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科学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科学素养

素养概念及内涵。

“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什么是科学素养?

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派生,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本课程重点讲解素养概念及内涵,什么是科学素养,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素养以及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等六部分内容。认为,素质的养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相结合的辨证过程。修养、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完善的设计与实现,只有身体力行,坚技不懈地实践,方能取得成效。同时认为,发现科学问题、攻克技术难题、质疑学术权威、求证问题到底等是科技创新必备的素质。

第一讲:科学素养

一、素养概念及内涵

我们这一讲主要讲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什么是科学素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素养,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第一个是基本概念,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叫素质,素质是指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固有的属性,该此通常被认为是与英文的单词翻译过来,其基本含义是指能读会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有文化。

第二个是素养,素养是指素质渐进发展不成熟,并固化的过程,它是先定性条件和后定性学习与训练的综合结果,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体制等诸多方面。

第三个是两个是有差异的,“素”者,原也,即本来之意;质”者为“固有”、“应有”之意,因此素者侧重于现成的结果,素养则可以视为素者的养成,既强调通过教育、学习与实践等方面,养成素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我们下面再来看看素养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因为素养是在教育、学习和实践中进行知与行有机体的统一过程,也是一个渐进内进的过程。

第二个是修养性,素质的培育及养成过程,又具有修养性,在素质养成过程中,通过知与行的有机结合,达到自我断裂和自我修养的目的。

二、“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再来看一下延伸的概念,第一个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第二个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指掌握了专业知识、科研方法和必备的技能,具有发现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敏锐的眼力,以及能寻求解决问题办法或有效途径的业务能力,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且不断训练的过程。科学素养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科学素养一直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美国是第一个提出科学素养一词的。这个人是著名的教育改革家科南特,1952年,他在《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中,谈到普通公民具有科学素养时说,他的经验越广泛,他的科学素养就越高,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科学素养是跟实践非常有关系的。

第二个,斯坦福大学的赫德,也是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人,他在1958年发表的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一文中,使用科学素养来描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到基础教育。

1964年的时候,美国科学教师协会,我们一般都简称叫NSTA,给出了科学素养描述性的定义,他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第二,知道科学家工作的论理原则,第三个,科学的本质,第四,科学和技术的差异,第五,基本的科学概念,第六,科学和人类的关系。这是他一个定义性的描述,六个方面。

1981年的时候,布兮斯科姆将素养定义为“具有读、写和理解人类系统知识能力”,他从不同功能的出发,将科学素养细分成八种类别。

第一个是方法论科学素养,第二个是专业科学素养,第三个是普遍科学素养,第四个是技术科学素养,第五个是科学爱好者或业余科学家的科学素养。第六个是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第七个是科学政策素养,第八个是公共科学政策素养。

我们可以看到方法论科学素养,专业科学素养,技术科学素养,正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科学素养。再看一下1983年的时候,科学素养国际发展中心的主任米勒,在布兮斯科姆基础上,对科学素养做了进一步的概括,从当今科技社会的背景,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即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标准。

第一,对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即对科学本质的一个理解。第二,对重要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科学知识的理解。第三,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思和理解。米勒的界定比较简单,而且更具有概括性,所以目前许多国家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都是按照米勒模型来进行问卷设计的,包括我们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问卷也是按照米勒的科学素养的概念来设计问卷。

我们再来看一下1985年的时候,美国科学基金会启动了一个2061计划,这是一个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这个2061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在1989年,推出了第一阶段的成果叫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那么它的定义科学素养是熟悉自然界,尊重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以及他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这是美国科学基金会在1985年提出的有关科学素养的一个概念。

2000年的时候,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五个部门颁布了2001到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颁布的2001到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内容跟目标。这两份文件对科学素养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它包括了这四个方面。

第一,是科学态度,第二,是科学知识跟技能,第三,科学方法和能力,第四,是科学的行为和习惯。这是我们国家正式颁布科学素养的概念,是这四个方面。

三、什么是科学素养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科学素养呢?我们总结一下,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对社会跟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都采用了这么个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国家曾经在专业技术人员,在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做了一个简明的读本,这是一个科普的读本,与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委员会,北京育知咨政公共管理研究所综合编写的,他把科学素养定义为,第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跟过程。第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第三,科学的精神跟态度,第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且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是我们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进行教育的一个普及读物。

四、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哪些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呢?美国科学教师协会,他的课程委员会在1970年曾提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有下列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当他与人或环境相处的时候,他会运用科学概念、过程、技术和价值进行实际事物的抉择。

第二,他了解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

第三,他能分辨科学政局和个人意见的不同。

第四,他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

第五,他了解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限度和功能。

第六,他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