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评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的理论
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一生始终关注学前教育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陶行知十分注重学前教育,他深刻地指出了当时国内幼稚园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强调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在师资培养方面,他还领导实行了“艺友制师范教育”。在陶行知先生众多幼儿教育理论中,我想重点来谈谈解放儿童创造力这一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而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任务。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坏境的影响,教育虽然不能创造什么,却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特别是旧中国的孩子,在苦海中成长,不但经济困难,而且受着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身心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便更加需要强调发挥孩子潜在的创造力。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自己摆到儿童的队伍里去,要真情实意地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加入到儿童生活中去,便可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在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在他看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进行:
首先,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其次,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列举爱迪生、瓦特等发明家的事例来说明动手的重要性,主张我们的护育员或先生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让孩子们有动手的机会。
第三,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传统的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五,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空间解放了,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开拓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第六,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不应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不能“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然而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强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儿童会否真的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答案是肯定的。陶行知的这一思想已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从学会与父母、同伴、老师交往,到认识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熟悉纷繁复杂的社会,再到掌握使用各种工具,儿童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造。儿童的创造潜力从一出生就开始萌芽。众所周知,半岁的婴儿就能自己抱着奶瓶吃奶;一岁的婴儿尽管不会说话,却能做出手势或发出信号,让大人帮他拿起他够不着的玩具;一岁以后就慢慢学会使用母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对于婴儿也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再者,游戏是儿童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例如,在成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泥巴、沙子和水等自然材料,到了儿童手里就可变成泥娃娃、小碗、小碟、杯子、小凳、山洞、碉堡和溪流;一根竹竿,可以变成他们的马、拐杖、手枪和大炮……儿童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其巨大的想像力。他们可即兴创作儿歌、童话,可以想像出稻草人与麻雀的对话,可提出诸如“天空为什么总是蓝色的”“太阳为什么总是圆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毋庸置疑,儿童的创造力是稚嫩的,但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只有傻瓜才把创造视为离奇幻想的事情……一个3岁的儿童发现他能用积木做什么事情,或者一个6岁的儿童发现他能把5分钱和5分钱加起来成为什么结果,即使世界上人人知道这件事情,他也真是一个发明家。”我们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并正确认识其创造力的巨大发展价值。
鉴于解放儿童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陶行知先生强调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及时、正确的培养。张衡数星星,骆宾王作诗,曹冲称象,牛顿自制小风车,爱迪生孵蛋等等,这些杰出的创造性人才,在其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然而,如果没有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和教育,即使是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也很难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担负起培养儿童创造力这一神圣使命。要在幼儿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有必要对幼儿园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绝不能再通过简单的知识灌输、训练和模仿,以及说教的方式,抑制甚至泯灭儿童天性中的创造性。教师一定要成为儿童探索欲望之火的点燃者,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要给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和自由发展机会,让儿童多看、多想、多动、多说,以满足其探索需求;让儿童养成自主创造和别出心裁的思维习惯;创设适合创造性发展的民主环境。此外,教师还应掌握学前创造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如列举法、类比法、组合法、改装法、材料替换法、扩大用途法等。这样一来,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就能充分发挥其想像力,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解放儿童创造力是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通过对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放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一)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氛围。
教师、家庭、社会都有责任为儿童创造力培养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裕、自由的环境氛围,鼓励儿童大胆探索、大胆提问、大胆创新,从而使儿童的创造潜力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决定有关班级事情时,要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多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做到有耐心、多指导、多鼓励;多给孩子任意发展的自由,不要过分强调课堂秩序和班级管理制度,应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因“淘气”而造成的紊乱,以足够的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甚至荒诞、离奇的问题。
(二)正确对待儿童的好奇、好问。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探求未知、开启智慧、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力,是探索和创造的源泉。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儿童的发问千奇百怪,有时甚至离谱,这正是他们创造潜力的发挥。成人特别是教师应鼓励、引导他们大胆提出各种问题,并给予耐心、正确的解答,或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他们自己动脑筋去寻找答案。
(三)启发儿童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
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儿童努力摆脱一切束缚其思想的观念、方法,开拓思路,养成多角度、多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例如,关于玻璃的用途,教师在让孩子们列举出玻璃的一般用途如做杯子、镜子、窗子等之后,要引导他们想出一切可能的作用,如割绳子、布头等,烧熔后还可制成各种玩具、装饰品等等,努力使他们多动脑筋、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其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