采用哪些形式(ABE)。
A.柔性连接B.半刚性连接C.对接D.焊接连接E.刚性连接
12.预制构件连接的后浇带结合面处理手段有(ABDE)。
A.水洗露骨料B.拉毛C.烫花D.凿毛E.键槽
13.在装配式钢结构中,下列属于刚性连接与铰性连接区别的是(AE)。
A.刚接能传递弯矩和剪力,铰接则只能传递剪力 B.刚接只能传递剪力,铰接则能传递弯矩和剪力 C.刚接和铰接都能传递弯矩和剪力 D.在构造上刚接如H型钢只需腹板有连接构造即可;铰接如为H型钢则则其上下翼缘和腹板均需有连接构造 E.在构造上,刚接如为H型钢则其上下翼缘和腹板均需有连接构造;铰接如为H型钢则只需腹板有连接构造即可14.降低制作企业生产成本的途径有哪些(ABC)。
A.降低建厂费用B.优化设计C.降低模具成本D.使用机械代替人工 E.在施工现场建立工厂
15.下列属于鸿业经过3年的精心打造,推出的装配式智慧建造系列的新产品的是(ACDE)。
A.鸿业“魔方2019” B.鸿业“路易2018” C.鸿业“蜘蛛侠” D.鸿业“铝巨人” E.鸿业“八目图模”
16.装配式建筑设计软件PKPM-PC的第二部分在BIM平台下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设计,下面属于这部分内容的是(ABDE)。
A.三维拆分与预拼装 B.碰撞检查 C.出施工图纸D.材料统计E.BIM数据接力到生产加工设备
17.装配式建筑协同工作各个阶段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构件厂、物流单位全都参与其中的有(BCD)。
A.概念设计阶段 B.初步设计阶段C.施工图设计阶段D.施工阶段E.运营阶段
18.与协同相关的关键性任务有(BE)。
A.施工图设计B.构件拆分设计C.结构深化设计D.构件设计 E.构件深化设计
19.装配式建筑协同工作对象的是(ABCE)。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总承包方D.施工分包方E.物流单位
20.插筋的(ABD)应与柱子纵向钢筋保持一致。
A.直径B.尺寸C.重量D.根数E.长度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装配式建筑的组成系统有: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
2.按主题结构材料分类,装配式建筑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
3.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提高建筑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材料、节能减排环保、节省劳动力并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期、有利于安全、有利于建筑施工。
4.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5.世界上最高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住宅高达208米。
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结构。
简言之,以“湿连接”为主要方式。
7.优点:1)柱梁结构体系是世界各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应用最久、最多的结构体系,经验成熟。
2)柱梁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构件连接界面较小连接钢筋数量少,灌浆料也用得少。
连接成本增量要小一些。
3)可通过采用高强度等级和大直径钢筋的方法,减少钢筋根数,进而减少套筒连接件数量,简化施工,降低成本。
4)结构传递侧向力对楼盖、屋盖依赖度低,楼盖、屋盖预制楼板连接较为简单。
5)外墙围护系统选择范围宽,建筑师受到的约束较少。
6)施工便利,现场作业量少。
8.湿连接主要包括:钢筋套筒灌浆、浆锚搭接、后浇混凝土连接、叠合层连接、粗糙面与键槽。
9.集成化原则:装配式建筑设计应致力于集成化,如建筑、结构、装饰一体化,建筑、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浴,各专业管路集成化,采用整体收纳等。
精细化原则:装配式建筑设计必须精细。
设计精细是构件制作、安装正确和保证质量的前提,是避免失误和损失的前提。
模数化和标准化原则: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实行模数协调和标准化,如此才能实现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
同步原则:装配式设计应当与建筑设计同步,在设计前期就应开始。
10.拆分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拆分界线、设计连接节点、设计预制构件。
11.钢结构建筑的有点:安全、轻质高强、结构受力传递清晰、适用范围广、适于标准化、适于现代化、资源储备多、具有绿色建筑优势。
1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按照结构体系分类包含:有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框架-延性墙板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体结构、巨型框架结构、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以及交错桁架结构。
13.如图所示:
14.部品是指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15.日本通过立法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缺点:成本方面没有优势;防火设防要求高;适用范围窄,高度受限,主要限于低层建筑中;需要有木结构组件和部品制作工厂;对于服务半径有一定要求;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需要设计、
17.木材的选用,需要考虑到选用标准,防火要求,木材阻燃剂要求,防腐要求等条件。
18.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主要材料:木材、金属连接件、结构用胶。
19.木材含水率要求:(1)现场制作方木或原木构件的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25%。
(2)板材、规格材和工厂加工的方木不应大于20%。
(3)方木原木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4)作为连接件时不应大于15%。
(5)胶合木层板和正交胶合木层板应为8%~15%,且同一构件各层木板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6)井干式木结构构件采用原木制作时不应大于25%;采用方木制作时不应大于20%;采用胶合木材制作时不应大于18%。
20.层叠木片胶合木。
是由0.8毫米厚、25毫米宽、300毫米长的木片单板而形成的木基复合构件。
21.装配式木结构平面布置和尺寸应满足:结构受力要求,预制构件要求,各个系统集成化的要求。
22.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时,对于装配式纯木结构,在多遇地震验算时纯木结构的阻尼比可取0.03,在罕遇地震验算时结构的阻尼比可取0.05。
23.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吊点设计内容包括:吊装方式的确定,吊点位置的计算,吊装复核的计算,临时加固措施设计。
24.装配式外围护系统按建筑部位分为:屋盖围护系统,墙体围护系统和屋盖、墙体一体化维护系。
25.承重外围护系统主要包括:木结构承重组合墙体;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兼有围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柱梁。
26.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27.本题考查模具的定义,模具是根据构件的尺寸制作的模具,将混凝土浇筑到安装好的模板内,使混凝土凝固成型的刚性结构体。
28.外墙防水连接方式有:内浇外挂、封闭式线防水、开放式线防水。
29.本题主要考查键槽的设置。
预制梁端面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
键槽的尺寸和数量应按规定计算确定;键槽的深度不宜小于30mm,宽度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键槽可贯通界面,当不贯通时槽口距离界面边缘不宜小于50mm;键槽间距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
30.功能模块是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单元。
31.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按照部位、结构功能、材料、集成方式等方式进行分类,分为:按照建筑部位分类,按照结构功能分类,按照材料分类,按照集成方式分类,按照立面关系分类,其他构件。
32.部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它构件的统称。
33.部品: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34.预制率是指单体建筑规定部位的结构系统中,符合工业化建筑特征和要求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体积比。
35.铰接只能传递剪力。
36.P CQ表示的是预制墙。
37.装配式建筑的协同对象主要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构件厂、物流单位。
38.协同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内容概念设计:性能分析、经济性分析。
初步设计:户型模块化设计、族库设计。
施工图设计:构件拆分。
深化设计:碰撞检测与构件深化优化。
机构审查:图纸审查。
施工阶段: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控。
运营阶段:业主进行施工管理。
39.施工总承包的主要职责:施工总承包方要在建设项目初期就进入,同时还需要联合分包商与构件厂。
40.各专业协同是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专业协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内装各系统的设计、生产、装配全过程协同。
41.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做好现场的安全与质量管理。
42.设计单位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应进行模型的深化设计包括构件预埋的深化以及多专业的碰撞优化。
43.传统的现浇建筑对是施工的误差只需控制在厘米范围内,而装配式建筑对构件深化设计精度要求,生产与施工的误差需要控制在毫米级的范围内,否则将导致构件无法顺利安装,故本题选C。
44.由于构件需要进行吊装、生产与运输,而构件的吊装、生产、运输都对构件的尺寸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将超大、超重的构件进行拆分。
与传统的现浇建筑不同的是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需要进行拆分,以满足现场安装、工厂生产的要求。
在装配式建筑中有时构件尺寸会很大,但为了便于生产、安装、运输需要对其进行拆分。
45.B IM技术通过将建筑的信息化模型以及数据整合在一起,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数据的传递和共享,使参与项目的各方可以对模型进行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