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概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湖南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湛腾西
课程特点
知识点既分散又连贯,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和指令系统是基础;
与电子技术尤其是数字电子技术关系密切; 单片机主流开发工具与环境为C51编译器,
因此必须加强C语言的复习;
学习方法
预习、复习; 多动手(硬件、软件实验); 多看参考书(包括利用网上资料); 其它(上课、作业、答疑)。
需求发展推动单片机应用
第三个趋势
全球电子类产品消费的增长。
其中亚洲为这一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一些过去认为奢侈的东西现在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从而刺激 了对嵌入式智能产品的需求。
技术发展影响单片机应用
制造技术。
更小的光刻工艺提高了集成度,从而使芯片更小、成本更低、 工作电压更低。但更低的工作电压也有副作用,更低工作电压的 好处是可以降低系统的功耗和热耗散,从而使更小的电池供电系 统成为可能。 (有利蔽)
模拟模块集成技术
最后一个重要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复杂模拟模块集成到单片机中。 单片机系统提供直接模拟接口已经变得相当普遍,而片内模数转 换器(ADC)、掉电复位、低压降以及内部振荡器等特性已经成 为许多单片机产品系列的标准特性。
提示
单片机应用给电子产品带来了分布式智能
单片机概述
20世纪70年代问世。 已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
单片机等 。 MCS-51系列单片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流系列,软、 硬件设计资料丰富齐全。
1.4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 CPU的改进
(1)采用双CPU结构,提高处理能力 (2)增加数据总线宽度,内部采用16位数据总线。 (3)串行总线结构,菲利浦公司的I2C总线(Inter-
Icbus)。用两根信号线代替现行的8位数据总线。
2.存储器的发展
(1)加大存储容量。 (2)片内EPROM采用E2PROM或闪烁(Flash)存储器
车的众多产品都加入了嵌入式智能器件来增强可靠性、改善能效、 保证安全、提高产品灵活性或简化用户接口。
需求发展推动单片机应用
第二个需求趋势:
就是在最终市场本身可能增长并不快的有些应用中, 每个系统使用的单片机数量却在不断提高。
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每辆汽车平均包含30~40 个单片机,而仅仅几年前这一数字仅为10个左右。冰箱、空调和 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开始在每个系统中使用多个单片机。在所有 这些情况下,由于产品中使用多个单片机来提供嵌入式智能,因 此这些产品中单片机使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这些产品本身的 增长速度。
李刚.新概念单片机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2007.1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信息高速公路”或因特网供应商每年约售出3亿台 /件产品
手机制造商每年约销售5亿部手机。 单片机(MCU)市场每年销售量就超过50亿片,
技术发展影响单片机应用
闪存技术
第二个重要技术趋势是消费者接受可再编程单片机的速度。 可再编程单片机是单片机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基于闪存的单 片机与基于ROM的单片机在成本上的差距已迅速缩小。此外,随 着软件复杂性的增加,对闪存单片机这样的灵活解决方案的需要 也在增长。
技术发展影响单片机应用
Unit)。
我国,习惯使用“单片机”这一名称。
单片机分类
(按用途):通用型和专用型 通用型
可开发的内部资源:RAM、ROM、I/O等功能部件,全部 提供给用户。用户根据需要,设计一个以通用单片机芯片
为核心的测控系统。
专用型
专门针对某些产品的特定用途而制作的单片机 ,针对性强 且数量巨大。对系统结构的最简化、可靠性和成本的最佳化等 方面都作了全面的考虑 。 “专用”单片机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优势。
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 一体化设备等方面。 1.1 什么是单片机?
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 (RAM、ROM、EPROM)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
特点:
具有一台计算机的属性。也称为:
• 微控制器 MCU(MicroController Unit) • 嵌入式控制器 EMCU(Embedded icroController
教材与参考资料
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修订版)[M].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11
周航慈.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修订版)[M].北京航天航空 大学出版社,2004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二版)[M].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4.2
徐爱钧.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第2版).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9
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ຫໍສະໝຸດ Baidu阶段。
1.3 8位单片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和机型
(1)美国Intel公司 MCS-51系列及其增强型、扩展型系列。 (2)美国ATMEL公司89C51、89C52、89C55、89S52等。
(3)荷兰PHILIPS(菲力浦)公司 8xC552系列 。 (4)美国silicon labs公司 C8051F系列, Microchip PIC系列
为众多日常用品提供智能。 其中8位单片机的年销售量达到约30亿片。要想了
解分布式智能市场,需要考察推动总体需求的动力、 明确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因素并确定一些新的应用。
需求发展推动单片机应用
第一个需求趋势: 越来越多的产品集成了电子控制来提供更好的功能、
一般的消费者每天中午前接触到的物品中就包含近100个 从烤面包机、吹风机、无绳电话、安全系统、微波炉、洗衣到汽
1.2 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双片的形式, 且功能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Intel 公司制造的MCS-48单片机为代表。 第三阶段(1978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阶段。Intel公司的 MCS-51系列、Mortorola公司的6801系列等。 第四阶段(1982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