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0a07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f.png)
、 没有覆盖物、有少量 黏液 。 (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
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前肢短小,可以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 既能 跳跃 也能划水游泳 。
(5)仔细视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 分别有什么作用?
成蛙
身体分为头、躯干 身体分为头、躯干
外形特征 和尾部,没有四肢 和四肢,没有尾
呼吸器官 运动方式
用鳃呼吸 (外鳃 内鳃)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 摆动产生运动,适 于在水中游动
用肺呼吸,皮肤 辅助呼吸
后肢强大,前肢短 小,适于陆地上跳 跃。后肢趾间有蹼, 适于在水中游泳
受精卵 成蛙
蝌蚪
变态发育
尾巴逐渐消失
资料分析一:
据报道:在四川某个林场的公 路上,有人看见10万多只青蛙 在集群行进。对这样的现象作 何解释?
1、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
2、从上述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 示?
先长后腿 后长前腿
什么是两栖动物呢?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 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 助呼吸。 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又称娃娃鱼
其他两栖动物:蝾螈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农田害虫的天敌(青蛙); 药用(蟾蜍); 食用(牛蛙); 加大保护力度,制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探究活动一:
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青蛙
2、视察与思考
(1)视察青蛙成体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1c10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d.png)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发育过程。
-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加深对雌雄两栖动物识别方法的理解。
3.创设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5.实地调查要实事求是,调查报告要详细、完整。
6.阅读拓展资料要用心体会,做好笔记,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5.能够分析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生态因素,如温度、湿度、水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生态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保护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观点,分享学习心得。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请简述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
2.请描述两栖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变态现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课本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功能以及发育过程。
1.生殖器官结构:通过展示青蛙的生殖器官图片,讲解雌雄青蛙的生殖器官特点,如卵巢、输卵管、子宫、睾丸、输精管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识别雌雄两栖动物。
2.生殖过程:以青蛙为例,讲解两栖动物的抱对、产卵、受精、孵化等生殖过程,强调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的特点。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中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41515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4.png)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主要原因是()A. 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B. 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C. 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D. 肺结构简单,常皮肤辅助呼吸2.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畸形鱼等水生动物。
你认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A.生物物种的自然衰退B.生物间的近亲交配C.水域污染的日趋严重D.病毒、病菌的感染3.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每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A.体外受精、水中发育B.体内受精、水中发育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体内受精、体内发育4.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5.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A.青蛙在生殖季节有抱对行为,但没有交配过程B.青蛙由幼蛙到成蛙的发育过程只能在水中完成C.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繁殖行为D.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6.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D.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7.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Ⅱ可表示卵生、变态发育B.若D表示为果蝇的受精卵,则其发育过程为D→A→B→CC.若图乙如果表示青蛙发育过程,则C时期的呼吸器官为鳃,皮肤辅助呼吸D.蝗虫在幼虫和成虫时期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8.如图是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示意图,d表示受精卵,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家蚕发育过程中不食不动的时期为bB.完全变态的农业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a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d→a→c,属于不完全变态D.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d→a→b→c,属于完全变态9.对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描述正确的是()A.进行无性生殖,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像蟾蜍这样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D.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蛙、成蛙10.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C.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11.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过抱对进行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B.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阶段C.其成体和家兔类似,能够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D.雄蛙能鸣叫,招引雌蛙来抱对,产卵12.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B.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C.产带硬壳的大型卵,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D.胎生,哺乳1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ca8d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1.png)
要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观察报告,不少于500字。
2.思考题:
a.请简要比较两栖动物与哺乳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异同。
b.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保护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
要求:每个问题不少于200字的解答。
3.家庭实验:模拟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a.准备两个透明容器,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如水质污染和水质良好)。
b.在每个容器中放入相同数量的蝌蚪,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发育情况。
c.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影响。
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两栖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栖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两栖动物的定义、特征及常见种类,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生殖发育过程:通过实物、模型、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两栖动物,分析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4.拓展阅读:阅读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科普文章或书籍,了解两栖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完成阅读笔记,不少于300字。
5.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b.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两栖动物做出贡献?
要求:每组整理出讨论成果,不少于500字。
5.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两栖动物与其它动物生殖发育的异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7.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7.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85a6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8.png)
练能力
6.【中考•青岛】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 错误的是( B ) A.图甲中Ⅱ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 则B是蛹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 发育过程,若D是受 精卵,则A是蝌蚪
练能力
【点拨】图甲中Ⅳ表示蝗虫和青蛙的共同特征,青 蛙是体外受精,蝗虫是体内受精。
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核心笔记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的生殖过程
雄
招引雌蛙
雄
雌
卵
精子
水 受精卵
核心笔记 (2)青蛙的生殖方式:_有__性___生殖,卵生,__体__外__受精 (3)青蛙的发育(如图1-3-1)
22~25 13
蛙卵数
250 250 250 250
孵出 蝌蚪数
练素养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如果A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___水__温__对__蛙__卵__的__孵__化__具__有__重__要__影__响__,__温__度__较__高__时__,__ ___孵__化__率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组与C组相比,如果A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__水__源__对__蛙__卵__的__孵__化__具__有__重__要__影__响__,__池__塘__水__能__促_____ __进__蛙__卵__的__孵__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基础
2.下面是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几个时期,其正确的生殖
和发育顺序是( B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5ec31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8.png)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生物学伦理教育,让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两栖动物为什么要在水中产卵?”“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4.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5.教学评价全面深入:本节课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讨论发言等,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旨在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通过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a860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7.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两栖动物比较熟悉,但对什么是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与环境有关吗?等问题还比较模糊。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青蛙(frog)的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amphibian)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可能是由于累进化来的。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补充说明认真观察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么?点拨指导得出结论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解释说明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本节课不仅要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要联系以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变态的含义(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幼体明显不同),两栖动物的含义(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明显区别是,两栖动物到了繁殖的季节要回到水中,二爬行动物却是到陆地上产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7e7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5.png)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3.45亿-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 2.25亿年 发展的繁盛时期
2.25亿年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
至今
类减少,散布范围小
环境条件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 布,食物丰富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 和沙漠,气候干燥
启示:环境的变化,影响了青蛙的生殖 和发育,使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健康蛙
1、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四个阶段, 其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习性有很大差异, 幼体生活在 水中 ,呼吸 器官是 鳃 ,成体生活在 潮湿陆地 ,呼吸 器官是 肺和皮肤 ,这种发育方式称 为 变态发育 。
慧眼识珠
2.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 D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C.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
2.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_水__中进行的。蝌蚪 的外形像__鱼___,通过_尾__的摆动产生运动, 适于在水中游泳。成蛙后肢比前肢_强__壮_,适
于在陆地上跳跃。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区分很大,属于_变__态_发育。
3.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为使 青蛙顺利繁育,消灭庄稼害虫,请你帮助农民制定 保护青蛙的措施。或者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求偶) (提高受精率) (水中完成)
• 2、青蛙的发育方式: 变态发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用鳃呼吸)(用肺呼吸 皮肤辅助)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也必须 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 陆地生活。
秘鲁国家公园发现奇特新物 种:玻璃蛙仅长2厘米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da1c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2.png)
教案: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
2. 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难点:1.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2. 生态环境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生物课本、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栖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两栖动物是如何生殖和发育的吗?”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PPT内容,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
重点讲解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以及生态环境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4.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两栖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实例,如青蛙的变态发育。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生理变化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8. 课后拓展: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及其保护现状。
下一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反应、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
八、课堂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初二生物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初二生物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5c7c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1.png)
初二生物学教案初二生物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关注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增强保护两栖动物的意识。
体会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2. 难点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青蛙的视频,提问:青蛙属于哪一类动物?它的生殖和发育有什么特点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 讲授新课两栖动物的生殖展示青蛙繁殖季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的生殖行为。
教师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雄蛙鸣叫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促进排卵和排精,提高受精率。
两栖动物的发育展示青蛙发育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青蛙发育的各个阶段。
教师讲解: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幼蛙和成蛙生活在陆地上和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无尾。
分析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如尾巴的消失、四肢的出现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讨论:为什么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所以离不开水。
介绍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如数量减少、栖息地破坏等,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强调保护两栖动物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再次强调保护两栖动物的意义。
4.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并写短文介绍。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8cbf6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9.png)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环境、生命周期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水域、湿地等。
-讲解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强调其独特的变态发育过程。
2.详细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孵化、蝌蚪、变态等阶段。
-通过动画、图解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家庭实践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与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这些实践性强的任务,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素养,为保护两栖动物和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学生对两栖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利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生物现象时,可能存在观察不细致、分析不全面的问题。教师需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讲故事、分享有趣的两栖动物知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采用问题导向,促进探究学习。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践验证假设。
3.结合实验和观察,强化直观体验。
-安排观察两栖动物实物的活动,如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增强学生对生物现象的直观感知。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精神。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654f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4.png)
动动脑
1、在什么季节能听到蛙的鸣叫
春末夏初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雄蛙
3、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吸引雌性
雄蛙的口角有 一对鸣囊,鼓起来 又瘪下去.
在繁殖季节,雄 蛙以鸣叫作为求 偶方式,有利于吸 引雌蛙 繁殖后代.
4、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 P14
抱对:
有利于精液 直接排在卵 上,这样就会 提高卵的受 精率.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蟾蜍
蝾螈
róngyuán
国 家 二 级 保 护 动 物
各种蛙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为两栖 动物,请思考两栖动物包含了什 么含义
脊椎动物的进化史由低等到高等
鱼类
↓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 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变温动物
↓ 爬行动物
减少,分布范围小.
漠,气候干燥.
想一想:青蛙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
3、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
泽中发现了畸形蛙:一些蛙有弯曲、残缺不全的 腿,一些蛙有多余的腿.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 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 现了畸形蛙.从历史的情况看,畸形蛙的比例很低; 而在调查的某些地方,畸形蛙动物比例竟高达96%. 在外形畸形的同时,这些蛙的生殖和消化系统常常 也有严重缺陷.2010年,有些科学家认为,近年来发 现的某些畸形蛙是由于受到了寄生虫感染,而向河 流和池塘排放生活污水则可能增加寄生虫的数量.
摆动游泳,适于在 跃.后肢趾间有蹼,
水中游动
适于游泳
青蛙的发育过程: 变态发育
受精方式:体外受精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生活在水中、陆地上用肺呼吸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9.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9.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77b0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9.png)
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在小组内,学生共同观察、讨论、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9.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课程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9.2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本案例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两栖动物独特的生殖发育过程,认识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他们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本节课将采用生活化、生动化的情景创设策略。教师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展示两栖动物生长发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讨论成果。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和归纳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知识点。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师版)-2024年秋季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 )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师版)-2024年秋季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 )](https://img.taocdn.com/s3/m/30d745a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5.png)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解读 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生殖过程:求偶→抱对→受精。
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发育特点:变态发育呼吸方式: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环境条件: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考点01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典型例题】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考点突破知识清单课标解读生殖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发育A.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为蝌蚪B.青蛙生殖发育过程中有鸣叫、抱对等生殖行为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D.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答案 A解析A.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为受精卵,A符合题意。
B.青蛙鸣叫的目的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雄蛙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的机率,B 不符合题意。
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对环境依赖较大,D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方法指导】1.抱对≠交配,抱对可以促使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受精率。
2.青蛙的受精在水中完成,因此雌蛙产下的是卵细胞而不是受精卵。
3.青蛙的发育称变态发育而不是完全变态发育。
考点02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典型例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两栖动物的特征()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幼体发育为成体只是身体的长大C.成体在水陆两栖生活D.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答案 B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体温不恒定,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上差异很大。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d60b7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2.png)
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池设计
根据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设计合理的养殖池,包括水池、陆地和植被等区域 。
饲料与喂养
选择适合两栖动物的饲料,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两栖动物获得足够的营 养。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两栖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确保两栖动物健康生长 。
卵胎生或胎生
部分两栖动物(如部分蝾螈)可采用卵胎生 或胎生的方式繁殖,即受精卵在母体子较为少见。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体外受精的意义
“抱对”时_精__子__和_卵__细__胞___排到水中,完成受精,从而提 高__受__精__率_。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资源利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一些两栖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如蟾 酥、蛤蟆油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疾
病。
实验动物
两栖动物常被用作生物学、医学等 领域的实验动物,为科学研究提供
支持。
观赏价值
一些两栖动物外形奇特、色彩艳丽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动
物园展示或家庭宠物饲养。
THANKS
感谢观看
蛙、蟾蜍等两栖动物产出的卵在水中与精子结合,受精卵的发育极 少受到亲代的关照。 它们一般一次产出数十枚到数千枚卵,这对它们繁 衍后代有什么意义?
体外受精,受精率低;受精卵受外 界影响大,孵化率低;
产卵多提高受精率、孵化率,有利 于繁衍后代。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图7-6,想一想,从受精卵到蝌蚪,再到幼蛙、成蛙,这个过程与 昆虫的发育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01
两栖动物概述
复习旧知
基本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24--2025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24--2025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65a0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a.png)
三、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
世界上青蛙、蟾蜍和其他两栖动 物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在1960 年至1966年间,两栖动物的总数 量每年下降15%,1966年至1997 年间每年下降2%,而且这种趋势 仍然没有受到遏制。
三、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
三、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
现存的两栖动物中有11种已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如红色 箭毒蛙、非洲胎生蟾蜍等。
随堂巩固
1.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是求偶行为 B.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D.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2.如图表示家蚕、青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
则阴影部分可表示为(C)
可生活在水中, 也可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变态发育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呼吸 器官等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青蛙的
发育过程也是 变态发育。
不区分完全和 不完全变态
青蛙的发育方式 与昆虫有什么相
似之处?
三、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
稻香、丰年和蛙声有什么联系?
青蛙吃农业害虫, 一只青蛙一年吃 害虫的数量大约 是五万多只。所 以人们称它为 “庄稼的保护神”
我们是怎样长大的呢?一起来探究吧?
一、“聒噪”的致富村
为便于管理,饲养员会把我们和成蛙进行分区。
正值春末夏初,总 能听见远处“咕呱咕
呱”的叫声
青蛙为什么要鸣叫?
一、“聒噪”的致富村
原来,是隔壁区的雄蛙在鸣叫。
鸣囊
1.雄蛙鸣叫
雄蛙口角两旁有一对鸣囊,鸣叫以吸引 雌性,属于求偶行为
一、“聒噪”的致富村 2.雌雄蛙抱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鳃 B 肺 C 气管 D 表皮
祝大家
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 2.通过比较分析蝌蚪和鱼的相似之处,认识
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 ❖ 3.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
变态发育.
你知道何为两栖动物吗? 请你能举出几种不同类 型的两栖动物?
虎 蚊 蛙
中国树蛙
林 蛙
蟾蜍
蝾螈
大鲵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为两栖 动物,而鳄鱼、龟鳖却不是两栖 动物,观看影片后请说明原因, 并思考两栖动物包含了什么含义?
两栖动物包含了两个含义:
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 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四 肢运动,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思考并回答:
1、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 抱对各有什么意义?
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抱对是蛙的 繁殖行为,可以提高体外受精率。
2、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 蚕的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青蛙
家蚕
1、体外受精
有性生殖 2、经过卵、幼体、成
体三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段
变态发育 1、体内受精
2、经过卵、幼虫、蛹、成 虫四个时期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 育环境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人等人至夜半十分,为何知道青 草池塘边到处都有青蛙呢?
蛙是如何鸣叫的?为什么要鸣叫?
蛙的生殖和发育的情况又是怎样? 请看完短片后回答
青蛙的发育过程:(变态发育)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呼吸器官 尾
受精,因而青蛙是体外受精。
❖ 发育
4、发育过程从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5、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
面差别很大,所以其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发育过程: 变态发育
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 吸,用尾游泳
成体:青蛙。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 和游泳,用肺呼吸,也用皮肤辅助呼 吸。
四肢 生活环境
蝌蚪
鳃 有 无 水中
青蛙
肺、皮肤(辅助呼吸) 无 有
水中、潮湿陆地
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什么发育?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 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 用肺呼吸。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生殖和发育(小结)
❖ 生殖
1、鸣叫:吸引雌蛙。 2、抱对:提高受精率。 3、雌蛙排到水中的卵和雄蛙排到水中的精子相遇而
巩固练习:
1、青蛙的生殖特点是( D)
A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C 体外受精,幼体体内发育 D 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2、青蛙的发育是( B )
A 完全变态发育 B 变态发育 C 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3、两栖动物的特点是( D )
A 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 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C 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 D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即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