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背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法国文学作品选读与写作姓名:张驭茜学号:mg0709067
命运的反叛
——析维尼的《狼之死》
论文摘要:本文的着重点在于分析维尼在《狼之死》中情感抒发的手段。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主人公的选择,以及渗透其中无所不在的哲学的闪光,展现一种独特的诗篇结构设计。并分析诗篇中所描写的狼之于猎人,人之于命运的选择。表达了对命运的反叛,以及维尼对死亡的看法。
关键词:《狼之死》层次命运死亡哲学思想
正文:
维尼是一位孤独而高傲的贵族诗人,他的诗作数量也并不象雨果这样的作家那样数量庞大,仅有1826-1837年的《古今诗集》以及1864年发表的遗作《命运集》。但他却是法国唯一一位被浪漫派、巴纳斯派和象征派同时推崇的诗人。他的诗歌当中大多具有深刻的哲学寓意。而在这首1838年创作的收录在《命运集》的《狼之死》中,他更是运用了这样一个精心挑选的对象——“狼”作为突破口,来表达他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傲和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沉默。
1837年,维尼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感上的打击,同样也可以说是情感危机:母亲病逝、旧友不和、女友背叛,凡此种种都是他悲痛欲绝,于是他远离城市,开始了归隐的生活。
在1938年创作的这首亚历山大体叙事长诗中,通过对一场夜间进行的捕猎行动的描写,以及雄狼为保护幼狼与猎人展开殊死的搏斗的叙述,引发了对生活意义的反思——对于人们面对厄运,应该自救,并应该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是讲述,后面两节是作者情感的抒发。
而维尼是如何引出这样的一个故事呢?又是为什么要选择“狼”这样一个符号?为什么同时也出现了“驯服的狼”——猎狗这样一个意象?维尼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深层的哲学思考又是什么呢?
㈠故事的引入层次以及氛围的渲染
在这首叙事长诗的开头,也就是诗的第一节的前半部分,首先就出现了强烈的颜色对比——天空中黑色的“乌云”(les nuages)和红色的“火烧似的月亮”(la lune enflammée),在地面上黑压压的森林和火光的照示下,一场令人紧张而不安的夜间捕猎开始了。
作者毫不吝惜笔墨地描绘自然环境,景物的描写,如“乌云”(les nuages)、“月亮”(la lune)、“森林”(les bois)、“湿草地”(l'humide gazon)、“石楠”(la bruyère)……这种在空间上由上到下的描写,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一步一步地跟随猎人穿过森林,直到“突然看到两只火烧似的眼睛,/又看到那边四个轻盈的影子,/跳跃在月光下的灌木林里,/象每天欢迎主人回来的猎狗。”
在准备到发起攻击的过程中,作者更是应用了视觉,如“火烧似的月亮”(la lune enflammée)、“我们看到”(nous avons aperçu);触觉,如“湿草地”(l'humide gazon)、“稠密的石楠”(la bruyère épaisse);以及听觉,如“不说话”(sans parler)、
“没有一点气息”(ne poussaient pas un soupir)、“只听到”(nous avons écouté)、“号叫”(criait)。通过对于感观上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这中紧张的气氛。
在对环境的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拟人——“乌云掠过”(les nuages couraient),“哀恸的风信旗对着苍天号叫”(criait),“……橡树,象躺在那里曲肱而沉沉睡去”(dormais,couchés)……还有明亮与黑暗的对比也可以说是红与黑的对比,对于明亮明亮,如使用隐喻的“火烧似的月亮”(la lune enflammée)以及使用比喻的“仿佛失火”(comme sur l'incendie),这种看似对光明的描写却折射出某种悲剧的气息,令人不安的光亮。而“黑压压的”森林更是使人有危机重重,暗藏杀机的感觉。
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里说的,“每首诗都自成一种意境。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身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1。维尼对故事的引入,气氛的渲染,环境的描绘即使使用的词汇并不华丽,仅是平凡,但却能使读者在平凡中马上找到不平凡的情愫,这不正是维尼的成功之处么?
㈡“狼”的选择及其象征涵义
维尼的许多诗歌都具有很深厚的哲学内涵,主人公大多是孤独傲慢的,结局大多是悲剧的。“狼”作为动物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千年来都没有被驯服,而在人类的心目中,狼也是凶残、合作、团结、耐力、执着和拼搏的,而维尼使用狼这一意象来代表贵族阶级,人类是狼的唯一天敌,“狼之死”也就间接地向人们倾诉了贵族阶级灭亡的悲哀,以及封建制度衰落的感慨。
狼有着在动物界中独具一格的性格,它们具有卧薪尝胆的精神,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还弱小的时候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它们无比地团结,在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它们会群起而攻之;虽然有时我们发现狼独自活动,但狼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那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狼尊重每个对手,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他。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时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狼正是具备了以上种种特性,才使它成为陆地上生物最高食物链的终结者之一,也正是因为有狼的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也因为有狼的威胁的存在,其他动物才被迫进化的不断优秀,以免被淘汰,所以狼使生态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狼的这些性格也使得维尼,这位十九世纪的伟大诗人选择了它,在第一节的后半部分在描绘雄狼与猎人的斗争当中,无论是正面的还侧面的描写,它的形象在维尼的笔下是从野性到崇高的转变,是独特的、坚韧的、不屈服的。
在故事的进行中,我们跟随着那位“年长的猎人”“从未失误的猎师”,发现了种种有狼存在的标记,如“巨大的脚印”(les grands ongles marqués),“新留的脚迹”(marques récents),“有力的爪印”(griffes puissantes),“火烧似的眼睛”(les yeux qui flamboyaient),“钩形的利爪”(leurs ongles crochus),“钢铁似的颚骨”(mâchoires de fer)……这些对狼的描述,使读者逐步地在脑海中塑造出一个凶猛、高大的雄狼的形象,也就预示着一场恶战的开始。
虽然在猎人的眼中,我们看到一个狂野的狼的形象,同样在维尼的笔下,这种历来被认为是冷酷的动物却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温顺的形象,表现得如同是被驯服的狗——“象每天欢迎主人回来的猎狗”,“在我们跟前欢欣地跳个不休”。而这时狼的形象与后面马上出现的猎狗形成了对比。狼是狗的先祖,而狗却背叛了自己的基因帮助“猎人”捕杀狼,这如同是一个怪圈,不但让人觉得可悲,也让人可恨。这样的情感在第二节诗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1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