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方法。
9、测量设备配备与流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测量设备的设计配备、采购、验收、搬运、贮
计量器具有效的一种溯源等级图,它包括推荐(或允许)的比较方法和手段。
18、计量立法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_________,计量单位的符号是_________。
26、某仪表量程0~10,于示值5 处计量检定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示值相对误差为。
27、几次测量后,有残差νi,则计算单次测量标准差的贝塞尔式为,计算平均标准的贝塞尔式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计量的特点()。
A、准确性
B、溯源性
C、法制性
D、自发性
2.有一测量结果为12.514米,修约后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按“2”的间隔修约,修约结果为、()。
A、12.4米
B、12.5米
C、12.6米
D、12.51米
3.为使测量设备进入正常的使用状态,有时要进行调整,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A、零位调整
B、放大比例调整
C、满刻度值调整
D、封印和封缄的调整
4.力矩的单位符号为N·m,则其名为()。
A、牛顿·米
B、牛顿每米
C、牛顿米
D、牛顿乘米
5.对测量设备的控制和产品检验、试验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测量设备的控制是实施产品检验和试验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B、产品的检验、试验是测量设备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C、测量设备的准确可靠是实施检验、试验的重要保证
D、产品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结果正是测量设备应用的具体表现
6、下列单位名称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是:()。
A、米(m)
B、摩尔(mol)
C、摄氏度(℃)
D、千克(kg)
7、下列单位名称与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A、力矩单位是牛顿米
B、比热容的单位为J/(kgK)
C、瓦特的表达式是焦耳/秒
D、2000m2 中文符号为2 千米
8、SI 基本单位共有七个并有相应的单位符号,以下哪个符号是正确的()。
A、质量——m
B、物质的量——mm
C、热力学温度——℃
D、电流——A 、长度(m)
9、下列属于我国按基本单位定义复现的国家基准的是:()。
A、压力(Mpa)
B、物质的量(mol)
C、发光强度(cd)
D、电流(A)
10、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指()。
A、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接近于真值的响应
B、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测量结果相互接近
C、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测量结果恒定
D、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各测得值间的一致
11、测量不确定度可用()来表示。
A、方差的平方根
B、标准差或其倍数
C、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
D、准确度
12、在我国,国家计量基准由()组织建立和批准承认。
A、各行业主管部门
B、国家计量行政部门
C、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D、以上都可以
13、型式批准是指承认计量器具的型式符合()的决定。
A、企业质量标准
B、法定要求
C、用户使用要求
D、以上都不对
14、()是指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A、精确度
B、准确度
C、测量不确定度
D、正确度
15、校准测量能力是指通常提供给用户的(),它用包含因子k2 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A、测量方法的误差
B、标准器具的误差
C、最高的校准测量水平
D、以上都不对
16、()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以米制公约的签约日5月20日作为世界计量日。
A、1995
B、1999
C、2001
D、2003
17、我国《计量法》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A、1985 年9 月6 日
B、1986 年7 月1 日
C、1985 年7 月1 日
D、1986 年9 月6 日
18、出不确定度报告时,一般取()位有效数字。
A、1 位
B、2 位
C、1 至2 位
D、3 位
19、已知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区间为b,呈均匀分布,则其标准不确定度应为()。
A、b
B、b/2
C、b
D、2 b
20、随机误差有三条特性、有界性、对称性和()。
A、单峰性
B、抵偿性
C、双峰性
D、以上都不对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本项预计是20题的,但我把找到的都写上了,您筛选一下)
1.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开展周期检定工作。
()
2.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量值。
()
3.在选择测量器具时,应根据工件的公差考虑测量器具的精度。
()
4. 为保证零件的加工与测量精度,应尽可能地保证零件的设计、工艺、测量基准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