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每课知识点 (中华书局版)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部分知识集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部分知识集](https://img.taocdn.com/s3/m/83e5738a48d7c1c709a1456b.png)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部分知识集世界近代史部分知识集一、文艺复兴1、概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时间:14—17世纪。
3、兴起背景:(1)罗马教皇和教会的统治扼杀了人性;(2)欧洲生产关系变革,新兴资产阶级兴起;(3)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影响。
4、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反封建、反神学。
6、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发对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宣扬人性;人权;自由平等)7、代表人物:“先驱”--但丁著有《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判,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巨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特点: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相结合)《蒙娜丽莎》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对人的赞美,对人性的描述。
新的审美观念。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宗教,但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真情实感。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作品《哈姆雷特》等深刻批判封建陋习,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8、意义: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9、启示:(1)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2)从文艺复兴的作用来看,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我国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要努力的解放思想,不断创新;(3)从人文主义思想的作用来看,尊重人、关爱人、重视人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
二:新航路开辟1、时间:15世纪末—17世纪。
2、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社会原因: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3)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技术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总结归纳重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总结归纳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fab15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9.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总结归纳重点九年级上册历史科复习提纲一、人类的出现第1课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相同点不同点母系氏族社会①、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①、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时期男子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②、在财产分配上实行公有制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③、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1、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文明标志所在大地时间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非洲北部公元前3100年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亚洲西部公元前3000年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佛教亚洲南部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万里长城、四大发明亚洲东部公元前2070年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4、印度的种姓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希腊)一、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二、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新课上课用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新课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15e51f5901020206409c11.png)
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1)幕藩体制 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 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
(2)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 展的大趋势。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 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 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 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 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 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 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 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 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 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改革时间
日本:19世纪中期 中国:19世纪末
日本:西方各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外部环境 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中国:西方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日本:依靠的是天皇和武士这样的
不 同
改革力量
统治阶级的实力派; 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拥护着一个
点
没有实权的皇帝;
日本:自古国力有限,有紧迫感,
文化传统 善于学习别人 中国:一直以大国自居,封建制度
形成较早,优越感很强; 改革结果 日本: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民族危机
1853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入侵, 民族危机加深。 3、维新前提:
武装倒幕运动的成功
民族危机
美国海军 准将培里
浦贺港
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
日 本 纺 织 工 场 图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目的 巩固天皇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发 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8982f34376baf1ffc4fad64.png)
四、工业革命的性质: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 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为什么工业革命在中国没有 得到发展?
1) 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后期。清政府闭关 锁国,中国社会基本与世隔绝,当然也就不可 能采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一些有 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由于 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他们不可能真正采用资 产阶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不可能对 封建制度进行彻底变革,中国也不可能真正走 上富强道路。
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生产力 提高 手工操作 大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社会面貌 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
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 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
人类生活中心的转移:农业和农村转向工业和城市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问题。
此外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经典力学),充足的劳 动力(圈地运动),丰富的资源也是工业革命首先开始 于英国的原因。
旧式纺车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 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 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 宣言》
为什么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 故乡?
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政治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前提条件) 2.经济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和黑奴贸易, 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3.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使英国积累了丰 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2017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2017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57e5b8852458fb760b567c.png)
华英学校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史前期间的人类第 1课原始社会1、大概 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记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4、母系氏族的特色:以母系血缘为纽带构成牢固的公司;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色:以父系血缘为纽带构成牢固的公司;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一致的奴隶制国家,国都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一致了两河流域,国都在巴比伦。
4、《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齐备的成文法典。
5、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6、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老百姓)、首陀罗(从事卑贱的各样职业)7、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第 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 6世纪末,雅典成为有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顶峰。
4、公元前 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5、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为抢夺地中海霸权而迸发的战争,罗马获胜,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屋大维成立元首制,被授与“奥古斯都”的称呼,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样矛盾十分尖利,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中央集权。
时间: 646年。
意义:大化改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此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权益,成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记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ce4628b0717fd5360cdcbf.png)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原始社会一、人类的起源:1.最早的人类远祖:是约5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不是真正的人类)人类是从南方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来的。
2.能人:大约25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最早的工具制造者;3.直立人:大约15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学会使用火的直立人;4.早期智人:约30万年前,早期智人的脑量与现代人相同;5.晚期智人:约5万年前,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差别;二、人种: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三、人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
人种的差异只是表现在人类的外貌上,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一、金字塔的国家---埃及:①古埃及的发祥地:位置:非洲的东北部;②最早出现奴隶制小国是在年③统一时间:首都孟斐斯,最高统治者是;④衰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东方的灭亡。
公元前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古埃及文明被文明代替。
二、古巴比伦:1.古巴比伦发祥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2.兴起:约公元前年,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文明;3.强盛: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王国,其第六代国王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该国王还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4.目的:是一部维护的法典;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的发祥地:印度河和恒河流域;2.出现:大约在40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文明,它是世界面积最广的青铜文明之一;3.种姓制度:从公元前13世纪,人入侵古代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并形成种姓制度;4.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5.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第3 课古代希腊和罗马1.爱琴文明集中于:和。
2.希腊人建立的最重要的两个奴隶制城邦是:和;4.雅典在当政时,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5.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https://img.taocdn.com/s3/m/53476db6fd0a79563c1e7297.png)
这种贡赐贸易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 ,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输入的商 品多为高档消费奢侈品,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不 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 国的政治经济革新。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 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 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 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从事商 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愈益增长……。拥有雄厚 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渴望谋取政治地位,从而加速了资产阶级革 命风暴的到来。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①技术的进步(造船、使用罗盘针等)。 ②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西、葡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航海者的毅力。
3.新航路的开辟
到达地区 好望角 开辟航线 欧洲 非洲
1492
1497
哥伦布
达.伽马
西班牙
葡萄牙
古巴、海地 美洲新大陆
印度 麦哲伦海峡、菲 律宾等
欧洲
欧洲 欧 非 美
美洲
亚洲 亚 欧
1519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 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 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
历史剧《亨利四十》、悲剧《罗密欧 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 《麦克白》《李尔王》等,喜剧《无 事自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 商人》、《第十二夜》等。他被认为 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一个中心
欧洲 东
西
两个 方向
两条航线
西欧←亚洲←美洲←西欧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九年级上册历史各课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各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e9ae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d.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各课知识点第一课: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1. 夏商周时期:介绍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历史。
2. 春秋战国时期:重点讲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变革。
3. 秦汉时期:介绍秦朝和汉朝的统一战争和国家建设。
4. 隋唐时期:重点讲述隋朝和唐朝的辉煌时代,包括社会制度、科技文化和外交关系等方面。
第二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1. 孔子: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与影响。
2. 屈原:讲述屈原的民族英雄形象和《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3. 诸葛亮:介绍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诸葛亮集》的文化价值。
第三课:中国古代文化1. 中国古代礼制:讲述古代礼制的内涵、发展和特点。
2. 中国古代思想家:介绍孟子、荀子等古代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第四课: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1.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讲述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重要作用。
2. 丝绸之路: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路径和交流内容。
3. 文化交流:重点讲述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第五课: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1.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点:介绍封建社会的基本构造、等级制度和生活方式等。
2. 封建国家:讲述英、法、德等封建国家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第六课:世界古代文明交流1. 古代东方文明:介绍印度、埃及、波斯等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2. 古代西方文明:讲述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巴比伦等古代西方文明的贡献和遗产。
第七课:蒙古帝国与元朝的建立1. 成吉思汗及蒙古帝国的兴起:介绍成吉思汗的生平和蒙古帝国的建立。
2.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讲述元朝统治者的政治措施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八课:明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 明朝官制:介绍明朝官制的组织结构和选官制度。
2. 明朝社会发展:讲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第九课:中国古代文学艺术1. 古代诗词:介绍唐代诗人和宋代诗词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 古代绘画:讲述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和不同画派的特色。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b9c1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b.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章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回顾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们了解和学习历史的重要一年。
历史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当前社会和未来世界的认知。
本文将回顾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的每章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总结。
第一章:农耕文明的诞生本章主要讲述了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农耕文明的兴起,如苏美尔、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农业革命等,了解了农耕文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城市文明的兴起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城市文明的兴起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明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等方面,了解了城市对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第三章:希腊古典文明本章主要讲述了古希腊文明的崛起和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古希腊文明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其在政治、哲学和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成就。
第四章:罗马古典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了古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古罗马文明对于欧洲和世界文化的重要影响,以及古罗马文明为后世社会和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五章:伊斯兰文明的传播本章主要讲述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和伊斯兰文明的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以及伊斯兰教对于科学、医学和文化的贡献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伊斯兰文明的独特性和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第六章:欧洲中世纪的转型本章主要介绍了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转型和变革。
学生通过学习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特点和动荡时期的重要事件,以及文艺复兴对于欧洲文化复兴的意义。
第七章:非洲古代文明本章主要讲述了非洲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非洲大陆的金文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非洲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多样性和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2fb24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0.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册)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人类起源于非洲,经历了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交流等进化过程。
2.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向农业生产生活转变的重要历史事件。
–农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也影响了人类社会形态、人口增长等方面。
3.文明起源和发展–文明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现象。
–文明的起源地区包括黄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等,发展出的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欧洲文明等。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包括神话传说、祭祀礼仪、乐器制作、文学创作等方面。
–中华文明受周、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影响,而又影响着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
2.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
–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对人性、道德、治理、天道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对后来影响千古。
3.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造纸、火药、指南针、天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成就。
第三单元希腊罗马文明1.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包括建筑、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希腊神话和史诗等文学作品,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重大事件,包括文学、艺术、优美地图若干方面的成就。
–文艺复兴使欧洲文化重新获得活力,对其后文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单元中世纪欧洲1.封建主义–封建主义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封建等级制度、荒原承包制、领地等。
–封建主义对欧洲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是欧洲16世纪的重要事件,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宗教改革导致欧洲发生了多次宗教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67fb4ae2bd960590c677f6.png)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原始社会一、人类的起源1.最早的人类远祖,是约5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只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3.大约250万年前,非洲出现最早的工具制造工具者——“能人”。
4.距今约150万年前,非洲出现直立人,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
5.大约30万年前,人类进化到早期智人阶段。
6.距今约5万年前出现晚期智人,体质形态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
7.现代人三大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8.人种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
9.人种的差异只是表现在人类的外貌上,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二、母系氏族1.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氏族公社中,土地公有,集体劳动,平等消费。
2.氏族社会的最初组织形式是母系氏族公社。
3.母系氏族的特点: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按母系计算,族长常由妇女担任。
该亚的传说。
三、父系氏族1.古希腊神话传说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
2.父系氏族的特点:子女按父系确定血统,族长由本族男子担任。
人类的发展演变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自西向东的顺序: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一、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1.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首都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3.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4.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持续近4000年的古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1.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创造最早的城市文明。
2.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制定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6ab71fdd36a32d72758116.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1、时间:14—16世纪;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1)积极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第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640年—1688年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 新课上课用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 新课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20770c43323968001c9211.png)
时间里,阿拉伯已形成一个横跨亚、 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麦加——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圣地——麦加
清 真 寺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 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 亚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 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 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 婚姻,逐渐融合,经过元代以后, 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
2、大化改新
国内各种矛盾尖锐, 背 政局混乱
景
国际上,中国隋唐制 度非常先 进。
2、大化改新
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新诏书, 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1)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 内 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容 (2)贵族的领地收归国有,实行“
班田收授法”受天者许负担租庸调 。
2、大化改新
第4课
Hale Waihona Puke 日本概况国旗:日出之国国徽:圆形,绘有 16瓣黄色的菊花 瓣图案
国歌:《君之代》 国花:樱花 国鸟:绿雉 国服:和服
唐:遣唐使 明:倭寇 清:甲午中日战争 现代:抗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1、日本的发展历程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6-7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强, 政局混乱 7世纪中期,宫廷政变,实施改革
新的民族---回族。
知识要点
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
意义:
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 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发展。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即伊斯兰教建立的过程)
背景:七人世民纪渴以 望前统,一尚,未伊形斯成兰统教一便的应国运家。
〔中华书局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教学PPT课件1
![〔中华书局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教学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a76d157caaedd3382c4d323.png)
(1)上述资料出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是何时公布的? 《独立宣言》。1776年。
(2)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揭露英国殖民统治的罪行,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3)该文献的颁布有何意义? 《独立宣言》的颁布,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 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探讨:
2.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现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
的历史,它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 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 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 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 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 此完全废止。作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享有全权去宣战、 媾和、缔结同盟、建立商务关系,或采取一切其他凡为独立国 家所理应采取的行动和事宜。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九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体系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体系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63412eaaea998fcc220ece.png)
1十二、苏东的艰难探索江西省泰和县九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体系 一战将俄国推向崩溃的缘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立 年,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人民委员会,历史意义: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 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
评价: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
时间: 开始实施。
1935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础。
但阻碍了苏 的充分发挥。
时间: 年 , 操纵国:英法美 , 《 》,内容:① ② ③ ④ ⑤…… 时间:1921—1922,操纵国:美英日 内容:完整。
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夺中国 提供了条件。
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秩序。
核心:调整工业,颁布《 》,,他还有一部作品是《和平细菌193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2发展 经济:1947年,计划军事:1949年, 组织建立(与其对抗,1955年,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建立)热战 表现: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①经济发展快内容:经济:以 为改革的突破口(减税,提价、投资、垦荒),效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领导人: 时间:内容:经济上,推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结果:政治经济性形势稳步发展。
但70年代后期遇到困难。
启示:改革要客观分析本国国情,做到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形成原因:维护自己的安全,发展经济(主要)创始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作用: : 年成立,目标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表现:40年代,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年代成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原因:外因:美国的扶植 内因:①引进世界先进的科技 ②重视教育人才 ③注重国家④实行贸易立国战略,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启示:从原因中得出。
…… 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年,非洲有 个国家独立,称“ ”年, 独立,殖民体系瓦解。
中华书局版初三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初三历史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c4b5e0172ded630b1cb60b.png)
中华书局版初三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原始社会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在已知的最早人类。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白种人(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
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自西向东的顺序: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一、神奇的金字塔-古代埃及1.地理环境: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2.金字塔(1)用途: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
(2)概况:80余座大小金字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
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4)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1.地理环境::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
2.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民族所灭。
公元前6世纪初,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并强盛一时。
3. 《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2)内容: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3)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种姓制度-古代印度1.地理环境:恒河和印度河流域2.种姓制度(1)含义: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
(2)内容: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_,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①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③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④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2、《权利法案》 ①目的------为限制王权。 ②时间------1689年 ③机构------英国议会 ④内容-----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 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 自由。 ⑤意义: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 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 ①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国 庆节7月14日)。 ③纲领文件:1789年《人权宣言》 ④内容:强调人权、法治和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 ⑤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2、拿破仑 ①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政权。 ②措施 对内:巩固统治,制定《 法典 》。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多次击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了外来威胁。 ③ 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 了资产阶级先 的思想。
第11课 美国独立战争
1、美国独立战争 ①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 ②开始:莱克星顿枪声(1775年) ③独立:《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④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 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1781年) ⑥结束:《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1783年)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 联邦制国家。 3、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①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采取元首制,罗马从共和时
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
1、日本大化改新: ①时间:7世纪中期 ②内容:经济上: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 政治上:按才能选拔官吏;废除氏姓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 的国家机构。 ③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解放了生产 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①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②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并统一阿 拉伯半岛。 ③在穆罕默德逝世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已成为横跨亚、 非、欧的大帝国。
第6课 古代的科学文化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荷马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利斯 童话故事集 欧几里得 阿基米德 巴黎圣母院 清真寺 约公元前3500 年 约公元前3500 年 希腊 “悲剧之父” “语言大师” 阿拉伯 古希腊数学家 古希腊学者 法国 麦加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 埃及人又创造出音节符号 《荷马史诗》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谭》 《几何原本》 提出杠杆原理 哥特式建筑 伊斯兰建筑
第7课 古代的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简况 名称 创立
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 古印度
经典 教义
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 古印度
传播发展
主要节日 浴佛节
佛教
两个方向
被利用 分裂 阿拉伯国 家的扩张
基督教
伊斯兰 教
1世纪 耶稣 巴勒斯坦 7世纪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圣经》 平等、 宿命 《古兰经》 真主安拉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 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 域,首都在巴比伦。 3、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 法典。 4、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 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 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5、古代埃及、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 明古国。
第1课 原始社会
1、大约5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4、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 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制出现,产生了阶级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 3、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4、西欧城市兴起于11—12世纪,重要城市有法兰克福、 伦敦、威尼斯、热那亚。 5、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金桥, 被当时西欧人成为天堂,15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土耳其帝 国所灭。
第9课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1、文艺复兴 ①时间:14至16世纪 ②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③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④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 达· 芬奇---《蒙娜丽莎》 ⑤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 辉煌的成果,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2、新航路的开辟: ①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②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 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世纪,爱琴文明兴起,中心是 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 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圣诞节 复活节 开斋节 宰牲节
第8课 东西方的冲突与交往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证希腊,挑起了希波 战争(马拉松战役)。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建立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东征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 可· 波罗游记》。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 辟的原因之一。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9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 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