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城一期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科学城一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
(简本)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19年5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2 园区开发建设情况 (4)
3 园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9)
4 “三线一单”管控要求落实情况 (10)
5 环境管理要求落实情况 (12)
6 规划后续实施压力分析 (12)
7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和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13)
8 跟踪评价结论 (14)
1项目概况
1.1任务由来
未来科学城一期(原未来科技城)位于昌平区东南部,东临顺义区,距离市中心约25 公里。园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定位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加速打造世界一流大型企业集团,在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由当时的神华集团等中央企业集中建设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鉴于未来科学城一期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及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编制完成了《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及昌平区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根据环保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的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2014年,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编制完成了《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并通过昌平区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自上一轮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已5年,为了解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实际影响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北京市环保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通知》等相规定,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未来科学城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第二轮跟踪评价。我单位接收委托后,立即派出技术人员,对评价区域开展了现场踏勘,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结合区域特点和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等要素,根据相应的环评技术规范及指南,编制完成了《未来科学城一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第二轮)报告》及其简本。
1.2未来科学城一期总体规划要点
1、规划范围
北至顺于路西延、东至京承高速路和昌平区界、南至七北南路,西至北七家镇中心组团东边界。园区规划面积10km2,以温榆河和定泗路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在小汤山镇,占地2.19 km2,南区在北七家镇内,占地4.46 km2,两区之间核心绿地3.54 km2。
2、总体定位
根据《未来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未来科学城一期初始定位及发展目标为: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致力于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的要求,明确了三个建设目标:成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
近两年,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未来科学城定位调整为:着重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集成中央企业在京科技资源,重点建设能源、材料等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集聚区,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示范城。
3、空间布局
未来科学城一期空间布局采取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组团分散式布局,可归纳为“一心、两园、双核、三轴、一带”的空间结构。“一心”指沿温榆河的绿色空间,“两园”指跨温榆河的未来科技城南北两区,“双核”指为园区配套的一南一北两处公共核心服务区。“三轴一带”为温榆河生态轴、鲁疃西路产业轴、杨林路文化轴和生活休闲景观带。
4、街区划分
根据园区功能结构、自然边界及主要道路将园区划分为7个街区,作为进一步细化至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调整的最小研究范围和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单位。其中,北区划分为A1、A2、A3三个街区,南区划分为C1、C2、C3三个街区,公共核心区包括北区的A1街区和南区的C1街区。
5、建设规模
未来科学城一期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24万m2,其中央企项目建筑面积约349万m2,公共服务配套建筑面积约349万m2,市政基础设施及其他建筑面积约26万m2。
6、人口规模
未来科学城一期建成后,入驻工作人口约10万人,居住人口约4万人。
7、入区企业
未来科学城一期确定入驻的中央企业有14家,分别是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国家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8、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雨水排除规划
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建设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并沿规划道路修建雨水管道系统。
(2)污水排除规划
未来科学城一期产生的污水由规划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解决,规划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位于未来科学城一期以南地区,设计能力为8万t/d,远期规模为11万t/d,处理范围为北七家全镇和未来科学城一期。按照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沿未来科学城一期内规划路新建污水管线,接入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进行处理。未来科学城一期范围内规划污水收集率达到100%,污水达标处理率为100%。
(3)中水回用规划
规划该地区的中水水源为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再生水,未来科学城一期的建筑冲厕用水、道路、绿化浇洒及河湖景观用水可用中水替代,规划未来科学城一期中水回用率达到90%。规划自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修建中水管线,形成环状管网供水。
(4)供水规划
2014年以前,规划在未来科学城一期北区新建蓄水厂一座,由昌平区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