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一般地说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叫做经济全球化,它已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现实的经济全球化是由美国和西方大国做主导、由他们推动。
实际上所反映的是一种极其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表现在发达国家还可以凭手中的强权。
在对待全球化的态度上大体有三派:一种是乐观派,一种是悲观派,还有一种是现实派。
中国应该说是现实主义。
经济全球化综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专业学术刊物和大众传媒充斥着关于“全球化时代”的言论。
不少国家政府以及企业界努力寻求回应全球化挑战的策。
这一切,反映了当前学术界、政界、企业界及公众对全球化浪潮的特殊关注。
在研究中,全球化作为一个描述人类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相互融合的用语,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由于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注意到这一过程对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全球化变成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有时被当成“全球化”的同义语。
经济过程自然不是全球化的全部内容,因为经济过程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文化和权力结构及其演变。
下面,就经济全球化问题,简要介绍中外部分研究文献的主要议题、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限于篇幅和能力,没有更多涉及政治。
定义或概念
对于什么是全球化,迄今仍是众说纷纭。
按照不同标准,全球化研究可以有不同的归纳分类,例如,按学派分为自由经济学派、世界体系理论学派和现实主义学派,或者按立论基础分为
制度论、网络论和传统论等等。
但是,无论在各个不同学派和理论之间,还是在它们之内,全球化仍然有不同的定义和多种理解。
很多人同意,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括为: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在这个共识之上,不同观点往往反映了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
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化”一词,在很多人看来,说的是世界经济更加一体化。
人们还注意到国际化和全球化之间存在差别,前者指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越出国界,后者指扩散于国际间的经济活动达到一体化程度。
另外,经济活动不仅在规模上是国际化的,而且在组织上也是全球化的。
因而,有人指出,全球化经济体系的新颖之处不在于经济活动的跨国扩散,而在于国际生产和贸易由代表工业和商业资本核心国家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以组织。
全球化发展涉及“主体和客体”两者的流动,即货币、服务、货物、人员的流动和跨国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和媒体扩展正在逐步消除边界的限制,由于移动人口更多地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
国内大量研究基本上遵循类似的思路。
例如,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认为与“世界经济’相比,经济全球化虽然覆盖同一空间,但它囊括更多的领域和部门,渗透更深,因而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时代标志着从“国际贸易时代”走向“国际生产时代”但是,也许正像有人指出的那样,这些以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和资源配置为内容的全球化定义或概念虽然看上去比较宏大,却远不是成熟的。
问题在于,
即使对这些过程和现象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详尽描述,其本质特征和背后的规律性还有待进一步揭示。
事实上,如果全球化指的是经济要素和活动的跨国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和依存关系,或者指的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全球经济,那么,无论在“全球化”这个字眼流行以前还是以后,许多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研究已经对现在所说的全球化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指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例如,世界体系分析学派指出,资本主义从来不是民族国家之内的过程,一出世就把世界作为舞台,形成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运行、以资本积累为动力和目的的现代世界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天仍然生存在其中的世界经济。
依照这条思路,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普遍化。
从国家关系的角度说,全球化是对传统民族国家的挑战,表现为国家界限的突破,越国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关系的强化,部分国家权力的丧失。
甚至,全球化不仅表明全球性联系,而且表明了人们正在经历的时空变即“时空浓缩”。
除了定义分歧外,全球化概念本身也在受到质疑。
有些人指出全球化被大大夸张了,是一种“言过其实的思想”。
还有人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根本就是不科学的,作为分析全球经济政治关系的术语,它远比不上另外一些概念(例如“帝国主义”)有用。
几种观点
首先,关于全球化是不是新现象或新发展的问题,可以说,大致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种看法。
但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因为涉及新或不新的界限究竟划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
在认为全球化是新现象或历史发展新阶段的看法中,时间最短的只有一二十年。
即认为全球化只是对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分工发展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概括,因此,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更长一点的,认为全球化是20世纪最后30年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或者是二次大战以来的产物,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全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
还有的研究认
为,全球化启动于19世纪中叶到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但那时的世界经济进程很难被称为全球化,因为今天的全球化比较那个时期有着深刻的技术内涵,世界经济涉及的范围更广,各国市场的融合更容易。
不难理解,把全球化看做新现象或新阶段的都是近年的研究。
他们有些虽然看到全球化的历史联系,但更强调全球化的新特点或新内容。
认为全球化不是新现象的观点大多并不否认世界经济有新的发展,不过,这些看法更强调历史过程。
在时间判断上同样存在不同意见。
例如,认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全球经济是经济关系国际化长期过程的一部分,认为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把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观点通常不把全球化当做新现象,认为它不过是用来说明一个发展已久的过程的新名词。
世界体系论认为现代世界体系的存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还有人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始终是一个全球性的制度,世界政治经济并没有比100年或150年前更加全球化。
其次,对全球化是不是一个线性过程的问题,把全球化说成是科技进步或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的看法似乎倾向于肯定的回答。
这些研究喜欢用比较级形容词描述全球化发展。
例如,说各国生产越来越国际化,多国或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贸易和外国投资更加活跃,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等等,同时借助大量证据,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发展,来支持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看法,把全球化经济看做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甚至各国经济同质化趋势。
许多强调世界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则注意到,全球化不是一个没有中断甚至逆转的线性过程。
有研究表明,19世纪后期,国际经济中货币、货物和人员流动比最近30年更为开放。
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
全球化过程在19世纪末就曾轰轰烈烈地展开,不仅当时交通、通
讯技术的突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跨国投资和贸易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劳工的流动性甚至比今天还要强。
当然,注意到全球化非线性发展的人不一定反对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国际化的长期趋势。
但即使这一点也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另一个重要而又有争议的问题是,全球化在什么程度上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作用。
一方面,强调全球经济的人提出“无边界世界”的观点,用民族国家界限的破除来描述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事实上,早在六七十年代,有关跨国公司的一些研究就指出,民族国家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正在消失。
另一方面,大部分国际经济现实主义著作则坚持认为,国家仍然是国际调整和管理的主要工具,即便是跨国公司也仍然从属于各个国家,并没有失去国籍。
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存在一系列看法。
有的承认跨越国界的生产网络和全球通信流动具有改变传统经济模式的潜力,但民族国家仍在全球经济管理以及决定公司和本国成功中起重要作用;国内条件,例如生产要素、国内需求质量、国内竞争程度以及一国国内的经济制度仍是决定一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它们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发展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变得更加重要。
有的则指出,全球化力量被过分渲染了,所谓国界消失的看法不符合事实。
侧重战略管理的研究则从最新发展入手,例如廉价和强大的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对外投资和融资障碍的扫除等等,具体探讨大公司是否变成了独立于国家的“世界选手”。
大量研究都注意到全球化在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领域发展的不平衡。
有些研究更强调这种不对称、不平衡的状态,提出在估计不同的整体秩序和冲击时要更谨慎。
全球化过程的不对称性在动荡的90年代十分明显,与全球经济自由化密切联系的多边组织或体系受到地区贸易集团和“微型多边主义”的挑战。
事实上,地区、国家和各种力量对全球化的抵制一向存在,因为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一个古典矛盾,即全球互相依存性和民族自主性的悖论之上。
全球化的动力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
一些说法:1.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
2.主要动力是各国的跨国公司或者企业,它们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最后发展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尽管这个历史过程也反映了生产力的不断扩张。
3.最重要的动因是这些因素的结合:分工的深入和市场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还有的把世界生产力看做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把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发展看做推动力,或者把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看做经济全球化的“源泉”等等。
另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带动的科学创新被看做新的知识经济的基础,有人认为这使竞争优势中例如技术、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传统因素的重要性下降,智力成为全球经济中财产的新形式和创造财富的基础。
把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动力是资本扩张,目的是通过剥削剩余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认为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冲动完全由资本积累的内在逻辑决定。
这种观点,虽然看上去也主要着眼于经济层面,但资本积累是一个比单纯技术、生产力、企业或者国际贸易都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所以,这类研究显然不局限于生产力或纯经济分析。
建议你去看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关立新博士写的 "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向性的理性思辩”,是PDF格式的论文,可以从以下网址下载:
还有这个:经济全球化文摘
&shujuku/
这个网站也有很多好文章:
这是哈佛教授的文章:
平坦世界的脆弱
约瑟夫 S. 奈
世界是平坦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如是说。
弗里德曼为其畅销书选择这个极富煽动性的书名是为了使人们意识到技术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惊人影响。
距离正在缩短。
地理屏障不再能轻而易举地提供保障。
欧洲和美国的制造业工人和高科技专业人士都不得不面对全球竞争的挑战。
西方消费者给当地公司打电话时,和他们对话的员工很可能正远在印度。
怀疑论者指出了弗里德曼比喻所存在的限度。
正如有人所说,世界不是平坦,而是“高低不平”。
世界经济活动的等高线图显示出繁荣的山峰和匮乏的低谷。
不仅如此,距离还远远没有失去作用。
即便是关税屏障较低的邻国,像加拿大和美国,其国内贸易也远多于跨境贸易。
西雅图和温哥华的地理距离很近,但温哥华与距离更远的多伦多的贸易却远远高于临近的西雅图。
尽管存在着这样的批评,弗里德曼还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全球化可以定义为不同大陆之间的相互依赖,它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见证了种族和宗教的迁移,也见证了中世纪欧洲和亚洲之间古老丝绸之路沿途的贸易。
但今天的全球化有所不同,它的发展速度更快,程度也更加深入。
1868年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地电缆铺通后,欧洲和美国可以在短短一分钟内进行交流。
1919年,经济学家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描绘了住在伦敦的英国人用电话从世界各地定购商品,然后就在家里坐等下午接收。
但凯恩斯的英国人属于腰缠万贯的特例。
今天,全球成百上千万人可以在当地超市里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与此相似,20年前曾经出现过即时的全球通讯,但在经济上却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
现在,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走进一家网吧,获得以前仅仅由政府、跨国公司和拥有大笔预算的少数个人或机构才能掌握的能力。
计算、通讯和运输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技术日益普及。
就在10年前,三分之二的互联网用户还都集中在美国。
而今天,美国的互联网用户占全球用户的比例还不到四分之一。
知识就是力量,而今天掌握信息的人数已经创下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高记录。
非国家机构现在拥有了以前只由政府掌握的能力。
民族国家作为世界政治主体的地位暂时还不会改变,但却必须学会与更多的参与者共享这个巨大的舞台,这些参与者包括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博诺这样的名人,还有基地组织这样的跨国恐怖网络。
但这种平坦化的进程是可逆的。
以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1914年世界经济曾经高度融合,但接下来的30年中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不断下降。
直到1970年,全球经济才恢复到曾经有过的融合程度,而且当时仍然受到铁幕的重重阻隔。
一次大战是造成逆转的导火索,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全球冷战期间,人们见证了经济全球化的降低和军事全球化的提升。
这反应了19世纪经济发展造成国内不平等等更深层次问题。
政治没有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其结果是不正常的意识形态¾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盛极一时¾这种病态的发展理念造成了国
家和世界的四分五裂。
二次大战后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为在经济变革中受到损害的人们织就了一张安全保护网,以此来鼓励他们接受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所带来的回报。
有些分析家认为今天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与20世纪的德国非常相似。
它们是为国内不平等所困扰的正在崛起的力量,不停地向民族主义的方向发展、向处于主导地位的力量发起挑战,最终引发逆转经济全球化进展的世界战争。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今天高度相互依赖,但1914年以前的英国和德国经济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这样的推理并不完善。
1900年后,德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超越了英国。
但是即便保持目前这种高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在至少20年内都不太可能赶上美国。
对平坦世界造成威胁更大的可能是技术传播所释放的非国家和跨国力量。
2001年9月11日,一个非国家网络在一次毫无征兆的袭击中所杀害的美国人数量比1941年日本政府的珍珠港袭击还要多。
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战争的私有化。
如果这样的势力掌握了核武器和生物材料,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人员和商品跨越国境会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上述势力破坏了占世界石油储量三分之二的波斯湾的石油输出,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全球经济衰退可以更进一步增强保护主义的力量。
技术和政策是全球化的两大驱动力。
迄今为止,政策都进一步巩固了技术的平坦化效果。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美国在推动消除障碍的政策方面占据了领导地位。
但上面描述的事件可能会逆转这种政策。
某些全球化的批评者可能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但这样的结
果,正如我们在1914年后看到的那样,将会导致在两个领域出现最糟糕的状况¾那就是传播技术和力量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同时军事和生态全球化的消极后果进一步巩固,比如战争、恐怖、气候变化和传染病的传播。
如果真是这样,平坦的世界会成为一片沙漠。
Joseph S. Nye,哈佛大学教授,著有《软性力量:世界政治的胜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